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名伶篇·李文茂 邝新华] 蓦然回首,红豆枝头春意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粤剧李翠翠出生个年月 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名伶篇·李文茂 邝新华] 蓦然回首,红豆枝头春意闹

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名伶篇·李文茂 邝新华] 蓦然回首,红豆枝头春意闹

2024-06-01 0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文茂         又名云茂,广东鹤山县人,出生年月不详,卒于1858年。出身梨园世家。清道尤年间他是佛山“琼花会馆”武行的领衔,在“凤凰仪”戏班召文二花面,以扮演《芦花荡》的张飞、《王彦章撑渡》的王彦章等角色最著名。他曾编写并参加演出反映广州人民抗英斗争的《三元里打番鬼》一剧。清咸丰四年六月(1854年7月5日).李文茂与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响应大平天国奉命运动,以“琼花会馆”成员为骨干,在广州北郊佛岭节领导农民起义,将戏班艺人按所属行当编成三军,穿着蟒袍甲胄戏服,头扎红中,称为红中军,文茂自任主帅,率梨园子弟为前锋,运用扑打武技与敌搏斗,给清军以沉重打击。1857年攻入广西腹地,称平靖王。1858年7月,卒于黔桂边境的怀远山中。         (因年代久远,李文茂照片欠奉)

        邝新华         清末粤剧著名演员,编剧(1850——?)。原名邝殿卿,字敬偕,广东省开平县人,演武戏见长,同治、尤绪年间,名重一时。他出生于粤剧艺术家庭,父亲邝明,是在班中演大净行当的演员,曾经支持李文茂起义活动,当时清廷对粤剧艺人进行了报复性的血腥镇压,使粤剧濒于人亡行灭的绝境。         邝新华不仅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上是粤剧的领袖,在艺术上也是革新的先驱,他是粤剧艺人的杰出代表,并团结同仁与清朝统治者斗智斗勇,当时清延因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参加广东天地会起义而禁演粤剧,并焚毁“琼花会馆”,后经邝新华力争开禁重建,更名为八和会馆,他当时被推为会首,为粤剧争得了恢复和生存发展的权利,由此,粤剧艺人队伍迅速恢复和壮大,戏班业务日益兴旺,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使粤剧劫后逢春,出现了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兴盛局面。粤剧史上称之为“粤剧中兴”。         (因年代久远,李文茂照片欠奉)

        复活的灵魂         李文茂 邝新华:戏我合一的梦幻人生         演戏会不会影响人生呢,尤其中国戏曲的演员,他们一生可能只演一类角色,固定的舞台上的模式可能会影响他们生活的模式。李文茂和邝新华都足粤剧的武行,他们的人生似乎就是如此的,与粤剧密不可分。李着戏服称王,邝被后辈艺人称作“师祖”,他们在观实生活中实现了自己在戏剧中扮演的“帝王将相”的角色。         莎士比业说人生像舞台,而对一个戏曲演员,就更加有可能在人生的舞台和舞台的人生中表现出相同的气质,体现出戏我合—的人生境界。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李的一生似乎更加戏剧化,戏里他是草莽英雄,戏外他着戏服称王的行为更被统治者称为“犯上作乱,恬不知耻”,但他的行为却打破了唱戏是下九流的思维定势,而邝则通过建立八和会馆改变了粤剧艺人一盘散沙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地处广州黄沙的八和会馆还带动了当地娱乐业的兴旺,把粤剧的兴旺与城市的发展联系起来,粤剧走向城市剧场,也就更进一步地走向城市文明。         在两个人之后,是层出不穷的粤剧名伶,粤剧起源于移民文化,根植于城市文化,因而有更强的平民意识和兼容并蓄的心胸与能力,一批批的名伶代表着粤剧在艺术上的一个又一个高峰,同时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艺术家的个性在城市文化中的突显。         戏剧评论家章治合认为岭南艺术“处处呈现出的是世俗的情趣和消闲的精巧”,与之相对应的,粤剧的特点则是“地域色彩的斑斓,对世态的幽默调侃和审美风格上的俏丽轻灵”,粤剧的特点和广东人喝早茶时的闲适、逛花市时的喧闹遥相呼应,似乎带着岭南文化与生俱来的对俗世的快乐的认同和浓郁的现代城市文化的气息。         然而把目光投向一百年前,从李文茂和邝新华的探索之路中,我们就会发现,斑澜、幽默、轻灵的粤剧和其他地方剧种—样,也经历了自己占朴、拘谨、守成的民间艺术阶段,这样的变化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无论是艺人的命运还是普通人的命运、无沦是戏种的命运还是城市的命运,其实都并无二致,心态的开放使人、艺术和城市能够更加自信,只有自信才会让人、艺术、城市在形式上由平淡到斑谰,在性格上由拘谨到幽默,在态度上由守成到轻灵机变。         李文茂和邝新华对粤剧的贡献如果能够一言以蔽之,应该就是让粤剧艺人看到更多的可能,让芝术更加“自信”,也许这也是对粤剧名伶的回顾,从他们开始的原因吧。

        人物词典         李文茂  [二花面  天地会]         体壮力健,声如洪钟,既是戏班中的打武家二花面,又学习过少林拳术,还是天地会中的拳师,祖籍广东鹤山的粤剧艺人李文茂在生活中与粤剧角色十都颇有几分“侠”气。         李被称作“名伶”,多半因他率军起义,振奋了一向被人看作下九流的粤剧艺人的精神。至于艺术上的成就,因为当时粤剧处在“蛮音杂陈”的阶段,没留下什么资料,据说他在戏班中以演《芦花荡》中的张飞以及残唐五代故事中的《正彦章撑渡》最为有名。         据粤剧行家介绍,所谓“二花面”主要饰演的是江湖英雄以及武将,在戏班中的地位不如人花面,应该不算是打武家中的头面人物,但李却在粤剧界成为领袖,关键是轻财尚义,有江湖侠气,武功超绝。而参加天地会的经历,更使李多了几分政治上的追求。戏里戏外,李都是张飞式的侠义之人,能够在起义之时,振臂一挥,应者云集,可见其人格的魅力。

        [蟒袍 平靖王]         1854年,清广东当局以粤剧艺人“类皆无赖”,常以“琼花会馆为聚会之所”为由,烧毁琼花会馆,到处搜捕艺人,激起梨园子弟的愤怒。李文茂根据天地会的指令,在广州佛岭揭竿而起。         李文茂是粤剧史上领导农民起义的第一人,在世界戏剧史上,这样的英雄人物也不多见。最为精彩的是,李在起义之时,身着蟒袍甲胄,由粤剧艺人组成的下属部队也全部着戏服,戏服是仿明代的衣冠,这不但表现出起义队伍反清的决心,更是以一种最为戏剧化的效果,表现对生存观状的不满。         当时的艺人,被视为下九流,认为“成戏不成人”,不能上京考试,拜祖时也不能分猪肉,演员穿的蟒袍前面的龙只有四只爪,背后有—方印,刻着“借衣乞食”四个字,其实是对粤剧艺人的精神上的扼制。而李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打破统治者对自己的精神禁锢,充分张扬着英雄的个性。         除了自己身着蟒袍以外,李还按粤剧中的行当,将起义军队伍编为三军,小武、武生称作文虎军,二面花、六分等称作猛虎军,武打家等称作飞虎军,起义军利用跟头跳跃之术,有如飞将军白天而降,打得清军猝不及防。         李与天地会英雄陈开在浔州建大成图,李称平靖王,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自己在角色中的理想。每逢望朔,平靖王率领文武到寺庙烧香,戴紫金冠,穿长袍和黄缎,文武百官也以戏服上朝,既不失艺人本色,对统治者更是极尽嘲讽。

        [民风  戏风]         李是大成国最重要的军事组织者,“武略”自不用说,同时也有“文才”,并具有相当的政治智慧。从李的一篇安民告渝可以看出,李的文章文风骈丽,不像其他太平天国文件文字较为通俗,而且也没有丝毫的宗教色彩,措词相当得体。         李建国广西后,对当地的民风影响巨大,《罗城县志》称在李建立政权后,“一时政治聿新,民风为之一变”。当时起义军将士平时上街买菜,布衣赤足,李的妻子被当地百姓称为“嫂子”,均不改劳动人民本色,受到当地民众的称赞。         李与自己率领的起义队伍,以粤剧演员为核心,因此李也有意识地进行着改良粤剧的工作,比如以前在粤剧中的员外、相公等人物,都是忠厚善良的,起义之后,粤剧艺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演出更具有现实主义意味的剧目,起义之后,粤剧中的这类人物往往由丑角拟任,尖嘴缩腮,瓜皮小帽,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李文茂之前,成名的粤剧演员不多,我们查阅有关粤剧发展的资料,名伶的介绍,往往从李文茂始,李文茂起义之时,粤剧正进入一个发展时期,事实上,在李起义之后,清统治者大举反攻,粤剧发展受到了阻碍,但李的意义在于,他激发了粤剧艺人的自主意识,因此被田汉称作“世界戏剧史上曾无前例的光辉榜样”。在粤剧行,不少暗语与李文茂起义有关,比如红船中师兄弟互称“莺哥鼻”,据说其实是普通活“荆轲辈”的转音,意喻李起义失败有如荆轲刺秦不成功,粤剧同行作为荆轲之辈,仍要继续努力。

        [粤剧中的李文茂]         上世纪五十年代,广东粤剧院曾经编排过粤剧《李文茂》,记述了李文茂从利用粤剧演出,宣传反清思想,到起行起义并围攻广州城的历史,表现出了李文茂能文能武、果断、机智的性格。这出粤剧大概的剧情是这样的,清咸丰四年,李文茂领导“凤凰仪”班在禺北演出,暗中进行反清活动,当地上豪恶霸试图挑拨当地农民的矛盾而使凤凰仪班不能立足,李巧妙调和矛盾,并且趁机编演了“三元里打番鬼”,向农民宣传满清的丧权辱国。         当时天地会首领陈开已经决定起义,虽然知道当时的两广总督叶琛等要将天地会一网打尽,为避免事机泄漏,李到买办伍紫垣家中演戏,并布置人手到佛山接应陈开。起义提前进行,李在其他艺人的协助下得以从伍紫垣家中脱险,来到佛山,并在各路戏班赶到佛山后率梨园弟子起义反清,并向广州城直扑而来。

        人物词典         邝新华 [童子班《苏武牧羊》]         邝新华在首本戏《苏武牧羊》中,发展和创造了“恋檀”新腔,这是他艺术上的重要成就之—。“恋檀”是叙述夫妻之间的离别情绪,邝新华参照京剧老生的唱法,使整段戏更加哀怨凄恻,而作为粤剧艺人的邝新华,从童子班时期的刻苦操练到粤戏生涯巾的种种波折,身世飘零之感与苏武无二,可能也是他倾情演出的原因之—。             邝献身粤剧的一生,从童子班开始。         曾出现在粤剧《李文茂}中的粤剧发烧友买办伍紫垣,其实对粤剧颇有贡献,在李文茂起义之后,粤剧艺人华保叔和蓝桂叔借用伍紫垣在河南海珠区溪峡的花园,创办了粤剧科班“庆上元”童子班,为粤剧培养厂不少人材,邝新华就是这个班中的佼佼者。         邝新华1850生于广东开平,父亲是戏斑中演大净行当的演员,曾经支持李文茂的起义活动,李从小喜欢粤曲,后来被船班主带往佛山,入庆上元童子班学艺。李文茂起义失败,粤剧被禁,这时的邝曾经到广州学习理发。         禁令稍松,邝又参加戏班演出,并且经过十年努力,创建八和会馆,然而八和会馆又使官府有所顾忌,因此在邝新华在香港演出之时,将邝引渡回广州监禁,后来查无实据,不少观众不断声援,邝才被释放。

        [《太白和番》  八和会馆]         邝新华在粤剧班子中习武生,武生一般来讲是戏班中的头面人物,而邝确实也颇具领导才能,他是粤剧中兴的重要人物,在粤剧笛板飘零、弦断音绝之际,运用艺术的影响力和个人的智慧,使粤剧劫后逢春,他创办的八和会馆,至今仍被称作是粤剧界的祖屋。         八和会馆的创建有些戏刚色彩。最初的起因是一部叫做《太白和番》的戏,由邝新华饰李白,一名叫做勾鼻章的演员饰杨贵妃,在当时的广州将军瑞麟家演出时,勾鼻章的扮相勾起了瑞麟母亲对亡女的思念,对勾鼻章青睐有加,此时的邝新华早有恢复粤剧的愿望,趁机请瑞麟出面奏请朝廷准予恢复粤剧行业。在瑞麟默许的情况下,邝“立地筹建”戏馆行会,于是,经过邝等人近十年的筹备和建设,八和会馆终于屹立在珠江的白鹅潭之滨。         八和会馆取“和翕八方“之意,成立后,实行行长制,第—位行长就是邝新华,当时会馆设立了不少行规,比如资方和演员订立合同,保证资方不欠工资,演员不得“花门”(逃跑或到别班演出),这些行规,保证了艺人的权力,也有助于粤剧行业的健康发展。         《太白和番》重在“和”字,利用官僚瑞麟的保护发展粤剧事业也重在“和”字,八和会馆更重一个“和”字,“和”成为邝新华的斗争策略之—,也表现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粤剧艺人为了保存和发扬粤剧这一优美的地方戏种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六国封相》  靴底]         邝新华擅演白袍戏,尤以鞋底功夫最受人称道。所谓靴底功,是指武生在演老臣时,以亮靴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八和会馆成立后,演出的第—个戏是“六国封相”,这部戏是取材自昆剧中的“金印记”,规模宏伟,阵容强大,既有检阅戏班力量的作用,也和会馆“和翕八方”的想法一致。在“六国封相”中,邝新华扮演公孙衍,他通过“坐车”“靴底”等功夫,把公孙衍在出使六任务完成之后怡然自得、踌躇满志的样子表演得惟妙惟肖。         自此之后,一般的戏班演出第一晚或初一晚,必须演六国封相,以示喜庆和戏班的实力。         成立八和会馆后,不但粤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邝新华的人生也出现了新的际遇。无论是《六国封相》的气势,还是靴底功的神韵,都透露出邝新华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有所成日寸所表现出的志得意满的气息。此时的邝,已经是实际上的粤剧界的领袖,行内尊称他为“华公”,八和会馆中挂着他的画像,甚至为他立了一块“长生牌”以志其不灭之功。         邝的靴底功表现出他内心的喜悦,《六国封相》更体现了他希望联合各方粤剧艺人,建功立业的决心,尽管功成名就,邝却从没有放弃艺术上的探索,而是进入厂更加游刃有余的人生境界。         辛亥革命前后,外国的胜利、百代、高亭等唱片公司到中国开拓市场,在广东等沿海省份录制戏曲唱片,但当时很多艺人担心留声机会把自己的声音“摄”进去,对这项新技术敬而远之。         邝新华是广州最早灌制唱片的粤剧艺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艺人接纳了这项新技术,唱片使粤剧更加接近城市的生活,从而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         花甲之年的邝挂靴收山,但敬业爱国之情仍炽,他在粤剧艺人最为活跃的黄沙,开设了邝广济酒庄,又在西关长寿路开设厂“优必胜中药店”,用新药“优必胜”对抗日本的“仁丹“。八十岁高龄之时,还参与了香港戏行为慈善事业组织的义演。

        [“杀错良民”]         邝新华在70多岁时,老眼昏花,但迫于生计,还得登台演出。一天,他在台上扮演将军,在两军交战中提枪杀敌。不料一时没有看清,竟误向锣鼓手那边杀去,全场哗然失笑,大喝倒彩。邝新华知错,立即按枪疾声道白:“不好了,沙尘滚滚,杀错良民,如何是好?”

        地理记忆         八和会馆         恩宁路的八和会馆刚刚整饰一新,在粤剧界师傅诞那天重新开放。“八和会馆”四个白底黑字的门额在西关骑楼当中虽不格外突出,但也颇有特色,和会馆不远处的金声电影院一起,唤起人们不少有关繁华的记忆。

恩宁路八和会馆,昔日繁华已不复见。

曲终人散,粤剧的再次中兴遥遥可待。 

八和会馆内的华光师傅塑像。

        初设黄沙         最早的粤剧行会组织是琼花会馆,据老艺人黄君武回忆,广州文化公园旁边有一条“琼花直街”,是由原琼花会馆的庙宇产业等拆开而成的。         清末佛山的琼花会馆因为粤剧艺人的起义而遭禁,伶人们也不得再演粤剧,琼花会馆也是不能再办的了,后来邝新华等人遵从师父的遗愿,在广州的黄沙另建“八和会馆”(关于“八和”的由来,一说是“銮和”、“德和”等八个以和为名的堂名,一说是把“人”宇拆开成“八”,以示粤剧艺人要与佛山琼花会馆这个粤剧基地分开了),而且,新会馆的成立一定要比广州所有的商行工会的会馆要宏伟,以让世人重新认识粤剧,以粤剧为豪。         在李文茂起义之后,粤剧艺人的处境很差,他们一部分移居海外,一部分托身于京剧班,演出度日。平时他们的活动多集中在广州黄沙一带,成立八和会馆后,不但艺人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还带动了黄沙一带的发展,使这里和西关连成一片,一时间黄沙从荒凉的城郊变成了灯饰璀璨,夜夜笙歌的繁华之地。

        大门传说         新的会馆的确建筑得很宏伟,为了衬起这个会馆,大门也一定要够高够阔,但是要做这样的门,首先就要找这样大的木,但这样一大片过的木材很难找,否则就只能用一块块的木板拼,但他们又不愿用拼出来的门,为此负责人很伤脑筋,苦无对策。一夜,华光师父向负责人报梦,说某处有巨木可作大门,于是第二天清早负责人就到先师指点的地方一看,不见什么树木,唯见一个大水塘,本以为梦境为虚,后来他又想,会不会木藏在水塘底下?于是命人抽干水塘,果然在干涸的河床躺着一块大柏木,关于树木中的伟丈夫有“千年松、万年柏”之说,这偌大一块柏木,甚为罕见。于是黄沙“八和会馆”的大门就是用这柏木做的,它比广州陈家祠的大门还高还大,厚实、沉重,后来日本侵华,飞机轰炸广州,黄沙一带被夷为平地,“八和会馆”也难幸免,唯独就是文革风卷全国,这两扇大门被视为“四旧”,弃置阴暗街角,复又用作大货车上下的搭桥,承受千斤重压,文革后大门物归原主,原黄沙的“八和会馆”早已荡然无存,在恩宁路的“八和会馆”是权宜的会所,地方狭小,放不下这两扇大门,于是这两扇门放到了恩宁路后街的重建的“銮舆堂”(旧时在“八和”外再衍生的戏班新人练武场所),黑漆漆的大门经历了众多沧桑,至今仍是坚固如昔,伶人到此凭吊,能生几许慨叹。

        粤剧之家         十年来一直打理八和会馆的聂少兴老人已经是邱岁的老人了,他是由越南回国的华侨,从父亲学戏,解放后曾参加广州新世界剧团,据他介绍,解放以后,八和会馆曾经作过粤剧团的宿舍,后来还是在红线女等人的努力下,将这座建筑恢复为八和会馆,发挥粤剧爱好者之家的作用。         新的八和会馆一楼正厅按照粤剧行业的传统,摆放着张骞的塑像,张骞行五,又称摊手五,是他成立了粤剧第一家公会琼花会馆,为粤剧发展奠定了基石。张骞的塑像旁边的田窦二师塑像稍小,田窦二师是传说中的人物。         会馆内装饰着一部手绘的剧照,上面有老马师曾和红线女等粤剧艺术家。         据聂少兴老人介绍,会馆主要用来举办粤剧界的民间活动,给粤剧发烧友们一个交流艺术心得的场所。

        专家视角            粤剧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都有什么特点,记者采访了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谢彬筹先生,他为我们理出一个粤剧发展的简单脉落。

        外江班与本地班         谢认为,粤剧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粤中各地的戏剧活动,尤其是明末清初,由于广州城市的发展,对外通商的增加,南北往来增多,由北方各地传人的弋阳腔、昆山腔非常盛行,当日,不少外地移民到广东,包括朝廷派员、军队、商旅等,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使一批北方的戏班南下,他们被称作是外江班,最早的外江班行会组织是“粤省外江梨园会馆”,据说是在今天的迎宾馆附近成立,现在已无遗迹可寻。

         最初广东的本地人和外江班学戏,学成之后成立了“本地班”,在与外江班的竞争中,本地班开始处于劣势,只能在广州城外演出,慢慢的本地班用广州方言演唱,进人广州城地位提升,逐渐可以与外江班抗衡,本地班最早的行会组织就是“琼花会馆”。

        李文茂起义与八和会馆建立         李文茂起义是粤剧发展的一个转折阶段,起义之后,粤剧艺人的命运风雨飘零,不得不远渡重洋,到国外谋生,也有一些在京剧戏班中谋生或者假托京剧之名演出,在这样的情况下,邝新华建立八和会馆,使本地班再度兴起,完成了粤剧的中兴。

        省港大班和志士班         清未民初,广州和港澳地区陆续修建戏院,本地班逐渐转到城市演出,为了适应城市观众和剧场演出的需要,出现了从事编撰剧本的开戏师爷,粤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人和粤剧艺人多有接触,不少革命党到戏班中活动,这样很多艺人加入了兴中会和同盟会,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李文甫就是粤剧艺人。这时在粤剧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派别叫做“志士班”,就是由一些有革命思想的芝人组成的戏班。         这—时期的粤剧,舞台浯言逐渐由戏棚官话改为白话,艺术形式有所变化,1933年到1936年,香港和广州的粤剧戏班先后实行男女合班,京剧、电影、话剧等表演形式的优势逐渐被粤剧吸收,粤剧开始采用近代舞台艺术的先进成果。这一时期也是名伶大批涌现的时期。

        传统剧目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冶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黛玉葬花》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方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璇宫艳史》、《白金龙》等,以及将传统剧目加以变化改写的《佳偶兵戎》、《偷祭滞湘馆》、《火烧阿房宫》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剧《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已经摄制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基本声腔         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龟、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粤剧的“梆簧”,由于用方言演唱,并吸收、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已与一般皮簧戏不同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脚色行当原为未、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主、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表演艺术         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脚色登场后,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颇罕见。

        红船

清末初的粤剧戏班常随红船到处漂泊。  资料图片

八和会馆的全体乐师。  资料图片

        红船之名的由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无确沦,现将较可信的说法列供参考:—、清朝水师提督之巡河船名“红船”;二、麦啸霞在《广东戏剧吏略》引说“楹联丛话”指出,戏班最初雇用紫洞艇作戏船,后加装帆哩,船旁绘龙鳞菊花图案,船头髹红色,故称红船;三、上海复旦大学田汝康教授,专研究船只发展史说:“清朝,水师确曾设有‘红船’供运漕巡察沿海运输之用。”四、又据《厦门志》第五卷记载:“雍正九年,令各省船舶分别用油漆髹色,以兹识别,规定广东用红色,福建用绿色,浙江用白色……”又据《江浦埤记》载:广东人造的船,皆将船头髹红色,以便途径关卡时,禀报稽查……俗称“红单头船”。

        南国红豆         连年战争影响了粤剧的发展,直到解放后,粤剧才又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周恩来总理曾经称粤剧是“南国红豆”。

        本版采写体报记者  张丹萍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黄皓

        下期预告         在粤剧复兴得到越来越多重视和关注的时候,对粤剧名伶的追忆就别有一番滋味。薛觉先,粤剧界的“万能泰斗”、“一代宗师”,虽然身形已殁,但广为流传的薛腔依然在广东的市井巷陌中悠游,他前世今生的传奇也一直没有被饱经沧桑的老戏迷所遗忘。半个多世纪以前,薛觉先到底演绎出怎样的辉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