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体与写刻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简化的宋体字又称为什么字体 宋体与写刻体

宋体与写刻体

2024-07-11 01: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盖字之气息,随时而异。——黄丕烈

清代刻书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较前代有了质的飞跃,成为中国版刻史上的又一座巅峰。清代版刻字体在明代版刻的基础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终于新境大开,自成一脉,大致分为宋字与软字,也可称为硬体字与软体字(馆阁体、仿宋体、欧体等)。相比前代版刻字体,清版独具魅力,既有媲美宋版的“康版”,又有极具馆阁书风的“清三代”精写刻,工稳方正的“宋体字”,以及清中叶以来兴起的“仿宋体”,面貌多样。

清康熙扬州诗局《全唐诗》,征召苏州、扬州善书者专习欧字,能手刊刻,有“康版书”之美称。

清初雕印的中心以南京、苏州、杭州等地为主,同治光绪之际逐渐衰落,刻书之风移于湘、鄂等地。从刻书系统上看,官刻(内府刻)、坊刻、私家,三家各有所长,各尽其美。

清代刻书雕版最为精善者,以内府刻书为最,据统计大约七百余种,不仅沿用各地进贡纸墨,又翰林院学士校勘,善书者手写上版,名工雕版,集清代一朝国力所成,诸体兼刻,精美无匹,堪称清代版刻的巅峰。

清康熙内府刻本《佩文斋书画谱》,软体字,精写刻。

私家刻书亦蔚然成风,精刻迭出,如林佶写刻,许槤刻,通志堂刻,陆氏云渔书屋刻,顾氏碧筠草堂刻,鲍氏知不足斋刻,金冬心著作系列,《板桥集》等刻书,多为文人名家抄写,雕版精工,宛若手书,摄人心魄。

清康熙内府刻本《佩文韵府》,硬体字,字形方正。

关于版刻字体在清朝的使用情况,李志清先生《古书版本研究》对清代刻书字体进行了总结:

“顺治时期继承明末之硬体字遗风,变化不大;自康熙迄乾隆初期,除硬体字外,又流行一种字画织细,极为美丽的写刻体(软体字);乾隆中期以后,除精刻本仍使用软体字外,又恢复自明中叶以来,以硬体字为主流的印刷体系;从咸丰以后,软体字难得一见,刻板几乎尽用硬体字,盖其时能雕软体字之刻工已甚少矣。”

清代刻书字体一般分为软体与硬体,也可以称作写刻与宋体字两大类。

康熙十二年,武英殿在修补明永乐经厂《文献通考》旧版重印,康熙在此书《序》中提到“此后刻书,凡方体,均称宋字;楷书,均称软字。”

宋体

清乾隆鲍氏知不足斋《翰苑群书》,硬体字。“横”的收笔比起笔重,收笔处形成一个三角形;“竖”保留起笔的顿笔效果并转变为在右部的小三角形,收笔处左半部长出部分以维持整体平衡;“捺”笔画仿颜体而将收笔处轮廓线由向外延扩变为向内收缩。

所谓硬体(宋字)指的是明中叶以后,开始出现一种横轻竖重、方整规范的字体,横画末端有三小形的凸起,一般称为“宋字”,也有“肤廓字体”、“匠体”、“硬体字”、“方体字”等别称。形态大同小异,各个时代呈现的形态不一,如清初承续明末遗续,有“长仿宋体”、“扁仿宋体”等形态,后期发展成一种字形方方正正,略显板滞的“宋体”字,咸同以后,大多通行此字体。

追溯硬体字的缘由,与明正德到隆庆以来形成的“宋体”字有着密切的联系。黄永年《古籍版本学》:

“当时文坛上“前后七子”在倡导复古运动,李梦阳、何景明等是“弘治”年间的进士,李攀龙、王世贞等“后七子”之结合则在嘉靖时,这种从弘治历正德、嘉靖到隆庆的复古运动,正和此明刻事业的中期正德、嘉靖、隆庆三朝在时间上相吻合。”

明万历刻《史记抄》,仿宋体字,有欧体风格,为浙刻,若字体风格似颜柳,则为闽刻。嘉靖万历间刻书风格字体大体类似。

前后七子在复古运动中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种复古风气逐渐弥漫到刻书事业,则表现在对宋版书的竭力搜求以及全面覆刻。嘉靖万历间刻工,为节省时间和成本,对宋体进一步加工,但却只存其形,不存其神,这一时期一般多用白棉纸,素有“白棉纸嘉靖本”之称。

明崇祯刻《诸子汇函》,长仿宋体,字形修长,笔画方整。

明代万历至后期,这种字体在面貌上又作了进一步改变,有细长方,长方、正方、扁方等形态,但都“大同小异”。比较著名的是明末毛子晋刻书使用的扁方字体。

清康熙刻本《花镜》,硬体字,比较有特色的撇画故意拉长,清早期硬体字一般都具有此特色,

顺治时期的宋体字前期瘦长,至康熙时趋向正方,乾隆时又呈扁方。宋字横细竖粗,撇长且尖,捺拙而肥,与明末通行的“长仿宋体”还是有较大区别。

可以说,硬体字主要由宋体字演化而来,到后来硬体字逐渐成为十分普遍的字体,当代出版书籍都是使用这一字体。

软体

清嘉庆内府刻本《御制全史诗》,软体字,字体圆转秀丽,馆阁书风。

所谓软体,实际上是一种正楷的书写体,比较美观,与硬体字相对,有“元字”、“软体字”、“楷体”、“写体”等称谓。广义上将,就书体而言,包含草行篆隶楷;就楷书形态而言,包含欧颜柳赵、馆阁体等具有书写意味的字体,或方劲、痩硬、圆美、丰腴,风格多样。

清初精写刻的风尚形成与帝王的喜好有着直接的关系。顺治皇帝喜好欧阳询书法,康熙帝与雍正帝皆喜好董其昌的书法,乾隆皇帝喜好赵孟頫书法。上有所好,下必从之,文人仕子为了获得更多进试的机会,争相模仿,使得康熙一朝的行书都趋向董其昌书风,以沈荃、姜宸英、陈奕禧、张照等馆阁书家为代表。与之相对应的是,清初版刻以欧体字和以赵董书风为主的馆阁体风行天下。

康雍乾三朝也出现了许多家刻名版,被称为“清三代精写刻”。虽然当时文士大都从唐碑入手,但最终的形势特点和风格面目基本都以赵孟頫为归宿。这种现象在乾隆一朝尤为明显。无论是“颜底赵面”或“欧底赵面”,都是馆阁书风的影响,这是时代造成的结果。

清康熙刻本《午亭文编》,精写刻,林佶四写之一。国家图书藏本。

私人精刻如林佶四写(《渔洋山人精华录》、《午亭文编》、《尧峰文钞》、《古夫于亭稿》),徐乾学《通志堂集》,宋荦《绵津山人文集》,《吴风》,习启寓《唐诗百名家集》,曹寅《广韵》、《集韵》、《楝亭五种》和《楝亭藏书十二种》,等都是清三代精写刻的代表。林佶四写趋向于“赵体”,《通志堂集》、宋荦《绵津山人文集》则完全仿照“欧体”。

左为清雍正陆锺辉水云渔屋刻本《重刊校正笠澤丛书》,右为雍正般若庵刻本《冬心先生集》。《小残卷斋古籍碑帖精品展》,学苑出版社。

雍正时期,王歧手写顾氏碧筠草堂刊刻《重刊校正笠澤丛书》,诗鼎斋刻《淳化秘阁法帖考证》,金农在扬州刻自撰《冬心先生集》,《观妙斋藏金石文考略》等精刻。《笠澤丛书》是以赵孟頫书风为主,《冬心先生集》则更以宋体字为主。

清乾隆《渔阳诗话》,软体字,馆阁体风格。

到了乾隆一朝,弘历皇帝喜好赵孟頫书风,使得当时书风又为之一变,版刻中的软体字更趋向于“馆阁体”,笔画饱满圆润,匀称流畅,转折处多圆转,所以乾隆时期的大多数私家刻书都沿着这一方向发展,留下的私刻文集大多数都是此面貌。

清乾隆嘉庆间,随着考据的兴盛,出现了一大批有名的校勘学家,不仅校勘图籍,也参与到刻书的事业当中,刊刻了许多丛书。刻书的特点注重校勘,多数要写出校语,叫校勘记或考异,不惜工本的仿宋本,版式行款一律依宋书版式,刻书字体则是极为精美的“仿宋体”。

清嘉庆二十三年秦氏石研斋《扬子法言》,覆宋本,“仿宋体”。国家图书馆藏本。

黄丕烈影刊了许多宋版,后入《士礼居》丛书,被书林中人视如具有宋元价值的,下真迹一等的善本。有胡克家宋本《文选》、元本《通鉴》,秦恩复刻《扬子法言》、《骆宾王集》等,其字体依宋元旧刻。卢文绍《抱经堂丛书》、阮元《十三经注疏》,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等则是宋体字刊刻。

道咸之际出现了太平天国运动,嘉道之间以还江南雕版中心遭到破坏,刻书相对乾嘉时期较少许多。实际到了嘉庆时期,国力衰弱,雕版事业已经走向凋敝,精刻很少了。到了同光时期,各地出现由地方设立的官书局进行刻书,所用字体几乎全是宋体字了。

民国澄衷学堂石印本《板桥先生真墨》,石印本使用油墨渗透原理,一般刷印书籍会有油墨,容易辨认。

清末,随着西方印刷术的进入,各种石印、珂罗版、影印等因成本低廉逐渐取代以木板为主的印刷方式,雕版逐渐衰落。到了民国,尚有董康、陶湘、张均衡、刘承干、徐乃昌等人刊刻的大型丛书,版刻精飒,但这已是中国版刻的最后辉煌。 

肇自北宋版刻兴起,迄止民国衰亡,版刻字体经历了近乎一千多年的盛衰演变,亘古绵延,从未中断。及至今日,版刻优美的书法字体已被印刷字体取代,不复昔日辉煌。但古籍善本精雅的字体,生动的雕版,如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清晰生动的展现在面前,触手若新,熠熠生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