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金融研究报告(2021):五大新业态、三大产业互联网、四大新基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方面 产业数字金融研究报告(2021):五大新业态、三大产业互联网、四大新基建

产业数字金融研究报告(2021):五大新业态、三大产业互联网、四大新基建

2024-07-11 03: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研究报告共分为五大章节,介绍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系统性总结了“435产业数字金融新范式”,涵盖“四大新基建”、“三大产业互联网”,创新提出了产业链金融、物联网金融、绿色金融、农村数字金融、科创金融“五大产业数字金融发展新业态”,并展望了产业数字金融未来发展的八大趋势。

产业数字金融是以产业互联网为依托,数据为生产要素,数据信用为核心特征的一种新型金融形态。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数字乡村等各类产业数字化方案的实施所产生的融资需求,均可以与产业数字金融深度融合,促进金融系统与企业生产经营系统打通,共同提升各产业数字化水平,并孕育出产业链金融、物联网金融、绿色金融、农村数字金融、科创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为更广泛的生产经营者提供更智慧的金融服务、更精准的产品定价、更低廉的融资成本。当前我国产业金融规模接近300万亿元,随着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加速度进一步提升,产业数字金融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发展前景将愈发不可限量。

其中,“四大新基建”是产业数字化及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根基,信息新基建将输出技术创新源动力,数据新基建将释放数据要素生产力,并促进产业新基建和金融新基建革新,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硬核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产业端则在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大势下形成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服务互联网三网互通互联的新态势,进一步促进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产业数字金融将深度融入新基建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新模式、新业态持续孕育,最终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形成产业与金融相互促进、螺旋提升的良性发展格局,助力数字经济腾飞。

具体而言,数字新基建是以信息新基建为源动力、数据新基建为生产力、产业新基建及数字金融新基建为助推器的基础设施,其中:信息新基建是围绕信息的感知、传输和连接、处理的一系列信息基础设施的集合;数据新基建以安全存储、可信传输及协同生产为目标,主要包含数据存储及计算、数据资产、数据安全和数据交易等方面基础设施;产业新基建以“上云用数赋智”为目标,将数据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相融合,助推产业数字化;数字金融新基建包括支付清算、征信体系、场内外交易及配套制度安排等内容。

数字新基建在信息新基建持续输出技术源动力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新基建释放数据要素生产力,支持产业新基建和金融新基建的革新,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乘数效应,成为攻克“卡脖子”核心技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的重要推手,一方面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完善产业发展链条。

新基建支撑下的数字技术创新加速了经济社会形态和运行模式的变革,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重塑产业发展方式。随着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创新引领作用愈发凸显,世界各国都在加快释放数据价值,促进数字技术和产业的结合。产业数字化是发展新型经济的利器,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

产业数字化是指在新一代数字技术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各个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内部的价值链进行“上云、用数、赋智”的重塑和改造的过程。受技术成熟度、疫情等外部环境、双循环政策红利及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四大驱动因素的影响,中国产业数字化进入全面加速期。“产业互联网”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载体。

和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同,服务互联网是以第三产业为基础的服务业经济新形态,其内核是服务数字化。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文体卫生等各行各业,具备产业属性和公共服务属性,且兼具产业互联网及消费互联网的特征。

产业数字金融是面向B端产业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的统称,主要服务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

产业数字金融五大新业态

具体而言,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隐私计算等技术的促进下,产业数字金融将进一步衍生出以下五大新业态:

第一、产业链金融

随着产业互联网的蓬勃兴起,产业互联将成为常态,供应链关系愈加复杂,链式关系将逐步演进成网状关系,数字技术逐步实现对产业链复杂交易关系及产业链中每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实时监测和风险管控,产业链金融应运而生。

产业链中供应流的表现形式,供应链的良性发展对于产业链而言至关重要。着眼未来,产业链呈现由“链式关系”向“网状生态”的转变趋势,供应链金融更亟待升级。

“链状” 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通常仅以一家核心企业为中心,向其提供服务;而“网状”产业链中,各个上下游企业可存在于多条产业链之上,可同时为多家核心企业提供服务,且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可开展经营交易,因而核心企业不再是唯一的中心,每个上下游企业均可成为交易中心。在此趋势下,产业链中的交易主体更丰富、交易关系更复杂,但得益于数字技术进步,通过识别真实的交易数据进而提供授信的金融服务模式即产业链金融可实现破局。

产业链金融是以产业互联网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云计算、数据处理、OCR识别验真等技术手段还原产业链中各企业的复杂交易关系,并基于交易关系综合评估企业经营情况以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模式,融资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功能。

产业链金融的融资功能一定程度弱化了主体信用,授信主要基于交易信用,侧重提升交易关系真实性来优化授信模式,通常通过交易数据的智能识别和交叉验证实现此目标。交易信用以企业交易数据为主要核心数据,从流动性、周转能力等短期还款能力角度及交易历史记录分析企业信用。交易记录越完善、交易模式越安全,则企业的交易信用越好。

产业链金融解决了授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难以向上下游各级企业拓展的问题。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链金融的前身,仍较为依赖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且信用类产品稀缺,该模式中,核心企业为产业链的中心,上下游企业的授信依托其背书和担保,供应链远端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资金服务,一方面因自身信用难以符合授信条件,另一方面与核心企业的关系不如一、二级合作商紧密。而产业链金融通过捕捉交易数据洞察各企业交易关系,认可交易信用,提升了“网状”产业链中小微企业资金服务的可得性。

第二、物联网金融

物联网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万物互联成为必然趋势,物联网金融将资金、信息、实体相结合,在授信准入、贷后管理等领域形成实质突破,诞生了一系列创新模式。

具体而言,物联网金融是以工业、农业等产业互联网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企业主体的智能识别感知、定位、跟踪、监控,以增强主体信用数据的真实性及可得性,实时掌握企业销售运营情况,动态调整信用评级结构的一种综合金融服务业态,融资是其主要功能。

与产业链金融不同,物联网金融侧重通过提升企业主体信用的真实性来优化授信模式。主体信用侧重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通常从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规模、成长性、流动性等维度做出评价。

物联网金融将资金、信息、实体相结合,在授信准入,贷后管理等领域形成实质突破,诞生了一系列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仓储物联网金融、汽车物联网金融及大宗商品交易等。

展望未来,产业链金融和物联网金融从不同逻辑及视角优化工业互联网授信模式及信用数据的真实性。未来两者可能趋同实现主体信用、交易信用的融合,进一步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绿色金融

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课题。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绿色金融势能进一步放大,将为工业、农业、服务业产业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目前我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三大主要金融科技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应用业务上,金融科技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能源市场、绿色债券等业务领域。应用场景上,金融科技工具的使用覆盖了ESG投融资、全国碳市场交易、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农业、小微企业等多个领域。

金融机构在绿色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域上,主要聚焦三个方面。

其一,利用金融科技提升环境风险识别能力,实现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投向的跟踪,帮助降低“洗绿”风险; 其二,实现环境风险建模及智能定价,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营销与定价能力; 其三,建立绿色项目评级数据库和评级模型,提升绿色业务流程管理能力。

第四、农村数字金融

随着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数字技术打通政府、农企、农民、金融机构间数据壁垒,为突破三农金融服务成本瓶颈提供了技术依托,农村数字金融新业态将助力农业互联网落实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发展要求。

农村数字金融是以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为手段,以农村、农业、农民三农为服务对象的普惠性金融服务。农村数字金融一方面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以突破传统服务模式的成本瓶颈,另一方面离不开政企协同下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形成的农民农户农企征信体系。农村数字金融主要包括便捷金融服务、涉农信贷服务、新型农业保险等内容。

目前而言,数字金融知识在农村尚未普及,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仍有待提高,农村数字金融产品体系有待进一步丰富,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法律法规建设仍不完善,都对农村数字金融发展形成一定限制。下一步,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以及社会组织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强化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农村居民提升数字金融素养,结合农村实际需求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推动农村数字金融创新发展,助力农村振兴。

第五、科创金融

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沃土,也是我国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定制化金融服务、北交所的成立等彰显了科创金融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机遇。

间接融资方面,银行作为服务主体在诸多方面探索尝试。

首先,数字技术提升了科创金融服务能力。科创金融提高了对企业进行资质审核和资产评估的严谨性和可靠性,在传统风控因素的基础上,尤其通过技术、市场及发展前景等多重因素优选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和销售,将风险管理前置。 其次,投贷联动成为科创金融的重要手段,投贷联动核心是在权益投资的基础之上,银行通过和投资机构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在为被投企业提供债务融资和企业成长过程中需要追加的债务融资的同时,给不同的投资主体合理的回报,覆盖其所承担的相应风险。投贷联动包括商业银行与外部的风投机构合作共同投资科创公司,商业银行自建由子公司( 如理财子公司等)对科创项目进行股权投资,与外部机构共同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等模式。

未来八大趋势

1、全球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中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数字经济进入蓬勃发展期。从长期来看,全球价值链布局的引力将转向数据要素成本,而数据要素成本更多依托于市场规模,中国这一超大市场将来可能会成为吸引全球产业的一个高地。另一方面,挑战也同样存在,美国政府发布的实体清单暴露“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困境,涉及涵盖军工、芯片、核电、安防、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的企业,阻碍了企业所在行业的科技创新,这将直接影响中国产业链向前延伸以及全球竞争力。

2、双碳目标推动产业数字化和绿色金融跑出“加速度”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技术创新活力,为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要实现碳中和,未来三十年中国需要数百万亿元的绿色投资。过去,中国绿色金融的主要业务集中在支持绿色基础设施项目,这些绿色项目比较容易识别。但是,未来的绿色金融业务,必须支持绿色小微、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建筑,要在计量几乎所有经济活动的碳排放碳足迹的基础上开展。对这些主体、项目和产品进行绿色识别的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大数据、物联网、AI、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来为绿色金融赋能。可以预计,随着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对于信息的规范性、时效性、整合度、精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金融机构对数字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3、专精特新、多元协同, 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

2021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 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产业链现代化,不仅要发展一批大型龙头企业,还应培育大批长期专注于特定细分领域、细分产品、能够在所在领域不断创新发展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带动多元协同,整体提高各产业的附加值,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

4、“新基建+产业互联+金融服务”成为数字化转型新范式,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互联是新基建的重要应用,“新基建+产业互联+金融服务”将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也将为具有自主核心能力的产业科技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通过数字化新基建来重塑不同产业场景中的服务能力、效率与质量。数字化基础技术的升级,让金融业务和传统产业的连接更加紧密,围绕产业场景的金融服务也将更加平滑和通畅,同时能让传统金融场景获得足够的创新空间,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5、智能网联汽车成为第三空间和下一个“入口级载体”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之大变革,全球汽车工业进入大发展大调整阶段。在这场变革中,如果说电动化是上半场,那么智能化就是下半场。汽车作为全新生活场景的链接者,正经历着从普通交通工具到以人为核心的第三空间的角色转变。在产业互联网生态下,手机和汽车不再是割裂的产品,无论是云服务还是手机的功能,以及将手机作为车钥匙,都能与汽车进行融合。汽车上丰富多彩的大屏,是继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之后的“第四屏”,汽车的智能网联系统有其独立性、封闭性、私密性等特点,可以更好地应用于音乐、视频、游戏等场景,这些使用场景在车内的体验远超手机的体验。未来,汽车将成为连接家和办公场所的第三空间,在挖掘用户在“路上”需求的同时,也填补了这块互联网服务空白,让“家-路上-办公室”的互联网服务体验无缝衔接在一起。

6、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有助于发掘信息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数字化生产力,加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提供新路径,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共享“数字红利”。

但总体来看,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还处于持续探索阶段,部分地区存在发展思路不清晰、建设主体不明确、建设效果不突出、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各地区应立足本地实际和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数字乡村建设运营模式,同时注重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数字素养,加快培育数字乡村发展良好生态,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让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7、数据治理是产业数字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进一步强化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数字经济之下,数据已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社会建设的重要的生产要素。不过,在数字经济带来发展新机遇的同时,数据安全的形势亦不容乐观。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据与产业的融合,而数据在采集、共享、分析、流动与使用等环节都将面临不同层面的风险,这包括数据产权、数据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层面的风险问题。去年工信部公示《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从政策层面为数据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还需要产业中各类企业主动强化数据安全技术能力建设,建立统一高效、协同联动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做好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安全管理。

8、产业互联网上市公司和独角兽进一步扩容

2011~2020年,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黄金十年,诞生了一批高市值的互联网上市公司和独角兽。面向未来十年,伴随产业数字化进程,整个互联网革命浪潮也从早前围绕消费产品的流通领域变革展开,进入到了围绕工业和消费产品生产领域的深度变革展开的阶段。“产业互联网”将接棒“消费互联网”,成为下一个批量产出上市公司和独角兽的领域,形成巨大的蓝海。

正如百信银行行长李如东表示:“未来十年,产业数字金融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百信银行作为原生的数字银行,目前已经在小微金融、汽车金融、乡村振兴、绿色金融等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在未来发展中将继续发挥百信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能力优势,源源不断地为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安永金融服务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超也表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及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金融机构在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需紧抓产业互联网发展新机遇并将产业数字金融能力建设纳入核心发展议题之中,安永也将协同生态合作伙伴一起陪伴金融机构顺畅转型,齐心协力推动数字经济腾飞。”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杨农则强调了金融机构在新时代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机构需紧抓产业互联网发展新机遇,并将产业数字金融能力建设纳入核心发展议题之中,协会也将一如既往做好会员服务,引导会员机构做好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与社会各界一道为产业金融有序发展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