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立达信研究报告:智能照明隐形冠军,由点及面构建物联生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立达是做什么的公司名称 2023年立达信研究报告:智能照明隐形冠军,由点及面构建物联生态

2023年立达信研究报告:智能照明隐形冠军,由点及面构建物联生态

2024-07-16 07: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LED 照明 ODM 龙头,由点及面转型物联科技

1.1 LED 照明出口龙头,二十年沉淀筑转型物联之基

从照明产品 ODM 到跨界物联网,立达信迈入发展新起点。立达信是中国 LED 照明出 口龙头企业,始创于 2000 年。公司创立初期主要业务为节能灯整灯及配件的生产销售,后 顺应照明领域的行业变革方向,于 2005 年开始 LED 照明产品的研发制造,并逐步形成涵 盖家居、办公、商业、工业等下游应用场景在内的丰富的 LED 照明产品体系,在国内 LED 照明企业中连续多年出口规模排名第一。 2015 年起,公司更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基于在智能照明领域的积累,深度布局物联 网赛道,从而正式进入照明和物联网业务创新发展并行阶段。此后,公司一方面持续拓展 智能硬件如智能照明、智能控制和传感、智能安防及智能家电等产品;另一方面则在物联 网技术架构领域深度布局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多个核心技术环节,成功开 发和推出面向智慧管理的 LEXIKOS 和面向智慧生活的 Arnoo 两大云平台。从 2018 年公司 开始在产品固件层面植入 Google local home,到 2020-2021 年公司智慧生活和智慧管理两 大物联网业务方向确立,立达信正凭借扎实的技术沉淀,稳步迈入万物互联新起点。

涵盖 3 条业务主线,代工业务积累深厚。立达信基于传统照明业务转型物联科技,在 软件和硬件层面同时布局和拓展,目前已形成了包含照明业务、物联网(IoT)业务和家电 业务在内的 3 类业务条线。其中,公司照明业务主要包括 LED 光源和 LED 灯具两类产 品;IoT 业务则在云平台、无线模组、人工智能算法及智能硬件的开发和制造方面均有布 局;家电业务目前主要涵盖空气类和智慧厨房相关产品,如空气净化器、空气炸锅等。 自主品牌重点发力智慧教育。在国内,公司自主品牌“立达信”在 C 端专注于具备东 方审美的高端灯具;在 B 端凭借自主研发的 LEXIKOS 系统构建智慧教育管理平台,2023 年公司将子公司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正式改名为立达信数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卯力培育 智慧教育自主品牌。

照明业务贡献近 70%营收,IoT 业务快速增长。照明相关产品仍是公司当前主要收入 来源,2022 年公司照明产品及配件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 68%。与此同时,公司 IoT 业务增速亮眼,营收占比由 2018 年约 11%大幅提升至 2022 年近 28%,2018-2022 年 CAGR 超过 40%,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极。

公司目前境外和 ODM 收入占比仍高约 9 成,但发力自主品牌有望推动未来公司境内 外、ODM 和自主品牌的均衡发展。公司以出口 ODM 起家,2022 年境外和 ODM 收入占主 营业务收入之比分别为 89%和 89%。但随着公司对国内自主品牌培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 加,近年公司境内和自主品牌收入占比分别从 2018 年 6.4%,1.7%提升至 2022 年的 10.7%,10.6%,同比分别提升 4.3pct 和 8.9pct,成长迅速。

随着公司 2021 年明确其代工业务和品牌业务并驱发展,对国内市场、自有品牌加大投 入,以及从“外循环”到“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战略方向,未来公司境内外、ODM 和自主品 牌业务有望进一步均衡发展。

1.2 公司股权集中,发布激励计划促进稳健增长

公司股权集中,决策权稳定。截至 2023H1,实控人李江淮和米莉(李江淮之配偶)直 接持股比例分别为 24.13%及 1.99%,李潇帆、李永川、李潇宇、李春华为其一致行动人, 与实控人为血缘关系,除李永川在公司担任副董事长以外,其余一致行动人并未参与公司 实际经营管理决策,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 84.54%,股权集中。

激励计划对象广泛,锁定营收目标。公司于 2022年 12月发布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 励计划首次授予结果公告,激励对象包含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激励对象 广泛。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为 2022/2023/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不低于 75/85/95 亿元, 相较 2021 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 15.8%/31.2%/46.7%。

1.3 海外高库存影响短期业绩,蓄力自主品牌为长期发展奠基

海外库存较高,公司 2023H1 营收短期承压。代工业务多元化+自主品牌发力驱动公司 营收从 2017 年的 46 亿元快速成长至 2022 年的 76 亿元,对应 CAGR+10.3%。依托稳定优 质的客户群和高效的制造供应能力,公司 ODM 业务发展迅速,并从照明拓展至 IoT 以及 小家电代工。2023H1 受到北美终端消费需求不振、渠道库存较高且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公司收入 31 亿元,同比-21.6%。

自主品牌投入驱动毛利率回升,但归母净利润承压。受美元贬值、大宗商品和原材料 价格上涨以及国际货运物流价格走高等因素共同影响,2021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32.5%,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均明显下滑。2022 年受益于旺盛订单需求及美元升值,公司 归母净利润同比+64.0%至 4.9 亿元。2023 年公司加大自主品牌投入,驱动上半年毛利率同 比+4.8pct,销售费用率同比+4.4pct,致使净利润率同比-4.0pct 至 3.3%。

短期扩大费用投放,为长期发展奠基。坚定物联网转型和发展自主品牌背景下,公司 加大投入虽然致使短期盈利能力承压,但实则是为长期发展蓄力,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弹 性。公司坚定转型物联网,研发费用率保持高位,成功在 IoT 领域积累强大的软硬件研发+ 制造能力,逐渐进入收获期。公司自主品牌尚处于培育期,公司在此时加大销售费用投 入,虽然短期影响盈利能力,但有助于强化自主品牌知名度,让物联网“隐形冠军”走向 台前,让好的产品真正为消费者所知,为长期营收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基。

2 LED 照明出口冠军,聚焦大客户持续引领行业

2.1 潮落潮涨风依然,LED 引领照明行业拓成长新边界

照明行业历经 150 年发展,从“基础照明”走向“超越照明”。自爱迪生发明白炽 灯,推动人类从火光照明进入电气照明时代后,在从 19 世纪末至今的近 150 年时间里,行 业逐步从满足基本照明需求,到向小型化、节能化发展,最终迈入以智能化和智慧化为核 心的“超越照明”阶段。其中,照明产品也实现了从白炽灯、荧光灯、卤素灯、LED 灯等 传统照明产品,向智能照明/智慧照明的变迁及跨越式发展。

LED 以节能、环保和长寿命优势,引领传统照明最后的“黄金十年”。按照发光机 制,主要的电光源可以分为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以及半导体光源三大类,其中热辐 射光源主要包括传统白炽灯及卤素灯,气体放电光源主要包括传统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 (节能灯)和高压气体放电灯等,半导体光源则主要以 LED 灯为主。实际上早在 20 世纪 初,半导体材料通电发光的现象便被发现,然而一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LED 才初步实现 商用,并且由于其发光效率低、无法合成白光等缺点一直存在,LED 照明应用始终受限。 而随着 90 年代 LED 发光效率实现质的飞跃,同时重要原色蓝光的发现促进了白光的合 成,LED 开始进入通用照明领域,并在 2010 年解决成本痛点以后迎来爆发。

相较于早期传统照明产品,LED 具有节能、绿色环保及寿命长的显著优势:(1)节 能。LED 不依靠灯丝发热发光,从而能量转化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理论上能耗仅为白炽 灯的 10%,相较荧光灯也能达到 50%的节能效果。(2)绿色环保。以 LED 制作的光源不存在诸如水银、铅等环境污染物,不会污染环境。(3)寿命长。LED 作为一种导体固体发 光器件,寿命可达 10 万小时,与之对比,传统照明产品如气体放电灯寿命仅 1-2 万小时, 而最早期的白炽灯仅约 1000 小时。除此之外,LED 还具有响应时间快,体积小、重量 轻,易于调光、调色及可控性强等特点。

基于 LED 照明的突出优势,过去 10 余年其对早期传统照明产品如白炽灯和荧光灯等 实现了快速替代,并推动照明行业再次迎来发展的“黄金 10 年”。数据显示,2011-2020 年 全球 LED 照明市场规模预计从 2011 年的 67 亿美元成长至 2020 年的 650 亿美元,复合增 长率达 28.7%,渗透率预计由 7%快速提升至 60%。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 盟和 GGII 的数据,我国作为 LED 照明生产大国,LED 照明渗透率从 2011 年的 1.05%迅速 提升至 2020 年的 78%,产值从 2016 年的 3017 亿元提升至 2020 年的 5269 亿元,复合增速 达到 15.0%。

2.2 中国是全球 LED 照明制造中心,头部企业份额有提升空间

目前,LED 照明市场主要竞争主体包括:(1)国际知名照明品牌:昕诺飞、欧司朗 等;(2)通过收购或自建成立壮大的国内照明企业:欧普照明、木林森等;(3)提供 ODM 服务的国内照明企业:立达信、阳光照明、得邦照明等。

以完整产业链为基石,中国成为全球 LED 照明的制造中心。LED 照明产业链上游包 括由衬底、外延片组成的 LED 芯片及其他原材料,中游为 LED 封装环节,下游为各类照 明应用场景。上游 LED 芯片方面,根据 LED inside 和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 年全球 LED 芯片产能 CR5 分别为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兆驰股份、晶元光电和乾照光电,合计占 比达 60%,除晶元光电外,均为中国大陆企业;中游封装端,中国大陆 2019 年就已经在供 给端占据全球 71%的份额。下游应用端,中国孕育出庞大的 LED 照明内销及出口市场。

欧美照明企业调整业务价值链布局,促成供应链进一步向中国转移。由于中国照明企 业凭借更加完整的产业链推动 LED 迅速降本,快速蚕食市场份额,2010 年以后,飞利 浦、欧司朗、通用电气、科锐等欧美照明龙头或调整整合,或转让出售,或转型升级,保 留附加值更高的研发、营销环节或者转型特种照明,而生产环节和通用照明产业则进一步 向中国转移。 2020 年以来,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弥补了全球供给缺口,中国作为照明制造 中心和供应链枢纽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我国照明行业出口格局较为分散,头部企业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照明出口规模来看, 2022 年我国照明行业出口规模 627 亿美元,立达信、得邦照明、阳光照明的出口收入分别 占我国照明出口规模的 1.14%,0.87%,0.66%,份额有较大提升空间。

2.3 LED+大客户基因,行稳致远造就 ODM 龙头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 LED 照明出口企业,具备规模化生产优势。根据公司招股说明 书,公司多年来 LED 照明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一,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 LED 照明领域 “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在照明上市公司中,公司与阳光照明、得邦照明均属于 出口型企业。2019 年来,公司照明业务的外销收入持续高于竞对。

全链生产能力坚实,外协占比低,毛利率更高。公司营业成本以直接材料为主,拥有 从模具、零部件、总装到包装的完整内部供应体系,外协采购占比和成品采购占比低,这 一方面使得公司即使在物料短缺影响的情况下,也能较好保障供货能力和供应速度,另一 方面,也使得公司照明业务整体毛利率高于外采占比更高的竞争对手。

智能制造优势明显,人工费用率和制造费用率优化。在高度成熟且竞争激烈的 LED 照 明产业中,公司通过不断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革新,赋予智能制造强大而持续的生 命力。1)自动化:公司自主研发的四轴/六轴/双臂机器人已经在产线上得到应用;2)智能 化:公司将 3D 双目视觉、ADAMS 虚拟平台动力学分析等原理应用于生产系统中,实现了 自动实现检测、识别、补偿和调整等生产管控过程。3)信息化:完善的信息化生产管理体 系和智能配送系统,覆盖物料、生产、运输、销售全环节。得益于持续的智能化升级,公 司劳动力需求减少,物料利用率提升。以 2019 年为例,随着自动化率提升,工人需求量减 少, 2019 年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分别下降 6%和 2%,促进毛利率同比提升约 1 pct。

供应链管理能力强,供应商分散,原材料价格稳定。公司外采原材料主要包括电子元 器件、结构件、LED 灯珠以及包材,公司对以上原材料均遴选了多名供应商,从而避免对 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并保持原材料价格整体稳定。公司持续优化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 力,前五大供应商占比由 2018 年的 17.18%下降至 2022 年的 12.71%。

研发和制造全球化,积极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公司在厦门、深圳、西安、苏州及中国 台北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主要生产基地位于福建漳州和四川遂宁,正着手在泰国自建生 产基地,2021 年设立立达信物联科技(泰国)子公司并于 2022 年增资 4.2 亿元。当前泰国 基地已在 2022 年实现批量交付,并处于扩产过程中。公司当前收入以北美地区为主,占 2020 年营收比例超 50%。泰国基地的拓展有助于强化公司供应链韧性,提升对北美客户的 需求响应能力。

积极拥抱大客户,代工基本盘稳健。1)公司合作客户体量大,资信佳。公司积极采 取“拥抱大客户”战略,主要客户包括全球知名零售商和照明企业,例如家得宝、库珀照 明、宜家等。大客户价值深厚,业务多元。因此以 LED 照明 ODM 为突破口,公司亦可攫 取其他业务订单,例如公司对宜家的供应从 LED 照明拓展至 IoT 业务。大客户资信更佳, 驱动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显著优于同业;2)大客户抗波动性强,与公司合作稳定。大客 户抗经济波动韧性更足,且高度重视供应链稳定,因而更倾向于与生产能力稳定的供应商 合作,一旦确认合作,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强化了公司订单的稳定性。公司与主要客户 已经合作多年,期间除朗德万斯因被木林森收购,采购量大幅下滑,以及 PARS SHAHAB 因受伊朗被美国制裁的影响,被迫中止合同以外,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均保持稳定。

近期来看,北美地产回暖+去库存进行时,大客户订单需求有望逐季改善。抵押贷款 利率增速放缓驱动美国居民住房购买力快速修复,叠加成屋库存处于历史低位,2023 年美 国新房销售显著回暖,有望驱动北美家居照明需求回升。从库存情况来看,当前美国制造 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库存增速均出现明显放缓,公司主要客户 Home depot、亚马逊等库存 虽然仍处于高位,但增速开始下行。需求回暖+库存去化有望驱动公司订单需求逐渐改善。

长期来看,公司头部客户占比较为均衡,有持续拓客空间。2022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占 比约 51%,较为均衡,并不存在依赖单一客户的情形,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除库珀照明 和 FELCO 外,公司并未同其他主要客户签订排他性协议,从而赋予了公司持续拓客和拓 展代工品类的充足空间。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拓客方向在于:1)发展中国家:公司早年以发展中国家客户起家, 后由于区域风险不确定性等因素主动调整客户分布。而当前 LED 照明在发展中国家渗透率 还相对较低、且电力市场逐渐稳定带来更多照明需求,我们认为中东、东南亚等市场仍具 备较快发展潜力,公司制造能力优势突出,有望快速获客。2)欧美二线照明厂商:当前公 司客户以家得宝、宜家等品牌渠道商为主,专业照明厂商客户仍然较少,主要为库珀照 明,为北美二线梯队。考虑到库珀排他协议影响,我们认为公司在专业照明厂商,尤其是 欧洲二线梯队,仍有拓客可能。 制造能力外溢,小家电代工业务开始放量。公司凭借在照明代工领域的多年拓客经验 和制造优势,品类已经逐步拓展至小家电代工,2022 年公司小家电收入 2.23 亿元,同比增 长 98.22%,快速放量。

3 积累深厚的物联网潜力股,数字教育+智慧家居开拓成长双翼

照明代工企业第二成长曲线走向分化。公司与得邦照明、阳光照明均属于照明代工企 业,近年加快业务转型。得邦照明发展车用照明+车载控制器业务;阳光照明发展通用照明自主品牌。而公司则坚持物联网转型,从照明走向超越照明。当前公司 IoT 产品已经包括 智能照明、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智能监控、智能家电等多元品类,同时公司深挖教育赛 道,以教育照明为入口,依托自主研发的云平台,发展软硬件结合的智慧校园方案,走向 全场景数字教育。

3.1 以教育照明为窗口切入智慧校园,自主品牌快速成长

我国教育政策高度关注近视防控。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过半数,近年未见明显改 善。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0 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 52.7%,同比+2.5pct。 面对居高不下的近视率,当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已经纳入政府绩效考 核,教育部通过设定并抽查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鼓励购买可调节课桌椅、限制电子 产品使用时间、鼓励户外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多种方式落实校园近视防控。

教育照明是防控近视的关键一环。传统荧光灯及普通 LED 灯具难以保护学生视力。教 育照明从照度、眩光、光频闪、显色指数、色温、防蓝光等方面改善青少年的视力问题。

我国教育照明市场迅速发展。2018 年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 出到 2023 年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达到 100%的目标,由此催生旺盛的教育照明更换需 求。根据《2022 中国教育照明行业白皮书》,中国教育照明市场规模预计将由 2018 年的 220.1 亿元成长至 2025 年的 688.3 亿元,2018-2025 年 CAGR+17.7%。

公司深耕教育照明近十年,积累成熟全护眼照明方案。公司产品包括黑板灯、教室灯、 台灯等,并打造了普通教室、体育馆、录播教室、实验室等全场景护眼方案。基于物联优 势,公司方案可以基于课程的活动,预设上课、投影、自习、活动四种智能模式,一键触 发照明、投影仪、电动窗帘联动,提供不同教室活动下的最佳光环境。当前公司的教育照 明产品目前已遍布全国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 5000 多所学校。 此前公司更关注 K12 名校,尚未向幼儿园、高校等渗透;更关注教育照明改造需求, 而未充分挖掘新建校需求,未来向这些学校开拓有望赋能数字教育业务新增量。当前公司 参与的教育照明改造学校数量仅占我国约 52 万所学校总量的 1%,成长空间广阔。而根据 教育部,至 2022 年,幼儿园已成为我国学校的主体,数量占比超 50%。此前全国性的教室 照明卫生改造侧重于 K12 学校,因而当前幼儿园光环境达标率仍然较低,近年来,上海等 地已经开始有幼儿园教育光环境改造指标出台。我们认为随着近视低龄化趋势发展,社会 对幼儿视力关注度不断提升,幼儿园等学校的光环境改造或者新建校照明仍然是潜力市场。

以教育照明为切口,依托自研云平台,公司构建起全场景智慧校园方案。公司当前已 经借助自研的 LEXIKOS 物联云平台,由教育照明延伸至全场景数字教育。当前公司不仅 构建起立体化近视防控方案,也拥有智慧空间、健康校园、绿色校园、安全校园、数字管 理等全场景解决方案,从卖产品走向卖系统和方案,从教室走向校园以及教育部门。

相较于教育照明,数字教育和智慧校园是更为广阔的赛道。数字教育方面,根据艾瑞 咨询数据,2021 年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达 1634 亿元,预计 2024 年成长至 2120 亿 元;而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教育的一环,其市场规模也在 600 亿元以上。根据智研瞻产业研 究院数据,中国智慧校园行业市场规模从 2017 年的 456 亿成长至 2021 年的 673 亿元。

2023 年公司加大对数字教育关注度,智慧教育领衔之下,公司自主品牌收入有望保持 快速增长。教育照明一直是公司自主品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益于产品和渠道 的拓展,公司自主品牌收入从 2018 年的 0.77 亿元成长至 2022 年的 7.8 亿元,2018-2022 年 CAGR 高达 79%。2023 年 5 月子公司厦门立达信照明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厦门立达信数 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彰显公司进一步发展自主品牌、转型数字教育的决心。公司凭借物 联网优势,从教育照明切入更广阔的数字教育领域,有望维持自主品牌的快速增长。

3.2 智能照明是照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

智能照明乘物联之风,将成为下一阶段照明行业发展主旋律。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 生活品质的提升,照明的痛点也逐步由仅注重视觉效应,到越来越关注如节能环保,以及 光生物安全、光对情绪和生理的调节作用等非视觉效应,即对照明所需由满足“眼之所 见”逐步发展至“心之所想”。而智能照明的核心,正是借助物联网(IoT)和 AI 等技术手 段,同时基于对算法和数据的应用与分析,解决照明更高阶的循环经济性及以人为本等核 心痛点,是照明行业下一阶段发展主旋律。

智能照明是智能家居中配置率最高的品类,与其他智能家居单品互联互通。区别于家 用电器、家具等以单品需求为主的家居产品,照明产品在家庭场景的显著特点是数量多、 套系化且用于各类空间,这为智能照明在家庭的快速渗透奠定基础。根据艾瑞咨询数据, 2022 年智能照明灯具以 84.3%的配置率位列智能家居产品首位。智能照明产品与安防、卫 浴、家电等智能化单品互联互通,共同构建全屋智能生态系统。

无主灯和场景化趋势有助于催化智能照明产品放量和套系化需求。无主灯设计用筒灯、 射灯、灯带等分布式光源的点线结合来满足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正在成为家装新趋势。 相较于单一主灯照明,无主灯设计使空间更具备层次感、灯光协调更为细腻,也更需要照 明整体的协调与控制,因此与智能照明系统完美契合,同时需要的灯具的数量也更多,有 助于促成智能照明产品的快速放量。另一方面,场景化的演变也更容易催生套系化的智能 照明需求,从而带来价值量的提升。 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照明网援引 IDC 数据,全球智能家居照明设备 出货量从 2018 年的 1500 万台提升至 2021 年的 8900 万台,2018-2021 年 CAGR 达 81%; IDC 预计 2023 年智能照明设备出货量达 1.12 亿台,至 2027 年达 2.44 亿台,2023-2027 年 CAGR+21.5%,占全球智能家居设备比重从 2023 年的 12.5%提升至 20.5%,成为智能家居 设备增速最快的品类。根据 Markets and Markets 预测,全球智能照明市场规模有望从 2021 年的 109 亿美元提升至 2026 年的 277 亿美元,对应 CAGR+20.5%。其中室内应用 CAGR 更 高,有望达到+21.2%。

3.3 Matter 协议落地+AI 赋能,智能家居迈入成长新阶段

我们认为智能家居正在由被动交互的单品互联、场景互联时代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 交互时代转变。在单品互联和场景互联时代,用户的需求输出路径是控制产品,其体验的 改善来自于智能家居产品对用户指令响应速度的改善,以及随着单品增加而带来的功能的 丰富,仅是边际性的改善。机器仅仅是用户命令的被动接受者,智能化程度有限。而进入主动交互时代,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机器开始具备识别用户个性化需求并主动 反馈的能力,从单向交互向双向交互转变,智能化程度大大提升。而用户无需控制,即可 享受个性化的智能家居服务,体验感大大提升。

但在向主动交互时代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当前智慧家居仍存在以下痛点:

1) 通信协议不统一:当前主流通信协议包括 Zigbee、WiFi、蓝牙等,不同品牌的智能 家居产品往往使用互不联通的通信协议,使得其难以形成统一的家庭网络系统,从 而阻碍“全屋智能”阶段的进一步深化及发展。

2) 生态系统封闭阻碍了其他产品接入的可能性,智能家居产品有明显的品牌壁垒:智 能家居中单品和单智能系统很多,由于不同品牌间各自为战,无法让这些场景进行 有效的连接组合,在不同场景间的切换存在断点,影响消费者体验的同时也无法发 挥智能家居的最大作用;

3) 智能程度有限。多数智能家居产品仍属于弱智能阶段,需要用户自行控制,无法充 分解决消费者 “解放双手”的需求和对智能化的期待。

Matter 协定的落地为海外智能家居的统一标准和开放生态提供契机。Matter1.0 是国际 组织连接标准联盟(CSA)于 2022 年 10 月发布的智能家居技术标准规范,兼容当前的主流通 信协议包括 Zigbee、thread、WiFi、Bluetooth,并实现了苹果 Homekit、亚马逊 Alexa、 Google home 等智慧物联生态的互联互通,从而有望解决智能家居通信协议不统一以及生 态系统封闭的痛点,为智能家居产品及系统的体验升级以及渗透率提升带来契机。

AI 深入应用有望促进智能互联性能的提升。AI 技术是智能家居进入主动交互阶段的 技术关键。只有产品通过 AI 记录、学习并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主动提供个性化服 务,用户才能真正实现从控制者向体验者的转变,真正解放双手。而当前,随着 ChatGPT 的爆火,全球正在进入新的 AI 升级时代。短期来看,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升级将优化智能 音箱等产品的理解能力,提升用户的控制效率;AI 图像处理能力的升级将优化投影仪等产 品的画面显示能力。而从长期来看, 通过更精准分析用户行为以及全屋联通,AI 升级将驱 动智能家居将真正走向“智慧化”,为用户提供无需刻意控制的“无感化”的舒适体验。 随着生态系统互联互通+AI 技术赋能提升智能家居体验,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有 望迎来较快增长。根据 IDC 预计,2023 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有望达到 8.91 亿台, 预计 2027 年达到 12.31 亿台,2023-2027 年 CAGR +8.4%。其中影音娱乐和家居监控/安防 为最主要品类,对应 2023-2027 年 CAGR 分别为 2.6%和 9.0%。

3.4 软硬件结合的智慧互联潜力股,多元蓄力助力 IOT 业务展翼高飞

IoT 领域主要有以下几类玩家:1)偏重软件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如谷歌、亚马逊、阿里、 腾讯等,以自身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侧重提供智能家居云平台服务,但自身硬件少,需要硬件 厂商接入来丰富自己的服务;2)软硬件结合的科技型企业:如苹果、华为、小米等,能够提供 智能硬件、软件平台和运维服务等产品和服务,但生态系统较封闭。3)智能化拓展的传统家居 垂直领域龙头:如海尔智家、美的集团以及公司等,硬件制造优势突出,持续强化软件能力, 依靠智能产品和套系化服务提高价值量;4)聚焦智能单品或物联网云平台等单一环节的初创企 业,在产品设计研发实力、高端制造能力、渠道和品牌等物联网核心价值链步骤的实力较弱。

公司是软硬件结合的物联网潜力股,“退”可代工,“进”可自主。我们认为赛道中的各类 玩家虽然各有竞争,但并非完全对立。公司作为跨界物联网的传统家居垂直领域龙头,相较于 第 4 类企业,硬件制造能力更为深厚,且自主研发云平台,软硬件结合更具竞争力。公司既能 够为第 1 类企业提供硬件代工服务,以一站式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元需求;也可以通 过接入 2 的生态系统,或是自身云平台,发力自主品牌。

公司高度重视 IoT 研发投入。公司 2010 年开始投入智能灯泡的研发,迈出 IoT 业务第一步。 对比其他照明企业,公司研发费用率明显偏高,系重点发力 IoT 以及 LED 灯具业务影响。2019- 2020 年,公司持续加大对云平台、智能硬件、无线模组等方面的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分别 +45.6%,+16.9%,费用率达到 6.9%和 7.6%,同比提升 1.9pct 和 0.6pct。

一站式物联解决方案,“云平台+无线模组+智能硬件 ”全覆盖。持续研发投入之下,公司 深度布局物联网核心领域,建立起一站式物联解决方案,构筑 IoT 业务之基。1)网络层:在无 线通信领域,公司和亚马逊、谷歌、苹果等均为 CSA 的推动者(Promoters)之一;亦是 Z-wave 组织的 11 家全球核心成员之一,参与制定并完善全球无线通信标准,具备较强话语权和技术能 力;2)平台层:公司自研 Arnoo 和 LEXIKOS 双平台,分别面向智慧家居和智慧校园领域。硬 件以外,公司基于自研云平台提供更多增值智慧服务,赋能 IoT 自主品牌成长;3)硬件层:公 司的物联网硬件已经从智能照明延伸至智能安防、控制、传感等品类,未来仍有更多拓品空间。

Matter 1.0 首批认证企业,率先受益于开放、互通的智能互联生态。幸运的企业受益于行业 的风口,而真正优秀的企业创造风口。公司参与全球物联网通信标准的制定并积极推动通信标 准的统一。公司作为 CSA 联盟的推动者之一,事实上与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一起推动了 Matter 1.0 的诞生,也是首批通过 Matter 的认证企业,先发优势明确,有望率先受益于通信协议 整合后,更为开放的物联网生态机遇。

当前公司 IoT 业务以代工为主,未来有望代工+自主品牌双轮驱动: 代工领域,1)拓客:公司当前 IoT 业务仍以代工为主,主要客户为亚马逊和 RING, 2020 年合计贡献 IoT 业务营收约 55%。随着 AIGC 兴起及 Matter 落地,IoT 市场规模有望保 持增长并吸引更多入局者,未来公司或可开发更多 IoT 领域客户;2)拓品:RING 2020 年 为公司贡献 4.4 亿 IoT 营收,但只占其自身采购额的 5%,占比有明显提升空间。虽然公司当前品类已经涵盖智能照明、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智能监控、智能家电,但 IoT 细分品 类众多,而公司制造和研发优势突出,未来仍有更多拓品空间。 自主品牌领域, 公司当前在 B 端重点布局数字教育,C 端灯具已经接入华为鸿蒙生态 系统,有望受益于数字教育和智能家居的高速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