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榜”引领机制创新 全方位提升人居环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黑榜宣传栏图片员工个人 “红黑榜”引领机制创新 全方位提升人居环境

“红黑榜”引领机制创新 全方位提升人居环境

2024-07-01 01: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年来,昆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接续推进五年提升行动,在全省首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考核办法,以“红黑榜”为引领,相继创新实施“进步奖”“领导挂钩”“庭院管理”等工作机制,奖励先进,鞭策后进,掀起村庄环境整治“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热潮。

(一)抓考核促提升,创立“红黑榜”制度“奖优罚劣”

2019年7月,昆山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昆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考核办法(试行)》,每月对自然村、每季度对行政村、每半年对区镇公示“红黑榜”,以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考核办法重点对各区镇、各行政村(涉农社区)及自然村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农村水环境管护、农村公厕管护、村容村貌提升等4个方面实施督查考核。考核工作由市农村人居环境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从住建、城管、水务、农业农村、卫健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项督查小组,通过“两随机三结合一公开”的方式,检查人员和检查区域的两个随机,检查小组、第三方检查和复核组三个相互独立的结果相结合比对,自然村、行政村、区镇每期的分数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公开,每季度对全市行政村、自然村开展全覆盖检查。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区镇、行政村、自然村发出整改督办单,并全程跟踪督查,限期整改落实。

每个月由督查小组对自然村总数的三分之一进行检查考核,对其中排名前十名和后十名的自然村设立“红黑榜”,通过本地新闻媒体进行公示。此外,由市人居办对各区镇督查考核全年情况进行汇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得分排名结果纳入区镇年度目标考核,并与村干部年终百分制考核报酬直接挂钩,让“干好干坏不一样”。截至目前,昆山已公布“红黑榜”23期,280个(次)自然村被列入自然村“红黑榜”、83个(次)行政村被列入行政村“红黑榜”、10个(次)镇被列入区镇“红黑榜”。已对“红榜”行政村村干部发放奖金650万元。

(二)重激励多帮扶,设立“进步奖”评选“创优争先”

干得好不好,“红黑榜”里亮亮相;进步快不快,“进步奖”里见分晓。2020年,昆山再出实招,在全市各行政村内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步奖”评选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激励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进步奖”评选工作由市人居办根据“红黑榜”考核办法,对各行政村每季度进行评分,当季度的考核得分与本行政村前一季度的得分进行比较,分数提升幅度最大的前10个行政村评为“进步奖”,截至目前,17个(次)行政村被列入行政村“进步榜”、给予行政村村干部发放奖金85万元。“进步奖”的实施给全市广大基层干部,尤其是基础薄弱村和一般村的村干部注入一剂“强心剂”,众多村干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千方百计让“黑榜村”脱“黑”、一般村变“红”。同时,市级层面成立7个“帮扶转化突击队”,采取挂钩帮扶的方式,推动全市60个黑榜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三)勤督查出政策,完善“多元化”机制“美居美村”

为推动机制落地、落实,昆山建立了“领导挂钩”机制,21名市领导挂钩区镇全覆盖、135名区镇领导挂钩行政村全覆盖,通过领导挂钩,层层压实整治工作责任,2020年,市领导督查人居环境55次,52个市级部门督查帮扶508次、4464人次。此外,昆山每年设立乡村振兴专项预算资金,主要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出台《昆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庭院管理办法》,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进行一星、三星、五星级“美丽庭院”星级户评选,助力打造村落更加秀美、环境更加生态、管理更加有效的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市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7922户。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昆山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全方位提升,广大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了。据统计,昆山已全面剿灭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劣V类河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90%,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乡村道路优良率达97.1%,建成农村公厕1445座。开展村庄清洁整治行动15000余次,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累计参与农村环境整治40万人次,清理农村垃圾数十万吨。累计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苏州级以上试点特色田园乡村12个(其中5个通过验收);省级美丽乡村4个,苏州市康居特色村3个,苏州市级以上三星级康居乡村216个。建成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示范镇4个,示范村29个。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