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福建作家沉洲书写《闽味儿》:让闽菜更有温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福州美食描写 新书推荐|福建作家沉洲书写《闽味儿》:让闽菜更有温度

新书推荐|福建作家沉洲书写《闽味儿》:让闽菜更有温度

2024-02-17 22: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旅行、寻味、记录、拍摄是沉洲的生活方式

“闽味儿”也是文化之味

除了以老鼠干为代表的客家菜,书中用了很多笔墨写“闽都菜”——福州菜。自18岁到福州求学后,沉洲便久居福州。人生的大半光景都在这座城市度过,福州菜也成了他人生中无法回避的一种味道。在介绍闽都美食时,鱼丸、肉燕等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是绝不能落下的。

“闽都扁肉燕,百吃都不厌”,沉洲形容福州扁肉燕滑嫩爽脆有嚼劲、汤清肉鲜色晶莹。沉洲采访同利肉燕第四代传人陈君凡时,曾经问他关于肉燕美味的秘籍,陈君凡回答说:“制作扁肉燕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除了继承传统和合理修正,剩下的就是认认真真用心去做。”

沉洲认为,他写的《闽味儿》并不是一本美食地图,更不属于菜谱或菜肴做法之类的书籍,他“推崇的是每一道饮食背后的技艺、乡情和故事,要的是地域性,要的是接地气,要的是文化现象笼罩下的饮食内容”。因此,作者在写这些食物的同时,总是挖掘其背后所包含的闽都文化。“闽都福州是闽菜的发源地……闽菜肇始于闽都,以福州菜为轴心,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五地传统风味加盟,这样便勾画出了闽菜的世袭图谱。”

在沉洲看来,同样的食材,出现在不同地域,往往体现出当地人的性格特点。“线面,福州人是‘泡’出来的,‘汤是汤面是面,清清爽爽’;而晋江人‘爱拼才会赢’,敢于创新,将线面煮成了糊,成就了当地的一道名小吃——面线糊。与面线糊类似的还有豆腐,从南到北的沿海各有不同。由一道美食看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不仅写美食本身,更体现了文化特色。”

在武夷山捉田鲤

认真考证是对美食的尊重

撰写《闽味儿》时,沉洲多次寻访闽菜大师,在写闽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佛跳墙时,他曾数次到聚春园采访,只为探秘这道闽菜传奇背后更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为了弄清闽菜的历史由来,沉洲翻阅了大量的古文典籍,只为追根溯源,寻找出处。他还深入田间地头,从泥水中寻找食材最本真的模样。

令作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农家田鲤香》这篇文章。

为了了解武夷山田鲤的生长环境,他专程到武夷山市东北部的吴屯乡,下到稻田里摸田鲤,将捉到的田鲤用乡下的土灶进行烹饪,和村民一起分享美味。“自己亲身参与了这道菜的全过程,那种滋味感觉肯定不一样。”

沉洲说,虽然现在人们的烹饪技艺日益精进,但食物的滋味却远不如从前,究其原因,一是受到商业或人为因素影响,比如使用催长剂等;二是缺少对时令季节的尊重,万物都是应时而生,过去的人为了尝鲜,往往要经过漫长等待,一年守望一季,而如今人们想吃的东西,通过人为的高产农业,一年四季什么都有;三是食材生长种质资源发生了变异。正因如此,沉洲才决定将这些可能消失的美味,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这是对闽菜及闽文化传承所作的一点贡献。

(来源:海峡都市报)

福建文艺网(ID:fjswlwx)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文艺信息)

[email protected](文艺评论)

福建省文联官方微信

点个“赞”,文艺范;点“在看”,齐分享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