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源码中的设计模式:模型/视图框架与代理模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类图的主要作用 Qt源码中的设计模式:模型/视图框架与代理模式

Qt源码中的设计模式:模型/视图框架与代理模式

2023-05-17 2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代理对象与被代理对象实现了相同的接口,客户端通过代理对象访问被代理对象,代理对象对客户端的请求进行处理并将请求转发给被代理对象,从而实现了对被代理对象的访问控制和增加功能。

代理模式主要的应用场景是:

保护目标对象:代理对象可以控制对目标对象的访问,例如可以检查客户端是否有足够的权限来访问目标对象,或者限制客户端对目标对象的访问次数等。这一般称为安全代理。

增强目标对象:代理对象可以在不改变目标对象的情况下,为目标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功能,例如缓存、懒加载、日志记录等,称为缓存代理,日志代理等。

远程访问对象:代理对象可以实现远程访问对象,例如通过网络访问远程服务器上的对象,或者通过远程代理来实现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等,称为远程代理。

减少系统开销:代理对象可以在目标对象还没有被完全创建时,先返回一个虚拟的占位给客户端,这样可以减少系统的开销,提高性能,或者提高界面的美观度(比如网页加载元素需要一些时间,这时候可以返回一个占位的框架图给前端页面),称为虚拟代理。

代理模式UML类图

下面给出一个代理模式的C++程序示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抽象主题类 class 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request() = 0; }; // 真实主题类 class RealSubject : public Subject { public: RealSubject(const std::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virtual void request() { std::cout proxy->request(); } else { std::cout request(); return 0; }

在上面的示例代码中,抽象主题类 Subject 定义了一个抽象方法 request(),真实主题类 RealSubject 实现了 request() 方法,并在方法内部输出了一条消息。代理类 Proxy 继承了抽象主题类 Subject,并持有一个真实主题类 RealSubject 的指针,在代理类的 request() 方法内部调用真实主题对象的 request() 方法,并在方法之前和之后执行一些前置和后置操作。

在 main() 函数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真实主题对象 realSubject,并将它传入代理对象的构造函数中,创建了代理对象 proxy,并通过代理对象来调用真实主题对象的方法。然后,我们创建了一个客户端对象 client,并通过 setProxy() 方法将代理对象 proxy 设置给客户端对象。客户端对象通过 request() 方法来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代理对象再转发请求给真实主题对象,从而实现了对目标对象的访问控制和增加功能。

Qt模型/视图(Model/View)框架中的代理模式

Qt的模型/视图(Model/View)框架就包含了代理模式。在模型/视图框架中,模型类(如QAbstractItemModel)存储数据,视图类(如QTableView)负责显示模型中的数据。此外,还有代理模型类(如QSortFilterProxyModel),它们同时实现了模型和视图的接口,充当了模型和视图之间的代理。

QSortFilterProxyModel就是一个很好的代理模式的例子。它是QAbstractItemModel的子类,主要作用是在不修改源模型的情况下,对源模型的数据进行排序和过滤。

在这种情况下,QSortFilterProxyModel类是代理类,QAbstractItemModel(或其任何具体的子类)是真实主题类,视图(如QTableView)是Client。QSortFilterProxyModel和QAbstractItemModel都继承自同一个抽象主题类QAbstractItemModel。在Qt开发中,这几个类的使用如程序示例所示: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QApplication a(argc, argv); // 创建模型并添加数据 QStandardItemModel model(30, 5); for (int row = 0; row < model.rowCount(); ++row) { for (int column = 0; column < model.columnCount(); ++column) { QStandardItem* item = new QStandardItem(QString("Row:%0, Column:%1").arg(row).arg(column)); model.setItem(row, column, item); } } // 创建代理模型并设置源模型 QSortFilterProxyModel proxyModel; proxyModel.setSourceModel(&model); // 对第一列列进行过滤 proxyModel.setFilterKeyColumn(1); // 筛选含有2的列 proxyModel.setFilterRegExp(QRegExp("2", Qt::CaseInsensitive, QRegExp::FixedString)); // 创建视图并设置模型 QTableView view; view.setModel(&proxyModel); view.setSortingEnabled(true); // 启用排序功能 view.show(); return a.exec();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一个QStandardItemModel并添加了一些数据。然后我们创建了一个QSortFilterProxyModel,并将其源模型设置为我们之前创建的QStandardItemModel。然后,我们设置了过滤规则,只筛选第一列,只显示包含"2"的行。最后,我们创建了一个QTableView,并将其模型设置为我们的代理模型。注意,我们还启用了视图的排序功能,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点击列标题来对视图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程序运行效果

在运行这个程序后,你会看到一个表格视图,只显示了满足我们过滤规则的行,并且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列标题来对视图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介绍完类的使用方式,我们就要重回正题了,即模型/视图框架如何使用代理模式。下面这段程序描述了Qt源码中这几个类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虽然隐藏了许多细节,但相信还是能够体现出Qt源码如何使用代理模式的。

// 抽象主题类,定义模型接口 class QAbstractItemModel { public: virtual QModelIndex index(int row, int column, 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QModelIndex()) const = 0; virtual QVariant data(const QModelIndex &index, int role = Qt::DisplayRole) const = 0; virtual bool setData(const QModelIndex &index, const QVariant &value, int role = Qt::EditRole) = 0; virtual int rowCount(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QModelIndex()) const = 0; virtual int columnCount(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QModelIndex()) const = 0; // 其他模型接口方法... }; // 具体的模型类,实现模型接口 class QStandardItemModel : public QAbstractItemModel { public: QModelIndex index(int row, int column, 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QModelIndex()) const override; QVariant data(const QModelIndex &index, int role = Qt::DisplayRole) const override; bool setData(const QModelIndex &index, const QVariant &value, int role = Qt::EditRole) override; int rowCount(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QModelIndex()) const override; int columnCount(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QModelIndex()) const override; // 其他模型接口方法的实现... }; // 代理类,继承自抽象主题类,扩展了排序和过滤功能 class QSortFilterProxyModel : public QAbstractItemModel { public: QSortFilterProxyModel() : sourceModel(nullptr), sortColumn(-1), sortOrder(Qt::AscendingOrder) {} void setSourceModel(QAbstractItemModel *source) { sourceModel = source; } QModelIndex index(int row, int column, const QModelIndex &parent = QModelIndex()) const override { // 根据过滤和排序规则,返回修改后的索引 // ... } QVariant data(const QModelIndex &index, int role = Qt::DisplayRole) const override { // 在获取数据前,应用过滤规则 // ... } bool setData(const QModelIndex &index, const QVariant &value, int role = Qt::EditRole) override { // 在设置数据前,应用过滤规则 // ... } void sort(int column, Qt::SortOrder order = Qt::AscendingOrder) { sortColumn = column; sortOrder = order; // 在这里应用排序规则 // ... } void setFilterRegExp(const QRegExp ®Exp) { filterRegExp = regExp; } void setFilterKeyColumn(int column) { filterKeyColumn = column; } // 其他模型接口方法的实现... private: QAbstractItemModel *sourceModel; // 持有源模型的引用 QRegExp filterRegExp; // 过滤规则 int filterKeyColumn; // 过滤的列 int sortColumn; // 排序的列 Qt::SortOrder sortOrder; // 排序的方式 }; // Client类,用于显示模型中的数据 class QTableView { public: void setModel(QAbstractItemModel *model) { this->model = model; } void setSortingEnabled(bool enable) { // 设置是否启用排序 sortingEnabled = enable; } void sortByColumn(int column, Qt::SortOrder order) { if (sortingEnabled && model != nullptr) { model->sort(column, order); } } void show() { // 显示视图 // ... } // 其他与视图相关的方法... private: QAbstractItemModel *model; // 持有模型的引用 bool sortingEnabled; // 是否启用排序 };

有了前面的铺垫,相信读者可以很轻易的读懂上面这段程序了。在这个代码示例中,QSortFilterProxyModel类实现了排序和过滤功能。在sort方法中,我们将排序列和排序方式存储在类的成员变量中,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它们来排序数据。在QTableView类中,我们添加了sortByColumn方法,这个方法会调用模型的sort方法。Client(QTableView)通过代理(QSortFilterProxyModel)来操作真实的主题(QStandardItemModel),这是Qt源码中使用代理模式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不过这里并没有使用Qt的模型/视图框架中的Delegate类,这个是Qt框架中对模型/视图框架的一个补充角色。当然,并不影响今天的主题,或许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提到Delegate类。

总结

Qt中的模型/视图框架属于是Qt中比较难学难用的一块知识,其中涉及的类也使用了许多的设计模式和设计技巧,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还会提到Qt的模型/视图框架。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相信能大大提升程序员的C++开发能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