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二十等爵制之首是列侯,得此封号的名将只有两位,没有白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秦国二十等军功 秦国二十等爵制之首是列侯,得此封号的名将只有两位,没有白起

秦国二十等爵制之首是列侯,得此封号的名将只有两位,没有白起

2023-12-21 1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秦国二十等爵制之首是列侯,得此封号的名将只有两位,没有白起

战国初年的秦国,由于地处西陲,闭塞自守,加之内部“四代乱政”,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被天下诸侯轻视,导致“天下卑秦”。而与秦国相邻的魏国,在魏文侯、李悝、吴起等人的主导下,率先进行变法,迅速的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初年最先崛起的霸主。在强大的魏国的连年进攻下,秦国彻底失去了世代坚守的河西之地,被压缩到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成为与戎狄杂居的边陲弱国。秦献公继位以后,秦国暂时走向安宁,但没有改变秦国越打越弱的颓势,反而将秦国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直到秦孝公继位以后,广发《求贤令》,引来商鞅,推行新法,才彻底改变了秦国的命运。

商鞅变法后,秦国摒弃百姓一切取利之门,一心“耕战”,所谓“利益之门,抟出于兵”。为了鼓励百姓参与国战,秦国专门制定了“二十等军功爵制”,规定士兵参与邦国征战,斩首一级即可获得一级爵位,从此成为贵族。新法极大地激发了百姓参与战争的积极性,为秦军战斗力的提升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内在动力。秦法将爵位分为二十等,即: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在秦法中,官员可以获得的最高爵位就是彻侯,也称列侯、通侯,他可以获得实际的封地,并且可以自己在封地上设置官吏。而次一等关内侯则只有侯号,虚领封地只能收取封地内的部分租税而已。秦设二十等爵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百姓勇于公战,因此,“封侯”也就成了每一位秦军将士毕生的梦想。但因“列侯”的封号过于尊崇,从秦孝公到秦王嬴政的一百多年里,只有七个人获得了这个尊崇的称号,他们分别是商君商鞅、穰侯魏冉、应侯范雎、文信侯吕不韦、长信侯嫪毐、武成侯王翦,通武侯王贲。值得注意的是商鞅虽然常被人们称为“商君”,但他的爵位却是“列侯”,即《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的“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昂。封鞅为列侯,号商君”。

展开全文

可见,虽然“二十等军功爵制”为鼓励耕战而设立,但真正得到最高级的“列侯”称号的却大都是文臣,历代名将却很少获得。在获封“列侯”的七人当中,商鞅、魏冉、吕不韦号称“将相一体”虽然也有带兵出征,并立下大功的记录,但主要还是以“相”为主业,他们都是“名相”,并非“名将”。范雎为秦国提出“远交近攻”,以国策远略见长,与“名将”更是风牛马不相及也。嫪毐因赵太后私宠而上位,为乱臣,更算不得“名将”。除了这些,堪称名将的只有王翦、王贲父子二人而已。

王翦、王贲父子,是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战中最大的功臣,先后主导了秦灭赵之战、秦灭魏之战、秦灭楚之战、秦灭燕之战、秦灭齐之战,战国七雄中的五大战国都亡于这一对父子二人之手。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李牧、廉颇齐名,是秦国著名的“灭国将军”,秦国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赵国、楚国都灭亡在他的手中。唐代杜牧将他与周朝的姜太公,两汉的韩信相比,认为他们“奇秘长远,策先定於内,功后成於外”。王翦、王贲的灭国之功为二人赢得了秦国武将的最高殊荣——“封侯”,王翦被封“武成侯”,与后世追封姜子牙的“武成王”仅有一字之差,而王贲也得了“通武侯”的封号,与其功劳相比,倒也算实至名归。

比较可惜的是,在秦国的诸多名将中,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国军事指挥艺术最巅峰的白起并没有得到“列侯”的封号,而是得了一个较为奇怪的“武安君”。秦昭襄王十三年,白起的爵位是左庶长,在二十等中排在第十位,短短两年后,秦昭襄王十五年,就连升六级,到了第十六级的大良造。奇怪的是,之后十余年白起依然征战不止,但爵位却再也没有变化。直到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打赢鄢郢之战后,才获得了一个“武安君”的封号。武安君不在秦二十等爵制之内,白起也没有自己的封地,因此也就等于没有被“封侯”。在用兵才能和所力功勋上,白起得到个“列侯”的封号,应当是足够的,但终其一生也没完成这个梦想,究竟是何原因呢?是他自己的原因,还是其主秦昭襄王的原因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