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爆笑围观:中国历史上422位皇帝的群聊记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国帝王群聊 史学爆笑围观:中国历史上422位皇帝的群聊记录

史学爆笑围观:中国历史上422位皇帝的群聊记录

2023-04-02 23: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涉及的典故:

1、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也是宇宙第一群的群主;他称帝时,认为赢家江山一定千古万古,所以自称始皇帝。只可惜,基本两世就拜拜了。

2、汉高祖刘邦,是汉朝(西汉)的开国皇帝,年龄只比秦始皇小三岁。虽然他们乃秦汉开国皇帝,但他们的确是同时代的人。

3、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本来是继承人,但胡亥和赵高伪造秦始皇诏书,赐死了扶苏,然后登上了皇位(也就是秦二世)。同时,把秦始皇的33位子女全都杀了!

哎,真实的历史好残酷。然后,好戏就来了。。。

【评论】哈哈哈,幸亏被踢了,被拉黑了。

若是秦始皇知道胡亥把33个兄弟姐妹全杀了,那英(脾)明(气)神(暴)武(躁)的秦始皇,还不顺着网线爬过去,掐死那个作死的胡亥呀!

胡亥,史上第一败家子无疑了!

据说,秦始皇在世期间,曾有人预言帝国必然亡于胡人;所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拼命地防着胡人(北方游牧民族),还劳民伤财,将过去各国残存的长城连接了起来,大军戍边!

结果,悲剧啊,他怎么可以让自己的儿子叫“胡亥”呢!

【批注】此部分聊天涉及的典故包括:

1、隋朝传两代: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后被大唐取代,杨广与李渊是嫡亲表兄弟,母亲是独孤家的亲姐妹,唐太宗李世民应称杨广为表叔;

2、蜀汉传两代:刘备、刘禅,后被曹魏所灭;

3、王莽篡西汉,建立了新朝;然后被刘秀灭了,刘秀建立了东汉。

4、接下来是接力模式,五代十国时期,郭威将皇位传给了侄子柴荣,柴荣再传给儿子柴宗训;柴宗训不给力,赵匡胤被属下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北宋)。这一段操作真是眼花缭乱。

另外,由于抢了人家孤儿寡母的皇位,赵家兄弟心里有愧,于是就给了柴家一个特权,《水浒传》里柴进的“丹书铁券护家门”,是有来历的。

必须强调的是,为了吸取五代十国“黄袍加身”的教训,宋太祖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后来朱元璋也有效仿);而且自大宋开始,中原王朝开始【重文抑武】!

所以宋朝商业极为繁荣,琴棋书画等文化产业也高度发达,却结束了汉武大帝开创的(对游牧民族)尚武精神,沦为了一个不能打的朝代,让人觉得憋屈。

5、赵匡胤之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而不是他的儿子继承!这就涉及到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所以才有赵光义之子宋真宗后来学习秦始皇和汉武帝,前往泰山祭天封禅。

不过说实话,2000多年里,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六个封禅的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有所不同。

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法家治国,推郡县制...,秦始皇的不世功勋,就不必说了。

汉武大帝开启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征战,中原民族扬眉吐气,朝气蓬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搭建了中华文明体系“外法内儒”的基本框架;“推恩令”变相削藩,进一步夯实了大秦帝国建立的政治体制。

汉光武帝在“搞笑式混乱”的王莽篡权之后,重新恢复了中原王朝的秩序。而且在位期间,继承了汉武大帝的雄心大志,彻底歼灭了危害北部的匈奴人!

此后,南匈奴归化中原,北匈奴残余仓皇逃离,前往欧洲蛮荒之地,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铁骑变相摧毁了罗马帝国,被欧洲人称为第一次【上帝之鞭】。

第四个是唐代的唐高宗。他沿着父亲唐太宗的“贞观之治”脚步,勤政惜民,他与妻子武则天共同管理国家,也有“永徽之治”,万邦来朝,大有贞观遗风。

很少有人提及的是,唐高宗还灭西突厥(延续父亲的遗志,突厥残余逃往中亚,后建立的奥斯曼帝国灭了东罗马帝国,有了第二次上帝之鞭),还一举歼灭了东北的高句丽(隋炀帝就栽在了这里)和百济(朝鲜半岛的高丽、新罗、百济三国之一),如此开疆拓土,当然有资格泰山封禅。

唐玄宗,就是那位《长恨歌》的李隆基,也算得上是雄才伟略!他接手的大唐,刚刚经历过武则天“短期篡权”,朝纲混乱不堪!他恢复了大唐帝国的秩序,还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也是有重大历史功勋的。

可是,第六个泰山祭天封禅的宋真宗,赵光义的儿子赵恒,且不说帝位没有传到赵匡胤的儿子,也就是戏曲中常见的“八贤王”,再次名不正言不顺。

他在位期间,还与北方游牧的辽国有过“檀渊之盟”,已经被人骂了上千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对北方游牧铁骑的反击,起始于汉武大帝,截止于这个厚着脸皮泰山祭天的宋真宗,真的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几何?标准摆在那儿,扪心自问吧!自此以后,历史上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皇帝,前往泰山祭天封禅!

6、李世民和朱棣都不是嫡长子继承,李世民篡了哥哥的位,朱棣篡了侄儿的位,但两个人都雄才伟略,所以大家在微信群里反对嫡长子继承制。

7、郑和下西洋是朱棣时期的事情,所以被称为是“出过洋的王朝”。

精彩继续

👇👇👇

【批注】此部分内容涉及的典故:

天下第一枭雄曹操,最出名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他活着的时候因各种因素(特别是名声),始终没有称帝。

后来,曹丕让汉献帝刘协让位,曹操被追封为魏武帝;再后来,篡了位的司马家,也依葫芦画瓢。

精彩继续

👇👇👇

【批注】此部分内容涉及的典故:

司马懿的操作手法和曹操几乎一样,活着的时候权倾朝野,但没有称帝。

汉献帝刘协让位给了曹魏,然后曹魏又让位给了司马炎。所以我们中国人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精彩继续

👇👇👇

【批注】此部分内容涉及的典故包括:

1、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三国分立的局面,这算是历史贡献。

2、其子晋惠帝司马衷是著名的弱智皇帝,“何不食肉糜”(为什么不喝点肉粥)是他的名言,成为著名的历史笑料: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传到皇宫中,晋惠帝听完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他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这种贵族无常识的事,中外并不鲜见,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在《忏悔录》里,也写到了类似情节。

精彩继续

👇👇👇

【批注】此部分内容涉及的典故包括:

1、如前文所述,隋朝和唐朝是有亲戚关系的王朝。杨坚(隋朝创始人)是李渊(唐朝创始人)的姨父,李渊是杨广(杨坚的儿子)的嫡亲表亲,杨广是李世民(李渊的儿子)的表叔,隋炀帝杨广以口碑不好著称。

不过,老平认为关于杨广的事迹未必可信。

因为中国历史上史官的地位是很高的,通常是世袭,并且皇帝不得干预史官记载,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但是,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皇帝干预历史记载的先河,导致此后的官方历史大打折扣,可信度很低,也导致野史泛滥。

从这个角度而言,李世民是中国历史纪录的罪人。因为此,他当政时期的贞观之治,很值得怀疑;没杀史官(司马迁)的汉武大帝,更值得尊敬!

2、武则天最初是李世民的才人,后来成为了李治的皇后,再后来就是唯一的女皇了。

——大唐李家皇室有胡人血统(独孤家的后裔),所以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胡)放(搞)。但【双重标准】的是,隋文帝离世后,他的嫔妃被儿子杨广留在后宫,竟然被指认是一大罪过。

3、更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一代明君、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很快做了皇帝,父亲唐高祖李渊主(被)动(迫)做了太上皇(禅位),九年后病逝。

这九年里,李渊过得怎么样,咱们不必考虑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期间的待遇,那绝对是不能比的!

咱们往前看,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齐桓公,还有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当年多么叱咤风云!结果,呵呵,晚年均被迫让位给后代,死得极为凄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了解详情)!

4、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传说李世民恐惧兄弟建成、元吉的鬼魂前来索命,于是派【尉迟恭】与【秦琼】担任门前守卫;但后来两人年事已高,无法长期任职,只好绘制两人的画像挂在门口!

各位,这就是后世【门神】(尉迟恭、秦琼)的由来。

精彩继续

👇👇👇

【批注】此部分内容涉及的典故包括:

1、唐中宗李显,唯一全家老小都是皇帝的家庭。爷爷是唐太宗李世民,爸爸是唐高宗李治,妈妈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儿子是唐少帝李崇茂,弟弟是唐睿宗李旦,侄子是唐玄宗李隆基。这阵容,堪称“六位帝皇丸”了!

2、刘备之子刘禅是成语“乐不思蜀”的主角。蜀汉被曹魏灭了之后,刘禅到了魏国居住。司马昭问他思不思念蜀国,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

3、刘备摔阿斗。赵云为了救阿斗(刘禅)被曹军包围,冲出重围之后把阿斗交还给刘备。刘备爱惜赵云,把阿斗摔在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于是就有了刘禅脑子摔坏了的梗。

精彩继续

👇👇👇

此部分内容涉及的典故包括:

1、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也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隔代以遗诏继承了皇位(建文帝),但仅做了四年多皇帝。

朱元璋传为给孙子而不是儿子,是因为极为珍视原配马皇后(请脑补马陵瓜的梗)!马皇后之子朱标性格温和,被立为太子。但是,体弱的朱标还未继位就挂了,朱元璋超长待机,只能白发人送黑发人,甚是伤悲,便立温文尔雅的朱允炆为皇太孙。

只是这种不合常理的安排,自然很多人不服。后来,朱元璋之子、军事才能杰出的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抢了朱允炆的皇位,然后朱允炆下落不明。

后来,朱棣派人四处寻访朱允炆的踪迹(《允炆去哪儿》的梗),却始终没有消息。民间一直流传,说郑和六下西洋,也是要到海外寻找朱允炆。所以在微信群里,朱允炆自带隐身技能。

另外,据说由于名不正言不顺,朱棣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天子戍边(远离闲言碎语,防卫游牧民族铁骑),南京仍旧保留了一套朝廷班底;

第二,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大建真武庙,真武大帝的头像就是依照其本人(类似于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五官,基于武则天)。

下图为道教圣地武当山,终年云雾缭绕,仙境一般。

2、秦始皇定的继承人是扶苏,后来被胡亥抢了。朱元璋定的继承人是朱允炆,后来被朱棣抢了。所以在这一点上,他俩心情十分相似,心底里慨叹家门不幸。

3、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是朱允炆的亲叔叔,后来武力抢了皇位,于是朱允炆骨子里怕四叔。

所以,叔侄聊天,画面应该是下面这样的。。。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是朱允炆的四叔。

-

哈哈哈,各位,好玩吗?是否嘴角已经裂到了后脑勺?

有机会,再给大家图文并茂,继续讲述中国历史。

来源于不文学。

原创投稿:[email protected]

自媒体:力读(腾讯、搜狐、头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