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中国:简繁争论何时了 简繁混用又何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繁体字在大陆的使用 大家谈中国:简繁争论何时了 简繁混用又何妨

大家谈中国:简繁争论何时了 简繁混用又何妨

2024-07-07 22: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谈中国:简繁争论何时了 简繁混用又何妨张晰多伦多加拿大2016年2月29日

近日由于香港政府在一份咨询文件中,提到“学生在掌握繁体字后,亦应具备认读简化字的能力”,要求中小学生学习认读简体字,而引起媒体舆论的又一次关注和争论(见BBC网页2016年2月23日:香港观察:繁简汉字再起争议;2016年2月24日:分析:中国与香港之间的“繁简矛盾”)。

汉字的简繁争论由来已久

其实自大陆50年代推广简体字以来,大陆和香港,大陆和台湾之间就简繁字谁好谁坏,谁优谁劣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挺简一派认为汉字简化符合语言从简从俗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汉语的普及,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挺繁一派认为汉字简化丢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违背了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拿简体字“親不見,愛無心”举例说明汉字简化后許多汉字的文化意涵都被刪去了。在大陆内部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简体字,废简用繁问题屡屡成为每年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内容。

简体字和繁体字是同一汉字的不同形态,正如英文中同一个词也有不同的拼写形式,如 color, colour等。简体字也不是新创的与繁体字意义不同的新的汉字。简体字繁体字都是汉字,都承载了中国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正如英语的color和 colour只有地域方言之分,没有文化上的差异。其实早在甲骨文中某些汉字就有简单写法和复杂写法的不同形式。可以说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是汉字发展中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依据性,不能简单地说只有繁体字传承了中国文化。

政治因素参杂于简繁之争

简体字在大陆(包括新加坡)广泛使用而繁体字仍然用于台湾和香港。由于两岸三地的社会制度不同,本来简体繁体字的纯学术之争往往揉进去了较强的政治色彩,有时甚至有谩骂之嫌。如香港有人曾以内地人看不懂繁体字为由,感叹“华夏文明在大陆已死”,以繁体字历史悠久为名,鼓吹“文化优越论”。这实在是不值一驳。汉字简化运动并不是始于现在的中国政府。在中华民国时期,1934年当时的教育部就曾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台湾现在拒绝使用简体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是出于政治的需要。

大陆有数据显示,简体字的使用对于提高人们的识文断字能力和文化水平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简体字也不是由几个专家闭门造车凭空想象产生的, 是有历史现实科学依据的。上述“親不見,愛無心”的例子不是学术探讨,只能是一种调侃,正如有人也编出了关于繁体字的順口溜:“党内无黑,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可以化解親不見,愛無心的尴尬。

简繁可以混学混用

汉语中总共有多少汉字?恐怕没人能够说出准确的数字,正如说英语的人很难回答英文中有多少词一样。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收入了87019个汉字。在大陆使用的简体字大约2300多个,所占汉字总数的比例并不高。所以“用简识繁”或“用繁识简”对于讲汉语的人来说并不是难事,并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气。

拿我女儿学汉字来说。她在大陆上小学一年半,学的都是简体字。8岁时来到多伦多,业余上中文课。老师是台湾来的,上课教繁体字。记得她当时手写作文是简繁混用。台湾老师也都能看懂,只对作文内容加以评改,从未要求简体或繁体字统一。因为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业余时间又有大量的中文阅读,我女儿的中文水平突飞猛进,后来屡屡在中文比赛中获奖并在“人民日报”,“世界日报”发表文章。我举这个列子是想说明从学习的角度来说,不管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或是简繁混学,都不会影响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掌握,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有人可能认为简繁混用无法保持汉语文字的纯洁性和完美性。不够纯洁和不够完美又有多大关系呢?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东西是纯洁和完美的呢?制定法规加以推广是一回事,实际运用是另一回事,正如规定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和描写语法(descriptive grammar)一样。再说,当今计算机的使用和汉字输入法的发明,简体和繁体汉字的转换已不是问题。不管是汉字打字或浏览网页,往往可以通过“一键式”操作实现汉字简体繁体的转换。

(责编:欧阳成)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网友反馈

這篇文章讓我想起了新話當中歐布朗形容加加好比「美好」「非常好」形容得更貼切的面孔

其實正體簡化都可以 以現況而言 使用正體漢字的台灣跟香港 文盲比例比使用簡化漢字的中國還要低 所以把字簡化後 並不會有利於教育提昇 不用自欺欺人 更不需用這樣的藉口 消滅原來的文化

外來文化入侵就是從文字和語言開始. 香港人如果接受了殘體字, 就會被那鋪天蓋地的落後文化所侵擾. 只有文字獨立語言獨立才能保證香港還是香港,而不是成為中國的一個城市.

我覺得就像英文的 doughnut 和 donut 一樣,前者如繁體字提供字源線索,而後者只靠發音而被簡化了。雖然說兩者都適用但我想如果有什麼賣甜甜圈的老饕店,他們應該還是會用花俏的 font 寫出 doughnut 吧。

歷史上簡體是中共在五十年代作為官方文字推出的,新加坡和其他西方國家只是跟了大陸的簡體。

簡繁體之間不是一一對應的,是為繁簡的非對稱性。非對稱性的簡體字超過一百個,令這種獨字成意的方塊字字義混淆。如“干”字,理解成“幹部”的“幹”對於用繁體的人來說是錯的,但對於用簡體的人是對的。那麼單獨一個“干”字,它是繁體字還是簡體字呢?

這些簡體字不可能準確地電腦轉換成繁體字,只有繁體字(除了幾個因簡化造成的混亂之外)能準確地電腦轉換成簡體字。

繁簡都用很實際,多學了簡體是浪費時間。

作者根本不解簡化字和俗體字之別,還以此混為一談,可悲可悲

以 Color 和 Colour 之例更是可笑,英文乃表音文字,我國漢字俱備聲形義,簡化字聲形義皆失,此乃問題之癥結也

BBC editor? I am having a laugh

我特別不同意最後一段的說法,現今使用軟體進行簡繁轉換還是會出現很多錯誤,尤其是簡體入繁體,光看BBC中文網的繁體版就有太多例子了,而且編輯不論讀者怎麼抗議,都不願更正錯別字,我可是收集了許多BBC簡繁轉換錯字截圖可以佐證呀!

这才是篇中肯的文章!我从小学习简体字,可登录台湾、香港的繁体字网站,阅读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甚至我还可以用拼音键盘的输入法输入繁体汉字!像你们所描述的辩读困难,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无非就是一种歧视而已!

對中華文化傳統的解釋太過輕佻。個人完全無法認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