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精神研究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安县是湖北哪个地区 红安精神研究报告

红安精神研究报告

2024-07-17 11: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课题组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同革命区域、不同革命阶段所进行的革命斗争中,创造了诸多各具特色的革命精神,红安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些精神不但成为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而且成为泽被千秋万代的宝贵财富。认真研究和弘扬这些革命精神,对于加强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根本的党的建设,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省委领导同志的指示和省红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我们启动了对红安精神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从2004年9月中旬到现在,这项研究工作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成立省委党史研究室红安革命传统教育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及红安精神研究课题组;确定近期完成《红安精神研究报告》,中长期完成《红安精神论》专著、研究开发或参与研究开发红安革命传统宣传教育系列作品,同时确定 “红安精神的界定及其客观依据”、“红安精神的历史渊源、地缘环境及其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原因”、 “红安精神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红安精神的内涵及特征”、“红安精神的历史价值”、“红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比较研究”、“红安精神的现实价值”、“红安精神的开发利用”等8个研究专题。第二阶段,拟订各专题和《红安精神研究报告》研究撰写提纲,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内部召开研讨会讨论提纲。第三阶段,研究撰写《红安精神研究报告》及各专题,课题组三次集中研究探讨,完成各专题初稿及《红安精神研究报告》一、二稿。第四阶段,将《红安精神研究报告》第二稿送省委宣传部和黄冈市委有关领导和同志征求意见,修改形成第三稿。12月27日至29日,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在红安联合召开红安精神研讨会讨论第三稿,随后再次修改,形成第四稿即本稿。本报告虽四易其稿,但从整个研究工作进程看,仍只是初步研究成果。

  一、红安精神的内涵特点及文本表述

  红安地处鄂东边境、大别山区,原名黄安,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建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英雄的红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20年,中国共产党和湖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创办武汉中学,开始向红安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1923年,在董必武直接指导下,红安党组织创立。大革命时期,红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安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成为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鄂豫皖根据地的摇篮和中心区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红安又成为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和中原解放区的主要区域。在红安这块红色土地上,诞生了五支人民军队,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两百多名将领和人民共和国的两位主席。红安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英雄业绩,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红安精神。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就是这种红安精神,即在1920年武汉中学创办至1949年红安解放这一特定时段,在红安及其周边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以党性和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认知、情感、意志的总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独立精神形态,红安精神具有完备的系统、丰富的内涵、自主的发展过程和广泛的社会认同。研究红安精神,当然要进行文本表述即对其内容进行提炼概括。但是,这种提炼概括必须建立在对其内涵和特点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历史内容和时代需求的辨证关系正确把握的基础上。下面,即按照这一逻辑顺序进行分析概括。

  (一)红安精神的内涵阐释

  内涵是一个逻辑学术语,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内容。红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几乎囊括科学精神的各个要素,构成一个完备的系统,具有丰富的内涵。

  红安精神的主题--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解放,即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设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红安精神从本质上讲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迅速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曾经参加辛亥革命的红安革命先驱董必武1926年就深刻指出:“中国以前从事革命工作的人,多半偏重上层的改造,而忽视民众的组织”,须知“要得自由解放、和平统一,必须唤起全国被压迫的民众共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从深入中国社会基层,从深入普通民众之中,最终走上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道路。正是红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和人民的翻身、解放而斗争,红安精神才得以产生、形成和发展。红安精神不但始终贯穿这个过程,而且始终围绕这个过程,不但作用于这个过程,而且确证于这个过程,所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也就是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理所当然地成为红安精神的主题。

  红安精神的灵魂--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围绕争取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解放这一主题,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坚定地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支配他们这一行动的思想灵魂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种信念来源于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他们坚信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这种信念来源于对科学真理的真诚信仰??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这种信念来源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信任??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是穷苦人民的救星,党领导的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敌人一定会灭亡。所以,他们在战场上能纵横驰骋、甘洒热血,在敌人的刑场上能从容赴死、慷慨就义,在后方的岗位上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凭着对理想信仰的执着追求,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以无私无畏的气概情怀,把自己的青春、才智、家当,连同自己的亲人乃至自己的生命,毫不犹豫地奉献出来而无怨无悔。凭着对理想信仰的执着追求,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坚持革命,坚持斗争。在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红安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有名有姓的烈士22552人,其中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牺牲了9名县委书记、7名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头是我爹娘给的,命是我个人的,共产党却是劳苦大众的,老子要的当然是共产党!”这是敌人的屠刀架在脖子上时,共产党员程续昭代表千千万万革命英烈所作出的回答。“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这是革命处于最艰难的关头,便衣队战士代表千千万万革命群众所发出的誓言。妇联主任程训宣受尽酷刑,至死也不出卖自己的丈夫??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医务主任戴醒群被敌人砍断四肢,仍拒绝与担任抗日游击大队长的丈夫张体学脱离夫妻关系。从这两位巾帼英雄身上,人们看到了善良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不二,更看到了优秀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不移。

  红安精神的本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忠实地践行着党的宗旨。无论是在北伐战争时期打倒军阀除列强,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村大革命,还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抗击日本侵略军,争取民族独立,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红安地区的党组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本地人民所开展的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红安地区的党组织不是当救世主包打天下,而是依靠本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领导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因为“苏维埃政府寄命于人民,人民把政府作家庭”,所以一旦战事发生,就能“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有了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和全力支持,党和人民军队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党的任务和人民利益的有机结合,构成红安精神的政治本质,也成为红安革命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经验。

  红安精神的核心--执着坚韧,自强不息。执着坚韧,自强不息,是几千年来形成的红安人民的优秀文化性格和淳朴民风。这种传统精神,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得到传承拓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董必武曾在1926年说:“要想在严重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必须有独立奋斗的精神与勇气。专等他人做好了饭来享现成的,结果必要饿死。” 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正是以这种自立自强的进取精神、不胜不休的执着精神,无论在革命的高潮还是在革命的低潮之中,都是依靠自身的力量,矢志不渝,坚韧不拔,不断将革命推向前进。即使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在数倍于己的强敌反复“会剿”、“围剿”、 “清剿”、“扫荡”的严峻形势之下,也能不灰心、不气馁,化失败为成功,积小胜为大胜,顽强地坚持和发展革命。因此,执着坚韧、自强不息成为红安精神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正是这种精神,使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百折不挠,愈挫愈奋。

  红安精神的精髓--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红安地区之所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党组织后26年红旗不倒,一个重要原因是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善于顺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始终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变化的形势调整战略,转换策略,创新战术。黄麻起义失利后,他们冒着被指责为“寨子主义”的风险,带领起义队伍上木兰山,开创以柴山堡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坚持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后,他们又组织游击队坚持斗争,并且创造出便衣队这种新的对敌斗争形式,为党在恶劣环境中领导群众坚持长期斗争闯出一条新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们迅速掀起抗日救亡群众运动高潮,并使七里坪成为鄂东抗日斗争的大本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以后,他们组织群众积极配合大军作战;刘邓大军转出大别山以后,他们又继续开展游击战争,支援大军南下,直至解放。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属于红安精神的深层结构,构成红安精神的精髓。

  红安精神的品格--舍生取义,无私奉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可以不顾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表现出一种大义凛然、撼天动地的浩然正气。后来概括的“一要三不要”( 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 (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就是这种崇高品质的生动写照。为了革命,红安人民宁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把有限的粮食省出来,送给子弟兵做军粮。据史料记载,仅黄安战役期间,红安人民就给红军捐献了约160万斤军粮。在20多年的革命武装斗争中,类似黄安战役或比这规模稍小的战斗在红安发生了20多次,大部队休整10多次,小部队战斗成百上千次。可想而知,红安人民为子弟兵捐献了多少粮食和物资!为了革命,红安人民宁肯自己承担繁重的农活家务,也要把自己的子弟送去参加红军、新四军、解放军,让他们到战场上与敌人拼杀。据不完全统计,红安县有6?5万人参加红军,6000人参加新四军、解放军。全县工农群众中,青年人几乎都参加过革命队伍打过仗,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都做过革命工作。如前所述,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安为革命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迄今已查清并登记在册的烈士达2?2万余人。红安革命先驱之一、黄麻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戴克敏,出生于一户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并不缺吃少穿,但他全家14人参加革命,其中11人为革命英勇献身。像戴克敏这样满门忠烈的革命家庭、烈士家庭,在红安数不胜数。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的就是这种“一要三不要”的无私奉献精神。所谓“一图两不图”即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则是红安地区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他们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工作从来只讲贡献,不讲价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徐朋人,因受“左”倾错误路线排斥打击而被撤消鄂豫边特委书记职务,尽管受了很大委屈,但接到担任光山县税务局长的通知后,当天就走马上任,一上任就整顿财务、开源节流,干得有声有色。李先念在西路军失败后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延安,从军政委变为营级干部,别人说不公平,李先念却说:“让我带这一营人回到大别山,不久就会形成一个师、一个军。”果然,后来他带领160多人南下大别山,就创建了威震中原的新四军第五师。所以说,“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即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情怀,构成了红安精神最重要的品质,成为红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

  (二)红安精神的特点分析

  所谓特点,就是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殊。红安精神与同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原创性。首先,红安精神不是复制品,也不是仿制品,因而表现出鲜明的唯一性。它来源于红安地区的传统文化精神,但又与红安传统文化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与井冈山精神在同一时期产生,但又与井冈山精神有着诸多不同的特点。其次,红安精神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红安地区的党组织自觉培育的,因而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从董必武为红安党组织的摇篮--武汉中学制订 “朴诚勇毅” 的校训,到红四方面军后来颁布“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军训,无不体现出这种高度的自觉性。再次,红安精神不是被动产生的,而是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主动创造的,因而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不但产生于、蕴含于红安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奋斗之中,而且体现于、作用于红安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奋斗之中。

  第二,本土性。首先是主体的本土性。红安精神的创造主体绝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红安人。除红安的老百姓外,黄麻起义武装、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以及新四军第五师、刘邓大军当中,相当一部分是红安人。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创造主体主要是外地人。这是红安精神区别于这几种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资源的本土性。红安精神的资源主要来自红安本地的传统文化,就连作为它的源头的武汉中学校训??“朴诚勇毅”,也是来自董必武朴诚的家风和红安强悍执着的民风。正是这些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结合,产生了红安精神。因此,红安精神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第三,群众性。首先是创造主体的平民性。红安精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大多是普通人民群众,这也是有别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后几种精神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党中央和党的领袖的倡导和培育密不可分。其次是社会参与的普遍性。红安革命吸引了红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各阶层参与的人数之多、参加的革命领域之广,都为红安精神的产生发展及影响提供了广泛而又牢固的群众基础。再次是接受对象的广泛性。红安精神产生以后,即为红安广大群众所接受,所践行,从而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这种广泛的社会认同,也充分说明了红安精神的群众性。

  第四,持久性。首先是发展的不间断性,即持续性。以红安所在的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和以井冈山根据地为基础建立的中央根据地,是同一时期中国革命并肩而立的两座高峰。相比较而言,红安革命斗争更具持久性,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里武装斗争连绵不断,革命旗帜始终高高飘扬,历时20余年没有间断。红安精神也与红安革命斗争相伴而行,在红安这个特定的空间里,贯穿始终。其次是影响的长远性,即恒久性。1937年底,从红安走出去的李先念率西路军余部到达延安后,毛泽东就对他们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作出高度评价。1947年,邓小平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时,也对红安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1996年9月,江泽民视察红安老区,专门向鄂豫皖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和李先念纪念馆。他深情地对陪同的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领导同志说:“无数先烈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年轻的生命,我们应该永远纪念。烈士陵园有规模、有气势,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要好好利用。”“要学习他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为革命献身的精神,就要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时期,红安精神在传承,在延伸,在发扬光大。

  (三)红安精神的文本表述

  上面,我们对红安精神的内涵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要对红安精神文本进行准确表述,还须对其历史内容和时代需求进行研究。

  关于红安精神的原生形态,在红安革命斗争过程中有六种具有代表性的表述。第一种是红安党组织创建时期董必武制订的武汉中学校训:“朴诚勇毅。” 第二种是大革命失败以后黄安县委提出的口号:“以革命发展革命,以革命继续革命”。第三种是黄麻起义失利后一首曾经作为对联张贴的托物言志诗:“雪压竹枝低,岁寒志不移。红日高照起,雪化水入泥。”第四种是黄安战役期间流行的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第五种是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制订的军训:“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第六种是游击战争期间流行的《便衣队之歌》:“哪怕敌人再‘围剿’,红军越打越坚强。哪朵葵花不向太阳,哪个穷人不向共产党?”“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

  现在,红安县、黄冈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又有十余种关于红安精神的表述。红安县有关部门的表述有两种:一是“一要三不要”( 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和“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二是“忠勇执着、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不懈奋斗、不胜不休的顽强作风,团结刚正、顾全大局的崇高品德,不图名利、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黄冈市有关部门和同志的表述有两种:一是对包括红安在内的鄂东老区精神的表述--“紧跟党走,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二是“万众一心,紧跟党走,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省直有关部门的表述也有两种:一是“万众一心,殊死拼搏,信念坚定,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二是“执着追求、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顽强作风,顾全大局、刚正不阿的崇高品格,不图名、不图利的牺牲精神”。省委党史研究室也曾有一种表述:“执着坚韧的革命精神,顺时应变的创新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也提出过几个方案:一是“朴诚勇毅,自强不息”;二是“万众一心,执着坚韧,舍生忘死,不胜不休“;三是”万众一心,务实求真,前仆后继,不胜不休”;四是“万众一心,奋勇争先,前仆后继,不胜不休”。

  至于时代需求,就湖北来说,当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在实现湖北全面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理想、信念、作风问题以及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二是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加强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三是在因一些干部作风问题使党的形象受到损害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广大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再现党的历史,重塑党的形象,以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根据准确、鲜明、通俗、简练、上口、历史内容与时代需求相统一的原则,我们在认真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在提交省委宣传部和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召开的红安精神研讨会讨论的本报告第三稿上,将红安精神初步表述为:“万众一心,紧跟党走,英勇奋斗,不胜不休。” 研讨会上,专家们对如何概括红安精神文本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充分肯定上述表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余种修改方案。即:(1) “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艰苦奋斗,排难创新,不胜不休。”(2)“万众一心,为党为民,英勇奋斗,不胜不休。”(3)“万众一心,紧跟党走,艰苦奋斗,不胜不休。”(4) “朴诚勇毅,一心向党,务实求真,艰苦奋斗,不胜不休。”(5)“红心向党,顾全大局,爱国亲民(或朴诚勇毅),安于奉献。”(6)“朴诚勇毅,红心向党,创新奋斗,不胜不休。”(7)“矢志不移的革命信念,英勇豪迈的革命气概,朴诚勇毅的崇高品格,不胜不休的顽强作风。”(8)“众志成城,艰苦奋斗,无私无畏,不胜不休。”(9)“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胜不休。”(10)“朴诚勇毅,不胜不休。”(11)“朴诚勇毅,安于奉献,执着坚韧,不胜不休。” 

  会后,我们对这些意见进行了认真研究。通过反复推敲斟酌,现将红安精神表述为:“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万众一心”,就是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这种团结是党领导和培育的结果,是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共产主义理想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思想的结果。“为党”,就是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坚守共产主义信念,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任中国共产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党的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而奋斗。“为民”,就是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朴”,就是朴素实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诚”,就是忠诚诚信,忠心耿耿,顾全大局。“勇”,就是敢于斗争,勇于创新,勇于献身。“毅”,就是坚毅顽强,坚韧执着,自强不息。“不胜不休”,就是为夺取革命的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矢志不渝,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总而言之,就是一心为人民,一心跟党走,一心干革命,一心夺胜利。

  二、 红安精神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

  红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心培育,红安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与红安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思想渊源的红安精神,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孕育,在黄麻起义前后产生,在黄安战役前后形成,在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展,与党领导的红安新民主主义革命相依相伴。

  (一)红安精神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红安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红安位于我国自然地理的分界线--大别山南麓,地处偏僻,远离浮华。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演进而至近代,这里仍然是封闭的小农经济把人们束缚在贫瘠的田园,生产力十分低下,经济十分落后。长期的封建统治,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占人口不到25%的地主富农霸占着75%的土地,残酷剥削农民,生活富足。占人口75%以上的农民只占有25%的土地,终年辛苦劳作,难得温饱。辛亥革命以后,连绵的军阀战争使中国社会趋向混乱,吏治高度腐败,红安的各级政权多为地痞、恶霸及劣绅所把持,与农民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触即发。1916年5月,红安一些参加过辛亥革命遭受迫害而返乡的革命志士愤然起义,占领县城,虽很快被镇压,却不啻严冬里一声春雷。五四运动以后,红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摇篮,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红安革命斗争几乎纵贯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正是这样的经济政治背景,为红安精神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红安古属楚地,深受尚美、尚武、执着、自强的楚文化精神熏染,形成了朴实、忠勇、自强、执着的文化心理和淳朴强悍的民风。红安虽地处僻壤,却有着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文风、学风极盛。尤其在明代,这里建有六大书院,进步思想家李贽曾长期在此讲学著述,因有“文风尤盛唯有楚,楚亦在黄(安)”之说。近代以来,红安更产生了不少像董必武这样思想先进的文化人。他们在五四运动以后,纷纷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正是这样的文化背景,为红安精神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红安精神的孕育

  红安精神孕育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大致从1920年3月武汉中学创立到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1920年3月,董必武等创办的武汉中学正式成立,成为湖北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此后,一批来到武汉中学等校求学的红安籍进步青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3年冬,董必武在武汉中学主持成立中国共产党黄安工作组,随后将工作组派回黄安宣传马克思主义,播撒革命火种,揭开了黄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的序幕。进入大革命时期,以农民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大革命运动在黄安大地蓬勃兴起,迅速掀起高潮,并取得显著成效。这一阶段历史显示出两个特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尚处于启蒙层次,二是革命斗争多采取和平方式。

  在这一阶段,红安精神的播种者董必武在红安传统文化的沃土里播下马克思主义的种子,经过董必武等共产党人的培育和大革命运动的滋养,红安精神完成了自己的孕育过程。董必武制订的武汉中学校训--“朴诚勇毅”,可视为红安精神最初的文本表述。董必武认为应该将学生培养成跟黑暗势力斗争的战士,像金石一样坚强,像丹青一样本色不变。他后来解释说,“朴”就是朴素,“诚”就是忠诚、诚实,“勇”就是勇敢,“毅”就是要有恒心、毅力,能够坚持,并将当年不能题写的“干革命”三字予以补题。“干革命”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朴诚勇毅”是红安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话语,“干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集中概括,二者的有机结合,使红安精神的基因基本具备,胚胎发育成熟。

  (三)红安精神的产生

  红安精神产生在黄麻起义前后,大致从1927年8月重组黄安县委到12月黄麻起义队伍转移木兰山。1927年8月,黄安县委召开七里坪会议,组建新的黄安县委。在没有正规军参加的情况下,黄安县委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指示,组织领导广大农民拿起大刀长矛,在9月参与“九月暴动”以后,又于11月参与黄麻起义,攻克黄安县城,成立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2月,鄂东军迎战强敌围攻失利,一部分力量就地坚持斗争,一部分力量转移黄陂木兰山,开展游击战争。这一阶段历史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党的八七会议关于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这一阶段历史的主要特点是党的工作重点由发动群众运动开始向组织武装斗争转移。

  在这一阶段,红安精神业已成熟的胚胎呱呱坠地,其主要要素在多方面得到展示,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强化和彰显,呈现出原创性特点。黄安县委在七里坪会议提出的 “以革命发展革命,以革命继续革命”的口号,是对“朴诚勇毅”中的“毅”和所蕴涵的“干革命”的强化和发展。反映黄麻起义的歌谣“山山岭岭铜锣响,村村寨寨战歌昂,家家户户忙打仗,男女老少齐武装”,是对“朴诚勇毅”干革命中所蕴含的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的彰显。黄安失守后的斗争精神则是对“朴诚勇毅”干革命的整体强化和发展,尤其是对蕴含其中的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进行了大幅度的丰富和提升。黄安县城失守以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血腥大屠杀。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广大共产党员都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共产党员张南一舍身救群众,面对敌人威逼,大义凛然:“老子生是革命人,死是革命鬼,再过二十年,老子还要革命!”被敌人割掉耳、鼻、舌,活埋至死。共产党员秦绍勤坚守党的秘密,怒对强敌:“我是革命者,一不怕死,二不流泪。生是革命人,死是革命鬼,怕死不革命!”被钉上木板,剖腹挖心。群众作诗赞曰:“英雄秦绍勤,开膛剖肚在北门,宁愿自己死,不连累别人。” 这些豪言壮语和民间歌谣,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反映。

  (四)红安精神的形成

  红安精神形成在以黄安战役为标志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大致从1928年初由鄂东军改称的工农革命军第七军举行“二次暴动”到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前夕。1928年4月,工农革命军第七军返回黄麻起义区域,举行“二次暴动”。5月,黄安县委和七军领导人在清水塘举行会议,摆脱“城市中心论” “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以实事求是的胆识和魄力,作出开辟柴山保的决定。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斗争,开创了鄂豫皖地区第一块红色区域--黄(安)麻(城)光(山)革命根据地。随后,便进入巩固发展根据地的艰苦斗争,连续粉碎敌人三次“围剿”。1931年11月11日,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指挥下发起黄安战役。12月23日攻克黄安城,战役取得胜利。黄安战役得到红安人民的广泛参与和全力支持,全县范围掀起空前的参军参战和支前热潮。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反第四次“围剿”失败,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红安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极端困难时期。这一阶段历史的主要特点,是探索出了一条实行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新路。

  在这一阶段,红安精神的各种要素臻于成熟完备并充分展开,并且在实践中发挥着巨大威力。如果说开创以黄安为中心的根据地的实践着重体现了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斗争主要体现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黄安战役的胜利则充分展示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精神。这一阶段,留下了不少生动反映红安精神的话语。在一座山岩的石壁上,红军战士用刺刀刻下这样的文字:“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得青山在,到处有红军!”一位越狱而逃的共产党员,在监狱里留下这样的诗行:“大别山里出好汉,生就骨头似铁坚。今日逃出虎狼口,明日回来报仇冤!” 黄安战役及其以后,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家喻户晓:“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如果说上述话语只是对这一阶段红安精神若干侧面的反映,那么红四方面军的军训--“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则是对这一阶段红安精神的整体概括。可见,在这一阶段,红安精神已建构起完备的系统,其主题、灵魂、本质、核心、精髓、品格等基本内涵已经明确,并呈现出本土性、群众性等显著特点,从而形成一种独立的精神形态。

  (五)红安精神的发展

  红安精神发展完善在五年游击战争、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大致从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到1949年4月黄安解放。主力红军转移以后,坚持黄安地区斗争的部队又重建红二十五军。同时,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和血洗火烧,摸索创造出一种新的武装形式--便衣队,坚持对敌斗争。便衣队的出现,为党在恶劣环境里领导群众坚持长期斗争闯出一条新路,也给正在为扭转根据地危急局面而思索对策的鄂豫皖省委打开了思路。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共黄安县委推动下,黄安各地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热潮。 “一切为了抗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一批批爱国青年奔向抗日战场,有力地支持了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的斗争。1946年6月中原军区部队突围后,黄安再次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但黄安人民毫不气馁,坚持斗争。一年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黄安人民又积极支援刘邓大军作战,投入重建解放区的斗争,直到黄安解放。这一阶段历史的特点是革命道路虽艰难曲折,光明前景却越来越近。

  在这一阶段,红安精神的各个要素进一步丰富完善,并展现出持久性的特点。从重建红二十五军到创造便衣队,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奔赴抗日战场到支援刘邓大军作战、重建解放区,无不是对红安精神中已经蕴含的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求实创新的自强精神、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不胜不休的韧性精神的张扬和拓展。这一阶段在红安地区广为流传的《便衣队之歌》便生动地反映了这些精神:“山林岩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粮,共产党是我的亲爹娘。哪怕敌人再‘围剿’,红军越打越坚强。哪朵葵花不向太阳,哪个穷人不向共产党?任凭敌人再猖狂,烧我的房屋抢我的粮,一棵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随着红安精神的发展完善,其历史价值也在这一阶段得到完全的实现和最后的确证。

  三、红安精神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红安精神的历史价值即其满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安革命斗争的需要、推动红安革命斗争的有用性和有效性。这一价值已经在红安20多年的革命历程中得到充分实现和确证。红安精神的现实价值即满足社会主义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性和有效性。这一价值也已经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历史中得到充分实现和确证,并将在未来的历史中得到进一步实现和确证。

  (一)红安精神的历史价值

  红安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发展,其历史价值也体现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之中。

  第一,高扬了一面鲜艳的革命旗帜。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红安人民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宣传,认同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道路、革命方式的选择,走上革命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的斗争环境没有使他们屈服,他们毅然拿起手中的武器,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走上了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道路。当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转移长征后,他们又创造了便衣队这种新型的游击斗争方式,继续战斗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始终坚持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永远保持革命斗争的巨大勇气,就是红安精神使他们执着于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坚信马列,矢志不渝的结果。理想、信念是一个组织、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治立场的集中反映,决定着人们前进的方向,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动力。红安精神所蕴涵的坚信马列主义、坚信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给红安的革命斗争指明了前进目标和方向,给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开辟了一块坚实的革命基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安一直是党领导的坚实革命基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安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和中心区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红安是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和中原解放区的主要区域。驻扎在这里的重要党政军机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鄂豫皖中央分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鄂豫皖省委、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红二十五军军部、红二十八军军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鄂豫边区党委、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等。在这块土地上,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红军、新四军、解放军在这里发起过许多重要战役战斗。党之所以能在红安开辟一块基础牢固的革命基地,就是红安精神使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的结果。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旧中国,红安人民饱受封建地主和军阀的剥削压迫之苦,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成为他们维系生存、与豪强和贫穷抗争的武器。为了革命斗争和战争的需要,他们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发扬到极至。正是这种精神的支撑,使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里长期坚持, 20多年红旗不倒。

  第三,造就了一支支能征善战的革命军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红安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五支人民军队。第一支是1927年11月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后改称第七军),潘忠汝任总指挥。第二支是1930年4月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许继慎任军长。第三支是1931年11月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这支部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第四支是1932年11月重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吴焕先任军长。第五支是1938年2月由红二十八军改编的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红安这块土地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多人民军队,就是红安精神使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舍生取义的无私奉献精神,献身革命、支持革命的结果。在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兵员是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安人民的子弟踊跃参军,保证了革命军队的充足兵员。据不完全统计,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红安参加红军、新四军、解放军的工农群众约3?1万人,参加地方武装或做地方党政团工作的群众约4万人。为了保障革命和战争的需要,红安人民还捐献了无以数计的生活物质,养育了在这块土地上成长、战斗的人民军队。

  第四,动员了千千万万革命群众。红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动员的革命群众之多,所形成的革命规模之广,所掀起的革命声势之大,不仅在历史上绝无仅有,而且在当时也极为罕见。“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就是这种景象的真实写照。在红安这块土地上之所以能多次组织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就是红安精神使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的结果。这种团结,建立在共同的革命信念和对理想追求的基础之上,渗透着中国共产党和红安人民、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之间鱼水相亲、血肉相连、唇齿相依的深厚感情。正是这种团结的力量,使大革命后期红安县农民协会会员迅速发展到6万人,又在几个月后的黄麻起义中,迅速聚集起三万革命农军。正是这种团结的力量,使红安人民纷纷将自己的优秀子弟送进部队,使红军、新四军、解放军的队伍迅速壮大,虽遭遇挫折,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正是这种团结的力量,使红安人民男女老少一齐上阵,配合子弟兵在战场上与国民党正规军展开激战,形成全民参战的人民战争奇观。正是这种团结的力量,使红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为历史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第五,创造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红安精神所蕴涵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使红安地区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黄麻起义的经验、创建根据地的经验、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分化瓦解枪会的经验、组织便衣队的经验。黄麻起义能够在没有正规军参加的情况下打下县城,主要经验是组织严密,动员深入,行动快速,斗争坚决。创建根据地的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选择有利条件较多的地方作为工农武装屯驻和开辟工作的处所,二是采取符合当地社会和政治情况的正确政策。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有“昼伏夜击,声东击西,远袭近止,绕南进北”的 “十六字”要诀,有“会跑、会打、会散、会进、会退、会知、会疑”的“八会”战术,还有“集中作战,分散游击”等七条作战原则。分化瓦解枪会的经验有“打入内部争取会众、利用矛盾打击首恶”等六条。组织便衣队的经验则有“三五人一队,身藏短枪匕首,避敌之长,击敌之短”等三条。这些经验不但在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的革命斗争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六,培养了一大批杰出革命人才。革命战争把勤劳、勇敢、朴实的红安人民推上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红安精神培育了一大批杰出的革命人才,使红安成为一片英雄辈出的红土地。从红安输送到革命队伍的数万人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经过20余年的浴血奋战,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英勇献身,其中包括11名省军级干部、80多名地师级干部和400多名县团级干部。到新中国成立时,红安健在的红军老干部只有600多人。他们都是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他们是革命战争的幸存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战争年代,他们东征西战,打遍全中国,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们又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殚精竭虑,建立了新的功勋。从红安走出的杰出革命人才中,有2人担任过国家主席,有3人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有5人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有12人担任过中共中央委员(其中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有4人担任过中顾委委员,有3人担任过中纪委委员,有10人担任过中央和国家机关正副部长,有12人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或政治委员,有17人担任过大军区和各军兵种的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或顾问,有24名兵团级干部、130多名省军级干部。其中,有1人荣获军事家称号,有8人被授予上将军衔、10人被授予中将军衔、4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一个县出了这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了这么多将军,出了这么多高级干部,可以说在全国绝无仅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从红安走出去的革命家、高级将领、高级干部及其他仁人志士,正是靠着“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披荆斩棘,历尽艰辛,前仆后继,百折不挠,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树了卓越的功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从红安走出去的革命家、高级将领、高级干部及其他仁人志士,又是靠着对红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安精神以其壮丽的笔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二)红安精神的现实价值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当革命取得胜利、我们党处于全国执政地位时,他又特别告诫全党:“我们要保住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对此,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也有很多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红安精神所蕴涵的丰富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根本宗旨、政治本色和道德情操在红安这一特定区域的集中反映,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充分体现,是民族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作为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红安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具有很强的历史穿透力和现实凝聚力。作为荆楚大地土生土长的革命精神,红安精神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更是湖北人民弥足珍贵的财富。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所指出的:红安是湖北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革命先烈英勇牺牲、无私奉献、前仆后继的英勇事迹,是我们很大的政治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解决湖北发展中的问题,学习、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传统是一把重要的钥匙。这篇文章做好了,对于我们转变作风、勤政为民,对于提高青年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都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弘扬红安精神,有利于加强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保持先进性为根本的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首先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因为各级领导班子既是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制定本地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的决策者,担负着“造福一方”的重要使命。当前,党内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其中三个问题尤其值得注意,一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淡漠,二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能力不强。大力弘扬红安精神,能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确立权力来自人民的科学理念,站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拿出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大力弘扬红安精神,还能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从当年红安地区的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从战争学习战争,不断开创新局面的精神中受到启迪和激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勤奋学习,大胆探索,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能保持先进性,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弘扬红安精神,有利于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红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自强不息,就是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奋发进取,刚健有为,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也就是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今天,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就需要有重整山河的豪气、开拓创新的勇气、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决心。大力弘扬红安精神,可以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可以激发人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勇气、智慧和力量。

  第三,弘扬红安精神,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红安精神是一座引导人的精神发展的历史丰碑。它高扬着一面引人向上、追求崇高的旗帜,树立了一面让世人比照德行的镜子,昭示了一条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实现个人价值的道路。大力弘扬红安精神,有利于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用理想和信念将人民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红安精神还是一种蕴涵着崇高美和悲壮美的审美对象。它将真、善、美融为一体,向人们展示着真理的威力、道德的张力和美的魅力,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大力弘扬红安精神,将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审美的过程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提升,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弘扬红安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就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就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除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这就是说,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全体人民的精神支撑问题。红安精神将在解决精神支撑问题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红安精神本来就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畴,弘扬红安精神自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红安精神所具有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将使其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把重要钥匙,解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红安精神作为正在进行的红安革命教育基地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其研究的成果和形成的理念,还将作用于和反映在基地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之中,使基地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达到崇高的品位,并使建成后的基地长远发挥应有的功能。

  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产物,红安精神在湖北、在中国的漫长革命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红安精神还将在湖北、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传承,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这种传承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