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经济生活分手大战 【世界史】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史】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024-03-13 2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⑴ 含义:是关于关税和贸易的准则,是一个“临时适用”多边协定,同时又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但在工作上同联合国有关机构联系密切。

⑵ 背景:①30年代大危机和二战后,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人们认识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

②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利于商品输出。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联合国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④二战后,贸易保护主义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⑶ 成立:1947年10月,美、英、法、中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⑷ 宗旨:相互消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性待遇,以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⑸ 评价:

A.性质:是一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不是联合国的分支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B.作用:

①积极:是战后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体制,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从而推动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是美国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3、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⑴ 形成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⑵ 影响: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②在三大支柱中,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概述:

⑴ 原因:

①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推动同一地区国家的合作。

②各国竞争加剧,为了增强本国实力需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

③各国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加速经济要素(如商品、资本等)流通,加强本地区合作。

⑵ 主要表现:影响较大的有三个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⑶ 影响:A.积极:①促进集团内部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②促进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经济技术合作;

③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极化格局。

B.消极:①各区域组织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商品、资本、技术在区域间的流通。

②加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

1、欧洲联盟

⑴ 欧洲联合原因:

A.必要性:①政治因素:(现实):为了抵御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②战争因素:(历史):为了使欧洲摆脱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③资源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在市场、资源、技术等领域,日益要求加强合作。

B.可能性:①经济条件:20C50年代到60年代,西欧经济进入 “黄金时代”

②历史文化条件:欧洲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

C.直接目的: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⑵ 欧洲联合过程: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1975年,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

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

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成立。欧洲联合向政治经济一体化方向大大迈进了一步,此后迅速扩大。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欧洲联盟,欧盟第四次扩大。

1999年,欧元诞生;2002年1月1日,欧元的纸钞与硬币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欧元”诞生的意义:

①有利于欧元区内贸易和资本的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②促进欧洲走向联合,有利于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

③使国际货币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改变世界货币力量的对比,欧元成为第二大国际货币,冲击美元的霸主地位;

④促进欧盟与亚洲,特别是中欧之间的贸易发展;

2004年,又有10个国家加入,共有25个国家;2007年1月,欧盟成员国达27个。

⑶ 欧洲一体化(统一)进程的趋势特点:

①由武力征服到和平联合 (拿破仑、希特勒)。

②由单一经济领域到多种经济领域的一体化(煤钢联营到关税同盟、统一市场、统一货币)。

③由经济到政治的一体化 (欧共体---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欧盟)。

④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6国到2007年27国,并有继续扩大趋势)。

⑷ 欧盟性质: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至2007年1月,欧盟成员国达27个)。

⑸ 欧洲一体化影响:

A.对欧洲:

①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

②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B.对世界:

①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

②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C.对中国:①经济: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包括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对中国不利。(有利有弊)。

②政治:中、欧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行合作,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

2、北美自由贸易区

⑴ 成立背景:①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②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③美国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保持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必须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经济区域集团。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需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⑵ 成立过程:

①1985年美加首次正式提出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张;

②1992美加墨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③1994.1.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正式诞生。

⑶ 特点: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在经济上形成互补,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3、亚太经合组织(APEC)

⑴ 背景:①20世纪70年代后,亚太地区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内各国经济联系密切,亚太国家走上合作道路。

②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刺激了亚太地区向区域合作方向发展。

③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⑵ 成立过程:1989年,美、日、加、澳、韩等12国在澳大利亚正式成立。

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一起加入。

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⑶ 特点: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地域不相连,合作方式灵活多样(最大特点)。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它只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不具备实际管理职能;合作的程度低,是非排他性的经济合作,奉行“开放的地区主义”。

⑷ 合作方式:承认和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逐步形成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为基本特点的合作方式。

⑸ 影响:

①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②在经济区域合作中创造了一个新的模式,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均有不同,但组成方式适应了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4、东南亚国家联盟(了解)

⑴ 发展过程:1967年8月,在泰国曼谷成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

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⑵ 合作内容:①内部合作: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包括政治、经济和安全一体化的合作。

②建立一系列外部合作机制:A、与美国对话,东盟---美国经济协调委员会;

B、与欧共同体签订经济合作协议;

C、“10+3”会议和“10+1”会议;

D、“中国---东盟贸易区”(正启动);

⑶ 影响:为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亚太乃至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

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日、韩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三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加入

1、世界贸易组织(WTO)

⑴ 成立:1995年1月世贸组织正式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

⑵ 性质:是国际贸易中调解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的机构。

⑶ 宗旨:调解各成员国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间贸易争端,促进贸易自由化;

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⑷ 运行机制:完全协商一致原则,其协议对各成员国都具有法律约束性。

⑸ 职能:调节贸易纠纷;稳定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

⑹ 意义:标志世界贸易进入新时期:

①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

②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的构筑,

③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开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⑴ 过程: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没有中国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

②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23个创始成员国之一,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

1995年1月世贸组织成立后,中国由“复关”谈判转入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③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⑵ 影响:

机遇:

①利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先进技术;

②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③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调整)

④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⑤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挑战:①市场会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②民族工业中的弱势产业和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③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压力;

④制定本国经济政策受到国际经济规则的一定制约。

⑶ 加入WTO后,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该如何应对?

①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观念、体制、经营机制、产业结构上进行相应转变,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②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③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⑤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问题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⑴ 近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历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开始走向联系(殖民扩张);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商品输出);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输出);

④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资本新一轮扩张)。

⑵ 二战后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表现

贸易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和发展。

资本全球化——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4年7月);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1945年)

③世界银行集团形成生产全球化——跨国公司。

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市场经济体制的扩展。

2、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科技革命起了推动作用,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②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消除了障碍;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④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⑤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A、经济一体化把世界紧密联结起来;

B、使世界资源得以最有效的配置,提高了世界经济效益;

C、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D、使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

(2)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A、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B、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孕育着更大规模的世界经济动荡。(贫富差距拉大,共同发展问题突出)

C、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

解决途径: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才能走出困境。加强对人类共同性问题的研究,制定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4、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A、努力建立以各国利益为基础的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B、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同时加强全人类的合作;

C、针对全球性社会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措施。

5、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区域集团都存在一定的排他性,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②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重要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最终归宿。

|编辑:孔方

|标签:备战高考 世界史 二战后的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