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段苏权因不满军衔当众扯下肩章,晚年遗嘱:下葬不穿军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穿越成少将军衔 1955年,段苏权因不满军衔当众扯下肩章,晚年遗嘱:下葬不穿军装

1955年,段苏权因不满军衔当众扯下肩章,晚年遗嘱:下葬不穿军装

2024-06-18 00: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这肩章不戴也罢!”说完这话,段苏权将肩上的“少将”肩章摘了下来。

1955年,彼时正是我党第一次的授衔仪式。仪式上,出席的战士们个个穿着挺拔的军装,他们满面红光,等待着党组织对自己的肯定。

授衔仪式

毫无疑问的是,能够参加这等仪式的战士,个个都是在革命时期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他们其中的很多人,都渴望受到肯定,然而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他们难免会想起为革命事业牺牲的战友们。

很多战士都表示:“那些倒在革命道路上的战士们才更应该接受授衔,党组织给我这么高的军衔,我受不起啊!”

但是,段苏权却是个例外。

按照党组织的考虑,段苏权被授予了少将军衔,然而段苏权对此却不是很满意,他表示,按照自己的功劳,军衔怎么着也得更高一点,怎么可能只是个少将呢?

段苏权

这件事情成为了段苏权一辈子的心结,到了晚年,段苏权甚至立下遗嘱:“我去世之后,不要穿军装,也不要佩戴军衔。”因此,段苏权也成为了唯一一位下葬不穿军装的开国将军。

那么,段苏权为何会不满该军衔呢?少将军衔对于段苏权来说真的合适吗?

三次授衔

在几十年的革命中,毛主席曾不止一次对军衔这一规定发表过看法。

按照毛主席的看法来讲,设立军衔不利于官兵平等,因此,在革命时期,我党几乎没有设立过军衔制度。

毛主席

如果说完全没有军衔制度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只要是个军队,就必须有上下级的制度,而对于那些战功显赫的战士们,军衔则是一种精神上的肯定和鼓舞,从这个角度来看,军衔也有着特殊的作用。

抗战时期,我党也曾经为几位功劳显著的战士颁发过军衔。比如“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比如萧克将军,再比如南昌起义的大功臣叶挺,这些战士都是为我们的革命事业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党组织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这次授衔算得上是我党的第一次授衔。

我党的第二次授衔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

陈云

这一次的授衔主要就是为了表彰在抗日战争中作出过伟大贡献的战士,同时,党中央也在为接踵而至的解放战争做准备,这就需要提拔上来一批更有才能的军事干将,在这次授衔仪式中,彭真、陈云被授予中将,伍修权等人为少将。

第三次授衔,则是我们前面提到的1955年授衔。

1955授衔算得上是我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授衔仪式,在仪式正式开始之前,毛主席和党内其他高级干部设定了一系列的评定标准,也将每一个战士的履历进行了比对,最终才确立出来了这份名单。

今天看来,这份名单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授衔仪式

客观性指的是这份名单的评定标准十分严苛,体现了党纪的威严。主观性指的是毛主席等人也考虑到一些年迈的老红军战士,为他们设定了一定的保底制度。

这次授衔,几乎受到了全党乃至全国人民的热烈支持。但是段苏权对此并不满意,其实,段苏权这么想是有理由的。翻开段苏权的履历,可谓是十分厉害,年纪轻轻的时候便当上了政委,后来更是屡建奇功,成就了一代传奇。

年少有为

段苏权,湖南茶陵人,出生于1916年。

段苏权出生的家庭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段苏权的家庭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家人只能依靠着几亩地生存。

即便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段苏权的父母都是十分开明的父母,他们十分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平日里,段苏权的父母总是时不时地向段苏权传授一些做人的道理,年幼的段苏权也很聪明,父母的教导总能记在心中。

看到段苏权这么聪明,父母便决定凑钱送他去读书。

在父母的支持下,段苏权得到了不错的教育。段苏权知道自己的教育来之不易,于是总是十分刻苦地学习,在学校里,他总是最认真的那个人,就连当时的私塾先生也不得不夸赞段苏权:“这么小的年纪便如此刻苦,此子以后必成大事啊。”

按照父母的打算,段苏权会一直在学校里读书,之后找个不错的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

然而,当全国范围内的革命浪潮如火如荼地席卷而来的时候,段苏权便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

段苏权很清楚,读书确实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想要改变的可不只是自己的命运。出身贫苦的他年纪轻轻便尝尽了人间百味,他十分清楚这样的环境下,人民生存的是何等的困难,他想要改变这个国家。

1930年,年仅14岁的段苏权加入了共青团。

虽然年纪小,但是段苏权的学习能力很强,任何事情,只要教一遍,马上就能够熟练地掌握。共青团里面的领导也发现了段苏权的天赋,于是便让几个稍年长一些的团员对其着重培养。

到了16岁的时候,段苏权已然成为了共青团里的一个核心人物。

彼时革命情况十分严峻,段苏权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了军队的一分子。

因为读过书,段苏权很受器重,队伍里面的宣传工作基本上都是交给他来完成的。段苏权也不负众望,每次都能将任务顺利完成。因为其出色的工作能力,很快,段苏权就被提拔为了红六军宣传部部长。

在与红二军团会和之后,段苏权被任命为师政委。可以说,当时段苏权正是我党队伍里面最为年轻的师政委。

段苏权所掌管的这支队伍十分特殊,他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地牵制敌军,为友军队伍争取更多的战略转移时间。

但是,由于当时我党军队条件艰苦,这支队伍也是十分的“寒酸”,七百多人中竟然有三百个左右的伤员,不仅如此,这支队伍的装备也差强人意。重火力?没有!迫击炮?没有!有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几杆三八大盖,而且子弹的数量也十分有限。

这样的一支队伍,他们的任务竟然是为大部队争取二十天的时间!

接到任务之后,段苏权深感责任重大。尽管条件不好,但是段苏权没有一蹶不振,相反,擅长政治工作的他马上开始鼓舞战士们。

他表示到,这个任务对于我党来说十分重要,党组织之所以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这支队伍,正是因为重视这支队伍。

王光泽

在段苏权的鼓舞下,战士们的士气很快就被提了上来。

紧接着,段苏权开始和师长王光泽对战局进行梳理。

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段苏权认为,不到逼不得已,千万不能和敌人硬碰硬,应该采取类似于游击战的战术,和敌人“躲猫猫”。

段苏权的战略思想很是厉害,在这样的条件下,他竟然选择了主动出击。他先是率领着一部分人在黔东根据地附近骚扰敌人,让敌人不得不展开还击。敌人一旦开始还手,段苏权便带着人往后撤。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年轻的段苏权早已将游击战的精髓熟记于心。

影视剧红军形象

经过段苏权三番五次的骚扰,敌军再也按捺不住进攻的想法了,他们判断段苏权的队伍应该是一支力量不小的队伍,于是便放弃了对我党主力队伍的追击,甚至从追击军中调来了一批军事力量,着重开始对段苏权的队伍展开进攻。

依靠着对地形的熟悉,段苏权在山区内跟敌人展开了拉扯。

他们竟然奇迹般地与敌人耗了二十多天!

任务完成之后,段苏权便决定率领部队向大部队靠近。但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意外——敌人对段苏权的队伍展开了包围,而彼时段苏权的队伍基本上只剩下一些伤员,突围过程中,段苏权中枪了,为了不连累战友,段苏权放弃了逃跑,自己爬到了一个可以用来躲避的地方。

因为伤势严重,没过多久,段苏权就昏了过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死里逃生

后来,王光泽被捕,段苏权的队伍也损伤大半,而段苏权则被当地老乡救了下来。

救下段苏权的人名为李木富,他是当地的农民,那天正准备上山种田,突然发现草丛边上的山洞里似乎有人。出于好奇心,李木富便进去一探究竟。

山洞里正躺着奄奄一息的段苏权!

凭借着军装,李木富马上认出了段苏权的红军身份。“军民鱼水情”并不只是说说而已,李木富马上将段苏权搀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同时让自己的妻子为段苏权做饭补充营养,在两人的救助下,段苏权终于醒了过来。

醒来后的段苏权十分感谢李木富夫妇,但是他也知道,敌人没有见到自己,一定会再回来搜查的,倘若自己一直待在这户人家,那么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段苏权挣扎着想要离开,他想要去寻找自己的大部队,但是身上的伤势让他寸步难行。

得知了段苏权的想法,李木富夫妇也很感动,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将段苏权再带回原来的那个山洞里面,每天李木富都会去给他送饭吃,等到段苏权伤势恢复了之后再离开也不迟。

于是,段苏权便在那个山洞里住了下来。

但是这其中还是出了一点意外。一次,几个混混模样的团兵途经此地,发现了段苏权,他们也认出了段苏权的军装,于是便想要敲诈勒索段苏权。

彼时段苏权伤势还未恢复,根本无法跟这几个小混混抗衡。发现段苏权身上没钱之后,几个小混混便想要对其毒打。

还好李木富及时发现,制止了这场闹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待到段苏权恢复之后,李木富还为其打造了一副拐杖,因为他害怕段苏权脚上的伤再次复发。同时,李木富还给段苏权包了些食物,让他路上吃。就这样,段苏权拄着拐杖,带着几个烧饼,开始了寻找大部队的征程。

但是,彼时段苏权没有任何信息,待到食物吃完了,段苏权竟然沦落成为了路边的乞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段苏权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家。

到了家里后,段苏权的父母希望段苏权就这样留在家里,不要再去外面冒险了,但是段苏权的信念很坚定,等到恢复得差不多了,掌握了一定的消息之后,段苏权再次出发了。

这一次,段苏权终于如愿找到了大部队。

当段苏权再次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相信,尤其是段苏权的上级任弼时,他们都以为段苏权已经牺牲在了那场突围战中,甚至为其召开了追悼会。

任弼时

没有人比任弼时更清楚段苏权的能力,看到他完好无恙地归来,马上再次启用他,并且安排其去往了延安,在抗大进行深造。

再之后,段苏权屡建奇功,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

倘若单论功劳来讲,段苏权确实是十分厉害的,但是,在那几年里,段苏权确实出现过一定的失误,或许这就是他授衔少将的原因吧。

两次失误

1948年年底,辽沈战役基本上已经打响,段苏权临危受命,来到了东北战区。

段苏权的任务是率部打下锦州的飞机场,接到任务之后,段苏权星夜赶到指挥部,并对战局进行了规划。

但是,在部署过程中,段苏权发现了一个问题:锦州有两个机场,但是党组织却没有指明是打哪一个机场。

这个问题让段苏权十分困扰,但是大战在即,段苏权必须尽快做出判断。

段苏权向来谨慎,他害怕出了差错,于是便频繁向司令部发去电报询问,也正是这一原因,导致段苏权错过了攻占机场的最佳时机。

事后,刘亚楼等人十分生气:“我让你打机场,当然是打能用的机场,锦州两个机场,一个能用,一个不能用,你说打哪个!”

这次失误给东野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毛主席等人知道此事后也是十分生气,发来电报对东野负责人进行了批评。

毛主席

这件事情让段苏权陷入了自我怀疑,他开始认为是不是自己长期从事政治工作,军事指挥能力有所下降。这件事也成为了段苏权的阴影,也影响到了后来的小紫荆山战役。

根据作战指示,段苏权的任务是带领战士们拿下大紫荆山和小紫荆山。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段苏权这次在战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当然,他也是在任务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很快就成功攻占了这两个阵地。

但是,段苏权没有想到,正在自己稍作休整的时候,敌人竟然反扑过来了!

段苏权完全没想过敌人竟然会采取这样的措施,一下子被打了个始料未及,顷刻间,刚刚攻下来的小紫荆山阵地再次易手。

紫荆山战斗遗址

小紫荆山阵地对整个战局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段苏权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按照军规,倘若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应该即刻上报上级,上级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段苏权没有这样做,他选择将这件事瞒了下来,然后带领着战士们再次反攻,终于再次将小紫荆山夺了回来。

这一过程中,刘亚楼等人从其他队伍的电报中了解到了这一情况,但却没能等到段苏权的上报。为此,罗荣桓元帅更是亲自来到现场,对段苏权进行了批评。

从结果上看,虽然犯下了错误,但是段苏权在之后的战役里表现得更加勇猛,最后的决战时刻更是亲自冲锋,带领队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段苏权

但是,这两件事情都在辽沈战役中十分关键,而段苏权也因为此事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1955年授衔前夕,党中央高级干部调来了段苏权的履历,对其做出了评价。

虽然段苏权年少有为,资历也是非常老了,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抛开辽沈战役中的两个失误不谈,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当年在长征期间的离队,那一次失败的突围战导致段苏权长期远离党组织,从而也造成了自己履历中的一段空白。

于是,段苏权仅被授予少将军衔。

直脾气的段苏权对此十分不满,不仅当众扯下了自己的肩章,甚至立下了“下葬不穿军装”的遗嘱。

段苏权(右)

授衔从来都是十分严苛的事情,党中央的决定一定是有着一定的考量的,尽管只授予段苏权少将军衔,但是在建国之后,党中央始终对段苏权很是重视,朝鲜战争更是直接将其任命为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

然而,倔强的段苏权始终没能解开这个心结。

作为他曾经的领导,任弼时对其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长征路上,我们已经为段苏权同志举行过一次追悼会,可他没有死,拖着打碎了的脚,一路乞讨又爬回部队,他那时就是独立师的政委了。唉,他这辈子,受过不少委屈。”

不管怎样,段苏权都是一名革命英雄,在此,向英雄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