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公司50年发展历程(二):A300万事开头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空客公司飞机 空客公司50年发展历程(二):A300万事开头难

空客公司50年发展历程(二):A300万事开头难

2024-07-10 2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动力系统方面,空客最终为A300B选择了美国通用电气的CF6-50A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推力为22吨,与当时市场上同级别发动机相当,但是其燃油经济性更好。在与通用电气签署的合作协议中,空客坚持要求法国斯纳克玛公司承接发动机的部分制造工作。A300还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复合材料部件的大型客机,其尾翼的前缘后缘均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机头雷达罩也采用了同样的材料。空客对机身复合材料的重视,一直延续到今天。

A300B2逐渐成形

1970年12月18日,空客工业公司正式宣布挂牌成立,并将自己定义为一家GIE企业(全球整合企业,与传统跨国企业相比,前者尽量弱化国别身份,依托国际化供应链和支持职能,从最合理的地方为客户提供服务,所以GIE模式更高效、更善于创新、也更灵活)。此时的空客公司主要由法国和德国的公司整合组成,其中法国宇航公司(由法国南方航空公司、北方航空公司以及法国弹道武器研制公司联合组成的大型综合企业)和德国空客公司(由梅塞施密特股份公司、汉堡飞机制造厂、VFW GmbH股份公司、西贝尔股份公司联合组成)各占50%的股份。

成立之初,空客公司的总部位于巴黎,1974年1月正式迁往法国图卢兹,总部的主要功能是负责产品的设计、研发、飞行测试、销售、市场推广、客户支持等领域,此外还包括整个公司的媒体关系与公共政策。弗朗兹·约瑟夫·施特劳斯被任命为公司监事会主席,监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公司的政策,以及在每个新项目中如何分配工作份额。

空客自成立之时就非常清楚,作为当时商用飞机市场的一名“新人”,如果要与老牌的制造商进行竞争,就必须积极地做出改变,更多地使用新技术。这也成为空客公司的企业文化之一,以至贝特耶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道,“如果我们对新技术不给予高度关注,大胆将其投入使用,就没有我们后来的成功。”1973年加入空客并一路升至公司客户事务部副总裁的亚当·布朗回忆道:“从一开始我们就很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产品必须比同时期的美国飞机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的创造力可以开发出更先进、更高效的飞机。”

为了降低研制难度,空客在1969年将A300的尺寸缩小,并将其称为A300B。然而将A300按比例缩小尺寸之后,空客从法国航空公司得到的反馈是这种250座级的飞机对他们来说不够大。基于这个原因,空客决定在A300B的基础上将机身加长,加长之后的新型号称为A300B2,载客量达到270人,之前的A300B改称A300B1。1970年9月3日,法国航空公司与空客签署了6架A300B2采购合同,这是空客赢得的第一个订单。

为期6周的美洲巡展

随着项目的推进,空客决定组建自己的试飞队伍,并由伯纳德·齐格勒(亨利·齐格勒的儿子)负责,原则就是“这是一支欧洲自己的试飞员队伍”。之后不久,法国宇航的皮埃尔·卡内特和马克思·费舍尔成为试飞团队的首批成员,英国和西班牙的一些杰出试飞员也被召集到团队中。

1972年10月28日,首架A300在法国图卢兹进行了首飞,尽管由于天气原因导致首飞时间多次推迟,但是仍比计划之初制定的节点早了一个月。整个首飞过程持续了1小时23分,马克思·费舍尔担任首飞机长,伯纳德·齐格勒担任副机长。

全新设计的A300B2首飞非常成功,并且在欧洲乃至世界上都引起了较大反响,但是空客公司仍然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如何让航空公司相信他们设计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具创新、最经济、最舒适的客机。

罗杰·贝特耶和亨利·齐格勒认为,空客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攻破利润丰厚的美国市场。他们决定采取一次商用飞机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胆行动,就是带着A300B2去北美和南美进行为期6周的巡展,他们要告诉美国的运营商,如果不购买他们带去的新飞机,美国运营商就会失去真正的赚钱机器。为了完成这次巡展,空客公司还搭乘了一个包括机组成员、销售人员、工程人员在内的专业团队。

1973年9月,A300B2从图卢兹出发,首站选在了非洲西海岸的达喀尔。完成了达喀尔的巡展之后,A300B2飞跃大西洋抵达巴西,在圣保罗进行了展示。完成南美的巡展之后,A300B2一路向北,第一次降落在北美的土地上,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进行了展示,之后又在墨西哥城以及芝加哥进行了展示。

菲利克斯·克拉特后来回忆道:“巡展全程非常顺利,我们给世界特别是美国的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这次巡展也并非一路无虞,A300B2在飞行展示的过程中曾遭遇鸟撞而导致一台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机上工程人员不得不在芝加哥现场为飞机更换一台发动机。让空客没想到的是,这个突发事件反而让其因祸得福,因为工程人员快速完成了发动机的更换,空客的保障能力和A300B2飞机的可维护性让美国客户印象深刻。

在这次为期6周的美洲巡展中,空客的一个重大收获就是成功引起了曾经的“阿波罗计划”宇航员弗兰克·波尔曼的注意,他当时已经是美国四大航空公司之一的东方航空公司的总裁。在此后的3年里,弗兰克·波尔曼的支持对于空客来说至关重要,也使空客一举奠定了未来成功的基础。

亟待破解的销售难题

空客A300B2的飞行测试一直在继续,与此同时,他们开始同韩国大韩航空商讨生产航程更远的A300B4等事宜。在空客的市场版图上,东南亚地区将是未来发力的重点,而突破韩国市场则是进入该地区的关键。1974年9月,空客与大韩航空签订了4架A300B4客机的销售合同,这也使大韩航空成为空客的第一个非欧洲客户,同时也证明空客的产品可以赢得欧洲境外客户的认可。

A300B2的第一份订单来自法国航空,汉莎航空公司紧随其后签订了3架A300B2的采购合同,同时还有4架意向订单。1974年3月,A300B2获得了法国和德国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当年的5月23日,首架投入运营的A300B2开启了从巴黎到伦敦的首次商业飞行,并参加了当年的范堡罗航展。在这次航展上,A300B2出色的经济性和技术标准让美国的三发喷气客机相形见绌。

正如当时的空客客户事务部副总裁亚当·布朗所说,空客一直坚持一个关键原则,那就是“不要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在飞机上采用新技术,要谨慎地选择和应用那些能够为客户带来明显效益的技术,即有利于提升飞机安全性、运营性能和盈利能力的技术。”基于这一原则,A300B2投入运营后,与竞争对手的三发飞机相比,可以节省20%的运营成本。

双发布局的A300B2比对手少了一台发动机,这可以为客户节省一笔不菲的采购费用以后续的维护费用。而随着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愈演愈烈,导致全球油价居高不下,A300B2出色的燃油效率显得更具优势。

尽管如此,上述优势并没有转化为销售订单。1975年,性格外向擅长社交的伯纳德·拉蒂埃尔接替亨利·齐格勒担任空客的新总裁。不久之后他访问了印度,曾经在印度出生的他对印度的传统非常了解,最终成功说服印度航空订购了3架A300,另有3架意向订单。拿到印度的订单之后,空客又从南非航空公司获得4架确认订单和4架意向订单,从南非国际航空公司获得3架订单。

然而从1975年12月开始,空客的销售开始进入长达18个月的“黑色时期”,图卢兹总装厂房前的“白尾”数量越来越多,空客的管理层不得不将A300的生产速度调整为每2个月生产1架。在这段“黑色时期”,贝特耶、拉蒂埃尔、克拉特等高层顶住了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坚决拒绝关闭A300生产线,因为他们知道那样将意味着整个项目的终结,并开始给予日本、韩国、中国等市场给予更多的关注。

1977年5月,空客宣布与泰国航空公司达成了2架A300销售合同,长达18个月的销售荒开始被打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