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传感器融合的原理理解(纯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述传感器概念 多传感器融合的原理理解(纯知识)

多传感器融合的原理理解(纯知识)

2024-07-11 04: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多传感器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融合到一个一致的坐标系表示中,以获得更全面、准确和鲁棒的感知结果。

其原理可以从以下角度解释:

一、传感器的互补性

不同传感器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测量能力。多传感器融合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传感器之间的互补性,通过结合各传感器的优势来弥补各自的局限性。

例如,相机能够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而激光雷达则能够提供准确的距离测量,将它们融合可以在目标检测和定位任务中提高准确性和鲁棒性。

二、传感器的同步性 (1)硬件同步、硬同步

使用同一种硬件同时发布触发采集命令,实现各传感器采集、测量的时间同步。做到同一时刻采集相同的信息。

(2)软件同步、软同步

1.时间同步:

时间同步即为时间戳同步。通过统一的主机给各个传感器提供基准时间,各传感器根据已经校准后的各自时间为各自独立采集的数据加上时间戳信息,可以做到所有传感器时间戳同步,但由于各个传感器各自采集周期相互独立,无法保证同一时刻采集相同的信息。

2. 空间同步:

将不同传感器坐标系的测量值转换到同一个坐标系中,其中激光传感器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当前速度下的帧内位移校准。

三、传感器标定与坐标转换

为了有效地融合多个传感器的数据,需要进行传感器标定和坐标转换。传感器标定是指确定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姿态和内外参数等信息,以建立它们之间的准确对应关系。坐标转换是将不同传感器坐标系中的数据转换到一个统一的参考坐标系中,以便进行一致的融合和处理。

四、常见的数据融合概念

1. 信息级融合:

将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进行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表示。例如,将相机和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和融合,得到一个更完整和准确的三维环境模型。

2. 特征级融合:

对不同传感器的特征进行提取和融合。例如,使用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数据提取特征,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综合的特征表示。

3. 决策级融合:

对传感器的决策或测量结果进行融合。例如,将相机和激光雷达的目标检测结果进行融合,采用投票或权重加权的方式生成最终的目标检测结果。

五、融合算法和模型

多传感器融合涉及到复杂的算法和模型。常用的技术包括概率滤波器(如卡尔曼滤波器、粒子滤波器)、图优化算法(如图优化、因子图)、机器学习方法(如深度学习、集成学习)等。这些算法和模型能够有效地处理传感器数据的不确定性、噪声和误差,并提供更准确和鲁棒的结果。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常用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随机类和人工智能类。

(1)随机类

1. 加权平均法:

信号级融合方法最简单直观的方法是加权平均法,将一组传感器提供的冗余信息进行加权平均,结果作为融合值。该方法是一种直接对数据源进行操作的方法。

2. 卡尔曼滤波法:

主要用于融合低层次实时动态多传感器冗余数据。该方法用测量模型的统计特性递推,决定统计意义下的最优融合和数据估计。如果系统具有线性动力学模型,且系统与传感器的误差符合高斯白噪声模型,则卡尔曼滤波将为融合数据提供唯一统计意义下的最优估计。

卡尔曼滤波的递推特性使系统处理无需大量的数据存储和计算。但是采用单一的卡尔曼滤波器对多传感器组合系统进行数据统计时,存在很多严重问题,例如:① 在组合信息大量冗余情况下,计算量将以滤波器维数的三次方剧增,实时性难以满足。② 传感器子系统的增加使故障概率增加,在某一系统出现故障而没有来得及被检测出时,故障会污染整个系统,使可靠性降低。

3. 多贝叶斯估计法:

将每一个传感器作为一个贝叶斯估计,把各单独物体的关联概率分布合成一个联合的后验概率分布函数,通过使联合分布函数的似然函数为最小,提供多传感器信息的最终融合值,融合信息与环境的一个先验模型以提供整个环境的一个特征描述。

4. D-S证据推理法:

该方法是贝叶斯推理的扩充,包含3个基本要点:基本概率赋值函数、信任函数和似然函数。

D-S方法的推理结构是自上而下的,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目标合成,其作用是把来自独立传感器的观测结果合成为一个总的输出结果(ID);第二级为推断,其作用是获得传感器的观测结果并进行推断,将传感器观测结果扩展成目标报告。这种推理的基础是:一定的传感器报告以某种可信度在逻辑上会产生可信的某些目标报告;第三级为更新,各传感器一般都存在随机误差,因此在时间上充分独立地来自同一传感器的一组连续报告比任何单一报告更加可靠。所以在推理和多传感器合成之前,要先组合(更新)传感器的观测数据。

5. 产生式规则:

采用符号表示目标特征和相应传感器信息之间的联系,与每一个规则相联系的置信因子表示它的不确定性程度。当在同一个逻辑推理过程中,2个或多个规则形成一个联合规则时,可以产生融合。应用产生式规则进行融合的主要问题是每个规则置信因子的定义与系统中其他规则的置信因子相关,如果系统中引入新的传感器,需要加入相应的附加规则。

(2)AI类

1. 模糊逻辑推理:

模糊逻辑是多值逻辑,通过指定一个0到1之间的实数表示真实度(相当于隐含算子的前提),允许将多个传感器信息融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直接表示在推理过程中。如果采用某种系统化的方法对融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推理建模,则可以产生一致性模糊推理。

与概率统计方法相比,逻辑推理存在许多优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概率论所面临的问题,对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更加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一般比较适合于在高层次上的应用(如决策)。但是逻辑推理本身还不够成熟和系统化。此外由于逻辑推理对信息的描述存在很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缺乏客观性。

模糊集合理论对于数据融合的实际价值在于它外延到模糊逻辑,模糊逻辑是一种多值逻辑,隶属度可视为一个数据真值的不精确表示。在MSF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可以直接用模糊逻辑表示,然后使用多值逻辑推理,根据模糊集合理论的各种演算对各种命题进行合并,进而实现数据融合。

2. 人工神经网络法:

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容错性以及自学习、自组织及自适应能力,能够模拟复杂的非线性映射。神经网络的这些特性和强大的非线性处理能力,恰好满足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处理的要求。在多传感器系统中,各信息源所提供的环境信息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对这些不确定信息的融合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确定性推理过程。神经网络根据当前系统所接受的样本相似性确定分类标准,这种确定方法主要表现在网络的权值分布上,同时可以采用学习算法来获取知识,得到不确定性推理机制。利用神经网络的信号处理能力和自动推理功能,即实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六、总结

多传感器融合通过利用传感器的互补性、合理的数据融合方法、传感器标定与坐标转换以及相应的算法和模型,实现了对多传感器信息的集成和优化,从而提高了感知和决策的准确性、鲁棒性和可靠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