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朝时期服装款式图 曲裾

曲裾

2024-07-17 05: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名称:曲裾又名:曲裾袍 / 曲裾深衣 / 绕襟袍流行朝代:秦 / 汉适用性别:男女适用年龄:成人 / 儿童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术语简介

曲裾是古代汉服中的一种裙装样式,盛行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在秦汉时期的女性服饰中尤为常见。其设计特点是裙子后片较长,环绕至身前打结或穿过腰带,形成一种独特的环抱式结构,即所谓“绕襟”或者“绕踝”。这种设计既体现了古代含蓄内敛的审美理念,又能起到良好的保暖和遮蔽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隋唐以后,曲裾逐渐被更为开放舒适的齐胸襦裙、高腰襦裙等服饰取代,但在一些特殊场合如祭祀、礼仪表演中,曲裾仍然作为古典服饰的重要代表得以传承和展示。近年来,在汉服复兴运动的推动下,曲裾也再次受到广大爱好者们的关注和喜爱。 目录 1 术语简介 2 发展历程 3 特点 4 分类 发展历程

曲裾作为中国古代汉服的一种重要形制,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秦汉时期:曲裾在秦朝至西汉时达到了高峰,成为贵族妇女的正式礼服之一。它的特点是下裳后片特别加长,形成绕襟,绕过身后再向前围合,在腰部用大带固定。这一时期的曲裾深衣往往上身与下裳相连,是典型的“续衽钩边”设计,展现了古代深衣制度的严谨和庄重。 2.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风俗的变化,曲裾逐渐演变并式微。尽管在一些文献记载中仍可见到曲裾的身影,但在日常生活中,女子的服饰开始倾向于更加轻便、灵活的设计,如襦裙装束的兴起。 3. 隋唐以后:隋唐时期,女性服饰出现了较大的变革,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等新款式流行起来,曲裾不再作为主流服装款式。不过,曲裾作为一种传统服饰样式,并未完全消失,可能在某些特定场合或特殊群体中仍然保留着使用。 4. 明朝及以后:部分资料提到了明朝时期曲裾仍有存在和发展,但其形制、用途以及流行程度与秦汉时期已有所不同,更多地融合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审美观念,可能是对古制的一种承继和创新。 5. 现代汉服复兴运动: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汉服文化的复兴,曲裾作为汉服文化的重要元素得到了重新认识和推广,许多爱好者和商家开始复原和制作不同历史时期的曲裾样式,使其再次活跃于公众视野。

综上所述,曲裾从秦汉时期到现代,经历了由盛转衰再到复兴的过程,其形制、风格和使用场景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特点

曲裾作为中国古代汉服的一种重要款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1. 交领右衽:曲裾搭配的上衣通常采用交领右衽的形式,即衣襟向右覆盖,符合汉族传统服饰的“右衽”原则。 2. 续衽钩边:曲裾最显著的特点是下裳部分的特殊构造。后片裙幅加长,并环绕至身前与腰带或上衣相接,形成独特的“续衽钩边”样式,即前后裙幅连续不断,且边缘经过精心处理以达到美观和稳定的效果。 分类

曲裾作为汉服的一种重要款式,其分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 下摆绕圈数:根据裙子后片延长部分环绕身体的次数,可以分为单绕曲裾、双绕曲裾和三绕曲裾等。单绕即裙摆围绕一圈;双绕则是裙摆前后交叉两次;三绕则更复杂,裙摆环绕身体三次。 2. 袖型分类:按照袖子的不同样式,曲裾可分为广袖曲裾和垂胡袖曲裾。广袖是指袖口宽大且呈自然下垂状,有飘逸之感;垂胡袖则是在袖口处设计有类似胡子形状的装饰或褶皱,增加了服饰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 衣裙一体与非一体:根据上衣与裙子是否连体制作,曲裾又可分为衣裙一体式曲裾(如双绕长曲、双绕三重广袖曲裾)和衣裙分开裁剪后再组合的曲裾。 4. 长度差异:曲裾还可以根据整体裙长进行区分,例如长曲裾与短曲裾,其中长曲裾一般指裙摆及地,而短曲裾则可能仅至脚踝部位。 5. 特殊类型: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曲裾袍款式,全称为曲裾袍,考古报告中也有称作绕襟袍的,这种款式通常为上下分裁式,属于深衣类汉服,具有明显的续衽绕襟特征。

总的来说,曲裾的分类主要体现在结构特点和装饰细节上,不同的分类反映了不同时期或不同场合下的穿着需求以及审美偏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