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不在她,却是她承受了所有错的后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窦娥冤拼音第三折 错不在她,却是她承受了所有错的后果

错不在她,却是她承受了所有错的后果

2023-11-25 06: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三愿与死后魂灵伸冤的手法及作用

运用3+1(N)的方法,外加视听类作品的艺术效果

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与事理不和,为人情所求”。

作者运用积极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想象,运用典故比较映衬,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虽然违背常理,却又合乎人情,显示了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并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也正是本折剧最成功的地方,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1)从艺术效果上来看:渲染悲剧气氛,增强悲剧感;又洋溢着奇异的浪漫色彩,更表现出了窦娥所受冤屈的深重;又体现出了呼告无门的无助,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从情节结构上来看:三愿证明窦娥的确是被冤枉的,将情节推向高潮;死后的情节是对生前的补充,蒙冤之后结局反转,沉冤得雪;使情节生动,更生波澜。

(3)从人物塑造上来看:临刑发誓、死后诉冤的情节进一步突出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窦娥的形象更加丰满

(4)从环境角度说:表现力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官吏昏聩、吏治腐败

(5)从主题上来看:深化主题,超现实情节更深刻地揭露了社会黑暗,人们有冤无处诉,只能求助鬼神之力;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也表现了作者的鲜明爱憎。

三、课前课后积累

1、成语 顺水推船: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前合后偃:身体前后俯仰晃动,站立不稳的样子。

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

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眼眉一样高,以表示尊敬,后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苌弘化碧:苌弘是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他的血被蜀人藏起来,三年后变成了碧玉。碧,青绿色的美玉。

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相传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啼,直到吐血。

飞霜六月:表示冤狱。

古陌荒阡:指荒凉的地方,即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2、剧本特点:唱词+宾白+科介(以唱为主,以白为宾)

角色特点: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旦、末、净、杂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正末主唱的剧本叫末本,正旦主唱的叫旦本。

女角色称旦,分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小旦等。

男角色称末,分正末(男主角)、副末(又叫冲末,男配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刚烈、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有男有女。

杂:包括细酸(穷秀才)、孛( b 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等。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学生要会分析舞台说明,会利用舞台说明做“导演”和表演

3.元杂剧的宫调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本折由正旦窦娥主唱,表现其被押赴刑场处斩的情景,由【正宫】统领的10支曲子和相关说白构成。从表现方式看,主要是窦娥的唱,10支曲子是其主要的内容。

4、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拜月亭》

白 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杂剧《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王粲登楼》

元杂剧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