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果屋》里,共享记忆一劳永逸地消灭了隐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糖果屋里住着一只小老虎 在《糖果屋》里,共享记忆一劳永逸地消灭了隐私

在《糖果屋》里,共享记忆一劳永逸地消灭了隐私

#在《糖果屋》里,共享记忆一劳永逸地消灭了隐私|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五十九岁的美国作家珍妮弗·伊根(Jennifer Egan)出版了小说新作《糖果屋》(The Candy House)。

    这是她2010年名作《打手队来访》(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的续篇。

    1

    十二年前的《打手队来访》为伊根赢得了普利策奖和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奖。小说共十三章——很难界定它究竟是一部长篇小说还是短篇集。它没有一以贯之的叙事线,似乎每一章从故事和结构上皆可自足,但各自的视角又极为不同,某章的主角到了下一章,或许变成次要,甚至退为若隐若现。但纵观全书,人物与情节尚能呼应,读者需随阅读的持续,自行在脑中理清纷繁头绪,让大故事渐渐成形。我们从中看到音乐工业由盛而衰、金童玉女走向人老珠黄的辛酸流变。

    《糖果屋》同样如此。此书共十四章,即十四个故事,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写到二十一世纪三十年代。其中一章甚至采用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形式。《打手队来访》的多个人物在续作中再次出场,如唱片公司经理本尼·萨拉查,但故事不再以音乐工业为主,而是转向科技行业。社交媒体大亨、曼达拉公司的老板比克斯·布顿成为主角。2016年,布顿推出了“拥有你的无意识”,允许我们看到自己的过去,同时也必须把自己的记忆上传到公共的云端,从而一劳永逸地消灭了隐私,附带着“揭露了各种被压抑的暴行,成千上万的施虐者被定罪,证据就是受害者的外化记忆,像电影一样当庭播放”。

    伊根告诉《时代》周刊,奥威尔的噩梦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不是有人强迫我们,让屏幕进入每个家庭,而是我们邀请了屏幕。

    2

    《糖果屋》里的比克斯·布顿身上,或许有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影子——伊根在宾州大学读本科时,曾与大他七岁的乔布斯约会。但读者更容易联想到面簿公司的老板马克·朱克伯格。

    通过“拥有你的无意识”,每个人都能像看电影一样,窥见他人的心理和记忆,同时也失去了自主权。曼达拉公司能够精准地预测他们未来的行为。一群称作“逃避者”的抵抗分子出现了,他们洗掉自己的数字印记,完全脱离了网络生活,其中包括本尼·萨拉查的儿子克里斯。

    《纽约时报》书评人德怀特·加纳说,“《糖果屋》和《打手队》是我们这个时代关于纽约和技术的试金石小说;我猜它们有朝一日会结为一册,收入美国文库丛书。”

    3

    《糖果屋》厚三百五十二页,4月5日由斯克里布纳公司出版。书名来自格林童话《汉塞尔和格蕾特尔》里好吃的房子:面包墙、饼干顶、糖窗。“老太婆假装非常和气,其实是一个恶毒的巫婆。她早暗中注意着这两个孩子,为了引诱他们,才造了那幢面包房子。如果有孩子落到她的手里,她就把他弄死,煮了吃;那是她的节日。”(引魏以新译文)

    尽管曾与乔布斯约会,伊根却未上科技的当。她告诉4月16日的《卫报》,她对数字技术并不热衷。小时候,她家里连电话答录机都没有。她一直采用手写方式搞创作。大流行期间,丈夫和两个到了大学年龄的儿子成天待在家里,为了躲避他们,伊根不得不搬到露台上,纽约最冷的日子也不例外。她带着观鸟用的望远镜和一两条电热毯,戴上帽子和配备暖手器的无指手套,“我看上去像个疯子。可是安静极了。”她每天能写五到七页。

    伊根讨厌冲突,因此与社交媒体无缘。“对我来说,那就像看周末电视,人与人互相吼叫。我苦不堪言,因为老觉得自己不管不行。‘别骂了! 我们必须找到共同点!’随着年龄增长,我变得非常小心,生怕自己陷入那种怪圈:当时以为有所发现,可事后马上觉得浪费了一个小时。”她说。

    2018年,中华读书报报道,美国的两大作家组织——笔会美国中心和美国笔会中心合并后,伊根当选为新的美国笔会首任主席,为全美五十州的七千位会员服务。

    张竝汉译伊根《恶棍来访》是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在2012年出版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