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传统元宵习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福州元宵节花灯 福州传统元宵习俗

福州传统元宵习俗

2023-05-29 05: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据民间习俗,当年嫁女,娘家一定得送灯。在元宵节前,大街小巷都会看到亲家舅扛着蔗,去姐姐家送花灯。送灯时,亲家舅挑一对甘蔗(姐、早的谐音)做扁担,甘蔗上挂着送子观音灯、竹箂,箂里装着豆方(寓意做官)、蛎(寓意生弟)、福橘(寓意吉利)、蒜头(寓意子孙满堂)。亲家舅将送子观音灯送到姐夫家也就是送来好彩头,亲家母要煮太平面、要给亲家舅新年红包钱。

福州有句话“穿得跟亲家舅一样”。讲的是亲家舅“送灯”这天,要穿新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送灯”。乡人,特别是小孩如看见就会嘲弄“送灯”的亲家舅,叫道“亲家舅送灯,亲母带身(怀孕)”“亲家舅拿门杠,欲吃亲母花生糖,摔一摔,滚到房桶角”。用这民间诙谐的童谣来取乐他。

三、正月送灯有讲究

2014年摄于闽侯大本厝

女儿出嫁,按风俗娘家在每年正月里要给女儿家送灯直到外甥外甥女十六岁成人为止。但是,正月送灯是有讲究的,除了第一年要送观音送子外,遇到不同情况,就送不同的灯。像:

1. 女儿出嫁后,第二年还未添养,娘家要送“天赐麟儿”灯、祈望上天能赐麟儿给女儿夫家。假如,女儿怀孕了就要送“孩子坐盆”灯,祈望外甥平安顺利出世。

2. 第三年女儿仍未添养,要送“橘灯”。因“橘”与“急”福州音相似。它含有女儿未添外孙,娘家也着急的意思。

3. 当女儿添了外孙,外婆要为外孙送来“状元骑马灯”。希望外甥长大后能高中状元。

四、外婆送来“咔溜灯”

2016年摄于福州台江区义洲街道

福州民谣:“正月元宵灯,外婆疼外甥,送来红红灯,吉利又添丁”。有了外甥的外婆每年正月必定买花灯送给外甥(女)玩,一个外甥(女)得要买二盏,二个外甥(女)的要买三盏,多出一盏,寓意“添丁”。习惯上,是外甥的多送状元骑马灯、关刀灯、飞机灯等,是外甥女的多送莲花灯、绵羊灯、荔枝灯等。按风俗,外公外婆给外甥(女)每年送花灯,要一直送到小孩十六岁成人为止。

五、正月十一上采日

2016年摄于福州台江区义洲民居

正月十一在福州地区叫“上采日”,是元宵节前的一个小节日。它拉开了元宵喜庆的序幕,有迎春纳福之意。十一晚上,各家各户都要点燃花灯同时要吃“上采饭”。到这天外公外婆送给外孙们的花灯基本送齐了。上采日当夜亮灯,到元宵之夜大闹花灯,福州是灯的世界,很热闹,把春节活动推到高潮。宋人诗云:“春灯艳胜百花芳,元夕纷华盛福唐,银烛烧空排丽景,鳌山耸处现祥光。”

元宵节过后,花灯要在正月廿九日拗九节之夜,点烛至尽,聚于祖先案前而焚化,谓之“化灯”。 民间传说蒙尘的花灯会引来“魅鬼”,所以要化掉。这种的说法可能最受商家欢迎了。

六、掼着花灯逛灯会

2015年摄于福州台江区帮洲彬德桥

正月十五元宵节,旧称上元节又叫“灯节”。在福州历史已很悠久。据《三山志》记载,“灯球燃灯了,也开 门禁。自唐先天始,本州准假令三日”。按唐时律令有终昏宵禁,唯在元宵节破例,官府循例在大刹寺庙皆挂灯球,莲花灯、百花灯等 。这一节俗,福州有看福州有看“鳌山”的传统,许多人远从乡下赶到福州赏灯。至宋代灯会规模更大而奢华,才有“上元热闹看鰲山”的俗语。鰲山又称彩山,是用各种灯搭起的灯会广场。摆鳌山是将树木、山水、农田、溪流等自然景观浓缩在一座鳌山里,以民众喜好的如“八仙过海”“荔枝换绛桃”“西游记”等民间故事为内容,进行工艺彩扎搭建,展示在花与灯之中,争芳斗奇的鳌山有浓浓的福州特色节日气氛。如今,由政府举办的两马闹同春、各区元宵灯会气势更为恢宏、靓丽,更受到老百姓喜爱。

来源:《福州传统习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