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委会+公司” 加速颍上经开区“强身健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管委会下设公司 “管委会+公司” 加速颍上经开区“强身健体”

“管委会+公司” 加速颍上经开区“强身健体”

2024-07-17 01: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不久,刚落地颍上经开区的安徽颍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遇到了运营中的第一个大难题:由于新建企业没有账户“流水”,无法向银行申请贷款购买原材料,导致公司没法及时开工,订单加工只好暂时搁置。

  正当公司负责人殷廷发愁时,作为颍上经开区管理集团子公司之一的颍上县开发区供应链有限公司,为他送来了“及时雨”。

  接过颍饰新材料的订单,颍上县开发区供应链有限公司购买原材料后,交由颍饰新材料加工,再代其销售。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订单融资的方式,帮助企业解决了1000多万元资金问题,助推企业快速投产。

  颍饰新材料获得资金支持,得益于颍上经开区实施的“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改革。

  今年3月,颍上经开区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第一步便是成立安徽颍上经济开发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不以营利为目的,与管委会合署办公,负责经开区基础设施投融资及建设、公用事业管理运营、经营性国有资产运营,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等。随后,集团公司成立颍上县开发区供应链、物流管理、设备租赁等7个子公司,进一步细化职能,为园区企业提供资金、设备、物流等全方位服务,切实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一个部门,两块牌子,发挥各自优势,达到1+1﹥2的效果。”颍上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以投资为例,有了公司就能在市场行为中发挥更大主动性,公司将现有资金、土地集中集约使用,按市场需求提前规划园区建设,筑巢引凤。

  颍上县梦想科技产业园项目生动体现了管理新模式的优势。该项目由下设公司牵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开区建设,总投资3.2亿元建设标准厂房,目前已引进11家光电半导体企业,致力打造光电半导体产城融合创新园区。

  改革推进中,颍上经开区注重硬条件和软环境一体化打造,坚持当好“店小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为进驻企业做好服务。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去年底,颍上县公布《安徽颍上经济开发区赋权清单》,赋予颍上经开区51项经济管理权限,包括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建设工程消防验收、企业登记、个体工商户注册等,企业无需多跑腿,在经开区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同时经开区积极推行“容缺审批”服务,优化服务审批流程,实行先许可、后规范,容缺受理、容缺审批、一次办好。

  芯颍产业园二期项目最先享受到这项改革措施带来的便利。项目落地后,由于尚未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无法办理施工许可证,针对这种情况,颍上经开区在企业承诺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后,直接办理“容缺审批”,帮助企业缩短了施工建设工期。

  释放改革创新的活力动力,人是关键性因素。颍上经开区打破干部终身制,确立全员聘任、双向选择的选人用人机制。除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成员、副总经理外,其余人员采取内部竞聘、社会化选聘等方式产生。论资排辈的干部任用模式被摒弃,实现“有为者更有位”。

  与打破“铁饭碗”干部聘任改革一同出台的,还有打破“大锅饭”的绩效薪酬改革。

  颍上经开区按照不超过现行薪酬、绩效税前平均水平的2倍和员额总数确定年度薪酬总额。对特殊需要、有特别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特岗年薪、专项奖励等制度。无论党政干部还是国企员工,收入都与日常业务完成情况,尤其是招商引资完成数挂钩,完成越好,绩效越高。

  机制活,则满盘皆活。抓住改革关键一招,工作活力和成效很快彰显。今年上半年,颍上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1个,协议引资额43.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

  “引进项目数量优势不明显,但质量有了很大飞跃。”颍上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现在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迈进,突破了发展瓶颈,对经开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大有裨益。“我们将继续秉持市场化发展思路,推进改革不断深入,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