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六合心意拳名再释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终南派心意拳来源 一、 六合心意拳名再释义

一、 六合心意拳名再释义

2024-03-24 0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心意拳真谛 一、 六合心意拳名再释义|心意拳真谛

六合心意拳又名“六合捶”、“心意拳”、“十大真形”,对内则 称“守洞尘技”。为使更多的读者对六合心意拳有进一步的了 解,为了弘扬古老的心意拳文化,需对心意拳的内涵作一些探 讨和研究。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武术中,每门、每派拳种都有自己 的拳谱,也都融有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古老的“六合心意 拳”是对外称呼,而对内也有人把它称做“守洞尘技”。这是指拳 术的技击和修炼内功而言的。六合心意拳之技击要求每手每式 都含有鹰熊二意在内,鹰为进,熊为退;鹰为攻,熊为守;鹰为打, 熊为顾,这是心意六合拳的“鹰熊斗智”,所以,我们又把六合心 意拳俗称为“守洞尘技”。这种上与下、前与后、左与右、进与退、 顾与打、攻与守……就是心意拳的阴阳两仪理论,没有这种理论 对我们进行指导,要想练好心意拳是不可能的。从心意拳技击角度来讲,“守洞尘技”是“鹰熊竞技”而引出 的名称,所以,有些人会单纯地认为“守洞”即为“熊守洞”或者 “虎守洞”,因为心意拳是从“鹰熊竞技”而创造出来的拳术,这有 一定的道理。《拳谱》中有“山麓精灵熊守洞,两掌且防鹰熊争”, “为要提防不胜心,好似猩猩出洞门”,“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 心,出洞人洞劲随身”等等就是从心意拳的技击术来说的。上面 已经提到,心意拳术里熊为顾、为守、为退;鹰为打、为攻、为进, 这是心意拳的一般拳义,是心意拳术内涵的一个方面;心意拳术 的另一个方面,或者从心意拳术修炼的角度来说,“守洞”则是闭 口叩齿,舌顶上腭。而实际上,“守洞尘技”是从道家的理、义、法、 功、术等修炼方面借鉴过来的,我们不能平淡、浅显地去理解六 合心意拳“守洞尘技”的玄奥内涵。中华民族的文化受初期道家思想的影响很大,传说孔子学 道于老子,学成后出山创立儒家学派,这就是中国的儒家出自道 家的由来。而我们所练的心意拳又是姬隆丰在道家基地之一的 终南山所研所创,并且,在创拳的过程中,其中道士郑师又给姬 隆丰以很大的帮助,所以,心意拳文化内涵中一些道家思想不可 避免地要渗透到心意拳术中来。另外,我们还要从中华民族的原始文化“天地玄皇,宇宙洪 荒”和道家“天人合一”的道义中去寻找,去领悟。六合心意拳术 “守洞尘技”中的洞,非山洞、地洞、虎洞、熊洞,作为修炼者的所心意拳真谛谓“洞”,乃是指修炼者的“口 ”。六合心意拳统称为“终南派”并不 是指此拳为终南山的道人所创,也不是由姬隆丰在终南山得拳 谱而命名,而是指山为派。姬隆丰在创拳过程中曾受终南山道士 郑师的启发,其道家思想不可能不对六合心意拳理论进行渗 透。这就说明六合心意拳中含有道家思想,并在拳术中占有重要 的位置。练武之人在江湖上行走,同行们往往一见面相互拭探: “拳从何出? ”一般非入室递帖的心意拳人不知此句门内话,可能 答非所问,但有师承的心意拳家,自然不假思索地张口答出:“拳 (泉)从口(洞)出! ”可见“守洞尘技”的“洞”即是指修炼者的 “ 口 ”。心意拳谱又称“守洞尘技”,也就是说六合心意拳要内外双 修:外练形体,形体要符合内外六合;而内修精、气、神,要守“洞 口 ”,即闭口叩齿,舌顶上腭,气沉丹田。所有道家的修炼都如此, 练心意拳术也不例外。另外,口在人的上节,按照人的修炼程序, 也必须要从“天、地、人”的天盘开始。作为心意拳的技法修炼则 也要从人体的上、中、下三盘的上盘开始修炼。心意拳到了马学礼时代,心意拳术又将汉文化中浓厚的道 家思想、儒家思想融进了回教的穆斯林文化,这就是现在心意拳 中为什么有“汤瓶式”印记的原因。一种拳术,本来没有什么特别 属性,可是它要受到传承者的民族文化、民俗习惯以及学识、修 养、道德规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这就使心意拳的内涵有诸多的 文化渊源。

浏览315次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