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十面埋伏》(琵琶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纯古筝名曲十面埋伏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十面埋伏》(琵琶版)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十面埋伏》(琵琶版)

2024-07-05 11: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十面埋伏赏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乐曲内容讲述的是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沱河北岸)进行决战情景。楚汉两军经过五年的逐鹿中原以后,汉王刘邦帅三十万大军抵达垓下,欲置项羽于死地。项羽拥军十万想绝处逢生,双方短兵相接,只杀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可谓尸横遍野!三十万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包围了十万楚军,并让汉军在夜间唱起楚歌以扰乱楚军军心,楚军大多军人离家多年,四面楚歌不仅让他们思念故乡的亲人,还让楚军认为楚地已被汉军拿下,汉军中已经有了他们的亲人,所以被包围的十万楚军军心彻底瓦解,更有大量楚军投奔汉军而去。项羽见大势已去,对爱妃虞姬唱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虞姬则和道:“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唱完就拔剑自刎而亡。 霸王别姬以后,帅八百壮士杀出重围,逃到乌江边,乌江亭长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可以东渡,仍然可图东山再起,怎奈项羽却“不肯过江东”,眼看汉军追兵将至,项羽乃自刎乌江边,留下了千古遗憾! 项羽虽然最终兵败,但丝毫不影响他是一代枭雄的西楚霸王形象。他“破釜沉舟”终结残暴的秦王朝的历史功绩永不磨灭。在他的履历中,不乏以少胜多、所向披靡、勇冠三军的神奇战役。真可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十面埋伏》乐曲激烈雄壮,震撼人心,忽而快,忽而慢;忽而强,忽而弱。形象地描绘了当时项羽被汉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节奏复杂多变,气势雄伟激昂,形象鲜明突出。 《十面埋伏》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乐曲结构完整,跌宕起伏,用音乐叙事的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名闻古今的楚汉战争,琵琶的演奏手法在此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那激动人心的旋律令听者无不热血沸腾、振奋不已。

乐曲《十面埋伏》分十三个小段落,每段都加有小标题。从内容上看,乐曲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汉军大战前的准备 包括《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五段。 其中《列营》是全曲的引子,散板起始,由慢到快,越来越密集的战鼓声,造成一种紧张的、催人上阵的气氛。接着,又模拟军号声、马蹄声,节奏铿锵有力,生动地表现出汉军威武雄壮的阵容和高昂的斗志。 第二部分:决战情景 这是全曲的重点,节奏紧凑快捷,以《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过程和壮烈的场面,逼真地表现了金鼓齐鸣、旌旗蔽日、刀光剑影、骑甲交错的紧张情景,听之令人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战争结束 这一段着重情绪的描写。《项王败阵》乐曲节奏由前面的激昂转为低沉缓慢,节奏慢起渐快的马蹄声表现出项羽奋力突围的场面;《乌江自刎》则凄切悲壮,千古英雄竟如此结束人生,让人扼腕叹息,心生悲凉!《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 旋律欢快平稳,表现了汉军得胜的欢乐情绪。最后,四弦猛划后断然急煞,声如裂帛,音乐戛然而止。

全曲采用了对比强烈的节奏,描绘了从战前准备到决战时的激烈,再到战争结束时的凄凉,是琵琶武曲中的经典之作。 《十面埋伏》是中国音乐艺术中的精品。它充分地显示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古代音乐文化,直到现在,它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并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等其他器乐曲的形式演出,同样受到热烈的欢迎。

此曲运用了琵琶特有的煞弦、绞弦、拼双弦等技法,通过丰富多变的节奏,层次分明而又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场面。 “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历历如闻,特别是“九里山大战”中的呐喊声、马蹄声、兵刃相击声、人仰马嘶声……犹如“雄军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如雷如霆也。”乐曲中各种独特技法的巧妙运用,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

一曲《十面埋伏》,演奏了两千余年,可谓浩气长存,无论从哪个方面研究它,都是我国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完全可以说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