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读物推荐系列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科普系列的书有哪些 中医科普读物推荐系列之

中医科普读物推荐系列之

2024-06-11 13: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何选择中医科普类的资料

我会关注3点:

1.简单易懂(如果晦涩难懂,还不如去看专业书籍)

2.内容靠谱(描述的语言可以艺术化,但常识或者专业类知识,应保证准确性,尽量避免错误)

3.有趣(要求更高一点了)

之前有朋友,说他在看了《本草中国》以后,开始对中医药感兴趣了,想找些书籍资料再多了解点,问我有没有什么不错的中医科普书推荐。

他说之前去家附近的图书馆看了下,发现要么不少是《黄帝内经》《伤寒论》这类比较专业的书,不然就是像什么《三个月学懂中医》、《祖传秘方》这种快餐类的读物,搬了不少原文再加举些案例,噱头大于内容,读完还是云里雾里的感觉。

他问我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主要能讲明白的,通俗易懂,又不会太枯燥的。

的确,除了科班出身和特别想学中医的这类有明确目标的人,会去看专业书籍,一般多数人对中医的态度大多是想浅尝辄止地了解一点,所以对于枯燥乏味的专业书籍都是不怎么感冒的。

有趣味性且内容靠谱的中医药科普书籍是最适合零基础入门的,而且对于专业学习的人来说,也算是枯燥学习中的调味剂了,可以当做轻松的补充阅读材料来看。

不过这类好书真不多。

如果是零基础,想要阅读起来比较轻松,而且可以一口气读完的话,那我首先会推荐罗大伦老师的几本故事类型中医科普书看起。

推荐理由:通俗易懂,不卖弄晦涩的中医理论,故事类型可读性强,趣味性兼具的同时内容也靠谱。

不仅可以激发对中医的兴趣,还可以顺便了解点中医药小知识。

后来我推荐的那位朋友跟我说,他看过这几本书后,成了个萝卜丝(罗大伦粉丝的称呼)

中医故事会系列三部曲

罗大伦老师有三本书是讲古代中医大家的故事,类似人物传记,语言风格有点像《明朝那些事儿》,有粉丝把它叫做“中医故事会系列三部曲”

1.《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

讲述的中医大家分别为:

李东垣、朱丹溪、缪希雍、喻嘉言、傅青主、徐灵胎、王孟英

2.《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原书名:《神医这样看病》)

主角:

钱乙,创立六味地黄丸的儿科神医

黄元御,不该被遗忘的神医

张景岳,诊断如神的望诊大医

吴鞠通,妙手回春的温病大家

(初看书名,颇有点神棍的味道,还以为是那种神叨玄乎的书,后来看作者名是罗大佑老师,再翻了下内容。。。呃(╯▽╰),论书名的重要性,差点因为书名要弃书了)

3.《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原书名:《这才是中医》)

主角:

张锡纯,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

李中梓,手到病除的诊脉高手

薛立斋(中医史上治病最多的人)

许叔微,一个真正读懂了《伤寒》的经方大师

这三本书都是以古代中医大家的故事为主题。

讲述了他们是如何走上了从医之路,并成为一代中医大家悬壶济世,又如何在动荡年代沉浮,艰难求生的同时依然坚守医道。

文中融入了不少文史、中医知识、病案等,还有实用的养生食谱,经方解读,以及罗老师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罗老师的其他推荐书目可翻至最底下

罗大伦何许人也?

罗大伦,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

罗大伦博士一直致力于将古代的中医文化介绍给现代人,因此广泛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等媒体上传播中医知识。

曾出版了《百家讲坛——大国医》、《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等八十多万字的中医科普著作,在《健康时报》等报刊长期撰写专栏文章,被评为“健康中国2012十大风尚人物”。

虽是科班出生,但罗老师没像医院里很多医生一样放弃古中医,这主要源于父母从小就给他造就了一个国学氛围。所以他看古文会比较轻松,像看白话文一样。

因此科班出身的罗老师,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读古代医家记录的真实医案。再加上他的国学和文学素养,将书本上那些晦涩古文记载的中医大家们,用接地气的现代大白话向我们描述出来。

他在序言里也说到,“我写的这些故事,其实严格地说不是故事,都是古代医家记录的真实的医案,我本着真实的原则,把一些离奇的民间传说都给去掉了,除了语气上有时夸张些,其他基本是可靠的。

在简书上看到过这么一段话:

"文章是一个人生活阅历的沉淀,写作风格也是长期形成的,很难改变。

风格是文章的精髓,是读者是否喜欢的重要因素。

比如,有些作者的文章透着痞气。

这并不是他的文章中脏话连篇,而是他在娓娓道来中,对问题的看法,有那么一股子劲儿。

还有些作者的文章,透着小清新,很温暖。

中间并没有说许多做作的话,而是从很多小事,很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点点滴滴,让大家感觉到了暖暖的细心。

这就是调性,每一个作者都有不同的调性,不同的风格。"

我特别认同。

文字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文如其人,大抵就是这么个意思了。所以从作品中可以一窥作者的性格、思想、立场和世界观等特质。

作者有不同的调性,不同的风格,而读者也有自己的风格和调性,读者在挑选自己喜欢的作者和作品的同时,他们也在挑着和自己相合的读者。

我觉得罗大伦老师的文章,就透着平和实在,给人以温暖,字里行间透着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智慧,给人以启迪,以及他对中医和生活的热情,给人以感动。

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实在,有才华,一个博学儒雅的中医人

所以我在读《古代的中医》序言的时候就感觉,嗯,这是我喜欢的风格,越是看到后面,越觉得对胃口,成功路转粉。

我觉得他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在向大众科普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三观正,言辞不偏激,医学、国学学识渊博,论述表达也挺客观的,给人感觉也是挺平和、不急不躁的。

书中部分内容截图

会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悟。

科普讲知识也讲的挺有趣。

读者反馈(来自豆瓣)

创作中的插曲

说起罗老师的“中医故事会系列三部曲”,那要从2008年5月19日现身天涯的热门帖子《古代的医生》开始。

罗老师说这最初是给学生写的讲稿,在写好后,把这些故事也贴到了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板块。

没想到这个原本“作为中医院校学生教材”的帖子,竟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其中有中医爱好者、历史爱好者、关心健康的人等等。还有一些从不上网的人,也纷纷注册ID,赶来跟帖。

据说不到半年的时间,点击率已突破80万。同时还在百度贴吧、新浪博客、Tom社区、豆瓣网、民间中医网等互联网平台上被纷纷转发……

不少人留言,罗老师知识渊博、妙笔生花,纷纷表达对他的喜爱和支持。

他将晦涩难懂的古代医家医案整理翻译,以现代化的语言撰写成通俗易懂并且精彩靠谱的中医故事,让不少中医粉或者路人粉得以一窥古代中医大家们的成长史。而且每篇故事后面,都会附上一个名医们流传至今的经典方解读或养生科普知识,增加大众对中医的了解。

有时我会想:

如果当时罗老师没有把这篇“古代的中医故事”帖子发到网上,只是作为讲稿在学校老师里传播,那么是否还能像现在一样被广大网友所知晓?

如果没有众多网友的参与讨论,鼓励支持,罗老师还能坚持一路写下来,越写越多达到几十万字嘛?

如果没有坚持写下来,那他的书还会出版并被更多人知晓嘛?

有人说,现在这个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看看现在网络上推送的内容,有多少名不副实,又有多少好的作品被埋没在喧嚣的时代洪流中,鲜有人问津?

虽然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如果能通过互联网和一些平台资源的优势,凭借着自己过硬的实力和专业性,是可以得到一展所长的机会的,被大众所知晓认可。

而那些徒有其表的虽然一夜爆红红极一时,但是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下,最后能够历久弥新成为经典的还是那些富有内涵并真正能打动人内心的。

上面两段话只是我的有感而发罢了。

其实,中医科普圈子里像罗大伦老师一样,有专业知识又能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向大众科普的如此接地气的不多,但是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优秀的人不断加入,为中医的科普事业添砖加瓦!

相关推荐

1.罗老师的公众号"罗大伦频道”

里面有不少干货科普小知识,也是我喜欢的中医科普公众号之一

2.罗老师其他推荐书

如果想看更多他的作品,可以上豆瓣搜索“罗大伦”,都挺不错的,豆瓣上评价也都比较高。

他公众号也总结推荐了下面几本书:

1)《图解舌诊——伸伸舌头百病消》

2)《阴阳一调百病消》

3)《救命之方》

4)《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

5)《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

(原书名:《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2》)

前面这1—5本偏实用,类似家庭养生读物

6)《弟子规说什么》

这是一部比较经典的国学启蒙书,一本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的一本书

7)《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原书名:《神医这样看病》)

8)《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原书名:《这才是中医》)

9)《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

最后三本就是中医故事会三部曲了

3.罗老师的“听书系列

喜欢听书的小伙伴们,还可以在“喜马拉雅”APP上搜索“罗大伦”

像《每天聊点道德经》、《大伦育儿说》、《聊聊张锡纯医案》等有声读物,都是免费的。

里面播放量最高的是《每天聊点道德经》,有八千多万的点击播放量。

像我听之前对《道德经》的印象,也只停留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已,具体什么意思也说不上来。

后来听了几集觉得,恩,还挺有意思的。罗老师的观点挺特别,以一口京腔说书先生的语调,聊聊他所理解的《道德经》。

他认为啊,《道德经》的源头应该是上古时代国家君主治理国家的“领导者法则”,老子不是完全的写作者,说他是一位编辑者更合适,所以我们不要神化老子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这其实是一部“领导经”,所以罗老师主要围绕“道德经与管理”这个主题来讲解,他认为“领导者法则”是《道德经》的核心,虽说对象是领导者,但是里面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故事都是通用的,每个人都可以参考借鉴并为自己所用。

喜欢国学的小伙伴不要错过这本啊!

我个人挺喜欢罗大伦老师的,不仅是他的才华,更因为他的品性。

相信通过他的作品,你也会发现他的魅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