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族为何改名叫壮族,原来有这样一件有趣的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禹城以前叫什么名字 僮族为何改名叫壮族,原来有这样一件有趣的事

僮族为何改名叫壮族,原来有这样一件有趣的事

2023-10-07 20: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在中原地区的商、周王朝就已经和西瓯人、骆越人有所交流。在《逸周书·王会篇》中有关于南方各族的记载,其中写道:"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这一段记载中的"瓯"、"桂国"、"损子"、"产里"都是指当时居住在岭南地区的古越人,其中的"瓯"也就是西瓯。

春秋战国时期,远离中原地区的西瓯人、骆越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形态主要还是部落。随着社会的发展,西瓯人开始有"瓯君",骆越人则出现了"骆王"、"骆侯"、"骆将"之类的大小首领。各个部落开始形成联盟,不断发展强大。当时岭南地区主要分布的是百越族群的三个分支,分别为西瓯、骆越和南越。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时,西瓯部落的实力已经可以和秦军抗衡。秦始皇进军岭南,企图统一岭南地区,西瓯君长译吁宋的率领他的部属,与秦军相对峙。西瓯君死后,在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终于击败了西瓯部族的顽强抵抗,统一岭南。自此之后,岭南地区的越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秦始皇开始加强对岭南地区的治理,强制命令迁移大批汉族劳动人民来岭南"与越杂处"。汉民族在岭南地区生根发芽,他们大力传播先进的经济文化和技术,使瓯、骆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秦汉两代,部分居住在平原地区和交通要道的瓯、骆人逐步与汉族融合,而另一部分居住在边远地区和迁入山区居住的瓯骆人,依然保持其传统。这部分瓯骆人后来逐步发展为壮族等少数民族。

自东汉以后,西瓯和骆越的名称逐渐在文献史籍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乌浒、俚僚、僚人、僮人等不同的族称。在以往西瓯人、骆越人活动的地区,首先出现的是"乌浒"人。《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载,汉灵帝建宁三年(160年),郁林(今广西玉林)太守谷永曾招降十多万乌浒人。"俚人"之名见于东汉时期,建武十二年(36年),汉王朝封"九真徼外"的里人首领张游为"归汉里居"。在《南州异物志》记载:"理在广州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今广西横县)(今广东阳江一带)五郡皆有之,地方数千里。"当时,"俚"和"里"是相通的。唐代李贤为《后汉书》作注说,"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

宋元时期,原来的乌浒人和俚人已经被统称为"僚"或"蛮"。分布在今天广西地区的僚人在这时被称为"僮",钦州地区和左江地区的僚人被称为"土人",其他地区的僚人仍被称为"僚"或"蛮"。

到了明代,大部分的僚人或蛮人都取"僮"作为自己的族称,僮的称谓已为大多数地区的僚人或蛮人所采用。在当时,有很多文献上是将"僮"和苗、瑶、侗族等民族的用字,写成犬旁,这是由于统治者对于民族观念的落后。

清代至民国时期,由于汉人大量进入岭南地区,各地的壮族人民为了使自己与后来的汉人相区别,同时也为了维护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特征,出现了以"布"为语源的很多自称。在壮语中"布"是"人"的意思。

新中国成立后,将岭南各地"布壮"、"布曼"、"布侬"、"布饶"等不同的称呼,一直到1952年才统称为僮(Zhuang)族,后来又改"僮"为"壮"。

改名的原因是僮有两个读音一个是zhuang,一个是tong,很容易读错。特别是它还有个仆人的意思,如书童,显得对少数民族不尊重。

这也反映了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歧视,现在解放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对少数民族要一视同仁,改变错误的看法。因此建议将僮族的僮改为"壮"字,它的意思就变大了,不仅是健壮、茁壮的意思,还有充满活力的意思。

至此,壮族的名称就被确定下来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