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梅墙画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024-06-15 04: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也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它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

  

  梅花和竹、兰、菊并称四君子。古代有很多画家喜欢以梅主题进行绘画,更有爱梅如命的宋伯仁,著有《梅花喜神谱》。

  

  梅花深受古代文人隐士的喜爱,是因为梅花代表:”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是为高洁志士“的精神象征。文人爱梅更多是寄物言志,寄物咏志。代表古代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对于梅花除了有很多画梅出名的画家之外,更少不了文人们对于梅的高歌。写下无数关于梅花的诗词,有的则是刻画梅花的优美漂亮,有的是借梅咏志,有的则是借梅抒发感情,思念,感伤,借梅讽刺。

  

  在历代的诗词中,有不少咏梅之作。早在南朝诗人何逊的《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中,就写下“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的名句。鲍照的《梅花落》则以庭院中的杂树为反衬,赞叹梅花“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体物写志,借事明情,在诗人们笔底下的梅花,常常被引为傲视霜雪,坚贞不屈的高洁品质的象征。

  

  宋代:卢梅坡的《雪梅·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后两名成了咏梅的千古绝唱之一。

  

  元代大画家,同时也是诗人王冕则写《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这是属于以梅言志,歌颂梅花的傲骨。他在《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踏莎行·候馆梅残》词中,写得如泣如诉: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南北朝:何逊写得更早,比较早的写梅的诗句了:《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描绘梅花的高标逸韵。它不畏严寒,凌霜傲雪,嫣然开放。但是满园梅花动诗兴。诗人不禁由花事联想到人事,想起了人世间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在挥笔写下"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借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正直无私的胸怀,显示出对理想执着追求的意志,表现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用词简朴、疏淡,用以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

  

  唐代的张谓则在《早梅》中写出了雪中梅的景色: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那个著名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梅花做主题的词写了多首,她在《临江仙·梅》借梅思念,在词中写下”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中“庭院深深深几许”已经说明是思念远方的人了。这是用梅花暗喻词人自己,把闺人幽独的离思与韶华易逝的帐悯,极其高华而深至地表现了出来。

  

  也有人借梅抒发不平与愤懑。黄庭坚在《虞美人·宜州见梅》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是五代的冯延巳之作:“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其中的悲苦只能自己去体会了。

  

  明代:道源《早梅》中“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读来,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这个就是:南北朝谢燮的《早梅》“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

  

  首联从梅蕊初绽到梅花盛开,从腊前到年后,写了时序变化,让作者似乎看到了春姗姗来迟的脚步;写了梅花的开放过程,又好似体现了诗人天天看花,关注盼望的心情。从梅花次第之中表现的是诗人盼春惜春之情。这就是杜甫的《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盐角儿·亳社观梅宋代:晁补之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落梅

  

  带有朦胧美的词:宋代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

  

  我们的东坡先生,则在《定风波·红梅》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令人敬佩。“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高阳台·落梅宋代:吴文英。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寿阳空理愁鸾。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离魂难倩招清此,梦缟衣、解佩溪边。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宋代:林逋 《山园小梅二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写尽江南梅之风姿。

  

  《红梅》是宋代王十朋写的,诗中”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这首诗写出了红梅独特的姿态和个性。诗人以红梅的口吻劝说“桃李莫相妒”,意思是,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劝说桃李不要嫉妒的是:红梅和桃李开花茂盛的样子原来就是不同的。“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前一句用“犹”字转折,写出了红梅经历寒霜之后现状,从而点出红梅谦虚的品质。

  

  借梅思人,晏几道写得也很绝。《虞美人·小梅枝上东君信》“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南枝开尽北枝开。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问谁同是忆花人。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

  

  借梅表达那忧伤。属宋代:向子諲在《卜算子·竹里一枝梅》中了“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当然也有把梅写得那个清新脱俗的。唐代:杜牧的《梅》“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妒雪聊相比,欺春不逐来。偶同佳客见,似为冻醪开。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全诗紧紧围绕梅花的美去写,使梅花的形象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唐代齐己在《早梅》中用”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诗用清丽的语言,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素艳的风韵,坚强地盛开,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意志。其状物清润素雅,抒情含蓄隽永。

  

  陆游也有关于梅的词,《朝中措·梅》"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这篇词中,词人虽做出了一副自负自傲的姿态,然而正如李广罢官后过霸陵自称“故李将军”一样,词人的心情仍是悲凉的。全篇遣词造句,意趣十足,梅话与人难以分辨。

  

  《菩萨蛮·梅雪》是宋代周邦彦之作,这是思乡,感慨飘零孤独之情。“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借咏梅抒羁旅别情,并暗含飘零不偶之慨。全词八句,可谓句句景,亦句句情,景中寓情,情以景见。上下呼应而无痕,情景浑融而莫辨,既工巧而又浑成,工巧之至,即为浑成。

  

  宋代: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中写”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对梅花的色、香、形的描写,赞美梅花的骨中香彻与别有情致。词人在梅花的高洁的品格中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也有怅惘孤寂的幽愁。如宋代范成大的《霜天晓角·梅》“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在这首咏梅词中,词人写的是梅花的非凡的神韵和高洁的品格,实际也是自己所向往的人格的写照,词人在梅花的高洁的品格中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也有讽今的。《忆秦娥·梅谢了》宋代刘克庄。”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词人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 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指责。

  

  《汉宫春·梅》宋代:晁冲之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此词咏梅之孤高与环境冷落而有所寄意。宛若一幅水墨画,其勾勒梅花骨格精神尤高,给人以清高拔俗之感。全词风格疏淡隽

  

  即使不用华丽的词语也能写出意境的,如宋吴文英的《点绛唇·越山见梅》:“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

  

  落梅又有凄凉之情。宋代:刘克庄的《落梅》就是这样的描写:”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寄托着诗人浓烈的悲愤之情。

  

  也有借梅劝慰友人,如辛弃疾的《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

  

  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念奴娇·梅》,借花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细读词之下,作者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

  

  辛弃疾《瑞鹤仙·赋梅》"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个中滋味只能自己去体会了。

  

  辛弃疾另一首词,则是描述另一种情感“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先是写重叶梅的不惧风雪;然后又因为对重叶梅的情深意重,把最好的重叶梅折下来供友人欣赏,更加表现出主人对重叶梅的喜爱。

  

  辛弃疾,也是爱梅之人,在《临江仙·探梅》中全篇将人与梅层层夹写,写出梅之幽姿逸韵,及词人对梅花的钟情留连,也就展示了作者的情趣和人格。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