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史志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福州十大古榕树排名 福州史志网

福州史志网

2023-05-13 19: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者:江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于山,就是这样一座海拔仅有58.6米的名山,乃福州“三山”之一。相传汉武帝时,江西临川何氏兄弟九人居此炼丹,后升仙,故名“九仙山”。史载,汉高祖五年(前202),无诸复封闽越王,曾于九月九日宴集群僚于山巅,故又名“九日山”。原是海岛的于山,民间曾称之为蓬莱仙岛。

于山脚下的白塔,像一位穿越千年而来的儒雅之士,在坊巷街道间成为地标性的建筑,引领笔者向山林里走去。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墨客的神来之笔被嵌刻在山石之间,或遒劲沉着,或真草并列,饱经岁月风尘,屹立草莽间,静侯来者的鉴赏。

由南入口沿山道而行,阳光在林木间明灭交错,吸翠亭映入眼帘。正德十四年,掌管福建外贸的“市舶司督舶太监”尚春建此亭,并邀官员题纪刻石于野意亭下。今亭乃一九三六年重建。亭后崖石上纪事文尤在,这是一份福州对外贸易的史料。石上还镌有楷书“廓然台”三字。宋政和年间,闽清陈旸游此,见风景佳妙,遂命名,和尚鸿份书丹。朱熹曾在这里观天象,并作了一首诗:“年随流水逝,事与浮云失,了知廓然处,初不从外得”。

1664356705603207.png

廓然台

廓然台的前方是戚公祠。明嘉靖年间,民族英雄戚继光在福建平息了骚扰沿海多年的倭患,班师回浙江时,福州官绅在于山为其设宴接风,后人为纪念他的伟大功绩,在此设祠立碑。今戚公祠是由祠厅、平远台、蓬莱阁、醉石、文光塔、醉石亭、万象亭、榕寿岩、补山精舍以及影雕长廊等景点组成的古园林式建筑群体。已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能取得赫赫战功,不仅因为戚继光平时训兵有素,还得益于他发明的武器装备,祠厅内展出的兵器工具可见一斑,土撬、枪、矛、盾、大炮……最令人兴奋的是看到他用过的宝剑,想象着剑拨出鞘的那一刻,刀光凛冽,在沙场上,他为了保家卫国,奋力厮杀……在福建行军打仗吃的粮食正是展台里的光饼、鼎边糊、征东饼等。

风餐露宿、一生戎马的戚继光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也是一名著名的爱国诗人和书法家。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十分崇拜戚继光,在福州工作时期曾多次来于山祭拜他。时值国家动荡,郁达夫有感报国无门,留下了《满江红》等诗词,也是他投身抗日救国行列的开始。现为郁达夫生平展厅的蓬莱阁,前身是木构双层八角亭,因戚继光籍贯是山东蓬莱故取名“蓬莱阁”。

蓬莱阁院前崖石的榜书题刻“醉石”,字迹刚健有力,嵌入石中,在斑驳的光影里熠熠生辉,传闻戚继光当年宴饮畅怀,不觉醉卧该石上,酣然入睡。后人追昔抚今,感赋书石,崇祀先贤,石上“誓血国耻”等鲜红题字,让笔者感受到爱国人士的满腔热血。

蓬莱阁后院可见山下鳞次栉比的马鞍墙屋宇,飞檐如烈马驰骋。为纪念戚将军而修建的小炮台和威武塔,如今隐于这闹市的一角。几枝翠竹林立,补山精舍的隔墙将造型别致的“平远台”山石分为两部分,石顶有仿楼阁式小石塔,石刻有笔画灵动的小篆、有端正娟秀的楷书等,记录着前人的游览足迹,使人读之兴致盎然。

补山精舍现为福建事迹展厅,精舍前的 “寿字榕”在2002年福州十大古榕评选中,名列第三。大自然赋予榕寿岩龙头凤尾的吉祥造型,中间环抱的大方石壁上刻着一个丰润饱满的草书“寿”字,相传乃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为奇树祝寿而书。大自然和人文景观完美融合,是人们祈福长寿之地。

从补山精舍拾级而下,来到万象亭。万象亭原建于宋代,一九六三年移建今址。因宋代词人辛弃疾(山东历城人)当时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期间,曾于重阳节在亭上作《西江月》中的“万象亭”而得名。岩石上题刻的“万象亭”榜书,可在字间领略当年这里包罗万象的辽阔气韵。

离开戚公祠,上坡可见九仙洞和炼丹井,相传汉初江西何氏九兄弟,唯老大额上开一眼有点视力,其余全是盲人,他们一起来到于山,住在此处岩洞,在洞外挖井炼丹,丹成服下,又用丹井水洗眼即复明。后云游四方,到仙游九鲤湖,以丹喂鱼,九兄弟骑鲤飞升。九仙洞上的“寿”字因这美好传说更显神采飘逸。南向岩璧,镌有乾隆闽郡守李拔榜书“丹井流香”,清朝的杨叔怿曾写诗赞美这口炼丹井:“神仙炼丹处,丹成神仙去。甘美井中泉,清可涤吾虑。”

1664356725330437.png

“清风朗月”石刻

沿炼丹井旁的斜坡而上,大士殿西侧岩石上“月朗风清”榜书舒朗俊逸,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时任福州郡守的李拔所题,这四字无论是从左向右,还是从右向左读都觉得清爽怡人,体现了古人敏捷的文思。傍石而生的古榕在福州名榕评选中排名第七。此时,清风拂面,空气中夹杂着玉兰花香,沁人心脾,消去了半成盛夏里的燥热。

红墙古朴的大士殿宏伟壮观,东侧的狮子岩峻石林立,枯木虬枝从崖石缝中向苍天延展,“护国禅院”四字榜书题刻其间,许是因这禅院,狮子岩多了几分庄严肃穆的气象,引人静穆沉思。狮子岩因形似一头蹲着的狮子而得名。明正德年间(1506—1521)福建左参政陈策登平远台,有“气势虎头何敢敌”的诗句,赞美它对峙五虎山,坐守制高点,保卫福州城的勇猛气势。

寻幽踏径,不觉来到兰花圃,园内有小榭亭台、花鸟游鱼,天香亭旁的集仙岩上有两处榜书“幽兰谷”和“登云台”,在小涧崖璧上书写出一份清幽雅致的意境。崖石上的古榕根须如欢腾而下的溪水交错绵延,不知是它护牢这方崖石,还是崖石在滋养着它,已是相生相伴不可分离。相传何氏九兄弟升天后仍怀念故地,集仙于此。清朝林直诗云:”云开露岩扉,中有仙人住。不闻空谷音,山花坠秋暮。”

山顶东部的九仙观俗称天君殿,为于山现存最大的庙宇。九仙观始建于北宋,祀何氏九兄弟。在九仙观西侧,镌有楷书“舒啸台”三字。

黄仲昭(莆田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后应邀主持编撰《八闽通志》,在九仙观旁东轩刻苦劳作,仅花六年就成书八十七卷,是当时方志中水平较高的,书的体例成了后来方志的范例。这里是黄仲昭和他的助手,在疲劳时呼啸高歌,活动筋骨的地方。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黄仲昭与镇守福建的太监陈道游此地,“爱其高敞幽胜”,遂开辟此台,赋诗一首,并请陈道命名,由千户王渝镌石,下侧为黄仲昭诗刻:“榛莽新芟辟,天然数仞台。烟云连睥睨,殿阁俯崔嵬。远岫横江断,寒潮到郭回。登临一舒啸,天地旅怀开。”

于山第一名胜——平远台,始建于宋代,在于山第一峰,该台毁于元朝战火。明朝重建的平远台移至鳌顶峰。曹学佺曾发“台存则名山存,台废则名山废”之感慨。“平远台”刻石是明代张炜的手书,旁边的榕树把这块石包裹住,只留下形似梳妆台镜框形的椭圆面,尚可见其雄浑厚重的行楷。沿台径而上,枯木叶堆内还可见行书石刻,有种蓦然发现遗碑藏于荒径的惊喜之感。

1664356756279271.png

平远台 

岩上“仰止”两字自是因旁侧的状元亭,状元亭是于山的最高峰和中心位置,宋代陈诚之在此苦读,考取状元。“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中榜天下知。”金榜题名是读书人最大的愿望,后人为此刻字建亭,以供学子瞻仰学习。

未登亭之前,只见平远台上镌有天游山人楷书“状元峰”三字,神彩裴然,旁有小字几行。有些风景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到,此是登高望远之意,就如人生,眼界格局立高放远,不断努力向上攀爬,才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踏青石登“云梯”,立于状元亭才见平远台崖石高处还有“小华峰”等题刻。有诗赞曰:“古涧郁孤松,来寻小华峰。青天澄夜碧,何处一声钟。”这钟声想必是出自亭下的大士殿。此刻,一阵风来,落英缤纷的黄色枯叶像诗一样从树间洒落,落在殿宇的飞檐乌瓦上。古人在这诗情画意中读书,可汲取自然之气,荡涤心中杂念,赋诗予怀。

 平远台下“九仙赋”石碑,读之如乘一叶之扁舟,遨游于山林之中,把全山的美尽揽于怀。于山虽小,摩崖石刻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却悠远厚重。据悉,于山摩崖石刻共有167段,其中现存110段,佚刻57段。在现存石刻中有宋刻32段、元刻2段、明刻22段、清刻12段、民国石刻8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刻17段,疑刻17段。其中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俱臻其妙。它们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宝库,也是研究摩崖石刻、以及福州历史人物事件重要的实物资料。2013年,于山摩崖石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灵有应,斯文不坠。于山摩崖石刻,见证了过往兴衰,书写着国人不变的风骨气韵,刻画出了一个民族不灭的生命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