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遗址,距今八千年前的古老文明,开创了六个中国考古界之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多少年 大地湾遗址,距今八千年前的古老文明,开创了六个中国考古界之最

大地湾遗址,距今八千年前的古老文明,开创了六个中国考古界之最

2024-07-11 06: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人都说家乡美,我心中最美的古遗址就是家乡的大地湾遗址。

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座落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接的缓坡山地上,距天水市102公里,距离秦安县城45公里。

1958年,甘肃省文管会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1978至1984年的连续考古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14000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近万件,发现了窑址、墓葬、壕沟等史前遗迹700多个。

陶器与彩陶的出土揭示了史前大地湾高度发达的文明,众多或群聚、或分散的各式墓葬和居住遗迹,展现了3000年间原始先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等状况。

1988年1月,大地湾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省委确定大地湾遗址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大地湾遗址总面积275万平方米,是中国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

大地湾遗址包括大地湾博物馆、F301原始村落遗址、F901原始宫殿遗址三个参观区域。

遗址考古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发掘房址241座、灶址104个、灰坑和窖穴321个、窑址35个、墓葬70座、壕沟9条,在我国新石器考古中无论规模、遗迹遗物丰富程度,还是研究价值均超过西安半坡遗址,是我省规模最大、收获最丰的考古发现,也是新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年代最早、历时最长、层次最完好的古遗址,总面积275万平方米,包括大地湾博物馆、F301原始村落遗址、F901原始宫殿遗址三个游览区。

大地湾遗址内容涵盖原始建筑、绘画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多个方面,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大地湾遗址距今4900-8120年,已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一万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300多件。

大地湾遗址以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业标本、最早的彩陶、最早的文字雏形、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宫殿式遗址、最早的绘画六大之最闻名海内外。

F301原始村落遗址

F301原始村落遗址是8000年前大地湾先民开始定居的氏族村落,经考古发掘共出土一期房址4座,二期房址156座,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不仅较为全面地揭露出仰韶早期的村落布局,而且首次展示了聚落在同一文化期不同时间段的发展变化。

整个村落周围有壕沟环绕,聚落整体呈近圆形,西边为墓葬区,聚落中心有居住区、制陶区、窑址等手工作坊;聚落的西北部是近1000平方米的广场,房屋以广场为中心呈扇形多层分布,门向朝中心广场,聚落面积达24000平方米左右。

一期房屋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房屋建筑。经过科学回填保护,我们对其进行模拟复原,房址呈圆形半地穴式,穴底壁略大于穴口,门道呈斜坡状旋入屋内,居住面是一层经过踩踏而成的硬土面。

居住面上有一直径0.2米的柱洞,为房屋的支撑柱,周围其它柱洞均向房屋中心倾斜,复原以后外表类似北方的蒙古包,居住面积6—7平方米。这类房子也是人们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条件下的栖身之地,它充分的揭示了史前时期先民生活的一个侧面。

就是这种简陋的房屋建筑不知庇护了多少代人,直到今天仍有千万计的人在这种建筑中生活,享受着这种建筑带来的好处。

到了大地湾二期,房屋地穴相比一期开始变浅,房屋面积增大,穴壁的四周有了墙柱,房址平面形状均为方形或长方形,居住面与部分房址穴壁以草拌泥涂抹,居住面的处理也复杂起来,居住面上多涂抹一层褐红色颜料,建筑形式有无墙柱和有墙柱两种:前段多无墙柱,而后段则较多见,其他结构大同小异,变化不大。

这一期的房址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其中大型房址有2座(F229和F246)均保存较完整,其建筑结构基本相同,居住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中型房址居住面积在25-56平方米之间,小型房址居住面积在25平方米之内。

同时,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套穴式房址即套间房,如F311和F310。大型房址位于聚落的西北部,门前是墓地和广场,中型房子分布四周,在中型房子周围又分布着一些小型房子,构成了一个向心式的布局,被誉为“陇原第一村”。

F901原始宫殿遗址

1983年发现的F901原始宫殿遗址,总占地面积420多平方米,由前厅、后室、左右侧室及门前棚廊式建筑组成。

门前棚廊式建筑有3排大立柱支撑,特别是最外一排大立柱下,均采用较大的青石块作为柱基石,前面有长期踩踏成的土路面。

主室有五道门,丁字形门为正门,正门两侧各开一门,靠近后墙两门内连侧室;正对正门的是一直径达2.6米的大灶台,室内有两根直径为0.87米的顶梁柱,有16根半突的附墙柱和142根墙中柱。

F901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好、结构之复杂、工艺之精湛均为中国史前建筑所仅见。五大之最更是闻名于国内、外,震撼考古界和史学界。

F901是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前厅南北两墙相互对称的八根附墙柱形成八柱九开间的格局,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殿内所有木柱子周围采用了用草拌泥裹柱子的防火措施,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原始的消防实例,把我国的消防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那130多平方米的居住面,粉饰了一层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

地面表层坚硬平整,色泽光亮,呈深灰色,做工考究,工艺精湛,整个表面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线,裂纹极少。若仔细观察,光面可见建造时遗留的大量细微磨擦痕,外观极像现代水泥的地坪。

科研人员对其地面用回弹仪打压测试,共测试300多个点,平均抗压强度为每平方厘米120余公斤。经打压检测、化验、考证、分析,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及抗压强度相当于现在100号水泥砂浆地面强度。这种地面是采用当地随处可取的料礓石为原料煅烧而成。

直到今天这种原始的工艺手法没有失传,在天水、陇南、平凉、定西等相邻的地区流传。用料礓石粉末与鸡蛋清、或小米粥经发酵后涂抹于住房内壁或灶台、炕台上面,再经打磨而成,在老乡家中随处可见。

在类似现代水泥地面下还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防潮层建筑材料。在其下面铺设了15—20厘米由砂粒、小石子和非天然材料组成的人造轻骨料防潮层建筑材料,它们有的呈片状,有的呈棒状,有一层光滑的釉质面,比石子轻,用力可掰断,内多空隙,此类材料显然系人工制成,建筑学上称之为“人造轻型的建筑骨质材料”。

这座建筑还开创了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先河,摆脱了延续数千年的半地穴式的窠臼,室外柱、附壁柱、顶梁柱和墙壁四周的142根木骨柱与架设在它们之上的梁架组成了主室的木质构架,承袭了仰韶文化“墙倒屋不塌”的构架传统。

室内出土的条形盘、异形器、簸箕形器、四扳带盖罐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陶质量具,它的出土把我国度量衡实物史提前了3000多年。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房址238座。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有3000年文化的连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

除陶器、骨角器、石器、蚌器、原始雕塑等艺术珍品外,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大地湾的房屋建筑遗址,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形制复杂。

尤其是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000年前)的F405大房子,是一座有三门开和带檐廊的大型建筑,其房址面积270平方米,室内面积150平方米,平地起建,木骨泥墙,其复原图为四坡顶式房屋。这一房屋的规模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更引人注目的是F411房屋居住面上,还绘有地画,图案由人与动物构成,是我国目前最早地原始地画,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大地湾遗址的房屋,多采用白灰现,多种柱础的建筑方法,充分显示了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大地湾遗址出土大量的陶、石、骨器。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很多,贮存物品的大袋形窑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的大量出现,都说明和反映了其经济形态属于定居的以农业为主的类型。

大地湾遗址根据地层可分四期:即大地湾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发现,在考古学上不仅对探讨甘肃东部地区考古编年与序列有着现实意义,也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

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可以看出,出土的器物明显地反映出生产技术由粗到精的发展过程。 生活用具中的陶器,已出土的有红陶、灰陶、彩陶; 有手捏制、敷贴模制、轮制; 有夹砂陶,泥质陶;有小、中、大各型器物; 如钵、罐、盆、瓶、杯、尊等。

陶器上装饰纹有绳纹、弧线、三角、条纹、勾叶纹;有变体鱼纹、鸟纹;有两兽相朴的写实纹、蛙纹;有圆点、条线、弧线、组成的几何图形等;有紫红色、黑色、白色和朱色彩绘。特别是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

大地湾遗址的考古价值和意义

大地湾遗址根据地层可分四期:即大地湾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发现,在考古学上不仅对探讨甘肃东部地区考古编年与序列有着现实意义,也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

到目前为止,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湾遗址清理发掘出房屋遗址240座,灶址98个,灰坑和窖穴325个,墓葬71座,窑址35座及沟渠12段,累计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动物骨骼1.7万多件。

据考证,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距今80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其一是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大地湾一期出土的炭化稷标本,与国外最早发现的希腊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出土的同类标本时代相近,它不仅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上推了1000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稷,然后才是粟的推广。而此前国内考古发现的北方农作物标本大多是粟,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

其二是中国最早的彩陶。大地湾一期文化出土的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

这批距今约8000年的紫红色彩陶,图案虽还不太完整,却将中国彩陶制造的时间上推了1000年,并以不容置疑的事实说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

其三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了十几种彩绘符号,这些符号比过去国内最早发现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划符号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且有一些符号与半坡符号基本一样。虽然这些神秘符号的意义至今未能破解,但专家们认为,它们可能就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

其四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年的大地湾四期文化发掘出的一座编号为“F901”的建筑,是目前所见我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这座总面积420平方米的多间复合式建筑,布局规整、中轴对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开创了后世宫殿建筑的先河。

其五是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面积达130平方米的“F901”宫殿式建筑主室,全部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这与古罗马人用火山灰制成的水泥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

其六是中国最早的绘画。专家们确认,大地湾编号为“F411”的房址地面上发现的一幅黑色颜料绘制的画作,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独立存在的绘画。

这幅长约1.2米,宽约1.1米,保存大部完好的地画,改写了中国美术史,将其前推了2000多年。据考证,此前最早单独作为绘画保存至今的,是出土于长沙马王堆的楚国帛画。

小结

大地湾是一本尚未完全打开的历史教科书和地下博物馆。经过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大地湾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大地湾遗址以不容置疑的事实说明了甘肃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证明了甘肃先民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曾做出不朽的贡献。

驻足大地湾原始宫殿前,放眼清水河谷,让人不禁感叹如烟飘逝的历史风云。让我们一起穿越现实,走进历史的时空隧道,去寻访欣赏镶嵌在陇原大地之上的史前明珠——大地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