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致病性研究进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述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致病性研究进展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致病性研究进展

2024-07-09 16: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也称细角滨对虾浓核病毒(Penaeus stylirostris densovirus, PstDNV)(Saksmerprome et al, 2011)、十足类浓核病毒(Decapod penstyldensovirus 1, PstDV1) (Fajardo et al, 2015),是已知对虾病毒中最小的病毒,病毒粒子大小为22 nm,是无囊膜二十面体,线性单链DNA,长度约为3.9 kb,包含3个开放阅读框(Lightner, 2011)。IHHNV隶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短浓核症病毒属(Brevidensovirus) (Lightner, 2011),细小病毒科最新的分类体系又将其划归无脊椎对虾浓核病毒属(Penstyldensovirus) (Cotmore et al, 2014)。IHHNV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引起的疾病为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给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须向其申报的甲壳类重要疾病(Rai et al, 2012)。

1 IHHNV的流行地区及危害

IHHNV于1981年在美国夏威夷地区的细角滨对虾(Litopenaeus stylirostris)中首次报道,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如墨西哥、澳大利亚、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菲律宾、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韩国等多个国家均有报道(Saksmerprome et al, 2010; Kim et al, 2011; Rai et al, 2012)。核酸序列分析表明,亚洲IHHNV分离株之间有较大差异,而美洲分离株之间差异较小。美洲分离株与菲律宾分离株序列相似率极高,如夏威夷分离株与菲律宾分离株序列相似率达99.8%,推测美洲IHHNV可能是通过早期菲律宾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进口途径传播的(Tang et al, 2002、2003a)。

IHHNV在我国已形成了一定的流行趋势,目前仍是严重危害我国水产养殖的重要病毒。Yang等(2007)在中国沿海的对虾和蟹类样品中检测到IHHNV,证实自2001年起中国已有IHHNV的流行。童桂香等(2013)的调查结果显示,IHHNV在广西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主要养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IHHNV阳性20%~60%);朱凝瑜等(2015)检测了来源于广东、海南等省份的凡纳滨对虾虾苗,发现IHHNV阳性率达52.21%;范东东等(2015)调查了IHHNV在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显示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的罗氏沼虾IHHNV阳性率高达90%;袁颜颜等(2015)用OIE推荐的4对引物在中国的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宽沟对虾(P. latisulcatus)中均检测到IHHNV;胡文娟等(2015)对上海地区部分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IHHNV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测,显示IHHNV感染率达38.5%。

IHHNV主要感染来源于外胚层和中胚层的组织,如前后肠的内外上皮、神经节、神经索、造血器官、淋巴器官、触角腺、性腺和肌肉等,感染组织中常出现典型的细胞核内Cowry A型包涵体(Rai et al, 2012)。最初发现时,IHHNV可造成细角滨对虾仔虾、稚虾高达90%的死亡率, 但后来鲜有IHHNV引起细角滨对虾高死亡率的报道。IHHNV感染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后不会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但可致幼虾生长缓慢、畸形,规格参差不齐,称为慢性矮小残缺综合症(Runt-deformity syndrome, RDS),RDS可致对虾50%的经济损失(Lightner, 2011)。近年来,对虾生长缓慢给我国对虾养殖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 IHHNV的宿主和携带者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是另一种广受关注的对虾病毒,IHHNV宿主范围的研究与WSSV相比还不够深入。现已发现80多种甲壳动物可感染WSSV,而目前报道的可感染或携带IHHNV的动物仅20余种(Vega-Heredia et al, 2012)。绝大多数对虾均可感染IHHNV,如凡纳滨对虾、细角滨对虾、西方滨对虾(L. occidentalis)、斑节对虾、短沟对虾(P. semisulcatus)、加州美对虾(Farfantepenaeus californiensis)、南方滨对虾(L. schmitti)、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宽沟对虾、中国明对虾等均可自然感染IHHNV;白滨对虾(L. setiferus)、褐美对虾(F. aztecus)、桃红美对虾(F. duorarum)可人工感染IHHNV(Rai et al, 2012; 袁颜颜等, 2015)。除对虾外,野生的阿根廷虾(Artemesia longinaris)、淡水的罗氏沼虾(Escobedo-Bonilla et al, 2014; Hsieh et al, 2006; Hazreen Nita et al, 2012; 范东东等, 2015)也可自然感染IHHNV。蟹类也是IHHNV的宿主,如Yang等(2007)、Cavalli等(2013)、Macías-Rodríguez等(2014)分别在绒螯近方蟹(Hemigrapsus penicillatus)、颗粒新厚蟹(Neohelice granulate)、美青蟹(Callinectes arcuatus)样品中检测到IHHNV阳性。Wei等(2017)在紫贻贝(Mytilus edulis)的鳃、肌肉、性腺中检测到IHHNV阳性,进一步调查发现中国沿海的紫贻贝IHHNV阳性率达80%以上,紫贻贝作为一种重要的IHHNV携带者具有较高的传播IHHNV的风险。

3 IHHNV的致病类型

IHHNV是首个核酸序列地理变异较多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细小病毒,如坦桑尼亚和马达加斯加斑节对虾中的IHHNV序列与夏威夷IHHNV分离株分别具有8.2%和14.1的较大序列差异(Tang et al, 2003a)。Shen等(2015)根据GenBank上的24条IHHNV全基因序列将IHHNV分为5种基因型,其中感染型包括Ⅰ、Ⅱ、Ⅲ型,非感染型包括A型和B型。Ⅰ型分布于澳大利亚斑节对虾中(GQ475529.1),Ⅱ型主要分布于美国和东南亚(AY102034.1, JN616415.1, AY362547.1等),Ⅲ型主要分布于东亚(AY355308.1, EF633688.1, KF214742.1, JX258653.1等)。非感染型IHHNV发现于斑节对虾中,其中A型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B型分布于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

因IHHNV基因型和宿主的敏感性差异,IHHNV在不同宿主及同一宿主的不同发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致病性。急性感染:细角滨对虾仔虾、稚虾感染IHHNV后会出现停止游动和翻滚现象,随后慢慢沉入池底,直至被健康虾摄食,这种感染方式可在短期内造成对虾高达90%的死亡率。但近年来细角滨对虾对IHHNV的抗性逐渐增强,细角滨对虾感染IHHNV后不再出现大量死亡(Lightner, 2011)。罗氏沼虾仔虾感染IHHNV可在短期内造成80%~100%的死亡率(Hsieh et al, 2006)。慢性感染: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幼虾、罗氏沼虾次成虾感染IHHNV后一般不引起大面积死亡,而是出现慢性矮小残缺综合症,病虾生长迟缓,额剑、第6腹节和尾扇变形,触鞭皱起,表皮粗糙,IHHNV可造成凡纳滨对虾30%~90%的生长阻滞(Rai et al, 2012)。非感染性基因插入:Tang等(2006)在东非和澳大利亚的斑节对虾中发现,IHHNV有2段基因序列插入到斑节对虾基因中,但携带这种IHHNV序列的对虾粗提液却不能通过投喂和注射的方式进一步感染斑节对虾和凡纳滨对虾,表明IHHNV的这种基因插入形式不具有感染性。Saksmerprome等(2011)通过7对重叠引物扩增IHHNV全序列的方法,证明IHHNV基因可随意插入到斑节对虾基因中。Rai等(2009)采用感染型和非感染型IHHNV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证实印度的斑节对虾中同时存在感染型IHHNV和非感染型IHHNV两种形式。无症状IHHNV携带:罗氏沼虾成体、紫贻贝可携带感染型IHHNV但并不表现出显著的临床及病理症状,仅表现为IHHNV携带(范东东等, 2015; Wei et al, 2017)。Coelho等(2009)研究了IHHNV对巴西本地野生种小褐美对虾(F. subtilis)的感染性,100只小褐美对虾投喂IHHNV病料,30 d内有5只对虾在PCR检测中呈IHHNV阳性,但IHHNV阳性虾未出现任何病理症状。

4 IHHNV对宿主不同年龄阶段的致病性差异

IHHNV对宿主的致病性与宿主的年龄、大小密切相关,幼虾更容易感染IHHNV,且IHHNV对幼虾有更强的致病性(Rai et al, 2012)。细角滨对虾在体重0.05~2 g时容易感染IHHNV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其中,体重约0.08 g时对IHHNV最敏感,体重大于2 g的细角滨对虾感染IHHNV后的病症明显较轻(Bell et al, 1987)。IHHNV感染罗氏沼虾仔虾可致其大量死亡,感染细胞中出现典型的Cowry A型和B型包涵体(Hsieh et al, 2006);而IHHNV感染罗氏沼虾次成虾可致其生长缓慢(Alinejad et al, 2015);罗氏沼虾成体感染IHHNV后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仅为IHHNV的携带者(范东东等, 2015; Hazreen Nita et al, 2012)。IHHNV感染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幼虾引起慢性矮小残缺综合症,出现明显的病理症状(Rai et al, 2012);而凡纳滨对虾成虾携带IHHNV往往不表现出明显的病理症状(Zhang et al, 2007)。

为什么幼虾更容易感染IHHNV且IHHNV对幼虾有更强的致病性?其机理尚不清楚。Rai等(2012)推测,IHHNV跟其他细小病毒一样,不编码DNA聚合酶,依靠宿主细胞进行DNA复制和增殖,因此,它们需要宿主迅速增殖的细胞来满足自身复制的需要,幼虾比成虾更容易感染IHHNV可能因为其体内有活跃的分裂细胞。Bell等(1987)推测,幼虾更容易感染IHHNV可能因为其针对IHHNV的免疫防御系统尚未成熟。

5 IHHNV与WSSV的干扰作用

病毒干扰现象是指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时,其中一种病毒可以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这种干扰现象在高等脊椎动物多有报道,在水产养殖中病毒干扰现象在多种鱼体内已得到证实,但在虾、蟹等无脊椎动物中却较为少见。IHHNV对WSSV的干扰作用是甲壳动物体内病毒干扰的首例,目前在细角滨对虾、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体内均已得到证实。Tang等(2003b)首次报道了IHHNV对WSSV的干扰作用,细角滨对虾先感染IHHNV再感染WSSV时存活率可达44%,而直接感染WSSV的细角滨对虾全部死亡;Real-time PCR显示存活下来的细角滨对虾体内含有较高水平的IHHNV (109 copies/μg DNA)和较低水平的WSSV (50~400 copies/μg DNA),而濒死细角滨对虾体内含有较高水平的WSSV (106~107 copies/μg DNA)和较低水平的IHHNV (104~106 copies/μg DNA)。Bonnichon等(2006)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经投喂感染IHHNV 30~50 d后,再进行WSSV攻毒可明显减缓WSSV引起的对虾死亡速度,且这种最佳减缓死亡效果对应着对虾体内最高水平的IHHNV拷贝数。张娜等(2016)进一步通过感染实验证实了凡纳滨对虾体内IHHNV对WSSV的干扰作用。Molthathong等(2013)比较了斑节对虾预感染感染型IHHNV、非感染型IHHNV后对WSSV的干扰作用,结果发现,预感染感染型IHHNV能明显延缓斑节对虾感染WSSV后的死亡速度,而非感染型IHHNV对斑节对虾感染WSSV无明显干扰作用。

IHHNV对WSSV的干扰效果与对虾的发育阶段及病毒感染顺序有关。Melena等(2006)研究了凡纳滨对虾从无节幼体到仔虾不同发育阶段投喂IHHNV对WSSV的干扰效果,发现在仔虾第22天(PL22)投喂IHHNV的凡纳滨对虾经WSSV攻毒后存活率最高,且存活虾体内WSSV的含量最低,这说明IHHNV对WSSV的干扰效果在对虾不同发育阶段有差异。Yeh等(2009)测定了池塘发病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和几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同时感染WSSV和IHHNV的凡纳滨对虾与仅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无显著区别。可能凡纳滨对虾先感染了WSSV,后又感染了IHHNV,因WSSV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对虾病毒,IHHNV相对处于弱势,如果对虾先感染了WSSV,则IHHNV对WSSV的干扰作用表现不明显。

目前,关于IHHNV对WSSV的干扰机制研究还较少。免疫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析表明,IHHNV-WSSV共感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WSSV感染激起更高和更快的免疫应答(胡文娟等, 2015)。IHHNV和WSSV与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体外竞争结合实验表明,IHHNV和WSSV在与对虾细胞膜结合时存在相互竞争抑制作用,其中WSSV对IHHNV的竞争抑制作用更明显。这一结果表明,IHHNV和WSSV可能在对虾细胞膜上有共同的受体,对虾同时感染这2种病毒时存在受体竞争作用(Yan et al, 2016)。目前,多篇文献报道了IHHNV对WSSV的干扰作用,却并无WSSV对IHHNV干扰作用的相关报道,可能因为WSSV是一种毒力太强的病毒,如果对虾先感染WSSV后感染IHHNV,在观察到WSSV对IHHNV的干扰作用之前对虾往往已死亡。

6 IHHNV的感染机制和致病机理

目前,针对IHHNV感染机制、致病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侯路红等(2015)通过融合表达IHHNV的衣壳蛋白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IHHNV的病毒样颗粒表面展示EGFP蛋白,构建了荧光病毒样颗粒(Fluorescent virus-like particles, fVLPs),为以后利用其荧光特性研究IHHNV入侵对虾细胞的途径和机制奠定了基础。朱威霖(2016)证实,凡纳滨对虾围食膜蛋白(Peritrophin, LvPT)与IHHNV可产生相互作用,有可能直接影响IHHNV侵袭机体的过程。尹晓彤等(2015)采用病毒覆盖蛋白结合法(VOPBA)和His Pull- Down方法筛选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IHHNV衣壳蛋白受体,发现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上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热休克蛋白90 (HSP 90)、酚氧化酶原2型、Na+/K+-ATP酶α亚基4种蛋白能与IHHNV衣壳蛋白产生相互作用,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可能参与IHHNV的入侵及细胞病变。

各种免疫相关酶在甲壳动物的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IHHNV感染引起的免疫相关酶及其基因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IHHNV的致病机理。由于虾的生理状态、养殖环境的差异,目前针对该内容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如胡文娟等(2015)研究了IHHNV感染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发现IHHNV感染引起肝胰腺和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明显升高,且这种较高的活性可以维持到IHHNV感染后35 d左右,推断IHHNV感染对对虾表现为长期低水平的免疫激活。曾地刚等(2013)和Alinejad等(2015)的研究也表明,IHHNV感染可导致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酚氧化酶等对虾免疫相关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而赵永贞等(2014)的研究表明,IHHNV感染可抑制酚氧化酶原激活因子(PPAF)基因的表达,因而抑制酚氧化酶原免疫系统的有效激活,推测这可能是IHHNV感染对虾并在对虾组织内增殖的原因之一。

尽管IHHNV已报道30余年,但目前对IHHN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技术的研发上,对IHHNV感染机制、致病机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阐明IHHNV的致病机理,尤其是IHHNV对不同发育阶段对虾致病性差异的分子机制,对于有效防控IHHNV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