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徐和建:北京防控发布会对媒体开放,做到每有舆情必回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的技巧有什么 对话徐和建:北京防控发布会对媒体开放,做到每有舆情必回应

对话徐和建:北京防控发布会对媒体开放,做到每有舆情必回应

2024-07-13 06: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举行。百余位中央部门新闻发言人、省级政府新闻办负责人、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作为参会人员之一,接受了南都记者专访。

过去三年,关注北京疫情防控的人一定知道徐和建。北京的疫情发布会大多由他主持,在简要介绍整体情况后,他会安排各位发布台上的嘉宾回应社会关切。在徐和建看来,包括疫情在内的突发事件对新闻发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场高质量的发布会应当尽可能满足市民、网民的信息需求,而要实现这点,需要将新闻发布工作纳入事件处置的全流程。

谈及对待媒体的态度,徐和建表态,北京的防控新闻发布会始终坚持对媒体开放,做到“每有疫情,必有发布;每有政策,必有解读;每有舆情,必有回应”。

微信图片_20230528212237.jpg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主办方供图

过去三年北京疫情防控发布会零事故,关键在高位决策

南都:过去几年北京多次召开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你的体会是什么?

徐和建: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永远有挑战,包括新技术的挑战、公众对信息的需求等,以前成功不代表以后也会顺利,有时网友不满意还可能导致事件二次发酵。对此,北京有一整套应对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预案,按照法律规定,明确了各个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哪些部门要在什么时限内开发布会、发布会内容等。

出现突发事件后如何及时启动这套机制是我们每次都面临的挑战。最大的挑战是即时顺畅、同步研究、同步决策、同步推进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会。现在各级政府都有新闻发布的意识,但如果新闻发布人员未能参加突发事件的研究处置工作,就可能不了解相关信息,也就无法回应社会关切。

南都:北京如何实现这点?

徐和建:像过去三年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我们就实现了这点。三年期间,我们召开433场北京防控发布会,历时1078天,平均2.5天开一场,2131人次发布嘉宾出席。我们实现了发布会的零事故,坦白讲,是比较庆幸的,也是比较成功的。

为什么能实现零事故?我们总结认为,关键在于高位决策。首都北京的疫情防控工作更多由国家层面主导,疫情严重时,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每天上午一定召开调度会,北京市的领导同志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都要参加。调度会既要研究部署防控措施,也会同步研究如何向社会发布。

某次重大活动期间,一家央企总部出现确诊病例,影响很大,我们就通过调度会的渠道,协调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北京市的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通过这样的高位调度,我们协调了多个国家部委、央企、外企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北京市发布会。

南都:类似这样的一场发布会是如何敲定的?

徐和建:北京每场疫情发布会,都由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指挥,阅批方案,审定重要发布稿件和发布口径。重要场次,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我记得有一次发布会是晚上召开的,当时某区出现了十几例疫情,比较严重。这场发布会原定晚上八点召开,后来又推了一段时间才开始,就是因为市委常委会正在开会研究讨论防控措施发布工作。因为处置措施影响重大,我们召开发布会一定是要对外宣布应对政策,比如,这次发布会就宣布了相关地区连续多日进行核酸筛查。

回应负面事件,不是你想不想讲是法律要求必须回应

南都:北京前段时间召开了全市局级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反响很好。同步研究、同步决策、同步推进,实现起来还是有不少挑战吧?

徐和建:是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如果能做到这点,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所面临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之后才是技术问题、技巧问题和组织问题。我们复盘国内一些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之所以效果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处置事故的领导小组没认识到信息同步的重要性。

这次培训上,我们也反复强调这点。中央和北京层面与此相关的文件至少有12份。《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非常明确要求,重大突发事件5小时内向社会发布信息,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组建新闻发布中心、召开情况通报会。我们把这些职责要求一条条捋出来,就是帮新到任的新闻发言人或分管领导了解熟知,必须回应负面事件,不是你想不想讲,是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回应。

南都:北京新闻发布会多数时候只有本地媒体提问,你们对记者提问的态度是怎样的?

徐和建:我们一直坚持对媒体开放,做到“每有疫情,必有发布;每有政策,必有解读;每有舆情,必有回应”。不过在突发事件时,新闻发布会不一定能回答所有问题,因为事件的处置还需要时间、需要过程,已经掌握的需要公众知悉的重要情况第一时间发布,有些不清楚的情况只能告诉记者还在调查。这种情况也要求我们未来探索新的发布模式,及时通报突发事件信息。

直播原汁原味面对网民,对发言人是种挑战

南都:介绍突发事件时,新闻发言人的压力来自哪里?

徐和建:未来新闻发布的挑战只会比现在和以往更大,未来新闻发言人与媒体、网民、世界进行有效沟通的要求只会更高,未来不确定的突发事件对外发布仍然会遭遇以前遭遇过和从未遭遇过的严峻挑战。现在舆论格局不一样了。以前的情况通报会,新闻发言人讲完,主流媒体发稿时还会有时间缓冲和媒体把关,现在则是原汁原味即时面对市民、网民。对发言人来说,这样的直播挑战是巨大的,每句话都立即传播出去,没有人再帮你把关。这对任何发言人的压力都很大,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讲话永远正确、对外表达到位。但这是发言人的责任,也是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我们也在不断学习探索如何更好回应突发事件。一个理念就是,一定要准备好了再开发布会。当然,要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召开。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新闻发言人要坚定信心和定力。引领社会发展,沟通市民网民,联通媒体世界,构建主流舆论格局,汇聚实现民族复兴磅礴力量,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发布的理想。同步研究、同步决策,及时发布、权威有效,人民满意、社会满意、媒体满意,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理想的发布。

采写:南都记者 潘珊菊 刘嫚 宋承翰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闻发布如何推动国家治理?直击新闻发言人论坛

3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潘珊菊刘嫚宋承翰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020-87006626。 阅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