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光兮耀星空,润无声兮汇大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竹西中学有高中吗现在 心有光兮耀星空,润无声兮汇大湖

心有光兮耀星空,润无声兮汇大湖

2024-07-01 0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草鞋山旁,阳澄湖畔。群贤毕聚,名师云集。2020年12月3日、4日,2020年江苏省初中校长与学校发展专委会“心有光·润无声”研讨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盛大举行。江苏省内来自南京师大附中实验初级中学、无锡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常州市北环中学、扬州市竹西中学、连云港市实验学校、泰州黄桥初中、淮安市北京路中学、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等近50所名校的近400位老师师如约而至,开启为期2天的学习研讨之旅。

开幕式:高端低调上档次

3日上午8:30,全体与会人员汇聚星湖学校演艺中心,共同参加盛大的开幕式。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有: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会长周成平教授,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沈坚先生,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副秘书长孙圣和副教授,江苏省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万伟博士,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初中校长与学校发展专委会理事长陈康金校长,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初中校长与学校发展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江苏省东南教育研究院院长邹建农先生,以及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奚燕萍女士,主持会议的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初中校长与学校发展专委会副理事长、镇江实验学校校长夏建平先生。

首先,奚燕萍校长向全体来宾致欢迎词,奚校长说,星湖学校有丰厚的底蕴,办学历时半个多世纪。学校从吴县跨塘中学到到如今的星湖学校,完成了多次蜕变,每一次蜕变都成就了一段佳话,2005年曾出过苏州市中考状元。学校办学特色鲜明,积极开展“润课程”教育,教师润教、润导、学生润学、润思,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用顺应自然的方式抵达。我们的特色内涵建设是“星爸湖妈”。

接着,陈康金理事长对星湖学校承办这次大型、高规格的活动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说,本次活动是用智慧统率师生行为,用精神引领师生行为,用毅力激励师生行为,用细节和汗水创造奇迹,我们都要做教育教学的追梦人。

然后沈坚局长讲话,他说教育是助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园区成立26年来,始终秉承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实现了从“教育洼地”到“教育高地”的蜕变。位于高地的园区教育人,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对标找差,勇攀高峰,在寻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也走出了一条“园区模式”的道路。他期望学校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历史优良传统,再次携手创业创新。努力争第一、创唯一。不断突破,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质。

最后,周成平教授对本次研讨活动给出了高度的赞赏,他盛赞本次研讨活动立意深、层次高、活动实,定位精准。他对星湖学校的精心部署及全体来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本次活动顺利开展。

专家讲座:前沿厚重指导强

开幕式后,是万伟博士的专题报告《新时代润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体系建设》,她从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开篇,从劳动教育的概念、基本理念、素养目标等全面解读劳动教育,再深刻结合课程原理,从概念引申至方法、从专业理论升华至实践操作,根据学生各年龄特点及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实例丰富、内容清晰、指导性强,为全体来宾生动演绎新时代润课堂的体系建设。

下午首先由奚燕萍校长作学校特色课程展示,课程定位为“星爸湖妈”家庭教育,但又不仅停留在家庭教育项目的层面,而是深挖“星爸湖妈”家庭教育特色的精神内涵。“星爸” 从心出发、高瞻远瞩,用真心与智慧引领家庭的发展;“湖妈”上善若水、水滴石穿,用气度与勤勉温暖家庭的发展。学校通过构建温暖的“HOME家”全人成长环境,打造“星辰大海,用顺应自然的方式抵达”的成长机制,培育灵动、宽容、智慧的“润”成长文化,让其浸润在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中,进而“培养完整的人,成就生命的舒展”。

接着马建兴老师作《基于核心素养的劳动教育课程的研发与实施经验》的讲座,他说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没有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交流:融合贯通成色足

 交流共有两个内容,先是“德润万家·家庭教育课程的研发的实施”的校本化探索论坛,共有7所学校代表上台展示。各所学校大放异彩,生动地展示了家庭教育课程特色,如扬州市田家炳中学丰富的班本化家校活动、淮安市北京路中学的“不让家校合作变成纸房子”、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的梁溪校本课程群及各色微课堂、吴江市实验初级中学以“成己达人”校训价值导向的家庭教育体系、常州市北部初级中学的“PCC”课程资源库、泰州黄桥中学的家庭教育加法制以及镇江实验中学的“阳光父母学堂”课程体系。7所学校各有千秋,映射了无数所学校在家庭教育的用心,家庭教育在家庭与学校间串起沟通的线,一根根线织起一张张网,德润的光,照在千家万户上。

再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劳动教育课程的研发与实施经验分享”,六所学校代表依次上台展示,他们是扬州市梅中教育集团竹西中学的《基于核心素养,深化劳动教育》、无锡东绛实验学校《江南廷弼农耕特色课程中学生的劳动教育探索与研究》、常州市北环中学《劳动喜获丰收,坚毅滋养心灵》、泰州市凤凰初级中学《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建构与实施》、泰兴市黄桥初中《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希望》、南京师大附中实验初级中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六所学校开展的课程扎实有效,都着力于培养志向高远、品行高洁、勇于超越的社会小公民。

课堂:精彩有味巧设计

语文篇——浸言入文,润心无声

星湖学校蒋晓蓉、常州北教初级中学校的查文丽、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校的张美红、南师大附属中学实验初级中学常凯四位老师同题异构《愚公移山》。

蒋老师的课以徐悲鸿的天价画“愚公移山”开篇激趣,拉开了本次语文教研的帷幕。由事见人入理,明写法悟寓意,既引导学生梳理文言知识、总结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知人论文。在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享受到一场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盛宴。

查老师的课巧妙利用现代传媒,以动画片切入激趣,引导学生在课文的比较找不同中感受人物形象、感悟人物情感与心理,设计精巧而新颖;在查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在找不同的过程中知人明情懂理,更感受到了“愚公精神”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张老师的课以给两幅愚公移山的画配台词开始,别开生面而富有趣味,接着她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读故事情节,体悟人物形象,思考故事的寓意,张老师以“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愚公移山……”串联,设计精巧,逐步引导学生浸入深度思维。

常老师的课以谜语开篇,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感受情节的曲折性;随后,常老师将项目课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以设计电影镜头的方式描绘故事场景、描绘故事人物,以此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情感,思考故事的深层内涵,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特级教师张增光老师高度评价了四位开课老师的精彩呈现,认为四位老师或用情境创设、或用比对等方式,殊途同归,都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体思维”,都做到了以“文言”为起点,引导学生关注“文化”的效果。最后张特建议,老师们可以更关注寓言这种文体的特殊性,可以更注重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辨性的培养。精彩的点评之后,张特还给与会老师们带来了微讲座《言文——文言文教学的追求》,勉励老师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强化一体思维意识: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微讲座春风化雨,在不知不觉中浸润了与会老师的思想。

数学篇——结合情境,深入探究

星湖学校张志明、吴江实验初级中学的钱建芬、靖江市滨江学校蒋秋波、连云港市实验学校孙剑云四位老师同题异构九年级《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张老师从生活中情境日出图片来引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家肯定了张老师这节课上课沉稳、不急不躁;注重规范,并且有让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学过程中注重交流的生成。

钱老师在优美的朗诵中,让学生感受到日出的美。而数学图形之美也是来自于生活。在海上日出中,直观感受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由浅入深地引入了本节课的课题。

蒋老师由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以及如何判断的引导学生思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动手画去主动探究,做到了“真”探究。师生互动较多,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孙老师首先回顾在同一平面内,点,线,圆的位置关系,引出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三次画图动手操作,尝试归纳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小组交流讨论并分享。

最后特级教师周荣伟老师对四节课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四位老师在教学中能等待学生知识的生成,也对教学过程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探究过程多信任学生,少一点友情提醒,例题教学要多一点理性思考,让学生在感悟体验。接着周老师作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及思考》的微讲座。他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三个层次的目标:基于学习经验整体建构单元学习的框架知识;凸显本堂课解决的核心内容;教学目标要回归到学生的核心素养。

英语篇——基于文本,培养品质

英语学科四位老师就《reading2》同题异构,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体现了教无定法的核心。星湖学校赵梦醒老师以special为主题,任务型教学为依托,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知识点新授。紧紧围绕主题,对学生在语境中进行知识点训练。

常州邹区中学王建燕老师整节课以一个介绍Zhalong的旅游小册子为线索,贯穿整节课的各个环节,首尾呼应,结构清晰完整。详细全面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练习,符合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积极性较高。

句容天王中学徐武峰老师以reading为切入口,通过阅读回答环节,导入知识点新授,层层递进,仔细解读全篇文章,思路清晰。同时在输出环节,通过复述,小组讨论和合作对话等多种形式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

淮安市朱坝中学金艳霞老师以我的一个好朋友John-crane为主线。把扎龙湿地保护区分成四个主要方面分别展开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结尾以设计海报来对学生的所学内容进行整合输出。学习目标明确清晰,学生积极性较高。

随后,特级教师王秀荣老师对这四堂课进行评价,肯定了四位老师的可取之处,同时又提出了自己中肯建议。基于这次评课,王秀荣老师作了《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微讲座,她提出阅读课要渗透地域文化激活学生文化,根据标题猜测思维,要基于语篇提升思维品质,同时还要布置课后练习提高学生迁移能力,希望各位老师都能基于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

化学篇——精心设计,深度学习

星湖学校王礼娟老师和常州丽华中学叶娜老师、连云港市柘汪中学徐敏老师、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王维维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四节精彩的化学课。四位老师同课异构,带着我们走进了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之化学性质》。王礼娟老师以巧妙的情境,流畅的过度,设计完备的微量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热情参与“金属村的运动会”的同时也扎实掌握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叶娜老师以“暖宝宝” 为线索,和同学们一起探索了生活中的化学,通过环环紧扣的证据推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体会到了科学的严谨逻辑。徐敏老师则通过不断“设疑”,一步步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动手实验,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王维维老师则是以“铝壶”贯穿课堂,线索清晰,课堂节奏适当,注重课堂的深度学习,师生互动良好,课堂分为热烈。

展示课结束之后,江苏省特级教师缪徐老师对四位老师的课作出精彩点评,他强调教师应当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做人应和善,大度,有爱心,有底线;坚持不懈地“练功”——即“课标解读”,“教学设计”,“口头表达”;教学应做到问心无愧;要脚踏实地做研究。

道法篇——承担使命,解决问题

常州市北环中学朱慧敏、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施春霞、淮安清浦开明中学王磊和泰州黄桥初中沈爱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四节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四位老师同课异构,带着我们走进了七年级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一框《生命可以永恒吗》。朱老师以情动人,贴近学生生活,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作用。施老师灵活运用学生资源和学校资源,紧贴苏州背景,启发学生承担历史使命。王老师课堂形式多样,创设真情境、反映真体验,帮助学生解决真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沈老师表达亲切,贴合学生认知水平,课堂生动有趣。

展示课结束之后,江苏省特级教师骆殿兵老师做了精彩点评。他强调,教师应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求“真”务“实”,教学应指向学生的成长。接着骆校长带来了题为《当前法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的微讲座。他从“教材使用”、“教学活动”、“学校层面”、“当下法治教育的困境”和“对策”等角度,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法治教育提出指导建议。

历史篇——史料互证,重视方式

星湖学校的刘桂玲、常州市同济中学唐黎雯、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陈心瑜和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马聪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四节精彩纷呈的历史课。四位老师同课异构,带着我们走进了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刘老师引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的德育作用。唐老师手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课堂活动生动有趣。陈老师重视证据意识,引导学生论从史出。马老师贴近学生,问题设计有效明确,口语表达亲切、易于理解。

展示课结束之后江苏省特级教师耿霞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点评,她给出了三个建议: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选取一手史料,确保食疗的真实性;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史料的作用和价值,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和问题解决;要重视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

闭幕式:简朴隆重润无声

4日上午11:20由江苏省初中校长与学校发展专委会主办、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承办的“心有光·润无声”研讨活动举行闭幕式,出席本次闭幕式的嘉宾有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初中校长与学校发展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邹建农、学科专家张增光、周荣伟、骆殿兵、耿霞,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奚燕萍。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蒋金涛担任本次闭幕式的主持人。

闭幕式伊始,奚燕萍校长发表讲话。她感谢了从省内各地前来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们和为本次活动辛苦付出的星湖学校教职员工。感谢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在寒冷天气里,使星湖学校充满融融暖意。同时这份感动,也源自教学中每个充满温度的细节,每位老师都用充满爱的、和风细雨的教育,传递了“润物无声,成风化人”的教学理念,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学生生命成长的深处。尔后邹建农先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此次活动成功举办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活动为教师的互学互鉴、联盟联谊搭建平台,通过研与学、学与思,推动教师成长。

紧接着,进行了本次活动的颁奖仪式,几位领导和学科专家分别为参与课堂教学展示的教师们颁发获奖证书,并进行了拍照留念。

本次活动通过“同题异构”、教学研讨和专题探究的活动形式,推动了教学的互学互鉴。采他山之石、琢本山之玉,进一步推进了教学向着高品质发展。“心有光·润无声”,以教育滋养人生,以实践践行理想,追求教育的步伐从未停止。 至此,本次江苏省初中校长与学校发展委员会“心有光·润无声”研讨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