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与本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繁衍本能和生存本能的关系 本能与本性

本能与本性

2024-07-01 16: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何谓本能?辞书上是这样解释的:1、“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2、有机体对外界刺激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做出反应)。这样的解释正确吗?我看说得过去。

何谓本性?辞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原来的性质或个性。这个解释正确吗?同样值得商榷。(以上摘自《现代汉语词典》第60、61页)

先说本能,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都有本能,这个没有分歧,它们的本能就是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以及趋利避害的本能,如婴儿出生后就会吃奶,饥食渴饮,到了成熟期就会发情、繁衍后代;突遇危险刺激就会本能地躲闪等等,本能的最大特点是“本能生活无借于经验,···。 ”“本能是生来一项一项专业化的能力,各项本能在生活上各有其特定用途或命意,···”(梁漱溟《人生于人心》)我基本赞成梁先生对本能的解释。本能一词来自西方,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从未用过此概念。从梁先生的解释可以得出 :1、本能是生物体不学就会的本领;2、本能是有对有待的,也就是有限隔的,即使是最高等的动物,虽具有模仿人的某些能力,但也属本能范畴。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词典上关于本能的解释就不如梁先生解释得准确。

本性与本能,一字之差,便把天地万物排列得秩序井然。若用本性这个概念,便须回到传统思想那里去。荀子在《王制》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程颐说:“性者,即天理也,万物禀而受之,无一物之不具。”这是说人之与物皆有其性。但是人与物区别何在呢?前面荀子说过了。宋明理学家如何说的呢?他们认为性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有善无恶,气质之性可善可恶。天下万物之中只有人不仅具天命之性,也有气质之性,而其他生物只有气质之性,即受天理之偏隅,最高等动物,其性中无义,当然谈不上善恶之有了;只有人性秉其全,为天地之心,与天地合其德。

这样看来,人是没有本能机制的。何以言之?因为人性秉天地大全,其表现在人心,心者为一身之主宰,无有限隔,心即理,故可统摄性情,即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人的行为就符合天理;如果心不能统摄性情,天理不能流行发用 理不制欲,性、情有隔,则人欲横流,无耻作恶。无耻作恶是善之本心被遮蔽,利益熏心所致,也就是情欲作阻。王阳明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人教人知行,正是安抚那本体。”

如此说来,“当生物生命向理智发展之时,及其本能或淡褪,或松弛,或削弱之时。”(梁漱溟语)我认为生物生命发展到人类生命,其本能就完全转化为本性了,即有自觉之心,哪里还会受本能支配?如有某一生命活动还能受本能支配,说明人之心尚未统一全体,人的生命活动还有阻隔,就不能称其为完全之人。或许有人要问,人受突然刺激之时,会不由自主地闭眼睛,遭受突然危险时,也会不由自主地躲避,这难道不是本能使然吗?非也!用现在的话语说,是意识流之中断,事情过后,人会反过来思索,总结教训,恢复意识过程。至于婴儿出生之后就会吃奶等等看似本能,其实,从意识发生学看,婴儿已经有了意识,仔细观察即可见得。

西方人自古希腊英雄时代就已断奶,血缘脐带很短,自己的来源归于上帝,所谓原罪就是人还存有动物之本能。佛洛依德之精神分析理论就是从本能说起,其他精神分析学派都是如此。我们国内一些人抛弃自己传统思想之人性论,而捡来本能论,到处建什么心理诊所,真是舍了珍珠拣鱼眼,拿来黄铜当真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