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嘴炮帝国(三)】歌词全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国直道起止 【大秦嘴炮帝国(三)】歌词全分析

【大秦嘴炮帝国(三)】歌词全分析

2023-12-26 06: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v411G7hq?share_source=copy_web

(说明:相当一部分来自百度百科以及原视频之下优秀评论,例如宣太后人物生平,白起三场战役的历史,以及京剧中两种白脸的解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马上删改。此外因为并未观看过《大秦帝国》,所以理解多来于所查的引用和历史事实,欢迎大家指错和补充)

Part 1:君臣对话

 

一国对六国 秦能敌否

 

王道不行 便取兵道

 

自大秦变法至今已有五十余载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秦国实行的变法运动

秦国历代君主

Part 2: 白起solo

 

我王正放眼天下 锐意东进 求贤纳才

 

叔父说我命好 无须常咥烈酒苦菜

咥,die,第二声。是陕西关中、河西走廊一带的方言土音,是吃的一种方式,从字面意思看,吃至极致为之咥。其基本特征为老碗盛食,“狼吞虎咽”。咥是秦人的习俗,是秦地秦人长期以来形成的进食方式。

 

 

就盼着何时再有一段功名西起于白

西起于白,从一穷二白崛起,而秦国在西,谓西起。且西起于白,也有对应白起二字。

来自下文评论:“西起于白”的白可以理解为太白星,此星在西方,主杀伐,相传它的星相变化可以用来预测战争进程。

来自下文评论:在孟西白三族的白姓之后,再有一个白姓的大将。再有,像是说白起是第二个。(孟西白是秦穆公成就霸业的三个名将,都在郿县。而商鞅变法后,三族因特权消失,成了与国人同等耕战的老秦人,而白起也出身于郿县)

 

从军壮志满怀 但求常胜不败

 

跟着大军见识天堑、城池、漕河、山脉

 

当我什长、百夫长、千夫长地走过来

古代军职,十人为什长

来自下文评论:什长百夫长千夫长这有一个原著原剧的来源,说白起从军军功好几次早就够跳级晋升,但他师父和他要求一步步的晋升锻炼

 

才明白将军之位需要命运加持安排

 

不知是我有天赋还是兵法就不难懂

 

仿佛是胜得多了 兵道就可触类旁通

 

能够被穰侯看重 白起那是诚惶诚恐

魏冉,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襄王,亦帮秦昭襄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党羽众多,深受宣太后宠信。

魏冉曾保举白起作为将。

 

有朝一日也进得朝堂听听大吕黄钟

《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郑玄注:“以黄钟之钟,大吕之声为均者,黄钟阳声之首,大吕为之合。”

大吕黄钟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他们说敌国之士 不可用也不可得生

 

 

若不能斩草除根取胜也是徒涨军功

 

 

庙堂之事我不通 只记得秦剑向东

 

 

只记得 风风风风

 

 

 

Part 3:宣太后feat

宣太后: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这里义渠是东周时期就活跃于泾水北部至河套地区的一支古代民族,长期与秦国发生战争,宣太后曾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二子,后与秦昭襄王谋划攻灭义渠,宣太后引义渠王于甘泉宫,杀之,以及与义渠王的二子。之后秦国趁此发兵,攻灭了义渠。这为秦国一心东向扫除了心腹大患,宣太后功劳卓著。

 

 

 

 

 

鴥彼晨风 郁彼北林 君子温如玉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诗经·秦风·晨风》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经·秦风·小戎》

鴥:鸟疾飞的样子;晨风:一种鸟类;君子温如玉:思念夫君人品好,温和得就像玉一样。

所以这句本义是妻子对在外丈夫的思念之情。

非桥段解释:太后出场的唱词,说的不是白起也不是秦惠文王,而是秦军将士

 

莫效泾渭薄 一去向东而不复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诗经·邶风·谷风》

这是一首描写弃妇诉苦,反映妇女悲惨遭遇的诗。所以这里用这句典故,也有些契合宣太后的处境。虽然对象不是丈夫,表达的也不是诉苦之情。

非桥段亲自证实:这段当时翻书的时候确实看了,也确实是这一句歌词的灵感来源!层主也确实nb嗷。(亲自证实楼下层主Blackwatch9876 nb,哈哈)

不要向江川河水那样凉薄,一直向东而不回来。秦国位于西侧,东出征战,仿佛是河流从西向东流淌。

 

栎咸何幸 王于兴师 万民贞其拥旌

栎咸:栎阳和咸阳。栎阳是战国初秦献公和秦孝公的都城。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迁都栎阳。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国营建了咸阳城,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都咸阳。所以可以说两者都是秦国的核心都城。

王于兴师:君王发动士兵去打仗。也引用《诗经·秦风·无衣》

万民贞其拥旌:百姓对军旗,也就是军队十分忠贞和拥护。

 

寄此国思 以送将军

 

 

 

Part 4:宣太后&白起

 

 

问秦国念 天下一邦

 

(穿插伊阙 三晋可看懂)

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都是白起一生中的经典之战。

伊阙之战,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可谓白起的成名之战。白起在伊阙布阵对峙,使敌军无法展开,然后率奇兵从后方偷袭,魏军慌乱之下大败,然后前后夹击,大败韩魏联军,24万人几乎全部被杀。这一战打出了战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歼灭战绩,秦国高层认识到了歼灭战带来的巨大优势,白起因此战法被后世称为“杀神”。

 

问秦人愿 华夏同裳

 

(攻拔鄢郢 任尔等合纵)

鄢郢之战,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破楚郢都。五家伐齐前后,秦国多次对楚国进行进攻,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求和;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白起率数万(史书无确切记载,但人数应当最多不超过十万)军队,于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自汉中出兵,沿汉江而下直捣郢都,水淹鄢城,兵临郢都(今江陵)。次年,攻占郢都,向西攻占夷陵,向东攻占至宜昌,扫平整个江汉平原,楚王迁都避难。白起获封武安君。

 

六国视我为虎狼

 

(破阵华阳 秦法入秦城)

华阳之战,前273年,赵国与魏国进攻韩国的重要城邑华阳,韩国向秦国求救,秦昭襄王便派遣武安君白起、穰侯魏冉和客卿胡阳率军救援韩国。秦军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平均每日急行百里的行军速度进行长途奔袭,突然出现在华阳的战场上,大败赵、魏联军 。此战,秦军共斩首魏、赵联军十五万,俘虏赵将,魏将芒卯败逃,赵国再次派将领贾偃带兵救援,亦被秦军击败,秦军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中。

秦法入秦城:(来自非桥段解释)就是想给秦法刷个存在感。原著里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秦法的看法也都不相同,反正先写着了,谁知道之后会不会更个吕不韦再把修法的事说一说(大情妇难哇)。

我只记得百年秦殇

 

(秦剑出鞘 饮血养剑锋)

 

玄甲常胜疆场

 

(马头东南倾)

 

可慰英烈先王

 

(身后夕阳景)

 

见我大河汤汤

 

(愿武安之名)

 

育我秦地茫茫

 

(与子同仇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这里共用同仇和偕行

 

 

 

 

 

Part 5:赳赳老秦

 

赳赳老秦 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 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 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 死不休战

 

Part 6:白起solo

对面的将士们!

 

我给你们说件事儿 你们千万别害怕

 

对了 大家都是当兵的 我们不会怕

 

你想想 家里安顿好了 打仗前饭吃饱了

 

抬头一看白起在对面那可不就太草了

 

手里兵器折了 身后的军旗倒了

 

一时之间你家将军元帅全都跑了

 

然后我们秦军上来一下给你刀了

 

再拿你耳朵换点儿军功顺便娶个老婆

 

战前摧其心 战中攻其阵

 

战后戮其身 不妨罪在白起一人

 

死者不复生 亡国不复存

“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孙子兵法·火攻》:

 

因敌之变化而取胜者 是魔是神?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

 

沙草不常青 借春引眺望绝山岭

来自非桥段:没有典故,自己编的……“沙草不常青,但春天来的时候也可以蔓延山岭无边无际让人望不到头。老秦人同沙草一样,当他们的时代来临之时,将爆发出春风下野草一般的生命力。”

 

天下不常宁 放任乱世筑起功名

 

西风出秦境 把梦掀醒 安能不聆?

好像在说:你们六国不能再做美梦了,我秦国已经东出将要踏平你们六国!

 

 

 

Part 7:宣太后feat

 

载寝载兴 胡然我念先王之明月

“言念君子,载寝载兴。”——《诗经·秦风·小戎》

载寝载兴:时醒时谁,无法入眠。胡然:什么。胡然我念先王之明月:我想念先王那时的明月是什么样子的呢。

 非桥段解释:“胡然我念之”也是引用《诗经·秦风·小戎》里的,按原来的意思理解就好。联系后文即:“为何我如此地想念先王和他的明月?

(我个人的:这里可能因为宣太后和先王秦惠文王身处于同一个位置上,于是这一句表达的可能不仅是想念其人,也是在思考,先王若是对于现在的秦国,他会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几乱我心曲 所可详 言之长也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经·秦风·小戎》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上长满了蒺藜,无论如何除不掉。你们宫中私房话,实在没法详细说。如果真要说详细,那话说来可长啦。

诗经的这句众说相类,都认为这是一首讥刺卫国内宫庶公子顽私通国母宣姜,生五子,而名分不正,国人唾骂其荒淫无耻的诗歌。这暗讽之意,与宣太后与义渠王私通相合。

所以除了可以按照本义理解,“这几度扰乱我的心绪,实在没法详细说。如果真要说详细,那话说来可长啦。” 也可以有表达其为国舍身之忧思。

 

诸侯谨听 赳赳老秦崛起如日东升

 

不失其正 不晦其明

不失其正:仿佛在说,我秦国崛起是因为上天赋予了我们统一天下的使命。

不晦其明:(来自非桥段)“不晦其明”:其实最开始想用的就是这个“晦明”,是因为打明日方舟过年的活动叫“月隐晦明”,还挺有感觉的……写这两句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不藏着掖着”。

 

 

 

Part 8: 宣太后&白起

 

问秦王念 九州一国

 

(四十五万染血的盔缨)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长平之战,白起杀降俘四十五万人,血流漂橹。

 

问秦民愿 万里同泽

 

(四十六日饥绝的长平)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长平之战,白起用计困赵军于长平,断其粮道,围困四十六日,后主将赵括被射杀,赵军降。

 

何处功成万骨殁

 

(挟诈坑尽赵兵的将令)

挟诈:心怀恶意

 

再祈天地 远祚厚德

远祚:福及子孙

 

(权当是我人屠的无情)

 

青史苍生无名

 

(矛戈伴生平)

 

仍决万卷冲盈

非桥段解释:“冲盈”用的是《道德经》里“大盈若冲”的用法。盈:指满月;冲:指缺月。 理解为“多少”也可,理解为“薄厚”也可。这里并没有说万卷一定是史书,但我本意确实是说那些由历史进程推动的文字。

 

(我命铸国命)

安得列国长兴

这里列国说的应该是六国(不确定)。怎么能让六国一直兴盛下去呢?

 

(起不恨苍生)

 

只愿将军长宁

 

(却也不悔知兵)

起不恨苍生,却也不悔知兵两句联系起来,大概就是:白起我杀人无数不是因为我怨恨苍生百姓,只是因为我是军人,我不后悔掌兵,我接下来这把染血的剑,于是秦国的敌人,就由我来杀吧。

 

 

 

Part 9: 铺垫

 

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

出自《战国策·秦攻韩围陉》。我见网上多数翻译是,不只攻占土地而是要攻占人心,但这里应该是不只攻占土地而是要杀戮他的臣民?

来自下文评论:“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这一句,剧里是范雎当面说的,意思是打下来了城池可当地居民不认同,他们可能就会自己组织反秦斗争或者联络敌国(哪怕不是他们的母国)而请求救援,这样等于没打赢,要白起解决一下。教化当然是最好的,但我们都知道这太难了行军时也做不到,所以屠戮才是最简便的方法

 

不会触怒天道吗

 

只要将军战就一定能胜

 

你们放心 白起可信

这句话在《大秦帝国》电视剧里,可是白起对投降的赵国将士们说的愿意放老弱病残者归国,年轻力壮者收编。而接下来大家都知道是白起将其全部坑杀。视频中的杀戮画面背景的笑声是秦王的,所以是在说,命令由秦王下达,白起当了这把刀,甘愿承担后世骂名。

 

白起为秦人

 

忠贞为国

 

从一而终

 

 

Part 10:Final

战长平坑降卒四十五万

 

(秦人是谁 可曾怜 可曾怜)

“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 《史记 白起列传》

盗虎符:战国时期,有一年,赵国被秦兵围攻很急。赵王向魏王求救。魏王畏惧秦国强大,只派大将晋鄙屯军境上,按兵不动。魏信陵君主张援赵抗秦,竭力劝魏王出兵,魏王不听。最后他得了魏王妃子如姬的帮助,盗得兵符,夺取了晋鄙的兵权,终于击败了秦兵,保全了赵国。

史记里说“秦人怜之”。但是在秦人唱的秦腔《盗虎符》里,白起却成了反派,主角则是魏国公子信陵君,之后几千年每次演出白起被打倒而被人记住。秦人真的有怜白起吗?所以,这里唱“秦人是谁,可曾怜”

不过根据原视频下的评论的补充:“水白脸是奸臣。白起是油白脸,油白脸是指性格缺陷或者凶狠厉害的武人。这里应该是理解成了白脸是奸诈的意思吧。”

 

克城后杀赵胜血洗邯郸

杀赵胜,赵胜应该指的是赵国的平原君,而平原君是盗虎符故事的主角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姐夫,因为这个亲缘关系,盗虎符里是说赵国君主让平原君向信陵君求助。

 

(秦人在哪 可曾怨 可曾怨)

这个可曾怨其实我是疑惑的,怜是爱,怨是恨,两者的情感色彩可不一样,我只能理解是,秦人如此唱我,是否是因为怨恨我呢?

 

渭水东去军浩荡

“渭水东去军浩荡,群雄逐鹿旌旗飏”这两句来自《崛起》片尾曲里。

 

(蒹葭苍苍 你一遍 我一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国风·秦风》

 

群雄逐鹿旌旗飏

 

(岂日无衣 我一遍 你一遍)

 

几度春秋风雨忙

 

(看这天下几百年几千年)

 

分合轮转 不改泱泱

 

(一统之志 仿佛都 不会变)

 

俯瞰这片青山沧浪

 

(狼烟虽远 也还算 闻得见)

 

只想 业武安邦

 

(愿以血争先)

 

 

 

[doge]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