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六次大灭绝的主要原因 科学网

科学网

2024-05-21 08: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地球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

 

地球史上5次大的集群灭绝事件最早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大卫·骆普(David Raup)和杰克·塞科斯基((Jack Sepkoski)1982年发布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所认定的。

第一次大灭绝: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绝灭指数排名:3

时间:奥陶纪晚期或奥陶纪与志留纪

过渡时期(4.50~4.40亿年前)

可能原因:全球进入“冰河世纪”

特点:地球史上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

结果:约27%的科与57%的属灭种

奥陶纪是古生代的第二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约延续了6500万年。“奥陶”一词由英国地质学家拉普沃思于1879年提出,取自古奥陶部族(Ordovices)的居住地名。

灭绝发生于奥陶纪末期或奥陶纪与志留纪过渡时期,约85%的物种灭亡。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的积冰。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冰川锁住水,海平面大幅降低,原先丰富的沿海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第二次大灭绝:

长达2000万年的泥盆纪后期大灭绝

绝灭指数排名:5

时间:泥盆纪后期(3.75~3.60亿年前)

原因:灭绝事件持续近2000万年,

根源难辨

特点:海洋生物遭重创

结果:约19%的科、50%的属灭绝

泥盆纪是古生代第四纪,约开始于4.0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泥盆纪迎来了脊椎动物的飞速发展,鱼类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

这次大灭绝事件主要是海洋生物的灭绝,陆生生物受影响不显著。由于灭绝持续了近2000万年,且期间有多次灭绝高峰期,其根源很难辨识。

可能的生物学原因一说为地球进入卡鲁冰河时期所致。还有研究认为,泥盆纪陆生植物进化出发达的根系深入地表土之下数米,加速了陆地岩石土壤的风化,大量铁等元素释放进入地表水,造成了水系的富营养化大暴发,导致了海底缺氧事件。此外,海洋表层的繁盛的有机物的沉降,使得全球碳循环中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大量进入海底沉积层,也加强了地球冷化。

第三次大灭绝:

二叠纪末期创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绝灭指数排名:1

时间: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

(2.51亿年前)

可能原因: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等

特点:规模最大、涉及生物类群最多、

影响最为深远

结果:约57%的科、83%的属灭绝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发生在2.51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这是已知的地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许多动物门类整个目或亚目在此次事件中全部灭亡。曾遍布各地的舌羊齿植物群几乎全部绝灭,早古生代繁盛的三叶虫全部消失,蜓类原有40多个属,该世结束时完全消失;菊石有10个科绝灭,腕足类之前有140个属,在该事件后所剩无几。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

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第四次大灭绝:

三叠纪末期大灭绝

绝灭指数排名:4

时间:三叠纪—侏罗纪过渡时期

(2.0亿年前)

原因:尚无定论

特点:爬行类动物遭重创

结果:约23%的科与48%的属灭绝

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纪,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始于距今2.5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在此时期,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崛起,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灭绝,此次灾难并无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出现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第五次大灭绝:

白垩纪末期恐龙大灭绝

绝灭指数排名:2

时间:白垩纪晚期(6500万年前)

可能原因:陨石撞击

特点:恐龙灭绝

结果:75%~80%的物种灭绝

在五次大灭绝中,这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次灭绝事件仅次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其成因一般认为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陨石撞击。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全球温度急剧下降,黑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遮天蔽日,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有恐龙。(赵鲁)

《中国科学报》 (2014-08-08 第14版 关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