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背上刺的不是“精忠报国”?而是这四个字,被我们错读千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精忠报国这四个字是怎么来的 岳飞背上刺的不是“精忠报国”?而是这四个字,被我们错读千年

岳飞背上刺的不是“精忠报国”?而是这四个字,被我们错读千年

2024-06-30 14: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前言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被后人尊为“岳武穆”。他一生忠心爱国,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悲剧,最终被奸臣秦桧诬陷杀害,令人扼腕痛惜。

岳飞的事迹,我们从小就在课本中学习过,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一个典故,就是岳母刺字。据说,岳飞的母亲为了激励他报效国家,亲手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这四个字成为了岳飞一生的座右铭,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的象征。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岳飞背上刺的字,其实不是“精忠报国”,而是“尽忠报国”。这两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有着不同的来历和内涵。

那么,究竟是谁在岳飞背上刺下了这四个字?岳飞又是如何在战场上展现他的“尽忠报国”的精神的呢?

一、正史《宋史》的记载:尽忠报国

要了解岳飞背上刺的字,我们首先要查阅正史的记载。《宋史·岳飞传》是元代史学家脱脱等人编写的宋朝的正史,其中对岳飞的生平和事迹有详细的记载。其中有这样一段:

“桧遣使捕飞父子证张宪事,使者至,飞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这段话的意思是,秦桧派人来捕捉岳飞和他的儿子,指控他们与张宪谋反。使者到了,岳飞笑着说:“天地良心,可以证明我的心意。”

他命令何铸审问他,岳飞撕开衣服,向何铸露出他的背,背上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刻得很深,已经入肉了。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岳飞背上刺的字,是“尽忠报国”,而不是“精忠报国”。而且,这四个字是早就刻在他的背上的,不是他被捕之后才刻的。

那么,这四个字是谁刻的呢?《宋史》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是说是“旧涅”,也就是旧时的刻痕。不过,无论是谁刻的,这四个字都是岳飞的信念和誓言,也是他的母亲和师傅对他的教导和期望。

那么,“尽忠报国”和“精忠报国”有什么区别呢?

《汉语大词典》解释说,“尽忠”是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而“精忠”是纯洁忠诚,报效祖国。

“尽忠”和“精忠”都是忠诚爱国的意思,但“尽忠”更强调的是行动和牺牲,而“精忠”更强调的是心志和纯洁。岳飞背上刺的“尽忠报国”,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天地的誓言,他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这个目标。

二、究竟是谁在岳飞背上刺下这四个字?

虽然《宋史》没有明确记载岳飞背上刺字的人是谁,但是在民间,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那就是岳母刺字。

这个故事的来源,是清代钱彩的长篇小说《说岳全传》。这部小说是根据岳飞的事迹和民间传说编写的,其中有很多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不能作为史料的依据。

但是,这部小说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了后人对岳飞的认识和评价。其中,岳母刺字的故事,就是最为人熟知的一个典故。这个故事,虽然感人至深,但却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那么,究竟是谁在岳飞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这四个字呢?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有一些推测和猜测是与岳飞的从军经历有关的。

在岳飞第三、第四次参军期间,他对金人入侵的仇恨越来越深刻,他发誓要驱赶金人回到他们的领土。所以极有可能在这个期间,岳飞找别人为自己刻上“尽忠报国”的字,激励自己勿忘血海深仇。

三、岳飞四次从军

岳飞背上刺的“尽忠报国”四个字,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天地的誓言,他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实现这个目标。岳飞一生从军四次,每一次都都是为了国家而战,为了国家而死。

在1122年,当时金国入侵北宋,宋徽宗派遣岳飞的师傅周通率领岳飞等人前往抵抗。岳飞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出了勇敢和智慧,多次立功,被周通赏识和提拔,从一个小卒成为了一名指挥使,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而1126年,岳飞为父亲守完孝后,迅速回到了战场。这次他加入的是一支叫做“效力士”的特种部队,这支队伍可是由自愿入伍的高手组成的精锐之师,他们不惧挑战,勇敢面对各种困难。

岳飞在效力士部队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无畏的勇气,在多次与西夏和契丹的边疆战事中表现出色,为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安宁做出了重大贡献。

1127年,金国再次入侵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先后被俘,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北宋在战争中节节败退,北方土地被金人所占,百姓们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而岳飞成功突围后,带着家人南下避祸,回到了他的老家。

在老家待了一年后,岳飞决定再次从军,投奔南迁的朝廷。岳飞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希望能保护自己的家人和家乡。他带着家人和一些亲朋好友,踏上了南迁的路程。

岳飞曾多次向圣上赵构呈献真知灼见,主张与敌军金国进行激烈的战斗以争夺生死存亡的机会。然而遗憾的是,陛下赵构对正面交锋的想法持有保留态度,只愿意选择退守南方的策略。

面对着赵构在对抗敌人金国方面缺乏坚定决心的现状,岳将军内心里充满了无奈和不满情绪。然而,尽管内心充满困扰,他仍然率领麾下最为优秀的将士多次北上,持之以恒地努力试图恢复中国北方丢失的重要领土。

尽管取得了不少胜利,赢得了众多资源,但是正是由于这些成就,岳飞遭到赵构的猜疑,最后导致被调离军队,从而结束了他第三次也是非常卓越的从军生涯。

到了1130年,金军大举南下,赵构在国破的压力下不得不再次启用岳飞。1136年岳飞收复了襄阳六郡,为北伐中原打开了通道。

后来,岳飞率军北上,攻占商州、虢州等地,威震河南。金军闻风而动,派出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率领十余万大军,分三路进攻岳飞。岳飞不惧强敌,采取主动防御的战略,分兵抵御金军。

而岳飞亲率主力驻扎在泸水以南的泌阳县,准备与金军决战。金军完颜宗翰率领的中路军也到达泸水以北的泌水县,与岳飞隔水相望。

完颜宗翰想要渡河进攻,却被岳飞的弓箭手射退。岳飞也不急于渡河,而是派出骑兵游弋河畔,牵制金军。双方在泸水对峙了一个多月,不分胜负。

二月初,岳飞得到情报,得知金军东路军和西路军已经被宋军击溃,中路军已经孤立无援。岳飞决定乘胜追击,趁夜渡河偷袭金军。

岳飞亲自率领精锐部队,乘着浮桥和船只,悄悄地过了泸水,直奔金军大营。金军毫无防备,被岳飞突然袭击,大乱。

岳飞趁势杀入金军中心,斩杀金军主帅完颜宗翰,金军士气大挫,四散奔逃。岳飞乘胜追击,歼灭金军大部,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和俘虏。

泸水之战,是岳飞北伐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南宋军队在对抗金军的战争中的一次辉煌战绩。

但可惜没过几年,岳飞就被小人所害,被关在了狱中,最终被秦桧等人杀害,年仅39岁。他的死,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痛心和愤慨的一幕,也是中国民族精神上最令人敬仰和鼓舞的一幕。

结语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被后人尊为“岳武穆”。他一生忠心爱国,勇敢善战,屡立战功,为保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悲剧,最终被奸臣秦桧诬陷杀害,令人扼腕痛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