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创新理论的七大进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系统安全理论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 国际创新理论的七大进展

国际创新理论的七大进展

2024-07-15 15: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葛 霆1 周华东2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 北京 100081 2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2)

摘要 新世纪国际社会创新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理论上彻底摆脱了传统的技术创新论和线性模式的羁绊,全面肯定并接受系统论及动态的非线性交互(interactive)型创新模式。本文根据对国际创新理论的研究,总结归纳为“创新概念的再定义”、“动态非线性交互型创新模式”、“创新的非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创新”、“创造知识是创新的核心,创新过程的本质是学习”、“动态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的科学分类”和“新的创新测度和创新计量学”七大进展。

关键词 创新概念,非线性模型,非技术要素,创新本质,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分类,创新测度

新世纪国际社会创新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理论上彻底摆脱了传统的技术创新论和线性模式的羁绊,全面肯定并接受系统论及动态的非线性交互(interactive)型创新模式。其标志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1年在归纳其经历了10年之久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计划的全部工作基础上的综合报告《动态的国家创新系统》[1]、2004年12月美国的“创新美国”计划[2]和2005年OECD公布的《奥斯陆手册》第三版[3]。特别是《奥斯陆手册》第三版,将名称从前两版的“技术创新的数据采集和解释指南”更名为“创新的数据采集和解释指南[2]”。就此,各国对各自的创新战略进行了全面调整,代表性的是2004年4月欧盟的《为有竞争力的欧洲而创新——促进创新的新行动计划》(Innovate for A Competitive Europe——A New Acton Plan for Innovation)[3];2004年12月美国的《创新美国》计划和日本今年正在制定中的《创新25’》计划[4]。

技术创新理论又称为技术推动论。它认为创新是先有发现然后由发现到发明,由发明到产品再到商业销售的直线性的过程,又称为创新的线性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理论,从政策角度推动创新主要靠增加研发(R&D)的有效投入。对于技术创新论及其线性创新模式的质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产生,人们发现创新的线性过程仅仅是个案而并非普遍规律[5]。首先创新是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且需求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盲目增加研发投入对促进创新常常成效甚微,甚至无效。其间学术界也曾提出过包括需求拉动的线性模型在内的一系列创新模型,都不成功。1994年,著名的创新环链模型的提出人之一罗森勃格(Rosenberg)就曾断言:“线性模式已经死亡[6]”。自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伦德瓦尔(B A Lundvall)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以后,国际社会开始用系统论的方法来看待和研究创新。经历了近20年的大量实证性研究,创新系统方法、知识流理论和动态的非线性交互(interactive)型创新模式逐渐被国际社会接受并成为共识,各国都以其为制定新的创新战略的理论指南,把关注点从创新的结果转向创新系统,把注意力从全力优先向研究开发(R&D)投资转向让市场来加强技术的迁移,鼓励协同和网络,激励群集发展,促进知识向新产业的流动,推动体制的变革,提高企业家的主体地位以及改善市场导向的金融系统等方面。

创新理论的重大进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概念的再定义

新世纪各国在制定新的创新战略时分别对创新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再定义,在熊彼特定义的基础上特别突出了两点:(1)特别强调了创新的价值实现**;(2)极大扩展了创新概念的范畴,从单纯技术创新扩展到全社会领域的非技术性创新。 创新的价值实现是创新概念的核心要义。对于创新,“新”十分必要,但仅有“新”既不充分也不完备,创新价值的实现才是创新的终极目标,也是衡量创新成效的基本判据。没有创新的价值实现,所有的新观念新事物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不坚持创新的价值实现,蕴藏在社会中的巨大的创造积极性行将泯灭;不理解创新的价值实现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创新深刻又丰富的内涵及其对现代经济与社会的重大作用。那种为了新而标新立异不考虑价值的实现不是创新。同时也应该警惕那些只为追求商业利益,实质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所谓“创新”。

2 动态非线性交互型创新模式

创新的价值实现表明创新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完整的价值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多个层次(有全球的、国际的、国家的、产业的、地区的和企业的等等)和多个环节(有科学发现、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制度体制、社会经济结构等等)构成,有多个内外的行为主体(个人和团体、大学和科学机构、研发机构、企业、政府、服务业部门、客户和消费者、供应商等等)的参与。由睿智产生的新发现、新观念或新思想可以首先出自于其中任何一个参与主体和相应的环节,并在其它环节和参与主体的交互作用下引发整个创新过程。这就是创新的非线性的概念。

创新过程中各层次、各环节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发生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它不仅仅是各环节和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合作,更重要的是其中复杂的多重的反馈机制。就拿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讲,它们之间大多并非简单地相互影响,而常常是要经过多次多重反复的反馈,在这种交互反馈过程中找到创新的焦点。实际上创新过程中的交互反馈常常不是两两之间一对一的过程,而是多层次、多环节、多参与主体间极其复杂的一场“混战”。这就决定了创新过程的动态特征。它们大多不像技术创新理论的线性模式所描述的那样“驯服”,那样“规范”,那样的“准静态”。因此现实的创新体系不是也不可能人为设计出来,更不存在一旦“构造”就可以稳定不变的创新体系。

既然复杂的交互作用是创新过程最重要的特征,创新交互的效率就取决于创新交互过程中各层次、各环节和各参与主体间的关联(Linkage)的畅通与否。创新过程的交互关联关系常常是随机的或难预料的,是通过学习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是在竞争中选择的,具有鲜明的动态和非线性特征。创新关联是创新绩效乃至成败的关键。保证创新关联的畅通是国际社会创新战略研究的中心议题,并已经成为国际创新计量测度的重要指标。

3 创新的非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创

“非技术性创新”概念形成于本世纪初,但是,有关的问题早在创新研究的过程中已经存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制度创新的问题。

创新过程中的诸要素中不仅有技术性要素更有大量的非技术性要素,例如前面提到的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制度体制、社会经济结构等等。而且,有时非技术性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创新过程中的这些非技术要素从来不可能单独发挥作用,必须和其他的技术和非技术的要素联合起来。

如果创新首先发生于非技术性环节,这种创新就是当前国际社会新认定的 “非技术性创新”的概念。非技术性创新大量发生在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当中[7]。仅服务业的R&D,据OECD的统计显示已经占到了各国R&D总量的1/3,而美国非制造业的R&D已达到37.8%。在某些情况下“非技术性创新”的作用和影响要大于技术性创新。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当代最伟大的创新,它造就了我国近30年的高增长,使我国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最主要的火车头之一。毋庸置疑,非技术性创新概念的形成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肯定是对创新理论最重大的修正之一,极大拓展了创新的视野,全面概括了创新的内涵,准确反映了创新的本质。非技术性创新概念提出后,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了各国新世纪制定新创新战略的重点内容[8]。

在创新研究和制定创新政策当中还特别需要明确区分创新的非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创新。非技术创新是指该创新自身的性质是非技术性的,如,交易的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概念创新和服务业中新的信息链、新的联合、新的客户协同反馈机制等等。而创新的非技术要素(aspects)是指创新过程中诸要素中的非技术的要素,如,共同的期望(Vision)和目标、适当的组织结构、关键人物的作用、有效的团队工作、教育和培训、高度宽泛的创新参与、畅通的沟通交流、创新的文化氛围等等。创新的非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创新概念的形成对创新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决策人的眼界不能够只放在技术层面上,更要注重非技术的层面。OECD提出了创新政策要有连贯性,特别要考虑更宽泛领域政策的协调,保证相关政策的无缝且平滑地衔接,为创新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4 创造知识是创新的核心,创新过程

的本质是学习

知识流理论指出,创新基于大范围的市场和非市场的知识流,知识的创造、传递与运用贯穿创新交互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是各环节和参与主体现有的知识,也可能需要他们创造相应的新知识。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释放知识和获取知识的交互活动交替进行,在知识的释放和获取的交互过程中实现知识的配置,而知识配置的最终结果产生新的知识。创新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体现在产品(这里的产品是广义的,包括了物质和非物质的、技术和非技术的)、产业、市场和制度(包括组织形式、体制、规则、习俗等等)中的结构化的知识。知识的创造是创新活动的核心,知识的创造贯穿全部创新过程并且是创新的最终归宿。

知识的创造也就是新知识的获取,因此创新过程的本质便就是学习。学习,决不是传统认识的仅仅是被动吸收外界知识的过程。不论对于个人还是组织,学习本来就是一个能动地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实用性是知识的一个重要特性,别人的知识再好如果自己不能使用充其量只能叫信息。学习的过程就是把外界的别人的知识架构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上形成的一种自己的新的知识,一般来讲它决不是别人知识的原封不动地复制。这也就是学习理论中所说的知识的建构过程。学习分为个人的学习和组织的学习两大类。而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组织的学习。个人的学习形成的是属于个人的、分散的、可能会随个人的流动而流失的知识。组织的学习是指把分散在组织内外的个人身上的个人的、分散的、流动的以及还有相当的数量不明晰的知识(又可以称为缄默知识,Tacit Knoeledge)组织化、群体化、明晰化、结构化,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的过程。结构成为产品、产业、市场、制度乃至文化。这种结构化的知识才是固化于该组织的专有的知识。例如丰田汽车的某个新型号汽车,它上面集成结构了丰田公司内外的众多个人的知识,是丰田公司专有的。国际学术界把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大类,把对于个人学习的投入和产出称为人力资本,培养的是人才;把对于组织学习的投入和产出称为结构资本。组织的学习培育的是创新组织和企业。个人的学习、人力资本和人才固然十分重要,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仅有他们还不能够形成创新。而组织的学习、结构资本和创新组织则是创新的保证,是创新过程的咽喉要塞。因此,创新是个高度集体性的活动。国际学术界早就断言任何单个企业和组织都不可能孤立地创新。创新必须开放,没有开放就不可能创新。创新就是集成多种知识的结果,创新过程就是知识集成的过程,没有集成也没有创新。

尤其要强调的是国际学术界认为在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中缄默知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知识建构中的粘合剂和催化剂,它们的作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决定性的。而缄默的知识的交流、交互、扩散和学习更需要特殊密切的关联关系。另外,国际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地区创新系统的作用常常要优于国家创新系统;创新的模型是高度乡土化的,其巨大的广度及群集的特征,都依赖于各个国家自己经济的专业化和体制设置;优良的社会资本和地域临近是推动创新最有利的环境;创新群集(Cluster)是把强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本同未物化的技术流结合起来的强有力的系统等重要结论。

5 动态的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是本世纪创新理论的又一大进展。鉴于创新的动态非线性特征,国际创新系统研究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不提倡设计宏大的创新政策体系。创新系统理论认为某个国家或地区现实的创新体系是历史的产物,由于创新强大的动态特征,系统内部层次之间、环节之间和参与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在随时发生变化,是高度动态的。这种动态变化不单表现为创新关联的畅通与否和关联的紧密程度,还表现为关联的两端随时改变着主客体地位。更是由于创新过程中的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倾向并不天生趋同,在创新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目标相背和利益冲突,从而造成创新关联的阻塞,降低创新的效率,甚至堵塞而造成系统的失效。创新系统理论的核心是创新系统方法(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pproach),是用系统方法实时地分析现实创新体系的有效性,并随时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来保障创新关联的畅通,提高创新的效率、避免现实系统的失效。为此,国际社会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把创新要素间的动态的复杂交互型的关系组合,看作为一个有“生命”活力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包容了所有构成创新过程的环节和参与主体,包涵了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动态的交互过程。从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出发,比起市场失效来讲更应当注重系统的失效。政府应该不断运用国家创新系统的方法关注各相关政策间的那些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逻辑关系,以政策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保证创新的生态平衡。

6 创新的科学分类

创新分类的研究始终是创新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新的理论要求新的分类,新的分类将推动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创新理论的进展,创新分类也有重大的发展。这些发展不仅直接推动创新理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使创新测度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创新的评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传统的创新分类按规模分为四个层次:全球级、产业级、国家级和企业级以及按程度分为渐进型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s)和激变型创新(Radical innovations)。新近有人在渐进型创新和激进型创新中间补充了一级坚实型创新(Substantial innovation,Paul Wright 2007)。

最新的分类是按照创新过程的环节性质分类,也有两种:就理论研究角度的分类和就创新计量测度角度的分类。

前一类既要明确类别区分,还要充分体现创新过程中各环节间复杂的交互解析关系,特别是可能发生的一项创新必然伴随另一项创新的互动形态。最有代表性的是OECD于2000年提出的(见图1)[9],把创新共分为两层,第一层分为两大类,即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第二层把过程创新又分为技术(包括工艺)创新和组织创新两类,产品创新又分为货物产品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两类,共四类。这里的每一类又反映了创新过程中相应的环节。过程创新是指创新是怎样产生的;而产品创新是指创新产生了什么。技术过程的创新和商品的创新是以商品形式产生的物质成果(在这一点上它们符合广泛认同的作为内生技术的创新理论)。组织的创新和服务产品的创新是无形的,尽管无形但十分重要。与奥斯陆手册不同的是,由于是理论性的,这里的组织(Orgnization)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了生产、营销、管理等等的组织模式,也包含了体现这些组织模式的机构、体制和制度等等。各类创新之间存在的复杂的交互关系,常常相互补充,相互协同,互为因果。

测度的分类是指导评测用的,可作为设计评测的指标体系及其相应指标的指南。它与其他分类的最大区别在于分类要明确,类别定义要十分准确,类别之间的界限要十分清晰。当前最新且理论体系完整并已经成为创新评测逻辑指南的只有OECD 2005年公布的《奥斯陆手册》第三版,其把创新分成为四类: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它定义,产品创新:使用性能和特征上全新的或显著改进的产品(商品和服务),即产品创新包括全新的产品和显著改进的产品两类。流程创新:采用全新的或显著改进的生产或/和传输方法,它包括技术、装备和软件上的显著改进,即流程创新包括生产方法改进和传输方法改进两类。营销创新:采用新的市场营销的方法,包括产品设计或包装、产品分销、产品推广和定价的显著改进。组织创新:是指采用新的商业操作、工作组织、外部联系的组织方式。作为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南,它特别对四类创新做了严格的界定。

创新的分类不能主观臆造,必须符合创新的客观规律。

7 新的创新测度和创新计量学

“没有测度就没有管理”,创新也是一样。对于创新规律的新认识使得创新的计量测度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建筑在技术创新理论基础上的所有创新计量测度理论与方法显然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创新价值实现的真实面貌。例如技术创新理论把专利拥有量作为最重要的创新产出指标之一,而国际统计数据表明只有1/10的专利被商业化,而其中只有7‰获得经费赞助、1‰产生经济回报[10]。也就是说总共只有万分之一的专利实现了实际的经济价值。特别是现有的所有创新测度方法都把创新过程作为黑匣子,只从它的投入与产出来分析创新。而按照知识流理论和动态非线性交互型创新模式的认识,创新过程中最要害的要素——创新关联从来没有明确的测度方法。《奥斯陆手册》第三版不仅把创新的类型从原来只有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两类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两类有关非技术创新的指标,扩展到总共有四类,而且还专门设计了三类创新关联的指标:(1)开放的信息源;(2)通过购买产品设备获取知识;(3)合作研发等,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关联程度。创新计量测度的进步必将为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坚实的实证依据,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创新理论的发展。为此,可以说《奥斯陆手册》第三版是创新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奥斯陆手册》第三版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其最大不足是仅设计了系统与外界的创新关联,缺少对于创新极其重要的系统内部的创新关联测度指标的定义。

关于创新计量测度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创新战略研究和创新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有关的研究正在催生一门新的学科——创新计量学。

当今国际创新理论的进展和创新战略的根本性转变是近20年来国际社会创新经验的总结,其中也包括了我国的经验。因此认真研究和学习吸收其科学内涵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U.S.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innovate

America, National Innovation Initiative[R].2004,12.

www.compete.org/docs/pdf/NII_21st_Century_

Innovation%20Report.pdf

2 OECD. Oslo Manual Third Edition[M]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

2005, 45-104. www.oecd.org/dataoecd/35/61/

2367580.pdf

3 European Commission. Innovate for a Competitive

Euroe-A new Action plan for Innovation. 2004.

ec.europa.eu/enterprise/innovation/consultation/

docs/innovate.pdf

4 Government of Japan. Long-term Strategic

Guidelines "Innovation 25". 2007.www.kantei.go.

jp/foreign/innovation/innovation_final.pdf

5 OECD. Dynamising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2001.www.madrimasd.org/informacionIDI/politicas

Regionales/metropolis/documentos/Oslo_OECD.

pdf

6 N. Rosenberg. Exploring the Black Box:

Technology, Economics,and Histo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39.

7 OECD.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Service.

2001.www.oecd.org/LongAbstract/ 0,3425,en_2649_34173_1895837_119681_1_1_1,00.html

8 Japan.http://sciencelinks.jp/content/view/169/33/,2007.

9 OECD. Cities and Regions in the New Learning

Economy. 2001. www.oecd.org/document/28/ 0,3343,en_2649_34487_2010118_1_1_1_1,00.html

10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USA ,Spectrum Innovation Group. Proposal for New

Innovation Measurement :submitted to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2007,5.www.

innovationmetrics.gov/comments/051107

SpectrumInnovationGroup.pdf

Seven developm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heory

Ge Ting1 Zhou Huadong2

(1 Information center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0081 Beijing

2 Renmin Unniersity of China 100872 Beijing)

In the begi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e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 have radical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ch-innovation theory and the linear model have been cast off thoroughly .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heory,the author summarized seven aspects of these developments:"Re-define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a dynamical,non-linear,interactive pattern of innovation","the non-technical factors of innovation,and non-technical innovation","creating knowledge is the core of innovation,and learning is the essence of the innovative process","dynamical ecosystem of innovation","scientifical classification of innovation"and" new measurement of innovation and the innovation metrics".

Keywords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 non-linear model , non-technical innovation, the essence of innovation, the ecosystem of innovation , classification of innovation, the measurement of innovation

葛 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原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42年出生于江苏省。现任北京市政府顾问团科普组成员,中国创新战略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创新基础理论及创新测度。

周华东 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