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论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第一本茶书及作者 “六书”论茶

“六书”论茶

2023-11-04 09: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煎茶水记》中记载的第一则品水故事为:唐宪宗元和年间刑部侍郎刘伯刍(公元755—816年)对亲历过的山泉江湖之水进行深品高鉴,认为煮茶口感较好的水源有以下七品: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

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

扬州大明寺水第五;

吴松江水第六;

淮水最下,第七。

刘伯刍所品水源,大都集中在两浙地区,即唐代的浙东、浙西两道。浙江东道辖境在今浙江衢江、浦阳江流域以东;浙江西道辖境相当于今江苏南部以及浙江西部地区。

张又新游历两浙,亲自品尝了上述七种水源,对尊长刘公伯刍的品鉴颇为赞同,“斯七水,余尝俱瓶于舟中,亲揖而比之,诚如其说也。”但他同时又认为刘公所载水源仍可补充,其“扬子江南零水第一”的观点也值得推敲。张又新曾为永嘉(今浙江温州境内)刺史,鉴于“客有熟于两浙者,言搜访未尽”的说法,他经钱塘江桐庐江段,到了此江段的严子濑(相传在东汉严子陵的垂钓台下),并亲自在此处取水煎茶。

他认为此水“不可名其鲜馥也,又俞于扬子南零殊远。”然后,他又来到永嘉的仙岩瀑布,“取仙岩瀑布用之,亦不下南零”。于是,他得出显理鉴物的真知灼见:“今之人信不迨于古人,盖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能知之者。”

张又新还在《煎茶水记》中记载了一则“陆羽品水”的故事:唐代宗时期,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羽处士,便邀陆处士到扬子驿用膳。席间,李季卿问陆羽煮茶用什么水最好?陆羽回答说是扬子江的南零水。

李季卿便派了两名军士去取南零水。此两名军士奉命取回南零水,却在返途中不慎将桶水荡失了一半。为了交差,他俩就取附近的江水将桶加满。两名军士挑回水后,陆羽用勺在桶里漂了漂,尝了尝,断定桶水不是南零水,而是附近的江水。这两名军士辩称他们的确取了南零水,当时在场的百余人可以作证。

陆羽不声不响,把桶水倒掉一半后再尝,断言桶里剩下的水才是真正的南零水。这两个军士顿时傻了眼,诚惶诚恐地将实情一一道明,直呼“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季卿与在座的其他宾客都大为惊叹!李季卿便问陆羽:“既如是,所经历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羽于是将自己品鉴过的各地之水排出二十个等级,李季卿命下属记录下来: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水第八;

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

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

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

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

吴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郴州圆泉水第十八;

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李季卿录毕,陆羽又补充了水源和洁器对于茶饮的重要性:“此二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然善烹洁器,全其功也。”

以上“陆羽品水”故事,张又新述称引于楚僧的《煮茶记》。他在《煎茶水记》道:“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与同年生期于荐福寺。余与李德垂先至,憩西厢玄鉴室,会适有楚僧至,置囊有数编书。余偶抽一通览焉,文细密,皆杂记。卷末又一题云《煮茶记》”。文末,他又强调自己任江西九江刺史时,与同僚论茶,思寻《煮茶记》,此书仍在:“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门生刘鲁封,言尝见说茶,余醒然思往岁僧室获是书,因尽箧,书在焉。”

这是一本现存最早的专门论水评泉的著作。全文仅约900字,共列出全国宜茶用水20处。

《品茶要录》

《品茶要录》全书近两千字,本书共10篇,有前言、后论各一篇,中分“采造过时、白合盗叶、入杂、蒸不熟、过熟、焦釜、压黄、渍膏、伤焙、辨壑源沙溪”十目,专论检验方法及制茶之病,辨析甚为详细。

《品茶要录》中不仅对色香味形四个内容已有集中的表述,而且在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四个手段的综合运用上表述也有极强的专业性。如看汤色:“盏面浮散,隐如微毛,或星星如纤絮者,入杂之病也。善茶品者,侧盏视之,所入之多寡,从可知矣。”如看外形:“茶饼光黄,又如荫润者,榨不干也,榨欲尽去其膏,膏尽则有如干竹叶之色。”如闻香气:“试时色不鲜明,薄如坏卵气者,压黄之病也。”如尝滋味:“试时色虽鲜白,其味带苦者,渍膏之病也。”

《品茶要录》的论述手法,是以“茶病”为目,而在内容中则处处以“制造”为着眼点,找出起病的根源,指出疗疾的良方。以“病”为目,表现出检验的针对性,体现出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参阅宋代其他一些史料如《东溪试茶录》便可发现,《品茶要录》中记载的“茶病”在当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可以说是宋代茶叶生产中的常见病。而所指在“造”,则表现出质量检验的目的,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以检验来指导生产,提高质量。《品茶要录》的体例,亦正鲜明地体现了黄儒写作此书的目的“为原采造之得失,较试之低昂,次为十说,以中其病”。

黄儒在《品茶要录》中继承了自陆羽以来的检验和表述方法,并吸收了同代人的鉴评经验,同时,又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

黄儒之前虽也有不少著作提到了茶叶检验的内容,但与《品茶要录》相比,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一,《品茶要录》的撰写宗旨非常明确,检验的内容、目的及体例均表明它是一本真正的茶叶检验专著。其二,有比较完整的检验方法和手段。《品茶要录》在书中表露出较强的发挥感官上各种功能的意识,利用了视觉、嗅觉、味觉乃至触觉的分工和合作,对茶叶的色、香、味、形建立了比较系统和综合的评鉴方法。其三,专业性强。从《品茶要录》的内容看,无不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水平,表现在对制茶工艺的熟知,对审评技巧的把握。

从书中内容分析可知,《品茶要录》在汲取传统的茶叶鉴别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之充实和系统化,并强化了茶叶检验的理论形式。因而,《品茶要录》一书,可以说是茶叶检验走向专业化和系统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大观茶论》

“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而本朝又至佑陵时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经过唐朝饮茶之风的盛行,到了宋代更是普及到了社会各个阶层,“家不可一日无也”,最具有特点的是平民老百姓中的饮茶之风尤甚。当时茶馆林立,可以在《梦梁录》里找到详细且精彩的描述:“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七宝露茶、做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类”。“王安石的《议茶法》:“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王安石作为当朝宰相,还专门写作《议茶法》,并强调茶在老百姓的生活中的地位跟米和盐是同等重要的,那是一天也离不开的。

《大观茶论》为宋代皇帝赵佶所作,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皇帝的茶专论。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书中讲述了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在宫廷,从蔡襄到宋徽宗,已经到了顶峰,细腻讲究也无可比拟。也许就因为此,走向了盛极而衰的道路,但是从这些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人创造了一个复杂瑰丽的茶世界。

“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等句更是看出宋徽宗对茶的推崇备至。宋高宗赵构受到其父亲宋徽宗的影响,对茶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爱。“汲泉拟欲增茶兴。暂就僧房借榻眠。”之句表现了他对幽居山林品茶参禅的僧人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内心的怅惘和失落。

《茶具图赞》

陆羽在《茶经》中把饮茶器具称为“茶器”,而将采制茶叶用的器具称为“茶具”这种称呼一直沿袭到北宋。到了南宋,审安老人(其真名董真卿)撰写《茶具图赞》时才将饮茶品具改称为“茶具”,沿用至今。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具图谱。宋代神审安老人撰。成书于宋咸淳五年(1269)。有明代沈津《欣赏编全集》等刊本。该书集绘宋代著名茶具12件,每件各有赞语,并假以职官名氏,计有韦鸿胪、木待制、金法曹、石转运、胡员外、罗枢密、宗从事、漆雕秘阁、陶宝文、汤提点、竺副帅、司职方。此书可见古代茶具形制,其中铁碾槽、石磨、罗筛等为宋时制造团茶专用,明朝已无这些器具。该书有芝园主人茅一相序、朱存理后序,另有明正德六年(1511)沈杰总序。

《茶具图赞》用白描画法将盛行于宋代的斗茶用具记录成图,称之为“十二先生”,赐以名、字、号,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衔职,非常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宋代社会对茶具的钟爱和对茶具功用、特点的评价。

它是中国第一部茶具专著。该书绘制了宋代著名茶具12件,一具一图一赞语,又以拟人手法给每一种茶假以宋代官名和职责,妙趣横生。

《续茶经》

从时间上说, 《茶经》、《续茶经》两书问世相隔近1000年。正如陆廷灿所言,自唐至清,茶的产地和采制票饮方法及其用具,已与《茶经》所说大不相同。当今几款很有名的茶,比如西湖龙井,陆羽《茶经》就没写到。说浙江的茶,陆羽认为“杭州下"。可见,杭外的茶,陆羽评价并不高。陆羽写《茶经》时,龙并茶还没有。是宋代上天竺主持、一个叫辨才的和尚开种的,唐代的陆羽不可能写宋代才有的茶。《续茶经》就写到了龙井茶,引用了清代陆次云《湖螺杂记》: “龙井茶,作豆花…采于谷雨前者尤佳,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论于齿烦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再如云南普洱茶。陆羽也只字未提。为什么?因为当时的云南还不在唐朝的版图内,云南以及贵州四川局部当时是属于南诏国的。陆羽没去过云南,当然不可能写云南的茶。到了陆廷灿的时候,南诏国已消亡,云南已经是清朝疆土的一部分,《续茶经》就写到了: "普泪茶出元江府普润山…"《茶经》中甚至连武夷茶都没写到。陆羽是否去过武夷山?一种说他没去过,另一种说他在完成《茶经》之后去过。但不管怎样,武夷岩茶在《茶经》中一字设提。

陈廷灿在《续茶经》中多次提到武夷茶,这与他在清康熙五十六至六十一年( 1717-1722年)任崇安知县有关。崇安县就是当今武夷山市。于政事之余,陆廷灿常临乡村,遍访农事, “每以茶事下询,于武夷之外,每多见间,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

《续茶经》中,武夷茶占了其中相当篇幅。《续茶经》丰赢和补充了《茶经》中的许多内容,仅"八、茶之出”一章,陆羽只对唐代15个道中5个道的产茶地进行记述,对其他3个道的茶产地,只是一笔带过。而《续茶经》则摘引了近百部茶著、茶文, “茶之出”覆盖到全国15个省份。时隔千年,陆廷灿广引博征撰写《续茶经》意义非常。这是继陆羽《茶经)之后,陆廷灿对中国茶文化的贡献。

《续茶经》是从唐代至清代之间对《茶经》作出最完整补充的茶书,内容是《茶经》的10倍。

这6本著作有详细谈茶的、有写煮茶之水的、有写茶的鉴别方法的、写茶精神茶文化的、另有写茶具的。

可以说这6本书囊括了丰富的茶世界;茶精神。

希望各位读者看了这6本书以后,可以对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