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故事 红色旅游村粟裕口村的故事凤凰网陕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粟裕纪念馆,红色旅游基地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故事 红色旅游村粟裕口村的故事凤凰网陕西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故事 红色旅游村粟裕口村的故事凤凰网陕西

2024-07-14 22: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旅游村粟裕口村的故事

西安新闻网讯 秦岭北麓,涝峪河畔,有一座叫栗峪口的村庄,山水环绕、历史悠久。粟裕口村合并前,有一个自然村叫土门村,是红军过境户县的地图上的一处重要地点,小小的山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却发生过几件惊心动魄的大事:三支红军经过境这里,并有一支在这里驻扎,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曾过境该村时留下了不少革命故事。

1949年以后,栗峪口村期间经历过移民搬迁、洪涝灾害、产业转型……几经大起大落,一度成为贫困村。如今通过深度挖掘红色资源,栗峪口村变成了环境宜居、生活富裕、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

“老人说村上有红色的传统,到处是革命的故事,这是咱的使命,也是咱的根底。把那段红色历史讲好了,把红色基因继续传承好,贫困村一定能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鄠邑区红军过境户县纪念馆馆长肖河说。

再难,也总有一道暖阳照进心来

1932年11月26日,徐向前任总指挥的红四方面军从蓝田汤峪、长安库峪出山,经户县焦将、炉丹和朱家堡一带,从土门村经过;1935年7月16日,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率领的红二十五军从高冠出山,西行经过土门村;1936年1月23日,陈先瑞率领红军74师从东涝峪出山,驻扎土门村,并成功指挥了曹村保卫战、祖庵打富济贫等战斗。

从小在土门村长大的肖河说起那段历史犹如洪水开闸,绘声绘色、滔滔不绝,眼睛里流露出热爱和光芒。这位85后青年党员,原本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究竟他是如何与党史馆结缘,并在一年时间里建起了党史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体验红色文化游客3万余人?他给出的答案是:信仰的力量。

三年前,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来到了栗峪口,在多次走访中,驻村第一书记赵轩与群众聊天走访得知了这段历史,在随后的开会、走访、调研中,一段段故事、一处处场景在乡亲们的口中诉说,在党史研究者处得到证实。

肖河回忆,那天午后,在旧村部的小广场上,村上的年长者聊着红军过境的故事,让他听得入了迷。原本在鄠邑区从事文化产业经营的他,大脑迅速转动,暗暗想着,如何拂去历史的尘埃,让这段光辉的红色岁月被更多人知晓呢?

此时,正值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馆讲话刚刚发表后不久: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都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肖河对这段历史的关注被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看在眼里,于是开会商讨:栗峪口村发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发展道路既定,谁来干也是关键。肖河是村上村民,也有文化产业从业经验,是不二人选。于是驻村工作队找到了肖河,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建设红色文化纪念馆。

一座贫困村,建起一座红色革命纪念馆难不难?过来人肖河说:“难!但有了信仰和人民的力量,点滴汇聚,万事也就不难了。每次心里想打退堂鼓,总有一道暖阳照进来。”

一砖一瓦,凝聚信仰的力量

肖河声情并茂地说着:当年红军面对天上的飞机轰炸,地上的围追堵截,面对力量大过几倍几十倍的敌人,他们凭什么翻越秦岭?凭什么克服困难西征?又是凭什么走到陕北,实现大会师的目标?凭的是比信仰更上一层的信念——北上抗日,为中华民族谋独立,为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幸福!

面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激励政策和农村飞速发展的大好局面,栗峪口村不能落后,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是等、靠、要,还是像当年的红军一样,突破重围、克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来?

“村上开了一次次的研讨会,在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我们也开始按照红军的思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肖河说。

在石井镇党委司文武书记的多方联系下,村上请来了党史专家,进行具体策划并报送中共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通过严格的史实查证和方案审批;在市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和栗峪口村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下,群众义捐出当年的马灯,当年的梭标,当年的坐凳,当年的徽章……一些有空闲时间的人,自觉做起了义工,打扫院子,擦洗桌凳,不要报酬。

回忆筹建纪念馆的那段日子,肖河觉得流再多的汗都值得。

鄠邑区红军过境户县纪念馆的前身是村上的一座废弃的小学,校舍破旧,年久失修。“首先要修葺屋顶的塌陷和漏水。你看那处白色的横梁,就是为了补顶部的塌陷新补的梁。”肖河对馆内的一砖一瓦的来源都如数家珍:当得知要建红军过境纪念馆,鄠邑区新生代企业家商会募捐价值三万元的物资;鄠邑区电信局等许多企业家及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赠。上林苑诗联学会,率先组织诗人撰写诗词,装裱上墙;鄠邑区民俗礼仪协会推出三位主持人,唱红歌、宣誓、讲解、组织红色体验……

“还有优秀讲解员一方老师,她不断搜集资料,对红军过境历史深入研究,讲起来感情投入,应用自如;老党员、群众文化专家耿朝晖,他按照参观对象及团队需要,义务编撰讲解词和党课讲稿;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赵轩不断搜罗各种红色书籍,丰富馆藏;驻村工作队徐伟队长,不仅奉献出自己的油画作品,还多方协调遇到的问题;画家石建利捐出自己心爱的长征作品,农民画家张青义将自己的红色瓦画、石头画作为文创作品支持红军陈列馆。”

这座纪念馆,一砖一瓦皆是用人民的力量建成。

传承,让红色文化被更多人知晓

十多年的文化产业从业经验,让肖河练就了敏锐的“嗅觉”。

村上的老人说,后山有很多红军过境时期挖下的战壕,那些被炸碎的、依旧棱角锋利的石块正是战争留下的印迹。他认为,村上想要发展,不仅要有纪念馆,还要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体验,让参观者不仅听到看到,还能通过场景体验,情景重现,真实感受红色文化的力量。

于是,他带着工人上山了,这一干就是4天。他自掏腰包割草、修路,还原当年红军的战场遗址,完善红色体验基地。“爬山、过草甸,这条路确实不一样,原来先烈们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完成长征的,今天感同身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张明飞身着红军服装,体验红军生活后感慨道。

“纪念馆建成后,一个个红军故事不断传出,村子有了发展新路子,大家干劲十足。我家离纪念馆近,平日在这里帮忙清洗体验服装和道具,尽一份力。”村民樊小静自觉投入红军服装洗涤、整理的工作中。

村民全副武装,装备党史知识。通过“村支部书记讲党课”“第一书记讲革命史”“老党员讲村史”等课程,村上对全村300余名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轮训,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吸引全市近3万名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纪念馆这一“理论学习新阵地、党性教育新平台、扶智扶志新载体”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目前,这座纪念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已初步建成红军纪念展馆、党员政治生活馆、红军广场和红军小道,通过展现中国工农红军过境史事,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革命故事,重温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依托绿水青山,传承红色基因,栗峪口村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村子从过去的穷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闫珅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郝钟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