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特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童女短裙 “六一”特辑

“六一”特辑

2024-01-05 08: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宋代,儿童的形象被认为是家族兴旺、多子多福的体现。儿童发型出现了创新,将“总角”两撮头发变成小辫子,形成双丫髻。如宋代张激所绘《白莲社图》中童子形象。

宋代,将儿童形象作为吉祥喜庆的象征。传世绘画作品如苏汉臣《夏日戏婴图》、李嵩《货郎图》等。

苏汉臣画作中的儿童大多以仕宦或读书人家的儿童为“模特”,衣着色彩鲜艳,用料讲究,样式丰富。发型除了常见的光头和前额留一绺外,还有留长发,并扎成各式发辫、发髻,头戴红绳、抹额等装饰。衣服有对襟长衫、右衽长衫,褙子、肚兜等,并根据衣着的不同搭配鞋履或长靴,如《货郎图》。

李嵩画作中的儿童多来自于市井百姓人家。儿童穿着麻布短衣,发型变化较少,光头前额留一绺头发或后脑梳双辫,甚至有的蓬头披发。

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的西夏,莫高窟97窟有一对飞天童子,发型为髡(读kūn)发前额剃光只在耳后留一绺长发,头两侧梳小辫。前额装饰红带,上身穿兽皮质背带裲裆衫,下身为开衩短裙,与现代连衣裙有些相似。脚穿红靴,颇具民族风情。

元代传世绘画《同胞一气图》中,儿童身穿蒙古式袍,外罩皮褂,脚穿长靴,头戴皮毛围额。围额下可见前额留发一绺,脑后留一条长辫。

明清时期,“婴戏”题材图像广泛应用在瓷器中。民间喜爱把“多子多福”的寓意表现在器物上。明代儿童形象多为光头,前额留发一绺或两耳各梳总角式发辫一个。

肚兜、项圈、长命锁是当时儿童常戴的装饰品。长命锁上有“长命富贵”“福寿绵长”等纹样,表达了长辈对儿童健康的企盼。时至今日,我们北方地区依然有给儿童佩戴长命锁的习俗。

来源:学术研究部

◆今天,“锦绣春晖——馆藏儿童服饰展”在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开展!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陪伴小朋友们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儿童节,唤起大家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共同感受儿童服饰背后的童真与童趣。

◆详情请戳:锦绣春晖——馆藏儿童服饰展

相关展览推介

—— 版权声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