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窦娥冤 教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窦娥冤剧本台词对话第三折 4 窦娥冤 教案

4 窦娥冤 教案

2023-05-28 0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课题 窦娥冤教学 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戏剧及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感知,把握《窦娥冤》的剧情和结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人物行为、唱词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 : 探究造成窦娥命运悲剧的原因,体会具有反抗意识的角色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重点 结合人物行为、唱词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难点 探究造成窦娥命运悲剧的原因,体会具有反抗意识的角色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 莎士比亚曾说:“最好的戏剧也不过是人生的缩影。”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第二单元为戏剧单元。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本单元,需要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通过3篇戏剧选篇领略戏剧文学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戏剧它的真正意义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在舞台上展示出来,或者说,戏剧有两个生命,一个存在于文学中,另一个生命存在于舞台上。所以,本单元除了阅读、鉴赏、写作外,我们还要进行戏剧实践,一起写台本,准备道具、服装等,进行戏剧表演,在体验式的活动中,让自己有机会去感受不同的生命状态,去坚守“良知与悲悯”,让经典有张不老的脸。你看过或者喜欢哪些戏剧或戏曲? 二、文体知识 (一)戏剧的概念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说明,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戏剧的要素和特点 1.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2.特点: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三)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 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 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 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四)元杂剧 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 结构: 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由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在音乐上,杂剧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调式。曲子分许多宫调。曲牌,是曲调的名称。如课文中的【正宫】【端正好】,【正宫】 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窦娥冤》全剧所运用的宫调及特点: 楔子、第一折——仙吕宫——清新绵邈 第二折——南吕宫——感叹伤悲 第三折——正宫——惆怅雄壮 第四折——双调——健捷激袅 剧本的构成:唱、科、白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 都有惯例规定。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 角色: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lái)儿(小厮)。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代表作散曲 《天净沙·秋思》、杂剧《汉宫秋》)、白朴(代表作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郑光祖(代表作杂剧《倩女离魂》《王粲登楼》) 三、知人论世  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他在元代剧坛高居“元曲四大家”之首。据记载,他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被誉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代表作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四、初读课文 【故事梗概】 窦娥七岁时,父亲为进京赶考需要盘缠, 同时借有蔡婆婆二十两银子(本息四十两)无法偿还,便把窦娥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不料窦娥丈夫早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她勤俭操家,奉养婆婆。蔡婆婆外出向赛卢医讨账,被骗荒郊野外害命,张驴儿和他父亲路过,救了她。张氏父子以此强迫要娶她婆媳俩。 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便在窦娥为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想药死蔡婆婆来作要挟,不料竟药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反咬一口,给窦娥安上用毒杀人的罪名,把她扭上公堂。昏庸的官吏,不问青红皂白,严刑拷打她。窦娥宁死不屈,被判处斩含冤曲死,其鬼魂托梦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父亲窦天章,最终平反了冤狱,惩治了仇人。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学生回顾自己看过的戏剧。 任务:根据讲解,整理文学常识。 积累文学常识,通过文本进行相关概念的辨识。 了解故事梗概,尝试阅读《东海孝妇》。课题 窦娥冤(第二课时)教学 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戏剧及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感知,把握《窦娥冤》的剧情和结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人物行为、唱词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 : 探究造成窦娥命运悲剧的原因,体会具有反抗意识的角色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重点 结合人物行为、唱词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难点 探究造成窦娥命运悲剧的原因,体会具有反抗意识的角色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了解了《窦娥冤》的故事情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课文节选的第三折,来感受这里激烈的戏剧冲突,体会窦娥的深层悲剧。 二、走进文本 (一)整体感知 窦娥到底有多冤?跟随剧本了解剧情! 楔子: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第一折:庸医赛卢医欠蔡婆本利二十两银子,为了赖账将索债的蔡婆骗至荒郊意欲勒死,行凶过程中蔡婆被张驴儿父子偶遇搭救,张氏父子听蔡婆言及家中仅有婆媳两人且有些家底,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在张氏父子威胁之下答应了其要求,回家后遭到窦娥的责怪与反对, 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暂住家中。 第二折: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后霸占窦娥,然而那碗被张驴儿放了毒药的羊肚儿汤阴差阳错地被张父所喝,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则不报官。窦娥断然拒绝了张驴儿要求。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办案只看金银不管是非的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以严刑逼窦娥认罪,逼迫无果后又以拷打蔡婆相要挟, 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 第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第四折: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叙用,张驴儿斩首,窦娥冤情得以昭彰。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 梳理与探究 1.了解“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表现形式:①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冲突。 ②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冲突。 ③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 2.文本梳理、探究 根据剧情介绍,你发现作者围绕窦娥主要设置了哪些矛盾冲突?在面对这些冲突时,窦娥展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节选部分展现的主要是那一组矛盾冲突? 矛盾对象矛盾表现窦娥的性格特征张驴儿张驴儿误把己父毒死,却诬陷窦娥,企图以此胁迫窦娥改嫁自己。窦娥宁死不从。讲求贞烈,不轻易屈服。有古代女性特别看重的美德。蔡婆婆蔡婆因为软弱,引狼入室,选择屈从张氏父子。窦娥坚决反对婆婆做法。窦娥本打算忍受酷刑也绝不屈服却因为婆婆而屈打成招。刚烈,孝顺 太守桃杌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昏官桃杌严刑逼供,判以死罪。?四、抓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1.细读第三折内容,思考:节选部分包含几个场景,各个场景分别写了什么,窦娥的情感有何变化? 【刑场途中】 【刑场诀别】 【刑场罚愿】 指斥天地鸣冤叫屈(怨) 婆媳相见诉冤诀别(悲) 感天动地冤情昭然(怒) 2.根据各场景情感特点朗读相关曲词,感受人物形象特征。 【场景一:刑场途中 】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朗读【滚绣球】,梳理出窦娥对天地的态度变化。 从信赖到怀疑到揭露到谴责,层层递进,情感越来越激愤。 (2)从窦娥对天地的态度中你可以看出窦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在古人的意识里,天地被看作是能“明察人世是非,主持人间正道”的最神圣的存在!同时也是能够主宰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命运的神秘存在!是不容侵犯的!但是在目睹了好坏不分、善恶颠倒的残酷现实后,窦娥在那个崇拜天地的时代,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选择质问天地——喊出了自己心中的冤屈,所以从她指斥天地的行为中可以看出她性格中的反抗性! (3)为了表现窦娥的怨愤之深,《滚绣球》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这些修辞具有什么表达效果 运用了反问、对比、反复、对偶、呼号等修辞。 效果: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语气强烈,可以将窦娥蒙受冤屈的怨愤之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淋漓,增加曲词的抒情效果,突出窦娥的反抗精神。 【场景二:刑场诀别 】 从以下曲词中你看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特点? 【叨叨令】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俺婆婆若见 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性格概括:孝顺、勤劳、善良 【场景三:刑场罚愿 】 朗读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说这三桩誓愿分别表达了窦娥怎样的期望 三桩誓愿的顺序是否可换? 时间越来越长,空间越来广,程度越来越深!三桩誓愿递进的过程正是窦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的过程!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了解故事梗概。 (先自读,再小组交流,后班级交流,可分析人物的形象) 梳理文章情节,探究人物心理。课题 窦娥冤(第三课时)教学 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戏剧及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体感知,把握《窦娥冤》的剧情和结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人物行为、唱词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 : 探究造成窦娥命运悲剧的原因,体会具有反抗意识的角色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重点 结合人物行为、唱词分析主要人物形象。难点 探究造成窦娥命运悲剧的原因,体会具有反抗意识的角色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已经感知了《窦娥冤》中的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所说的时间越来越长,空间越来广,程度越来越深!而这三桩誓愿递进的过程正是窦娥反抗精神依次上升的过程!今天我们再从这三桩誓愿开始,再来探究一下文本! 二、走进文本 【场景三:刑场罚愿 】 从刑场罚愿中你看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特点? 【耍孩儿】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二煞】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典故: 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现在用来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 。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六月飞雪:战国时期,燕昭王姬平请齐国的邹衍等贤人来帮助治理国家,燕国的部分人对邹衍不满,在燕王面前进谗言,让邹衍蒙冤入狱,当时正值盛夏六月,天降大风雪。燕王意识到邹衍的冤屈,就释放了他。后比喻有冤狱、冤情。 小结:刚烈的性格特点。 延伸思考:“亢旱三年”的誓愿是否有损窦娥善良的人设? 因其诅咒而受“亢旱三年”之苦的并不仅仅是官吏,而主要是楚州当地的百姓。这是一种社会的“连带责任”或“集体责任”。因为窦娥诅咒官吏,诅咒自然,乃至同胞,才更可见其冤情之深,才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苏力(北大教授) 【总结】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顽强刚烈,具有封建贞节观念,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 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典型。 三、抓背景,探究作品主题 毁灭窦娥的凶手是谁? 1.蔡婆婆 “若不顺遂他,依旧要勒死我。那时节我就慌张了,莫说自己许了他,连你也许了他。儿也,这也是出于无奈。” 性格特征:懦弱、胆小、逆来顺受(软弱的民众) 2.张驴儿 “好也啰!你把我老子药死了,更待干罢!......你要饶么?......你教窦娥顺遂了我,叫我三声滴滴亲亲的丈夫,我便饶了她。” 性格特征:狠毒、无赖(地痞流氓、恶势力) 3.桃杌 “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门......但来告官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性格特征:贪财、昏聩(草菅人命的昏官) 元代社会的特征:地痞流氓横行、官府腐败昏庸,民众软弱,蒙 冤者哭告无门! 补充背景: 元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主要指西域人)、汉人(原金国境内的汉、契丹、女真等族)和南人(南宋境内各族)。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官吏昏庸无能,是非不分,流氓横行霸道,谋财害命。他们相互勾结,构成了虐民的罗网。这张网下,人的生命没有什么保障。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代社会的现状。 总结:窦娥的悲剧客观上看是人与人的悲剧,但根本上是人与社会的悲剧,而本文正是通过写善良美好的窦娥蒙冤被杀的悲惨故事,揭露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是非颠倒、正义无法伸张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四、赏结尾,品析艺术手法 “三桩誓愿”的情节设计会不会冲淡了悲剧的批判力度?请从主题的表达、形象的刻画、艺术特色等方面分析“三桩誓愿”的作用。 1.这三桩誓愿正好揭示了人民蒙受奇冤呼告无门只得祈求上天的真实情况,能更充分地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增强了剧作的批判力度。 2.同时这“三桩誓愿”还可以更充分地表现窦娥至死不屈、敢于抗争的个性特点,能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 3.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渴望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美好愿望,也寄托了作者的期盼,符合大众的审美期待。 4.超现实的情节设计使作品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于奇异的浪漫色彩,增加剧作的艺术魅力。 【拓展与思考】 悲剧的戏剧性,一方面来自于性格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来自于性格内部的冲突。 ——高尔基 窦娥在【滚绣球】中指斥天地,最后她又依靠天地实现誓愿。你如何理解窦娥骂天地又靠天地的矛盾性? 骂天地:“天地”在古人意识中是正义的代表,窦娥骂天地其实是在骂天地管辖之下正义缺席、善恶颠倒的社会现实,是对“天地”所代表的正义力量的怀疑与斥责! 靠天地: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遭遇不幸、蒙受冤屈,哭诉无门,只能呼告天地,这是封建时代普通民众在面对不公与不幸时的唯一选择! 窦娥的矛盾也正是作者的矛盾: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批判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冤案。 五、结束语: 田汉的戏剧《关汉卿》中有这么一段: 玉仙楼的正官厅。阿合马陪大司徒和礼霍孙看戏。由于朱帘秀完全照原词演出,没有任何改动,阿合马气得吹胡子瞪眼。当窦娥唱“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时,阿合马大怒,下令停演。关汉卿、朱帘秀被押下。朱帘秀因念加上的词“何日苍天开眼,要将酷吏剥皮”,而被挖去双眼,押入死牢。 关汉卿是天下为公,担当道义!呼唤正义,甘陷险境!“响当当的一颗铜豌豆”! 用优雅的水袖,拂动快乐的心弦;用细腻的唱腔,哼唱多彩的生活;用百变的造型,演绎绚烂的生命;用真挚的情感,盘活人生的舞台。 推荐阅读:《牡丹亭》《西厢记》 《桃花扇》《长生殿》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结合曲词,了解窦娥的性格特征。 小组讨论,依据文本探究窦娥的悲剧根源。 (先自读,再小组交流,后班级交流,可分析人物的形象) 梳理文章情节,探究人物心理。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