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始末:红军是怎么走完二万五千里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红军长征在哪里结束的 长征始末:红军是怎么走完二万五千里的

长征始末:红军是怎么走完二万五千里的

2024-07-05 16: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央红军史诗传奇般的长征路。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

于都→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下面来详细看一看。

1931年,9.18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民党军不但拒绝统一抗日,还对红军数次“围剿”。

在当时“左”倾冒险主义领导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由此开始了二万五千里战略转移的史诗传奇。

当时的中央红军在中央苏区:江西的瑞金。

1934年10月初,8,6万人的中央红军陆续从江西兴国、宁都、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向于都集结。五星处为“于都”。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中央红军包括:军委第1野战纵队、第2野战纵队和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共8.6万余人。

1934年10月17日起,红军各军团陆续在于都渡河出发,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21日—25日,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一道封锁,到达江西信丰。

1934年11月1日—8日,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的第二道封锁,到达湖南汝城。

1934年11月13日—15日,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的第三道封锁,到达湖南宜章。

1934年11月27日—12月1日,中央红军血战湘江,突破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到达广西兴安,伤亡惨重。

红军过湘江后,已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这是“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1934年11月12日,中央红军到达湖南通道,召开了通道会议,听取毛主席的建议,放弃原本北上湘西的计划,改向西行。

1934年12月18日,红军西行达到贵州的黎平,召开黎平会议,否定了原定的错误计划,认同毛主席的正确战略,红军继续西行。

黎平之后,红军兵分两路前进,1934年12月31日—1935年1月1日,中央红军到达贵州的猴场,召开猴场会议,坚决执行了毛主席提出的正确战略。

1935年1月2日—6日,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天险。

突破乌江天险后,兵分两路的红军到达贵州遵义,1935年1月15日—17日,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红军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主席在红军中的事实上的领导地位。

据统计,遵义会议时,中央红军的兵力总数约为3.7万余人。

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再次分兵继续西行贵州土城。1935年1月28日,红军在土城战役中失利,暂缓原北渡长江计划,准备撤离。

1935年1月29日,红军西渡赤水,撤离战场。蓝色标记为赤水河。

一渡赤水后,红军达到贵州毕节的一个叫“鸡鸣三省”的村子,1935年2月4日—5日,红军在鸡鸣三省召开会议,决定变换了红军的领导人,确定了下一步行动计划。

1935年2月5日—9日,红军到达云南威信县的扎西镇,召开了扎西会议,总结失利原因,解决了遵义会议未来得及解决的问题,决定反攻遵义。

红军从扎西迂回到四川泸州的白沙,1935年2月15日—16日,召开白沙会议,决定二渡赤水。

1935年2月18日—21日,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反攻遵义。

1935年3月10日—12日,红军在遵义县的苟坝村召开苟坝会议,讨论进不进攻打鼓新场的问题,巩固了毛主席在红军的领导地位。

最终红军决定放弃进攻打鼓新场,1935年3月16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诱敌向西。

1935年3月21日—22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挥师南下,甩开敌人。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挥师南下。

1935年5月3日—9日,中央红军在云南禄劝县的皎平渡,仅凭7只破船渡过金沙江,甩开敌人两天路程。

巧渡金沙江后,中央红军来到云南会理,1935年5月12日,红军召开会理会议,统一了意志和认识。

1935年5月21日,红军在四川西昌的礼州镇召开会议,确定红军行军路线,正式提出“长征”一词。

1935年5月24日—25日, 红军强渡大渡河,策应其余部队向泸定桥出发。

1935年5月29日,22名红军战士夺下泸定桥,中央红军随即顺利渡过大渡河。

1935年5月31日,中央红军召开泸定会议,决定过雪山与四方面军会合。

1935年6月12日——18日,中央红军翻越位于四川阿坝州的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夹金山。

1935年6月18日,中央红军到达懋功,就是四川的小金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此时,中央红军人数已减少至2万余人。

1935年6月26日,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的两河口召开会议,决定北上陕甘建立革命根据地。

1935年6月27日,红军开始翻越位于四川马尔康县的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梦笔山。

1935年7月,红军再翻越位于四川的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长板山,又叫亚克夏雪山,也是红军翻越的最高、往返翻越次数最多的一座大雪山。

1935年7月21日—22日,红军四川的黑水县的县城——芦花,召开芦花会议,统一两大红军主力的行动。

1935年7月,红军再翻越位于四川境内的海拔四千多米的两座雪山——仓德山、打鼓山。

1935年8月4日—6日,中央红军在四川西部的沙窝召开会议,推动北上方针。

1935年8月20日,红军在四川阿坝州的毛儿盖召开会议,进一步统一北上思想,与分裂红军的行为做斗争。

1935年8月21日,红军耗时6天艰难地走出死亡之地的大草地,人员损失惨重。

1935年9月2日—9日,中央红军在四川若尔盖县的巴西乡召开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

1935年9月8日—9日,中央红军在四川若尔盖县的牙弄召开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决立即北上。

1935年9月12日,中央红军在甘肃的俄界召开会议,反对分裂,坚定执行北上方针。

1935年9月16日—17日,中央红军激战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的腊子口,顺利通过腊子口。

1935年9月18日—21日,中央红军翻越岷山山脉的雪山——达拉山

1935年9月27日,中央红军在甘肃通渭县的榜罗镇召开会议,决定中央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为陕北。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省延安市的吴起镇会师,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此时的中央红军约剩下6000余人。

1935年10月22日,红军召开吴起会议,宣告中央红军的长征结束。一次二万五千里战略转移的伟大传奇就此载入人类历史的史册!

长征结束之后,毛主席欣然写诗一首《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