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堂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纪录片中国人的面貌视频 五堂课

五堂课

2023-08-14 01: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五堂课——向《望长城》的前辈们致敬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6日 17:24 | 来源:CNTV | 手机看新闻

编导王婷婷与《望长城》主持人黄宗英、焦建成上海合影

编导王婷婷与《望长城》主持人黄宗英、焦建成上海合影

第一次接触纪录片《望长城》是在大学里,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望长城》像是一座丰碑矗立在那里,让人可望而不可即。那时,谁又能想到,七年后的自己竟然可以结识创作《望长城》的前辈们。

最初从《全景》栏目组里接到要做《望长城》经典回访的任务是在2012年年末的一次选题会上,制片人范天峰,我们编导口中的“范老师”,提出要对《望长城》做经典回访的任务,主编刘桃芳,我们都叫“桃芳姐”,立马推荐了我。

时隔七年后,再次看《望长城》,第一个镜头还是震住我了。一个大雾中寻找长城的镜头,这不仅仅是个“摇摇晃晃”的镜头,还是一个穿帮镜头,录音师、录音话筒都出镜了。仅这一个镜头就让我不得不佩服创作者的大胆,用这样一个现在来说都“不规范”的镜头来开篇。随着摄影师的镜头,跟着主持人焦建成,《望长城》的全篇开始慢慢展开,让我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嘲笑主持人焦建成的钉鞋老师傅、三脚踹长城的临洮大爷、可亲可爱的王向荣的母亲......我被一部22年前的纪录片深深地吸引了。

2013年2月27日,我用了685个字写了第一份关于《望长城》经典回访的策划案,里面阐述了要做的集数、每集的时长和成片结构大纲。就这样,策划案写了一版有一版,策划会开了一次又一次,就像是一天三餐一样,和范老师、桃芳姐还有策划黄玉峰,我们在“提出想法,再推翻,再提出,再推翻”的循环中继续着。

在这个过程中,已经确定的是,我们要采访看过《望长城》的社会各界名人及学者专家。著名主持人赵忠祥、敬一丹、《中国新闻》主播徐俐、《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纪录片学者朱羽君、张同道、尹鸿等都对我们说起了他们心中的《望长城》。通过他们的讲述,原来《望长城》是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通过他们的解读,让我从专业的角度看到了《望长城》在22年前闪烁的光辉。

直到在4月下旬,我们完成了对《望长城》的总导演刘效礼将军的采访,心里才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刘效礼将军用了三个小时为我们讲述了《望长城》背后的种种,那些精彩故事直至二十多年后还让刘将军难以忘怀,别说是三个小时,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拍摄的那三年。

从刘将军那里,我们得到了《望长城》创作人员大部分的联系方式,以及现在主创们都在做些什么。很快,我们见到了《望长城》导演崔屹平、音乐音响总设计王益平、摄影师徐海鹰。和三位老师的初次见面是在一个较为安静的可以喝茶聊天的地方,但是聊起了《望长城》,看起来成熟稳重的徐海鹰老师开始坐不住了,说到动情之处,就像个孩子般一下站起来,一下拍桌子,一下提高音调地描述当年他与王益平打架的事儿,直到服务生过来提示他声音小点儿。此时的我望着徐海鹰老师手舞足蹈地讲述当年的故事,我知道,我将要面对的不是城府颇深、深谙世道的带着面具的人,而是尽管已拥有骄人的成绩,却不忘自己创作初衷,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着热情与信心的纪录片人。再看看刚大学毕业三年的自己,脸上似乎已带有一丝“倦意”。一种羞愧之情在心中悠然而生。我想,这是前辈给我上的第一堂课,关于梦想。

从5月初开始,我和策划黄玉峰,我都称呼他“老黄”,我们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采访工作。从打电话到见面前采,再到正式采访,我们和《望长城》的前辈们大都有了两三次的交往。导演崔屹平、程宏;音乐音响总设计王益平;总摄影韩金度、摄影编辑徐海鹰、亓克君和谭湘江、录音张文华;图片摄影胡宝玉、翻译邱鹏鸣、制片黄海波、张华老师等,这些前辈们无私地大力支持我们的拍摄制作工作,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采访,为我们翻箱倒柜找二十多年前《望长城》的资料照片,帮我们找《望长城》播出20周年聚会视频、找当年《望长城》的播出带......各位老师前辈帮我们的还远远不止这些,这种感谢之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再一次感动了我。这是前辈给我上的第二堂课,关于情谊。

《望长城》是中日合拍项目,得知日方纪录片《万里长城》的制片人大野清司现在就在中国,我很兴奋,而且还曾经在我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当过老师,现在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就职。通过邱鹏鸣老师,我们和大野先生一起在梅地亚见了一面,又通过我们的翻译贾晓龙、张亚丽和李杰,前前后后与大野先生互通邮件和电话沟通采访事宜,得知大野清司有要去日本的行程安排,我们又麻烦大野清司帮我采访了远在日本的日方纪录片《万里长城》的总导演藤原道夫,邱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那就是现在任梅地亚电视业务总监的刘斌老师也参与过这个项目。刘斌老师当时在日本TBS实习工作,日方《万里长城》需要中国人的参与,来解决语言的问题,特别是在素材里涉及的方言,以及中方主创在磁带上留下的草书场记,一些基础的工作都需要刘斌老师来完成,以导演助理的身份进入,刘斌老师从什么都不会,到最后独立剪辑了日方航拍版《万里长城》的纪录片。单是听刘斌老师讲述那些工作的细节,都会让我觉得繁琐了,更别说去做了。这是第三堂课,关于坚持。

我相信,我也确信每一部片子的诞生后面都是工作人员的苦与累,没有一部片子是可以轻轻松松的就诞生的。连续两个月的采访,我和策划老黄,就是在不停地写采访提纲、拍摄采访、导素材。长时间一两点睡、五六点起的日子,让我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神经衰弱了。我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和兴奋,但身体有时候不听话,所以后面一个月的采访过程中我是这样度过的:我保持微笑,用指甲把自己的胳膊掐的一块儿一块儿的。还好有老黄,在我实在撑不住的时候,我对老黄说,今天你来采访吧,老黄都是义不容辞的。一般的采访至少会持续两个小时以上,也有四个小时的情况。所以我很感谢老黄。

在前期采访拍摄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还有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去广州和上海采访《望长城》制片人陈汉元老师和《望长城》的主持人黄宗英、李培红老师。我们很顺利地约到了《望长城》的主持人焦建成老师与我们同去,焦老师说,“只要是《望长城》的事儿,我义不容辞!”

出差第一天,我们就要赶早上七点的飞机,所以焦老师也是早早就起来了,那天北京小雨。已经55岁的焦老师还像个小伙子一样在雨中出镜,讲述他即将飞往上海的心情。黄海波老师,现任凤凰卫视中文台副总编辑,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积极帮我们联系到了黄宗英老师。在北京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我还一直担心,正在工作的李培红老师有没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是否能顺利走进医院,见到黄宗英老师?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却得到了最好的结果。

和李培红老师有个愉快的见面,并完成了预期的采访;见到精神很好的黄宗英老师,我更是放了许多心,之前生怕这次采访拍摄影响黄宗英老师的身体。当然,能见到黄宗英老师,真的要多谢黄海波老师的大力支持,虽然有工作不在上海,但还是一直和我们保持电话联系,关心我们的拍摄进度。

第二天一早我们又飞了广州,和陈汉元老师沟通联系是在出发拍摄的十几天前的一次通话,我简单介绍了我们的情况,并要了陈老师在广州的地址。为了给观众呈现焦建成老师见到陈汉元老师最真实的现场,直到见到陈汉元老师,我都没有再打电话联系。心里有点小忐忑,不会见不到吧?担心是多余的,我们见到了陈汉元老师。作为一个小辈,见到纪录片大家,那种心情,我相信你们都会理解的。见面的细节不赘述了,看片子吧。当天晚上我们就飞回了北京,飞机晚点四五个小时,直到早上五点我们才把焦老师送回了北京的家,在等待的过程中,焦老师没有说过一句对我们埋怨的话,虽然只有两天,却一天一个地方,天南海北的跑。在这里,我特别想说一句,焦老师,您辛苦了!

开会,开结构会,我们要把十集内容机构再细化。讨论的结果是,我们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开篇,我们纪实的东西还是少。所以我们决定组织一次《望长城》主创22年后再次攀登金山岭长城的活动。《望长城》播出22年了, 把各位老师聚在一起,再登一次金山岭长城,肯定又有说不完的故事了。这次活动特别要感谢中国长城学会的副会长董耀会,有了董会长的支持,活动就很顺利了。时间就定在2013年6月26日了,在出差后的第三天。为什么这么紧张,因为主编桃芳姐得知组里另一位同事刘静在跟的纪录片《长城传》摄制组6月26日正好在金山岭长城进行拍摄,哎呀,我们大家一合计,这到时候新老长城组一碰面,多好。金山岭长城那么大,路线走向都无法确定,又各自都有自己的路线,其实挺难碰面的。这种想法其实是和《望长城》的摄影编辑亓克君学来的,他说过:“大设计,小不设计”,意思就是我们对片子呈现可以有所构想和设计,但真到拍摄现场就不能进行现场干预故事走向。当年《望长城》中“寻找王向荣”的经典段落就是这个理论的实践结果。刘静和我分别是两组人马的“奸细”,很巧,我们两组分别是从长城的两边向将军楼会合。所以巧遇变得顺利成章,这是我们设计不来的。

55岁的焦建成在里面是最年轻的,总摄影韩金度已经七十多岁了,在攀登长城的时候总是遥遥领先。毕竟是去攀登长城,户外天气不定,那天天气预报还说有雨,韩老师年纪大了,原以为他不会赴约了。但他一身休闲服,一顶遮阳帽,一根拐杖的装扮的出现了。刘效礼将军在接到邀请电话的时候很爽快的答应了。

    最初接触刘效礼将军的时候,我还不太敢说话,不太敢接近,慢慢地一次次的接触、了解和采访,才发现将军其实一个特别可爱的人。带着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笑起来很有特点,焦建成和黄海波老师还老爱模仿将军说话。刘效礼将军拍了不少好片子,尽管如此,刘将军还是紧跟时代步伐,现今最流行的东西他都明白,而且玩微信,谈起孙子满脸笑容,还说,小孩子能看懂、喜欢看的片子才是好片子。当然,关于《望长城》,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我们做出的片子,就像是生出的娃娃,就算丑也要丑的吓人!没有这样的胆识、没有这样的气魄,《望长城》也很难在当时纪录片环境里冲出重围,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将军亲自给我上了第四堂课,关于创新。

在后期制作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很多人帮我了我很多忙。桃芳姐为每个片子的结构兴奋地不吃饭加班费劲脑汁地想,老黄也担当起撰稿的角色和文字反复打交道,我的实习生季海琪、解玉倩、王悦和林煜宸帮我出去查资料、采带子、扒词挑采访和整理文稿;编导助理魏英桓同学更是担当起了剪辑单集30秒预告的重任;后期徐英杰做片头、包装......这都是我要感谢的人,但我最要感谢的是我们的制片人范天峰,“范老师”,几乎天天和我耗在机房的角落讨论每一集的剪辑,修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起初,我总是把每一集剪得很长,有二三十分钟,然后再进行删减,心疼的实在无法下刀的时候,范老师就出现在我的身后,悄悄地说,我来!所以基本上每一集在粗剪阶段要三审,精剪阶段三审,成片阶段三审......我想这部片子除了我就是范老师最熟悉里面的每一个镜头了......这是范老师给我上的第五堂课,关于敬业。

最后,我推荐给每一个年轻人看这部22年前的纪录片《望长城》,虽然片子的节奏已经跟不上现在生活与工作的节奏了。但其实有时候,我们也要慢下来,慢下来看看二十多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二十多年前的中国人是怎样的面貌,二十多年前的纪录片前辈们是如何开启梦想、带着情谊、一路坚持、敢于创新地带给我们一部非常敬业的作品!

作者: 《望长城》经典回访特别节目导演 王婷婷

 

channelId 1 1 1 热词: 望长城导演手记纪录片经典回访 编辑:floraw 责任编辑: 相关信息 中意将合拍全景式纪录片《西安对话罗马》 关于举办第九届 “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的通知 中国纪录片网专访奥斯卡导演比尔•古登泰格 环太平洋地区大学生微纪录作品大赛在京起航 黄百鸣首度联手赖水清 创拍纪录片《百家姓》 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