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差点成为国语是真的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粤语怎么变国语了 粤语差点成为国语是真的吗?

粤语差点成为国语是真的吗?

2024-04-10 05: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粤语,又称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中的一支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粤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完整地保留了九声六调和大量古汉语用词。

        全球将近有1.2亿人口使用粤语,广东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6700万,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2500万、香港700万、澳门55万、泰国500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00万、美国和加拿大200万。在我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国语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向海外迁徙,粤语在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之华人社区中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粤语也是除了国语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粤语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由此可见,粤语在国内外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也较完整地还原了古汉语。那么粤语真的差点就成为国语了吗?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民国建立之初,在国会内订立国语时,要求粤语成为中国国语的呼声相当高。当时广东籍议员掌握了过半数议席,粤语成为国语理应不成问题。但孙中山先生虑及中国之统一问题,逐一向议员游说以汉语北方话作为国语。最终,粤语以一票之差(一说为三票)败北,汉语北方话成为中华民国国语。咋一看,这个故事有鼻子有眼的,应该不会假,可真的是这样吗?

        国家图书馆珍藏的《国语周刊》第133、134期(1934年4月14日、21日)连载了语言学家黎锦熙的文章《民二读音统一大会始末记》,详细介绍了民国二年制定国音和注音字母的过程。黎锦熙本人没有参加会议,但是与当时的许多与会者熟识,所以这篇文章内容翔实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会议的经过。

        1912年(民国元年),为了团结各民族,提倡国语运动,政府公报出现《教育部征求各处方音广告》,提到“本部现拟编定国语音韵标准”云云,广告多次发布。12月由蔡元培任总长的教育部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吴稚晖任主任,并公布“读音统一会章程”及任务:1.审定一切字音为法定国音;2.将所有国音均析为至单至纯之音素,审定所有音素总数;3.采定字母,每音素均以字母表之。读音统一会员,由教育部延聘若干人;各省推举2人,由行政长官推举;蒙藏各1人,由在京蒙藏机关选派。此外华侨代表1人。会员的资格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备下列四条之一:1、精通音韵;2、深通《小学》(古时称“文字学”为“小学”);3、通一种或两种以上外语;4、谙多种方言。最后确定下来的成员一共80人,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有50人左右,其余为各省推举。虽然说各省最多推举2人,但是在教育部任命的会员当中以江浙为主,结果来自江苏的会员有17人,浙江9人,直隶7人,此外福建、广东、湖南各4人。

        从这个组成名单来看,来自广东的会员只有4人而已,远不到故事中的半数,根本不可能左右会议结果。当时来自北方直隶省的著名语言学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的发明人)对于会员构成非常不满,指出江浙人占25人之多,其中来自无锡的就有5人。经过激烈争论,最后决定会议实行一省一票制度,而不是每个会员一票。当时对于一省一票制度争论也很激烈,来自浙江的汪荣宝声称:“若每省一表决权,从此中国古书都废了。”王照反问:“此语做何解释?”汪不语,王照接着质问:“是否苏浙以外更无读书人?”北方会员坚决要求每省一票,威胁说如果通不过就自行解散退出会议。最后读音统一会决定以“每省区为一表决权,以最多数为会中审定之读音”。

        1913年2月15日,读音统一大会在北平开幕,实到44人。来自江苏的吴稚晖得29票当选议长,王照仅得5票任副议长。制定了史称“老国音”的国音系统,确定了以“北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国音,具有入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上争吵打架不断,也是明清南北两派正音传统的最后一次冲突。在会上王照为了入声存废问题,曾和吴稚晖大战。

        字音确定以后,下一个任务是核定音素,并且确定一套字母系统来表示音素。按照黎锦熙先生的记述,会议进行到这个地步,出席者日渐稀少,但是对于“字母”问题几乎打起架来。当时字母提案颇多,但总结起来主要有3个方案:1、偏旁派,仿照日本片假名,用音近之汉字,取其偏旁为字母;2、符号派,主张另外制定一套符号系统;3、罗马字母派。与会者多日争论僵持不下,结果浙江代表许寿裳等人以及与会的教育部职员周树人(鲁迅)提议,就使用在审定国音期间使用的“临时符号”为注音符号(配图中《国语周刊》刊头上的符号就是这种“注音符号”)。这套符号是章炳麟所创,借用了古代篆字的形状,与前述三派无关,可称为“简单汉字派”。这套“注音字母”在大陆一直用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公布时,至今台湾和部分海外华人依然在使用。

        会议由于争吵激烈,会议的议长吴稚晖在4月22日辞职,接任的王照也请了病假,临时由直隶的王璞主持会议。会议过程中,从清朝李光地《音韵阐微》中选出6500多个常用字,以表决方式审定国音,编成《国音汇编草》,并拟订了一套注音字母。依照《音韵阐微》的同音字,采取较为常用者,隔夜印发各会员,以便分省商定音读,用会中预备的“记音字母”注于字单上。次日开会每省提出一张记音字单,由注音员逐字比较各音的多少,而以该字最多数的音为会中审定的读音。同期并制定了注音字母第一式。满文十二字头“合声法”标音的《音韵阐微·凡例》说:“世传切韵之书,其用法繁而取音难。今依本朝字书合声切法,则用法简而取音易。”审定每一个字的标准读音,称为“国音”。每个字的音素定下来之后,还要制定相应的字母来代表每一个音素。对有争议的字音,以多数票决定“国音”。所以说在审定的这么多汉字中,也许有一些是“差一票”通过的,但不存在某一个方言整体差一票被定为国语的情形。所以,这个故事只是个谣言。

        而除了这个版本外,想必大家也听闻过另一个版本。新中国成立以后,粤语以一票之差败给了北京话,差点当选为现代标准汉语。然而,这个版本亦是谣言。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官方语标准(分别为普通话系统和国语系统)沿不同的轨迹发展。台湾的《国语审订表》和大陆《普通话审音表》有所差别。此外,在东南亚等华人地区,也有源于国语系统的华语系统。195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北京音为标准音,决议用“普通话”来称呼汉语标准语。会议对普通话的内容作了定义式的规定,除了继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外,新增加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两项内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机构的解释,“普通”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不称为“国语”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尊重。普通话仍以北京音为基础,与(老派)国语相比,在单字的发音上几乎相同,但在听感(涉及到语调等)、词汇上又有不同。

        那么,这些个听起来很真实的谣言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这些谣言来源于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个美国首任众议院议长弗雷德里克·米伦伯格所投下的一票,使德语不能成为美国的官方语言的谣传。美国是一个由众多移民组建起来的国家,1794年,德裔移民已经在美国人口中占有了可观的数量,于是他们要求将一些法律翻译为德语,于是美国众议院为此投了一次票。美国众议院讨论这项诉求后没有得出决定,于是投票决定是否中止讨论,留待日后继续。

弗雷德里克·米伦伯格

最后结果为42对41,以一票之差被否决。当时并没有表决任何的法案,仅仅投票是否休会待续,而且本身为德国裔的米伦伯格并没有参与到这次投票当中。这项休会动议投票未能通过,此事也就搁置了。就是这次唱名表决,衍生出“德语只差一票未能成为美国官方语言”的传说。被称为“米伦伯格传说”。

        所以,不论是民国时差一票也好,共和国时差一票也罢,都只是谣传而已。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