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篆刻之门,激发传承热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篆刻社团是干什么的 开启篆刻之门,激发传承热情

开启篆刻之门,激发传承热情

2023-06-16 09: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年来,在美术教学领域内,除了完成正常的美术课堂教学任务、带好专业生的专业课程外,我对选修教材的篆刻模块比较感兴趣,学习研究了四年有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为老师,有了收获最希望与学生一起分享,希望把自己所学传授给学生们。在篆刻模块的选修教学中,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拓展比较深入,在平时上课时学生就非常感兴趣,这也激发了我开选修课的冲动。当2019年初学校发起社团活动时,我一马当先,主动承担起篆刻社团的执教任务。一学年过去了,我们的篆刻社团开展得有声有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次执教社团,我的收获甚至比学生更多,感触更多

  其实,在下发社团组织通知后,我心里是惴惴的。篆刻不同于其他,不是热热闹闹,无需哗众取宠,它门槛很高,古老高深,甚至晦涩难懂,即便是美术专业生也有畏难心理,这些高中阶段的时间金贵、匆忙紧张的孩子们会感兴趣吗?要是没人来报名,我岂不成了光杆司令?振臂一呼无人响应,岂不尴尬?曲高和寡的滋味可不好受啊!没想到惊喜很快就来了,几天功夫,就报了48人,除了五个美术专业生,其余都是初入高一的小可爱,看来孩子们的激情和兴趣是需要激发和引导的。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社员们对篆刻社团活动无限的的憧憬和热情。上课第一天,没有一个迟到,齐刷刷地坐在那里,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让我也激情满怀。首先了解了“开笔”的方法,了解线的重要作用。讲解了不同起收笔的方式可以画出怎样的线条形态,再进行直线、弧线的示范和学生训练。然后让学生从个人审美的角度出发,在纸面上画出各种线的组合,要通过疏密、直弧、粗细、长短、聚散等形式表达出画面的构成感。同时让学生感受呼吸的节奏对画线的影响,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画线时要全神贯注,用心专一,绝对不能够讲话,心静则线匀,专注则手稳。

  课开起来了,深入则难。最大的困难是学生们大多没有书法基础,对书法的认识欠缺太多。因为篆刻是主要基于文字的一种艺术形式,且以比较久远的篆书系统为基础。我就从篆刻本体的“刻”开始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很快上手,打消因对文字陌生而产生的“怯”。我们从最简单的“磨印石”开始训练,石头磨平了,用毛笔蘸墨把印面涂黑,刻直线,看谁刻得直。左手握石头,右手执刻刀,每一根手指都有它的职能。刀的角度、深浅等因素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线感,从学会刻一条线,到一组线,一组线呈现出等宽等线距的状态,学生们越来越有兴趣,进而尝试回文线、弧线等线组。通过几节课的训练,手越来越稳,这个时候,给学生提供最经典的汉印,循着我们“印宗秦汉”的脉络,开始了汉印的临摹。点画的承接、线序的梳理、起收的形态等等,一层一层给学生深入,最终出来的临摹作品各有千秋,学生们借助篆刻,对篆书也开始有了初步的认知。

  篆刻是一门古老的综合艺术。中国的传统艺术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我们学篆刻,要了解古文字的发展史,要练习书法,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常识,这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储备和艺术鉴赏能力要求较高。入印时我们要去使用一些古代诗词,学生脑海中的存储量马上就被调动起来,这无形中让学生对课堂上积累的古诗词有了另一种特殊的理解和感受。表面上我们是在学习篆刻,实则是对古代的文字文化和诗词文化的亲密接触和理解。

  2019年11月,又迎来了第二批学员,同样有着十几岁的孩子的纯真和无限想象力。一学年过去了,学生们都积累了一些作品,他们大多第一次用毛笔,更是第一次摸刻刀,但是很兴奋且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课堂中,学生们同我交流最多的就是感觉自己掌握的诗词量太少了,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立志以后要多读诗词,多研读篆刻作品,创作更好的篆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生们有了这个感受,就是最大的收获啊!也许我们只是临摹,还只认识临摹的这几个篆字,还不能自己创作,但这是一个美好的起点。学习不光要教学生知识技能,更要激发其对学习的热情、自信。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

  放眼开来,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古诗词创作诵读社团,太极拳社团也是热闹活跃,成果喜人,深受学生欢迎。看来教育青年学生,不能只有眼前的作业,还应有诗和远方,还要以广泛的兴趣来调节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丰盈学生的内心。将来走出三中的学子们会自豪地说:我在枣庄三中丰富的社团学习生活会成为我一生最珍贵的记忆!

  我坚信,我的篆刻社团会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进来,我也定会以百倍的热情和责任分享我的所有,不遗余力。做好系统完善的教学规划,循序渐进,而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如针对学生时间紧张的现实,可以采取线上选修课的模式,灵活处理上课时间,可以直播,也可以回放,更可以面向社会开放。只有与时俱进,用好科技手段,社团活动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才能就有生命力。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什么是教育》)一个小小的篆刻激发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对古文字、古诗词的兴趣,进入到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领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新时代的教师就应该有这样的义务和文化自觉,去教育乃至感化影响身边的青少年。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更加静心、专注、沉稳、温和,脱去俗气,进而灵魂丰富,人生精彩。一个篆刻社团,课程虽短,影响实则深远。新一代青年学生能对传统艺术如此好奇、痴迷,那我们的传统艺术就会走向大众,走进民间,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则不愁后继有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则指日可待。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 刘静 肖荔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