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讲堂】回首中国近现代声乐创作的“拓荒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述黄自音乐创作 【微讲堂】回首中国近现代声乐创作的“拓荒者”

【微讲堂】回首中国近现代声乐创作的“拓荒者”

2024-07-14 13: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十世纪上半叶是我国近代新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近代音乐创作方式、风格特点形成的重要时期。当时涌现了诸多优秀的作曲家,其声乐创作成就卓越,为我国近现代音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左起:萧友梅、赵元任、黄自,均是我国近现代优秀的作曲家

萧友梅先生被誉为中国音乐教育之父,他于1927年在上海建立的国立音乐院(后改名“国立音专”)是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学府,其歌曲创作《问》、《五四纪念爱国歌》等也是中国早期重要的声乐作品。

赵元任先生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其音乐创作在中国近代史上也非常突出。赵先生创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等艺术歌曲风格清丽隽永,至今仍是歌唱家最喜爱的演出作品之一。

黄自先生毕业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毕业作品弦乐序曲《怀旧》是第一部在海外正式演出的中国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黄先生学成归国后不久便在“国立音专”任教,开设了许多作曲理论专业课,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声乐、合唱作品,如《玫瑰三愿》、《春思曲》、《点绛唇• 赋登楼》、《旗正飘飘》、《天伦歌》和清唱剧《长恨歌》等。在他的积极影响和带领下,当时的青年学子如贺绿汀、江定仙、刘雪庵、陈田鹤等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如《南乡子》、《嘉陵江上》、《山中》、《红豆词》等。当时“国立音专”作曲家还有青主、华丽丝、谭小麟等,他们为中国的音乐发展做了卓越贡献,成就了我们今天蓬勃的音乐事业。

国立音乐院(后改名“国立音专”)是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学府

抗战爆发后,中国音乐家积极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聂耳曲)、《松花江上》(张寒晖曲)、《五月的鲜花》(阎述诗曲)、《歌八百壮士》(夏之秋曲)、《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曲)、《满江红》(郑志声曲)、《祖国大合唱》(马思聪曲)、《河梁话别》(陈田鹤曲)等诸多作品。这些歌曲呼唤了人们的觉醒,发挥了巨大力量,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

共和国建立后,在政府对音乐事业的热情支持及音乐教育的广泛普及下,声乐创作迎来了空前繁荣的历史发展时期,逐渐成为最受中国大众喜爱的音乐形式。然而这些曾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动人篇章的作曲家和声乐作品却依然值得我们追忆、聆听。

近现代经典的声乐作品至今仍深受大家喜爱,图为观众在周末音乐会上学唱《黄河大合唱》

2014年8月10日下午,中央音乐学院蒲方教授将做客经典艺术讲堂,通过观察中国近代声乐创作发展的“足迹”,为您勾勒出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除了讲述近现代优秀声乐作曲家及其作品,北京“育英•贝满老校友合唱团”还将以合唱的方式展示这些经典作品,给听众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精神的升华。 点击了解《足迹——中国近现代优秀声乐作品赏析》活动详情

【国家大剧院微信】  公众号: ncpa66550000;好友号:incpa66550000  您也可直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国家大剧院官方微信。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