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有何特殊之处?它被看作是华夏的起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岭山脉全图 秦岭: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有何特殊之处?它被看作是华夏的起源

秦岭: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有何特殊之处?它被看作是华夏的起源

2023-03-07 05: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秦岭不是一座山峰,而是一个山脉体系。最早是指位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这里作为嘉陵江、洛河、汉江、渭河的分水岭,东西绵延500多公里,南北宽150公里。

泾河、渭河、洛河在秦岭的北侧,形成了一片八百里的冲积平原,被称为八百里秦川。这里土地肥沃,河道纵横。

商代晚期,大将恶来的后人,赢姓部落定居在这里,建都城秦邑。

之后的500多年里,赢姓部落在关中平原上发展农耕,他们自称为秦人。当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天子东迁后,他被封为诸侯,封号为秦。

春秋时,秦国在秦穆公的带领下当过霸主,战国初期时,也曾险遭灭亡。

这些生活在关中平原的秦人,依靠秦岭余脉的崤山山脉和函谷关等天然屏障,确保了关中不被中原战火所波及。

最终秦人奋六世之余烈,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秦朝。

东汉大家班固在《西都赋》中提到:

“睎秦岭,睋北阜,挟沣灞,据龙首。”

这是文献中首次给这片山脉定下“秦岭”的名字。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秦岭的认知也在变化,如今我们展开中国地图,秦岭不再只是陕西的南山了。

它北绕黄河、南牵长江、东临大别山、西至昆仑山,绵延近1600多公里的秦岭,已经成为了横亘于中华大地上的一条“巨龙”。

3000里大秦岭挺拔于中国中部,它阻挡了自南而北的暖湿气流,以及自北而南的冷空气。

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多雨潮湿,气温较高;而秦岭以北的温带气候,多以寒冷干燥为主。

地理课本将“秦岭—淮河”定义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

南方种稻米、多行舟,北方种麦黍、多骑乘;而沿秦岭一线,则成为南北文化的交融之处,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既有北方的豪放,也有南方的婉约!

秦岭山峦叠嶂,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最高处,海拔3771.2米太白山拔仙台不仅是秦岭山脉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峰。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太白山顶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传说山中有仙人存在,拔仙台就是姜子牙封神所在地。

关中平原平均海拔500米,秦岭与它的落差接近3300米,这里有丰富的物种,以及“一日历四季”的奇特景观。

从山脚一路向上,首先是亚热带的阔叶林气候,接着就是温带的混合叶林气候,到了山顶则是寒带针叶林气候。

植被垂直分布,形成了独特的山地生态系统。

太白山顶有冰川时期留下的3处高山湖泊,石头河、黑河、湑水河的源头便在这一带,高落差形成的河流飞瀑,也是这里的一大风景。

位于太白山西侧的玉皇山,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

玉皇山北望岐山,两山之间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仓古道。作为关中平原西边的门户,陈仓古道是当年入川的必经之路。

如今从宝鸡到汉中的高速公路也已建成,古老的历史和现代化的建设,在这里相互交融。

陈仓古道

位于秦岭腹地的终南山,是秦岭山脉中广为人知的一处山峰,这里曾经是帝都长安的后花园,它见证了秦汉的辉煌,大唐的繁荣。

传说和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在这里刻下印记,帝王文化、道教文化以及武侠故事,让这里不断得到神化。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中国人对人生的最高追求,也是南山文化的最好体现。

华山雅称太华山,是秦岭与洛河、渭河、黄河的分水岭。它横亘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构建了“一山三河”地带。

渭河、洛河分别塑造了关中、伊洛两大平原,滋养了长安、洛阳两大千年帝都,这一带的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华山

在两大帝都之间,黄河与华山夹峙,形成一个狭长地带,这里是往来于两地的天然走廊,称为“中华廊道”。

千古雄关函谷关和潼关,见证了中原王朝的更迭与兴衰。

函谷关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它跟黄河一起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华夏民族。秦岭的山水,是中国地理的象征,是中国版图的脊梁,也是华夏文明的起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