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介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安大地湾遗址属于哪个文化 博物馆文物介绍

博物馆文物介绍

2024-07-11 06: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地湾出土的一件珍罕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属于庙底沟类型早期。位于口部的圆雕人头像,披着整齐的短发,五官位置均匀端正。双耳有系挂饰物的小穿孔。整个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宛如穿着花衣的美丽少女。从人像的发式来看,正是古羌族的披发样式。因此,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于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距今约5500年。据资料介绍,彩陶瓶高约32.3厘米,口径约4厘米,底径约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最具特色的是,瓶口呈圆雕的人头像,用堆塑、雕刻等技法塑造出十分写实的人类面庞。圆雕人头像,人像的头发披散于头的左右和后部,前额则垂着整齐的短发,眼睛和嘴巴是大小相近的扁圆形孔洞,鼻梁挺拔,两只耳朵都有一小穿孔,一耳略有残缺。整体而言,人像脸部的五官位置恰当匀称,从正面和侧面等不同角度观察头像的造型,都能给人以较为适当的观感。

瓶体的彩绘纹饰从上到下分三层大体相同的黑彩图案,主题花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两个弧边三角纹对接组成圆圈,内填充垂弧纹和弧纹;另一部分以斜直线、侧弧及凹边三角纹组成。陶瓶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颇具特色。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体,极其自然。瓶体器表打磨光滑,材质为细泥红陶,含有少量的白色细砂。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瓶腹的下部略向内收。据分析,陶瓶上腹曾破裂,但经黏接过,由此可见古人对该瓶的珍视。

这件距今5000余年的人头瓶,塑造了一位端庄、典雅、古朴、大方的美女形象,体现远古先民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把人头与葫芦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趣生动,是大地湾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也是我国史前时期集彩陶、雕塑、造型于一身的杰出艺术品。在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上千件陶器中,塑有人像的彩陶瓶仅此一件,该器物也许和原始宗教祖先崇拜有关,或是母系氏族崇拜的“祖先神”。

从制作手法上看,这件彩陶瓶上的圆雕人头像已运用了雕镂、贴塑、刻划等不同的雕塑手法。脸部五官的位置安排得均匀恰当,整体布局和谐完满,头像体、面的区分和转折关系明显,而且着重塑造大的体面,注意造型的整体感。这种将小的体面归纳概括在大的体面上简练的艺术手法不断得到继承发展,成为我国雕塑艺术传统的优秀特点。

这件陶器对于人类的面部造型,表现得非常生动。虽然形象单纯,风格质朴,但都能面目传神,并富有雕塑造型的体积感,说明原始时代的雕塑技术以及对于现实中的人的表现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体现着远古人类对于自身力量的初步认识和艺术再现的能力。

这种象形陶器,是原始人类在长期的生活观察和美的创作意识中,结合日常所见而创造出来的尚未脱离实用的原始雕塑制作,对于后来的青铜器中多见的象形器物影响很大。

甘肃、青海位居黄河上游,这里是我国古代陶器的发源地之一,据统计已出土与人像有关的史前陶器达40余件,时代从仰韶文化早期到齐家和文化时期,有人头造型陶器、人体造型陶器和人形器三种。其中,人头形器常见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甘肃省博物馆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是其中的代表性器物。早先作为水器的尖底陶瓶,由于使用不方便,逐渐被平底陶瓶代替,并成为主要的彩陶器形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