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古典雅韵,心怀千年传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穿汉服在大街上 身着古典雅韵,心怀千年传承

身着古典雅韵,心怀千年传承

2023-11-13 17: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汉文化形成和起源

汉文化,顾名思义,即是汉族传统文化,又叫华夏文化,中华文化。某些时候也指汉朝的文化,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流派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

其特征是以中华文化的诸子百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与天朝思想为其骨干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我所写的大部分"中国"、"中华"、"华夏"乃同义词,皆指黄河、长江流域一带。

中华文化发展于华夏文明,华夏文明的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主要文明长期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华夏文化强调的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的文化,而汉文化则强调的是汉朝继承的华夏文化。礼乐是汉文化最大的特征,也是六艺之首。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四千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厚。

汉文化载体:汉服和汉服文化的历史记载

汉服不是汉朝的服装而是汉族的服装,是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加以补充。

汉服文化是反映儒教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贯穿西周到明朝的儒教书史体系《礼记》、《后汉书·舆服下》、《晋书·舆服》、《宋书·礼五》、《南齐书·舆服》、《魏书·礼志四之四第十三》、《隋书·礼仪七》、《旧唐书·舆服》、《新唐书·车服》、《宋史·舆服》、《明史·舆服》,通过祭服、朝服、公服、常服以及配饰体现出来。

汉服文化是在汉民族通过儒教《十三经》、大唐《开元礼》和正史继承下来的礼仪文化。从三皇五帝到明代这一段历史时期,汉服文化通过连绵不断的继承完善着自己,汉服文化是一个非常成熟并自成体系的千年文化。

◆1.汉服的特点、结构和分类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宽袍大袖,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衣裳通裁)等形制。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冕服:男子最高级别礼服

◆2.汉服中最常见的的几种款式:

◇上衣下裳制的男装汉服。上衣下裳制汉服在周朝文人学士阶层十分流行,如孔孟诸子百家,一直到宋明时期也有一些文人儒生喜欢穿这类汉服,显然是对祖先怀有崇敬仰慕之意。如今男装上衣下裳制的多为祭祀用服,是十分隆重的礼服。

◇齐胸襦裙:齐胸襦裙是对隋唐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女子襦裙装的称呼。

在古代,一般女子的襦裙装裙子束的都不是很高,而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的一种裙腰束的非常高的襦裙,一些服装史上多称之为高腰襦裙;根据现在人们对它的考证,一般改称之为齐胸襦裙。

◇对襟襦裙:对襟襦裙也是襦裙的一种,其上襦为直领,衣襟对称,故称对襟襦裙。

深衣:俗称袍服

◇深衣:深衣制的一种,上下连裳。直裾深衣不绕襟,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

汉代以后,由于内衣的改进,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了深衣的主要模样。

□曲裾: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

曲裾按衣襟绕住身体的数量分单绕、双绕、三绕,又按长度分为长曲、短曲。而活动中展示的是双绕长曲。

对襟的汉服,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在宋、明朝时最为盛行。

唐式大袖衫

◇唐式大袖衫: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簪花仕女图》,图中仕女穿的便是这种款式的汉服。

顾名思义,大袖衫是袖子宽大的一种汉服,是一种礼服的形制,在该活动中模特展示的是对襟襦裙款的大袖衫。

而实际上,也有人将大袖衫套在齐胸襦裙、直裾等其他形制的汉服之外,展现出华贵飘逸的效果。

很多人看到短打就会想到"店小二",然而,这只是现代古装戏剧带给人的错误印象。其实短打是劳动人民的便服,多用粗布制作,上衣下裤,方便活动。

裋褐:汉服里发休闲服装

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因清朝由满族统治,汉服遭遇断代。而如今汉文化复兴运动日渐在炎黄子孙中兴起。

因此在今天,一些重要祭祀、纪念活动、民俗节日庆祝等活动中我们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也有汉服同袍鼓起勇气,在日常生活中穿起汉服,以唤起身边亲友对传统服饰的记忆。

汉服复兴运动的发展历程

说到这里,就要谈谈汉服运动,汉服运动是"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的简称,属于华夏文化复兴运动中积极的一部分。

提及汉服汉服运动,还有一段故事。2002年2月14日陕西网友"华夏血脉"(赵军强)在新浪历史论坛发表了《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图)一帖,这是中国当代第一次以"汉民族服饰"为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汉民族服饰的起源、特性和剃发易服历史。

此文被转载到海内外多家网站和论坛上,三年存续期内点击量超过30万,唤醒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投身于民间汉服复兴。该文为汉服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是汉服运动的理论基石,该文标志着中国现代汉服运动的开始。

今天汉服这个叫法就是"华夏血脉"首先提出的,汉服就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

赵军强也发帖称:"汉服是我本人先叫的一个词语,在新浪舰船汉服贴跟帖里提到过,就是汉族民族服饰的简称,联系紧密,简明扼要。正如提到满服能想到旗袍马褂,提到汉服就能联想到汉族民族服饰。

2004年初我在汉网发帖说过把推广的汉族民族服饰叫汉服,现在汉服这个词语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提到唐装,普通人很容易联想到马褂,提到唐服,容易想到唐朝服饰,提到华服,华装,范围太广,那么旗袍马褂甚至中山装都符合这个要求。

既然我们在推广汉族民族服饰概念,那么就直接用汉服来达到这个目的更直接;同时汉人这个名称来源自汉朝,用汉服来做汉族民族服饰简称再恰当不过了。对此,百度百科对赵军强的这番话也给予了认证。

百度百科记录了汉服运动的开端是:

2002年左右,针对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唐装(即满式服装旗袍、马褂)是汉族服装的状况,不少有识之士,力求正本清源,致力于努力恢复满清之前的汉族传统服饰的运动。

同年2月14日陕西网友华夏血脉在新浪舰船知识网络版军事历史论坛发表了"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一帖,两年内点击量达到三十多万并被转贴到海内外多家网站,唤醒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投身于民间汉服复兴,这标志着现代汉服运动的开始。

2002年左右,针对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唐装(即满式服装旗袍、马褂)是汉族服装的状况,不少有识之士,力求正本清源,致力于努力恢复满清之前的汉族传统服饰的运动。

同年2月14日陕西网友华夏血脉在新浪舰船知识网络版军事历史论坛发表了"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一帖,两年内点击量达到三十多万并被转贴到海内外多家网站,唤醒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投身于民间汉服复兴,这标志着现代汉服运动的开始。

汉服自商周至明朝,几千年式样从未中断,但清朝建立后强行剃发易服,汉人服饰从此消失。清朝灭亡后,近代也有人倡议恢复汉服但由于国情时代背景等因素只停留在口头。2001年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汉服复兴成为可能。

更多的记载表明"汉服"一词始于黄帝。

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

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即《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于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

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

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另:"汉服",是从深衣发展演化而来。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

"汉服"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其卷九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曰:"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特别是以《周礼》、《仪礼》、《礼记》为基础的儒教礼典,因为汉朝的礼仪制度由汉高祖的太常叔孙通依据周礼所制定。

"汉族"的形成,直接与周朝、汉朝有关。正如胡人传统服饰叫"胡服",汉人传统服饰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名称"汉服"。

所以,后来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即汉族传统服饰。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称呼,进而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

因为汉代的前身是华夏族,故而整个汉族的传统服饰可以溯源至周代,经过秦朝的发展,到了汉代逐渐臻于成熟。

汉服文化史即中国汉民族服饰文化史,汉服文化史是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从起源到形成一直伴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中国的汉服文化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既表现出整体上高度的一致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又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彩性。

传承汉服文化的意义深远

了解汉服的发展历史,探讨汉服深厚的文化内蕴,弘扬汉服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同时,认真研究和发掘拥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服,能够为现代服装设计带来有益的启示,提升现代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使中国的服装设计真正自立于世界服装设计界。

汉服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经过千年的发展与积累,每个要素都有特别的含义。汉服是汉民族文化积淀、审美倾向、社会价值、人文风俗等等的整体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礼"法制度、宇宙观念,都在汉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汉服也一直是其重要的表现元素。

在现代社会,各种外来的服装形式占据了优势地位,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意识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汉服依然有着独特的价值。

研究汉服的文化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提升现代设计的文化积淀,为现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这样一个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和审美背景下通过各种途径发掘和传承汉服的有益元素,对于强化国人的民族认同,意义更加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夏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夏文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