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线上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图书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图书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24-07-13 18: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我国图书物流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社会物流总需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同步扩大,完善的物流系统对促进经济增长、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物流资源投入以及物流效率会对当地的经济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1]。近些年来,虽然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但是2013年这一数值依然达到18.0%,是美国8.5%的2倍多,这一比重不仅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而且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的金砖国家相比也偏高,例如印度为13.0%,巴西为11.6%[2]。2014年,虽然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有所下降,为16.6%,但是这一水平仍高出美国、日本一倍左右,且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3]。显然,无论是同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较高的物流费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物流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图书物流也面临着较高的物流费用。图书物流作为整个社会物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不仅受到社会整体物流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也有行业自身的特点。从好的方面来看,由于图书商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相对稳定,其对包装、仓储和运输等环节的要求较低,因此书业物流的发展似乎应当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图书物流也比一般的物流系统更为复杂,主要表现为:需求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需要处理的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常常面临着较高的退货率。由于教材及辅导材料占图书销售的比重很大,因此每年开学之际图书物流需求会出现短时间上升。而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图书需求分散在种类繁多的一般图书中,《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显示[4]:2013年我国生产的图书种类已经达到44.4万种,总印数达到83.1亿册(张)。同教材相比,这些图书需求分散、单次需求量小,因此需要频繁进行分拆和拣选处理,这对图书配送中心的自动化处理能力要求较高。

然而,在新闻出版企业改制之前,由于体制问题,图书行业缺少有效的外部竞争,大多数生产企业并未认识到物流系统的重要性。即使是出版企业改制以后,这一问题在短期内仍然没有多大改善。统计数据显示,2005—2013年间,我国出版物发行库存销售比基本在40%以上,居高不下的库存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侵蚀着企业的利润,甚至已经影响到图书生产企业的生存。传统的以手工作业为主的物流配送系统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复杂的图书需求变化,在有效处理多品种、海量的日常图书分拣和配送作业方面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图书物流的发展趋势。

在上述背景下,图书生产企业逐渐开始关注行业物流效率的提升,转而向物流要效益,物流中心也由以往的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正是由于物流系统建设的重要性,新闻出版业 "十二五" 时期发展规划指出[5]:要将出版物发行流通网络建设作为出版物发行产业的发展重点,其目标是要基本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城乡贯通的出版物发行流通网络。在竞争环境的驱动下,受宏观政策的引导,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出版业物流建设的新浪潮。图书出版发行企业参与到物流项目建设也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图书物流也成为理论和实践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