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经典国学图片图画作品 国学网

国学网

2024-07-01 05: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与日俱增,中华文明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人无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把学术资源、教育资源和科学技术资源结合起来,在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品位、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方面做出一些切切实实的工作,就成为我们这几年的共同想法。于是就有了编纂和出版《国学备览》的动议。

  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是接触国学原典。中国传统学术之所以被称之为“国学”,本身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在西方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学术只有“六艺”“诸子”“经学”“汉学”“宋学”“儒学”“佛学”“理学”等称谓。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学的出现,相对应的有了“中学”的概念;随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文化信仰也发生了危机,才有了“国学”的概念。1906年章太炎在日本东京举办国学讲习会,并创办了《民报》。他在《民报》第七号所载的《国学讲习会序》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也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才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也者。”20世纪以国学命名的刊物,首推北京国学粹编社于1908年1月出版的《国学粹编》半月刊;在20至40年代期间,有“国学”字样的刊物达30多种。1952年12月,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停刊,其后“国学”遭遇冷落,一度成为落后文化的近义词。(详情)

  历史版本:国学备览——每个中国人必读的81部经典        国学备览丛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