捋一捋,真实战场上,狙击手的“优先射杀目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绘制唐卡要求的基本功 捋一捋,真实战场上,狙击手的“优先射杀目标”

捋一捋,真实战场上,狙击手的“优先射杀目标”

2024-02-03 19: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Array

最近这阵子,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狙击手》隆重上映,引来了人们对狙击知识的一阵热议。

要说这部电影,拍得确实挺上心。

比如,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还原得非常真实。像战斗开始前的情节——班长刘文武先用手指掐进雪里,测试了温度——这是作为一名狙击手最基本的素养。

因为,子弹射出后,轨迹是曲线,那么,枪膛温度、气压、风力、这些规律性的变化,都决定着子弹在不同的距离和战场环境中,是否能做到一击必杀——对于狙击手来说,对第一枪的要求最高,甚至说的上是生死攸关。

通常,第一枪后,狙击手潜伏的方向就会被敌人定位,稍有闪失自己就暴露了,很可能都轮不到第二枪、第三枪的机会。

当年,论装备,跟与美军的M1C和M1D加兰德狙击步枪相比,志愿军们用的枪,主要是苏联产的莫辛纳甘步枪,没有加装瞄准镜,只有机瞄。但他们硬是靠着聪明才智和实战经验形成一套独特的狙击技术,让敌军闻风丧胆。

比如,在上甘岭的32天中,战斗英雄张桃芳凭着一支无瞄准镜的只有弧形标尺的莫辛纳甘1944型卡宾枪,用436发子弹,击毙了214名敌人,创造了志愿军冷枪狙击杀敌人的最高纪录。

一时间,张桃芳成了令美军谈之变色的“死神”。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张桃芳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选空军,从百步穿杨的神枪手,变成了解放军战斗机飞行员

朝鲜战场上,被张桃芳的子弹送去提前见上帝的“联合国军”们五花八门,占比最高的,主要有这么几类——狙击手、指挥官,以及其他专业技术类兵种,比如,炮兵观察手、机枪手、通信兵。

而上述这些人,也均属于狙击手们会优先“照顾”的对象。

当代美军通讯兵——呼叫空中支援需要专人和专门设备,美军单兵跟总部联系的那个应答体系不包括呼叫空中支援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对于一名狙击手来说,正确的“狙击顺序”是什么呢?

事实上,答案往往是——“没有固定顺序”。

这就是所谓的“兵无常法”。

每一次战斗所面临的情况和敌人的构成都是不同的,比如伏击战、攻坚战、遭遇战等等,况且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每一刻都有对我方威胁最大的目标产生,要视情况而定。

所以,刻板地规定狙击手的猎杀目标,那是非常愚蠢的操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狙击手,除了枪法准确,还应该有超高的判断力,能根据具体的战场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先击杀谁,都应该为了战争的利益最大化做考虑。

毕竟,真实的战场狙击手并不是单独行动的“孤狼”(通常为两人一组),他们更像是整个团体的一颗起到关键作用的螺丝钉——要用珍贵的子弹打有价值的敌人,来配合团队的整体战术安排。

最右侧有一棵枯树,狙击手就藏在后面的树枝中,你能看见枪口

下面就简单说说,战场上,几个特别容易被狙击手“照顾”的角色(出场顺序和优先程度无关)。

1.对方狙击手。

就拿二战或者朝鲜战争这样的机械化作战来说,在进入巷战等近距离对抗阶段后,我方狙击手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敌军的狙击手。

这方面,可以参考2001年的西方人拍摄的卫国战争题材电影《兵临城下》。

老实说,这部电影本身对历史的处理不算很严肃公正。比如,有关苏联特别是苏军政委进行刻意黑化的情节——苏军单兵枪不够用,赤手空拳被轰上前线;以及政委拿手枪督战,在队伍后面射杀逃兵。

而事实上,苏军政委/指导员(连级为指导员,团级单位才有政委)都是阵前带头冲锋的。

这著名照片,是时任苏军第18集团军第4师第220团下属某连指导员叶廖缅科,拍下后不久,他牺牲在了一次战斗中

这方面,看卫国战争中,苏军政工人员的居高不下的死亡率和德军对其的态度,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不过,《兵临城下》中的狙击战场面,还原的还算真实。而且,其中的两个男主,都有人物原型,一些细节,比较有参考价值。

《兵临城下》里重点演绎的,就是巷战中敌我双方王牌狙击手之间的较量。

《兵临城下》中的德军狙击手,原型是二战德军头号狙击手马豪斯·海茨瑙亚

这种情形下,只有消灭了对方狙击手才能有把握的保全自己,攻击敌人。

而且,如果交战的一方中还是特别知名狙击手,也会对另一方的官兵将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甚至严重影响到战斗士气和信心。

反之,弄死他,对于战争的进程和士气的提升,也有具有特别积极的意义。

2.对方指挥官。

特别是拿着步话机发号施令的,一定要及时干掉。

但一般来说,狙击手能够得着的前线指挥官,鲜有高级别的将领,多数是一些基层军官。

不过,如果情报做得好,真正掌握到了对方高层人物的动向,暗中进行伏击,那种性价比就相当高了,甚至能起到左右战争走势的作用。

但这样的机会,确实很少见。

更常见的,还是下面,第三种情况。

3.“猎杀”对方的技术兵种。

比如,炮兵观察手、机枪手、通信兵。很显然,弄死他们,就等于让敌人失去了眼睛和耳朵,同时打击了对方的火力输出点。而且,技术兵的专业性强,很难快速得到补充,对战局的影响非常大。

二战中,铺设电话线的德军通讯兵,他们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4.对方的火力点。

攻坚战的时候,狙击手的重点目标,是敌人的机枪阵地。因为在步兵冲锋中,最可怕的敌方火力,就是轻重机枪的长射和点射。

不过,1和4(对方狙击手、机枪手)这样的猎杀目标,一般多出现在早前的一战二战或者朝鲜战争,这类的机械化作战时代。

如今的信息化战争,很多时候搞的都是“非接触性作战”,更依靠空中火力支援的精确打击,两人近身对狙,或者面对敌方重火力,让人以血肉之躯直接上去冲锋的概率都不高。

当然,这也不代表着现代战争中,就没有了狙击手之间的对决。比如下图,是2016年的叙利亚战场上,一名反政府武装狙击手正将一个人体模特的头颅放在墙孔处——这样做是为了吸引叙政府军注意和定位对方狙击手位置。

而且,再先进的装备,那也得由人来操控。即便美军向来推崇“火力至上”原则,现代战争也愈发讲究无人化和非接触性。但大家再回头想想,哪怕你把一座城市炸成了灰烬,敌人几乎都送上了西天,没有地面部队的实际控制,那也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占领”。

显然,只要有地面部队行动,狙击手依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存在。

另外,无论是早前的二战,还是当今的局部战争中,都有很多技艺高超的狙击手,会被安排特定的“猎杀任务”,在埋伏中耐心等待,找机会来伏击一些“重要人物”。

这类狙击手又被称作“任务狙击手”或者“特殊狙击手”,他们通常不会作为消耗品直接投入前线战场,只负责执行特殊行动和秘密任务。

比如《兵临城下》中,男主瓦西里和他的漂亮女搭档(这个女友是杜撰的)一起搭配完成的任务,就类似于“特殊狙击手”活动的情形;

就是这二位,打仗还不忘喂口“狗粮”

还有卫国战争中,排名第一的女狙击手,乌克兰籍大学生柳德米拉,也多次和自己的搭档兼男友/未婚夫基岑科上尉一同执行组织上安排的特殊任务(这是真事儿,后来基岑科在两人结婚前夕牺牲了,被追授少校),专门猎杀德军的著名狙击手、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1916-1974)

柳德米拉与未婚夫基岑科

跟“任务狙击手”相对的,是前线狙击手,也被称做“排狙击手”。他们的任务大致可分为狙击压制、火点清除、远程杀伤、心理冲力、封锁和掩护等,主要围绕排的战术活动展开。

机械化战争中,还有一种流行的战法——狙击手先冷不丁地放到一个敌人,但一枪并不致死。

紧接着,再以痛苦地嗷嗷叫的伤兵为诱饵,来吸引对方跑到自己选好的位置救援,这样,狙击手就能够趁着对方混乱的时候快速、大量的射杀敌人的有生力量。

我们在二战电影中也能经常看到类似情节——在近身战或遭遇战中,暗处的冷枪突然放到一名士兵。

其他队友的第一反应,而非直接扑上去营救,而是马上趴下或蹲下,先冷静地观察伏击发出的方向,找好掩体,然后匍匐接近,行动上非常小心谨慎。他们提防的,就是上面这个陷阱。

《拯救大兵瑞恩》中,突然遇到德军冷枪的美国小队

但很多时候,最终结果往往是,可能先被击中的人没得救,靠近他来施援的其余士兵,也被冷枪一个个撂倒——狙击手在暗处,他们在明处,简直就如同活靶子一般。

在80年前的苏芬战争中,芬兰王牌狙击手,西蒙·海耶就是拿这种方式来对付苏军的,以至于在苏军官兵中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被苏军叫做了“白色死神”。

这位“白色死神”的技艺相当高超,曾在没有瞄准镜的情况下创造过700米的射杀纪录。

这放在当年堪称“神技”——在这种距离上,用裸眼观察一个人大小的目标都已十分很难,不靠辅助瞄准设备,就能击中目标,确实属于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了1950年代初,同样用没有瞄准镜的步枪,前面提及过,咱们的志愿军战士,张桃芳,曾经打出过两次超过800米的成功狙杀。

而且,他用的莫辛纳甘1944型卡宾枪(下图这个),是苏联人为了近身搏斗、骑兵突击而设计的一杆步枪,本身并不适合用来狙击作战——后坐力特别大,而且枪管较短,严重影响了它的精准度。

到了1980年代,以巴雷特M82步枪为代表的新一代大口径狙击步枪的运用,明显降低了千米以外狙击的难度。

目前,最新的狙击距离纪录来自于英军——2009年11月的阿富汗战场,英国狙击手克雷格·哈里森在2475米的距离处,成功击中了两名塔利班武装人员,协助解救出了一名深陷重围的英军指挥官。他当时的武器是一支8.6毫米口径的L115狙击步枪。

雷格·哈里森

尴尬的是,出于当年国际局势的复杂性,按照惯例,所有阿富汗战场上的敏感军事人员,都是要严守个人详细信息的,以防止他们和其家人遭遇报复。

没成想,好大喜功的英国国防部和其国内媒体,竟然把克雷格·哈里森作为“榜样人物”,毫无保留地宣传了一番。

这导致哈里森被迫转移了岗位,全家人都变成了惊弓之鸟,走路时要不停地回头张望,每天反复检查自己的汽车和家里的门窗。

最终,他拿着英军发给的10万英镑补偿金,妻子也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女儿退学,一家人离开故土,隐姓埋名地远走他乡....就此神秘消失于江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